《文史月刊》
01“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2000年年初,金庸在其自传体散文《月云》中写道:“从山东来的军队打进了宜官的家乡,
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压农民,处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
但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因为全中国处死的地主有上千上万,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
“宜官”是金庸的小名,是他父亲查树勋(一说为查枢卿,又名查荷祥、查懋忠)给起的。金
庸并不姓金,而是姓查,本名查良镛。“金庸”是他的笔名,由“镛”字一分为二而得。
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海宁查家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世家望族。
在查家祠堂上,恭恭敬敬地悬挂着一副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这是康熙皇
帝亲笔为查家御书的一副对联。
在康熙御书旁边,记录着查家的功名榜,上面记载着几十位在各朝各代有功名的查氏族人,
其中官至翰林的并不鲜见。在康熙一朝有两位,一是康熙的侍从大臣查升,二是翰林院编修、
著名诗人查慎行;雍正时则有礼部侍郎查嗣庭(查慎行弟)。当时查家称为“一门七进士,叔
侄五翰林”。
金庸祖父查文清1886年考取进士,曾经在江苏丹阳任知县,后因政绩加同知衔,是海宁查
家最后一位进士。其膝下除查树勋以外,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是个大家庭。查树勋生
于1897年,排行第三。其大哥是清朝的秀才,二哥是北大国文系的高材生。
查文清因为丹阳教案被革除职务,回乡闲居。经过一番变故,到了金庸父亲这一代,查家已
经衰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查文清死后,留下一些家宅和田地。到金庸出生那年,查
家还有3600多亩土地,100多户佃农。查树勋是中国三大教会大学之一的震旦大学毕业生,
受过西式教育,比较开明,属于那种过渡时代的“中西混杂”的人物。他不再恪守先辈从文的
传统,一改而从商。22岁大学毕业后,他开始经营海宁的大来钱庄。抗战期间,大来钱庄
毁于炮火,使他一度心灰意懒,无心再做生意。直到晚年,他才重整旗鼓,再度经营查家钱
庄——义庄。
02金庸之父查树勋将1000亩水田充当本族义田,周济宗亲,兴办教育
查氏义庄始建于1825年,办理赡赈业务,周济宗亲,兴办教育。查氏将1000亩水田充当
本族义田,查氏子孙将其视为祖产,请地方官将其另立户名,登记注册。
这些义田是上好良田,旱涝保收。扣除赋税及损耗,一般每年可收租谷3500石,将其变卖
成银元,再由管理人员买米,按月发给族人。
每到秋收,查树勋视年成好坏,给佃农减租或免租。他还从义庄拿出一笔钱,兴办了龙头阁
小学,作为龙山学堂的分部,孩子们均免费入学。
本镇金竺庄有个穷秀才的儿子杨德举考取了震旦大学,穷秀才乐极生悲,激动之下竟然心脏
病发作死亡。查树勋听说后,带着管家前往,买了一副上好棺材,从查氏田地中划出一方换
来墓地,择日安葬了杨秀才,费用从义庄支付。几日后,他又让人送给杨德举一笔钱,作为
其学费。
1914年,查树勋娶19岁的徐禄为妻,徐禄是大诗人徐志摩的堂姑母,即徐禄是徐志摩之
父徐申如的堂妹。徐禄读过私塾,不仅知书达理,喜弄诗文,而且思想开明,作风民主。闲
暇时,她总是手不释卷,研读把玩,读书成为其怡情消遣的方式。查树勋与徐禄感情甚笃,
先后生下五子二女(即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五子,良绣、良璇二女),金庸是老
二。
1937年,日军侵入江南,他的家乡惨遭轰炸,查树勋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得急性痢疾
病亡。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
金庸的继母名叫顾秀英。11岁时,顾秀英押给查家当丫环,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徐禄病
亡满3年后的1940年,查树勋续弦再娶,小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先后生
下良铖、良楠、良斌、良根四子和良琪、良珉二女。
顾秀英是位贤妻良母,对丈夫唯谨唯慎,处处谦让;对前房和亲生的儿女,没有亲疏之别,
给予同等的母爱。
