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国环境分析

更新时间:2023-02-01 18:13:25 阅读: 评论:0

浙江大学企业培训班-宿建德江拼音版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战胜困难的作文)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影响投资目标实现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但总体来说,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一共有两部分组成

(一)对东道国一般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基本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直接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信贷投资

信用投资-

间接投资-信托投资

证券投资-债券投资

股票投资

(二)对东道国某一地区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地理因素

等五大重要因素;

本篇对于中国投资环境分析的报告就将从中国当前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

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地理因素这五大因素来分析;

中国吸引外资的历史和现状

引进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外资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

我国的外资引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阶段,从1979年至

1982年;1983年至1986年是调整与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1987年至1991

年高速增长阶段;1992年以后我国的外资引进就进入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

第四阶段;虽说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利用外资项目的规模小,

技术含量低,外资的投向结构不合理等;但是,中国还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在

2001到2002年,中国吸引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

12.6%;2003年吸收的535.05亿美元的外资水平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

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全

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

亿美元,同比下降4.06%;其中:全国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J新批设立中

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2家,同比下降33.33%,实际使用外资

金额64.47亿美元,同比下降46.64%;2007年lO月1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

会议发布了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报告指出,2006

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695亿美元,比2005年的724亿美元下降了4%,在全

球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由第三位下降至第五位;从该报告

看来,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地位趋于下降;虽然有所下降,可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

形势并不是很乐观,而中国对于外来投资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

力也在日趋增强;在2015年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再创新高,当年全国设立外商投

资企业2万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同

比增长6.4%;不仅外资规模和金额有所增长,外资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比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投资强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实际使用外

资同比增长达到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同比增长9.5%;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

的行业基本上没有批准新设外资企业;此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资聚集效应凸显;

在这些增长的外资当中,全球500强跨国公司表现非常活跃,纷纷新设企业或者

追加投资,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

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

克莱斯勒等跨国公司,都有所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政治因素:

1.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由共产党执政,以广大劳动

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中央政府对于外来投资的项目

是十分支持的;

2.我国对外资给予了优惠和限制两种政策;首先在优惠政策方面,我国现行的税

法制度对外资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降低至

25%;二是对现有的外资企业给予过渡期的照顾;三是外资若进入我国鼓励发展

的产业或区域,将享受到力度更大的政策优惠;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引资收益和国

民经济的独立性,我国政府还在许多方面对外资给予限制,比如外商在合资企业

中的股权比例要求,外汇要求或者直接限制外商在某产业领域进行投资等;在

2015年我国新颁布了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开放了制造业,一些服务

业甚至也缩短了限制的清单,这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外更具优势;

3;中国对外来投资立法更加完善;中国采取了开放的、欢迎的、以鼓励为主的态

度对待外商投资,以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来谋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多赢局

面;在加入了世贸后,中国突出注重以立法手段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表现在:首

先,从单纯依靠惠政策优惠,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优化,即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吸

引外资;其次,在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积极提高利用外

资的效益,把外商投资引导到我国急需发展的产业上来,促进外商投资结构的优

化,使外商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衔接;

2012年我国对外资实行了较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进口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1.对外商投资企业为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而进口所需的

自用设备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

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中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对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所列的先进技术及

按合同规定向境外支付的软件费,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对已设立的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

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改造,在原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进口

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可按

<<国务院关於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的规定免征进口关

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在投资总额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

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技术,配件,备件,可按<<国务院关於调整进

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的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

税.

二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1.自1999年11月1日起,老外商投资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由原出口免

税办法改为出口退税办法.具体退免税的计算办法按现行自营生产企业“先征后

退”或“免,抵,退”税办法执行.如老外商投资企业要求对出口货物继续免税,

可在1999年11月底前向主管征税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其出口货物在

2000年底前,也可继续按照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关於1993年12月

31日前批准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执行.从

2001年1月1日起,其出口货物改按退税办法.

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列入科技部,外经贸部<<中国高新技术商品出口目录>>

的产品,凡出口退税率未达到征税率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核准,产品出口后,可按

征税率及现行出口退税管理规定办理退税.

3.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如该类设备属免税目录范围,

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具体规定为:

①享受国产设备退税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外资企业,包括

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已投

入的资本金必须达到企业投资各方已到位资本金的25%含25%以上.

②享受退税的设备范围是指符合<<国务院关於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通

知>>国发199737号中规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乙类,以

及<<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投资项目在国内采购的

设备.对符合上述规定的项目,购货合同中列示的随设备购进的部分塑料件,橡

胶件,陶瓷件及石化项目用的管材等,也可以退税.对列入国务院<<外商投资项

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中

的在国内采购的设备,不能享受退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③享受退税的设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以货币购进的

未使用过的国产设备,不包括投资方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二是必须是在

税务机关核定退税投资总额内且在1999年9月1日以后购进的设备.

