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漠视也是一种关怀

更新时间:2023-02-01 19:09:27 阅读: 评论:0

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答案-90cm是多少尺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广东番禺中学)

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

益,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自由、协调发展是

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但在现今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仍

然大量存在,本文讨论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几个方面,以引起新闻工作

者的反思。

标签: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它倡导人应该具有理性、仁慈的世界观。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崇尚理性。当代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是以人

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理解人,关

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自由、协调发展。然而现今的新闻工作者缺失的正是这

样一种人文关怀。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新闻业逐渐市场化,

在市场利益驱动下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缺失的现象。

一、新闻报道不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权

法律规定人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尊重报道

对象的隐私权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然而在现今的社会中,各种报纸、杂志网络

等都充斥着名人明星的私生活。在前不久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中,媒

体大篇幅的报道了杜同学的个人信息,将其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情感生活等全

部扒开展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个普通民众,这样过于透明化的报道会对他及其

家人带来沉重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应该给予报道对象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其隐私,尊重其情感和

精神要求,充分考虑新闻对报道对象的精神和生活的影响,在报道过程中主动保

护对象的隐私权是每一个新闻者应该做到的,也是最能体现新闻者人文关怀的一

个方面。

二、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庸俗化

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在媒体市场化运作的今

天,新闻业使出浑身解数研究受众的喜好,为其量身打造各种讯息,然而这些报

道并不是以丰富受众的内心世界为本的,如今大篇幅新闻报道都被娱乐、庸俗的

新闻占据,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近年來,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为迎合普通民众的

需要,日渐“平民化”,一些报纸为了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在题材上越来越关注琐

碎的无意义事件,而将更重要的新闻排除在报道之外,而这些庸俗的报道并不能

向公众传递任何正能量,不能提升受众的个人修养,不能丰富受众的精神世界。

所谓人文关怀,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人的情感、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新闻

工作者应多为受众提供有营养、有价值的新闻,尽可能多地报道充满科学、理性

的新闻,报道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品位的作品,把握受众的深层次需求,以丰富公

众的精神世界为目标。

三、负面新闻报道过度公开化

新闻报道不仅要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向民众传递一种积

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向民众传递正能量。然而如今新闻报道往往为了提高关注

度,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充斥着大量骇人听闻的报道以满足受众的口味和猎奇

心理,不仅设置了惊悚的标题,而且选用了大量血腥的照片大肆渲染,大量负面

新闻,抢劫、奸杀、跳楼、盗窃等数不胜数。报道只一味强调事件的轰动性,并

没有考虑到受众的心理。

诸如火灾、地震、矿难等灾难事件,更是媒体追逐的热点。灾难新闻的报

道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民众对珍爱生命的共鸣,同时可以集合一切力量来帮助

受灾百姓重建家园,但是在新闻报道时,也要考虑民众的心理感受,血腥和刺

激的画面对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不小的挑战。人文关怀是一种深层次的精

神需求。很多新闻只考虑刺激人的感官,漠视生命,却忽视了受众在审美、情感、

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过于表面

新闻工作者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经常流于表面化,新闻大多报道的是他们

艰辛的生活,落后的思想,而忽视了他们在恶劣生存环境下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他

们的崇高品质。例如很多报道都会涉及到清洁工的生活,他们的报道大多是在强

调清洁工工作的艰辛,但是很少报道他们抵抗严寒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以及在

社会不断大战的今天,努力打拼在夹缝中顽强奋斗的品质。新闻报道所要表达的

人文关怀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和关爱,不是流于表面的对新闻事件的泛泛叙

述,而应是揭示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尊严,弘扬平凡人质朴、

坚韧、善良的美德。同时,人文关怀最重要的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在新闻

报道中,尤其是在报道普通平民、弱势群体时,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

格尊严。

五、新闻报道有失公正性

新闻报道在确保信息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有

些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并没有亲历事件现场,在撰写新闻稿时,只是将别

人的报道进行删减加工,并没有真正了解事件的真相,人云亦云,从而误导民众,

有时新闻工作者仅凭自己所谓的正义感对事件进行报道,过多的掺杂了自己的价

值观和判断,使事件真相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这样的新闻报道之后势必引起不明

真相的民众的广泛议论,有时这样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所谓广泛舆论会对事件的

主人公造成二次伤害。新闻报道不是具有偏向性的、个性化的报道,而是公正、

真实的报道,新闻媒体人需肩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失衡的价值观的责任,努

力为建构和谐社会体系中发挥社会导向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具有的品质,新闻报道必须始终贯穿人文关

怀的精神,对于现有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需

要深刻反思。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当代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中

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为了肩负起这一伟大责任,新闻工作者必须对社会群体和个

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弱势群体,向公众传递公平、平等的理念,关心人

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实现,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参考文献

[1]夏俊峰.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J].传媒,.2007(04).

[2]胡凯.别让新闻报道走入人文关怀的误区[J].新闻窗.2009(05).

徐宗泽(1982.10-)男,山东济南人,现为山东电视台制片人,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9:0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4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青春舞曲串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