解放初,查树勋早逝。1958年,在无粮无柴的岁月里,她卖掉了所住的两间老房以维持生
计,不料被诬以“地主婆要反攻倒算”的罪名,遭受了三日三夜的毒打。回到家,她对儿女们
说:“什么苦我都能忍受,只盼着养大你们,有书念,对得起你们早死的父亲。”顾秀英于1989
年去世,享年77岁。
查树勋对金庸相当怜爱,同时对他给予厚望。有一年圣诞节,他送给小金庸一本查尔斯·狄
更斯的著作《圣诞颂歌》作为圣诞礼物。此书讲的是一个冷酷的守财奴的故事。在一个圣诞
之夜,守财奴史克鲁奇遇到了从前与他合伙的一个死者的鬼魂,鬼魂告诉他,将有三个圣诞
精灵带他外出游历,接下来就开始讲述他的这三次游历。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小金庸,直
到成年,他还把此书带到身边,每当圣诞夜就拿出来读上几页。
查树勋看到儿子一天到晚看书,不喜欢运动游戏,体质羸弱,很担心,便常带他去野游,带
他放风筝、骑自行车。但金庸对这些兴趣不大,只是敷衍了事。无奈之下,查树勋想到了妹
妹查玉芳,她爱好舞剑,便将金庸交给她管教。查玉芳常和天南海北的女侠聚会,金庸耳染
目濡,也喜欢起武侠小说。他后来所写的众多武侠小说中,那众多女侠展示的那些剑式名称,
很多是听姑妈和她的侠友们讲的。
03邓小平会见金庸,向金庸道歉,微笑着说:“团结起来向前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场“镇反”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杀、关、管”三管齐下。由于杀
人批准权力下放,有的地方出现了乱捕乱杀现象。查树勋因为儿子在香港,自然被扣上有“海
外关系”的帽子,连同不法地主罪名一并审查。
不久,查树勋被列入“管”的名单。1951年1月后,从上到下捕杀反革命分子的进度加快,
他被升格为“关”的对象。镇压人员组织村里人揭发其罪行,可他一贯行善积德,对村民友好,
且年年资助穷人,所以没有一个人控诉他。
最后邻村一个残匪揭发他窝藏枪支。于是,他进入“杀”的名单。给他罗织的罪名有抗粮、窝
藏土匪、图谋杀害干部等。
其实,“抗粮”是谬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征收公粮,因为粮食在佃农手里,佃农自己
交了,查树勋家所交的粮就少了。至于“窝藏土匪”,指的是顾秀英弟弟(浙南山区残匪)曾
在其家躲藏了几天。“图谋杀害干部”指的是那支手枪招来的莫须有的罪名。
许多年后,金庸大妹查良琇说出了那支手枪的真相:继母顾秀英弟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
前夕,将一支手枪偷偷藏在姐姐家后院的粮库内。这事查树勋夫妇并不知晓,压根就没见过。
不料,顾秀英弟弟把此事泄露给自己的同道。
1951年4月26日,查树勋被从监狱里拉出来,对照姓名、照片后,不换衣服,不赏酒饭,
五花大绑甩上刑车,即开向袁花镇查树勋所办的龙头阁小学的操场。到达操场后,4人一批,
立即枪毙。金庸继母事后才知道消息,强忍泪水来收尸,只见丈夫横尸操场边的田埂上,身
下一滩血。妻儿们把遗体拉回家,连夜掩埋,不敢留有坟头。
顾秀英坚信丈夫是无辜的,在丈夫死后的30多年里,多方申诉,为其平反而奔走。
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会见金庸,向金庸道歉,微笑着说:“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点
点头,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邓小平接见金庸之后,浙江省海宁县委、县政府与嘉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联合组织调查组,
对金庸之父查树勋的案件进行了复查,发现是件错案冤案,遂由海宁县人民法院撤销原判,
宣告查树勋无罪,给予平反昭雪。
1985年7月23日海宁县人民法院就查树勋重判案的《刑事判决书》云:“原判认定查树勋
在解放后抗粮不交,窝藏士匪,图谋杀害干部以及造谣破坏等罪行,均失实。至于藏匿枪支
一节,情节上与原判的认定有很大出入。本庭认为,原判认定查树勋不法地主罪的事实不能
成立,判处查树勋死刑属错杀。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判决如下:撤销海宁县人民法庭一
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第134号刑事判决,告查树勋无罪。”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9:3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4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