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引喻失义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4 12:04:10 阅读: 评论:0

平方几年级-芳怎么组词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人名打分)

出师表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

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

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

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

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

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

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

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

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

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

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

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

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

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

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

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

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

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

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

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

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

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

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1年浙江省奉化市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

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忠言

2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04年沈阳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

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询问)(2)夙:(早上)(3)攘除:(排除,铲除)(4)损:(减少)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选问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2006南平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②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④悉以咨之(询问,征求意见)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一叶知秋(秋天)②盖追先帝之殊遇(特别、特殊)殊途同归(不同)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翻译: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Ⅵ2006黑河

1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秋(时)报(报答)光(发扬光大)塞(阻塞、堵塞)

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扩大圣明的听闻,“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13翻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

14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

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Ⅷ2006贵港

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1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B、先帝不/以臣卑鄙C、受任/于败军之际D、至于斟酌/损益

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2006泉州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细致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寄托给我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诚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先帝忠陛下

5.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火烧赤壁六出祁山

2006年湛江市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挑选,选拔

(3)亲贤臣,远小人远:疏远(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表明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C)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

2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22、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

义?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3南昌市(09江西省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躬(亲自)损(除去、减少)零(落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报先帝,忠陛下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5、乌兰察布市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

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

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庐,深入不毛。今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

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躬

耕于南阳躬:亲自②由是感激

..

:感激:感动,激动③故

五月渡庐故:所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答: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1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临危受命

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泸州市

6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刻(2)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选拔、挑选、选(4)至于斟酌损益益:增加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此先汉所以

..

兴隆也此殆天所以

..

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

忠善者不足为

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狼》)

D、先帝不以

臣卑鄙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希望陛下亲近他们,相信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可以指日而待了。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先帝)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拿天下大事来询问我。

9、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3、奉化市: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

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3.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2005贵州铜仁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C)

A.以光先帝遗

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B.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皆刑

其长吏。

C.此诚危急存亡

之秋也;河曲智叟亡

以应。(《愚公移山》)D.使内外异

法也;渔人甚异

之。

E.恢弘志

士之气;苦其心志

(《〈孟子〉二章》)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3.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妄自菲薄和作奸犯科。

4.“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朝廷;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5.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诚宜开张圣听。

6.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

2005武汉7.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后值倾覆值:遇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他们)大都是追念先帝在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啊。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来拜访我)。

9.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0.笫3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三顾茅庐、临终寄事

11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

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1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B.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

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一点也不懈怠。

18.第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用原文回答,2分)

19.第3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三顾草庐和诸葛亮两件事临危受命。

2005山东荷泽

20.解释下列词语。

中道崩殂:半路去世;天下三分:天下分成三部分;危急存亡之秋:危难紧急存亡之时;殊遇:特别厚待

21.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D)

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珠遇。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

2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诚宜开张声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文:的确应该扩大圣

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

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

2004辽宁

26概括选文第①段作者提出的建议。亲贤远佞

27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忠心耿耿淡泊名利有谋略

2004湖北随州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臣本布衣布衣:平民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④深入不毛不毛:不长草木

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译文:应当奖励并率领全军,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那些奸邪的势力,兴复汉朝皇室,

回到原来的都城。

32、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33、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赤壁之战、火烧新野

2004北京34.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叹息、感到痛心和遗憾的。

36.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

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37.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为了汉室之隆

2004北京丰台

38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③深入不毛:不长草木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3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

40.第3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005广西河源

42.翻译句子:(4分)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43.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分)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行为、语言)恶劣,不道德

44.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4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2006武汉4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悉:都,全⑵可计

日而待也计

:计算

4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每与臣论此事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⑵愿陛下亲之信之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2006广西贵港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1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B、先帝不/以臣卑鄙C、受任/于败军之际D、至于斟酌/损益

4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2分)

A、(1)元方入门不顾

(2)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2)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

C、(1)尔来二十有

一年矣(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D、(1)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2)执策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

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白帝城托孤)临崩寄大事

2005温州

51.第2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三顾茅庐

5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恐托付不效

实现(3)以伤先帝之明

英明

5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咨臣以当世之

事B.吾欲之

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55.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答: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2005福建泉州

56.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深入不毛

吹毛

求疵B.庶竭

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

东施效

颦D.咨诹善道道

..