二,外商投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资助非关联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经费,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捐赠的税务

处理方法,可以在资助企业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财税字1999273

号.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当年在中国境内发生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

增长10%含1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允许再按当年技术费实际发生额的

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自1999年1月1日起,将从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

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3目关于从亊能源,交通,港

口建设项目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减按15%的

税率征收所得税的规定,将原规定享受该优惠政策只能是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或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或者设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地区的

外商投资企业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区执行.

四对我国各航空公司与外商在1999年9月1日以前签订的飞机租赁合同支

付的租金免征预提所得税.1999年9月1日以后签订的飞机租赁合同支付的租

金,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等有关规定征收预提所得税.税款由民航企业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代扣代缴.

五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期满后的三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外商投资企业在营业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亊

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

营业税.

二对外国企业向中国境内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转让收入,应自1994年1月1

日起征收营业税.对外国企业1993年底以前与我国境内単位签订的转让无形资

产合同,所取得的转让无形资产收入,无论何时取得,均不征营业税.

经济因素

1.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越加深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为主要经济

体和周边国家创造了大量需求,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经济

复苏的重要引擎;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7年的

21766亿美元升至2012年的38668亿美元;从2009年起,我国连续4年稳居全球

对外贸易第二大国的位置,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国民经济保

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高于同期全球经济年均增速;经济总量从第四位提升

到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

三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大经济体;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6%、9.2%、10.4%、9.3%

和7.8%,同期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2.8%、-0.6%、5.1%、3.8%和3.2%;这五年,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高于同期全球2.9%和新兴经济体5.5%的增速;

2.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2008—2012年,我

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5.9%、-0.7%、3.3%、5.4%和2.6%,同期新兴经济体

和发展中经济体物价涨幅分别为9.3%、5.1%、6.1%、7.2%和6.1%;国际收支状况

继续改善;初步统计,2012年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1394亿

美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1%降至2.6%;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

亿美元;

3.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旅

游、文化消费大幅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2007年的2600美元提高到2012年6000多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4.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08—2012年城镇化率分别

为46.99%、48.34%、49.95%、51.27%、52.6%,2011年开始超过50%,实现了城乡

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保持

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1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

下;

5.我国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较为充足;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

充足,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

沿海地区,劳动力及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迅速上涨;

但是从上面三张表可以看出,劳动力价格上涨并不一定会减少外来投资,这主要

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从人口角度看中国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50年,即在未来四,

五十年内,中国劳动力丰富的国情基本不会变,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从劳动力质量

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基数大,在开发利用丰富劳动力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劳动力

的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这样虽然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且高于很多

亚洲国家,但中国劳动力综合素质仍具有相当竞争力,即“性价比”高;

6.中国的外汇管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严密和完善的系统,虽然外汇管

制较为严格,且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外来投资有一定的影响,可由于我国外汇管

制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的我国对外国资本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

物质技术因素

近年来中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工业

发展严重滞后,制约了中国工业的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外来投资的

脚步,甚至大多数外来投资会选择沿海地区例如制造业,而很少进入内陆地区尤

其是西北,西南等工业发展十分滞后的地区;

社会文化因素

1.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自古就存在的;由于南部和东部位于

沿海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方如广州,上海,福建等地社会观

念更加开放,教育发达程度和普及程度都要高于内陆地区,因此普通民众对外来

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排斥心理更低;而福建更是我国港澳台侨胞的根之所在,这

就使其的经济发展更加吸引这些侨胞的投资,在情感上更能赢得侨胞的偏爱;而

由于东,南部位于沿海地区,靠海,便利的海运条件使其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各国的

距离较近,对外联系较为紧密;

2.中,西,北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水平及普及程度低,

致使人民思想素质低,普通民众对外来文化接受程度弱,甚至出现了抵制心理;对

外态度十分排斥,固守思想;在地理位置上较为偏僻,与世界发达国家联系不紧密,

更加缺少与侨胞的关系,交通也紧靠铁路和公路,运输成本高,不利于外来投资的

发展;

地理因素

1.中国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相对充足且海岸线较长,海运发达,使得

其原材料运输成本较低;国内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市场广阔,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2.中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灾害性天气如寒潮、冰冻、风暴、干旱、

洪涝、冰雹等,对于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等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直

接和严重;例如,一些外贸船只往往因风暴袭击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气象资料,

冒然远航,外贸船舶很可能会被风浪浸没,造成惨重的损失;但由于政府对于这些

灾害的防御和治理十分重视,因此其对于我国吸引外来投资的影响在中,东,南部

地区并不大,可在西,北部尤其是西部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确是影响外来投资不可

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8:1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3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