听途说

58.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59.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先帝忠陛下

60.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火烧赤壁六

出祁山。

2005福建龙岩6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臣本布衣(平民)(2)躬耕于南阳()亲自)(3)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4)至于斟酌损益(减少)

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认为(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

63.选文第一段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三顾茅庐选文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

指什么?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005湖南长沙

6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夙夜

..

忧叹(早晚)B攘除

..

奸凶(排除、铲除)C.以告

先帝之灵(劝告)D以彰

其咎(表明)

6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

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6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忠言

67.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广开言

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6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05四川攀枝花

70.文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三顾茅庐。这一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多次拜访,比喻对贤才的渴慕。作者认为可

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71.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D)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先帝不以臣卑鄙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72.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其目的是表明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对刘氏父子的忠诚。

7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005江苏连云港

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

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

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7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托付②攘除

..

奸凶铲除③思惟北征,宜

先入南应该④今贼适

疲于西正好

8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83.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

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

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2、长春市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篇文章是他写给的后主刘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时)②以光

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③是以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选拔)④悉以咨

之(询问)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借先帝之

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

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

事人才。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

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

样的影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

《陈

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一、(北京市2006年中考课标A卷)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逃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去、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士兵对陈胜的敬畏;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做事周密细致;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中考试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C)

A.度已失期/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译文: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②天下苦秦久矣;译文: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A)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三、(甘肃省兰州市2006年中考试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3分)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指代平民(2)度已失期;度:估计、揣测

(3)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4)宜多应者;宜:应当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四、(浙江省绍兴市2006年中考试题)

1.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D)(3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2.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D)(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B.上使(之)外将兵。C.天下苦(于)秦久矣。D.失期,法皆

斩(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等死,死国可乎?翻译: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4.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答: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

皆斩。

五、(湖北省荆门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原文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2分)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数:屡次;属:一伙人、一班人;举:发动,发起;宁:难道;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译文:即使仅能免于死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4.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2分)

答: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九、(广东省深圳市2002年中考试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1.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A②C)(4分)

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占十分之六七。

3.从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有远大抱负(或有建功立业思想),有敢于反抗的精神,有卓越的宣传组织能力。

十、(北京市朝阳区2002年中考试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吴广素爱人素:朴素B.广故数言欲亡亡:死亡

C.尉果笞广笞:用竹板打D.被坚执锐被同“披”

2.翻译下面语句。(2分)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译文:(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4分)

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

4.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用原文回答)(3分)

十一、(四川省2000年中考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辍耕之垄上去;往(2)怅恨久之无义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相当“的”字(4)若为佣耕你

2.翻译文中加线的一句。(2分)译文:假如有一日我们做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了我们穷哥们。

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3分)答:为了说明陈涉青年时期的伟大的抱负。

3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

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

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

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

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

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

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

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

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

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

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

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

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

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

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

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

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

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

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

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

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

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

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日照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莫笑农家

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

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

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千锤万凿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

在人间。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

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

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欲与天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

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

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

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

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

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

击水浪遏飞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

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

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

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

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

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

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

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

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

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

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得深沉……

为人民服务

一九三四年九月八日

毛泽东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

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

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的。张思德就是我们这

个队伍中的一个。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

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

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

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

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

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

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

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

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

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

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

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

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

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

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

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

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

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

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

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

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

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

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

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

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

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

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

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

放。我们的在困难的时

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

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

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

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

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

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

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

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

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

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

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

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

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

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

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

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

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

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

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

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

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

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

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

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

矣,尚能饭否?

梦游天姥云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

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

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

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

四万八千丈一作“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

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

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

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

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

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

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

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

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

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

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

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

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

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

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

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

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

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

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

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

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

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

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

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

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

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

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

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

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

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

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

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

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

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

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

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

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

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

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

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

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

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

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

之情,谨拜表以闻。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2:0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玲珑造句
下一篇:仔细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