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范文
2021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篇1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
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
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
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
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
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
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
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
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
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
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
“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
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
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
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
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
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
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
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
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
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
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
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
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
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
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
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
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
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
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
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
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这与
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
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
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
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
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
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
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
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
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
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
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
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_作能力”、“专
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
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
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
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
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
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
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
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
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
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从国家政策和
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
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
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
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
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
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
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
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
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
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
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
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
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
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2021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篇2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
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
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
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
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__月__日--__月__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
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
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
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
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
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
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
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
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
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
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
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
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
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
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
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
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
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
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
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
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
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
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
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
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
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
“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
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
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
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
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
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
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
压力也随之而升。因此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
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理想的
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
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
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
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
该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
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
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
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
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
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
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
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
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
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
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
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
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
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
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
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
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
业、会管理、善交际。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
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
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
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
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该
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
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
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
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
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
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
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
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
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
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
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
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
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
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
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
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
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
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
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
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
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
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
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
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
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
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
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
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
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
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
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
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
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
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
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
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
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
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
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
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
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九、调查总结与建议: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
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
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
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
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
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
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
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
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一定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
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天的大学校园更美好,更灿烂;我
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扬眉吐气。
2021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篇3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__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
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
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
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
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__年《经济蓝
皮书》指出:预计到20__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__
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
峻。
二、20__年与20__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_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__年年增加50
万人。然而,20__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
20__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
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__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__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
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__届大学
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__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
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__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
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__年届半
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
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__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
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__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
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
20__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
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
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
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
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__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__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
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20__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__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__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
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
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
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
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__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__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
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
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
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
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
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
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
9个。
三、20__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
心,对20__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__年我
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
增劳动力供给为__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
科学研究院《__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__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
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
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
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_-20__)》数据显示,我
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
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__年,
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
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
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
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__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
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
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
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
20__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
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
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
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
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
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
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
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
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
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
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
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
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
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
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
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
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
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
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
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
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
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作为20__届的毕业生,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
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迎接挑战!
2021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篇4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零八年的持续经济危机
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
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这个令人烦恼而大家又不得不面临的问
题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
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
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
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
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场接待、登
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
有重复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槽的在职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
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
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政府所属的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
在省内人才网上召开的全省人才市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
聘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
用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三支
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
动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就业能
力,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习实习活动,同时
更深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
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
一步。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
将会妨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由于我国许多大学
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妨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
产业,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
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研究型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
公司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临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
难。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
够游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
我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
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
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我国教育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
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
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临近年底,大中专毕业生
开始进入应聘高峰。我近日走访部分中高职院校了解到我市内一些中
高职院校现已开始积极筹划零九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但受经济形势
变化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今年的高职生就业出现了冷热不均
的情况。
首先,物流毕业生过半专业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业火得不能
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
而物流专业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
流专业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一。
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业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
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
招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
人。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仅仅只招了一个班。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
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
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业大热,不少院校根据专业设
置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业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
专业人才太多,而市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
来说,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
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般
的普工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规模偏小,一些毕业生甚至
沦落为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一些毕业生纷纷转向市场营销等领域。
另外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在物流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
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
业,基本上学校培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预订。
据我调查市场了解到,一个模具专业培养出来的焊工,经过在企
业半年到一年的实操训练,熟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专业要高
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证,他们的月工资最低不会低于三千元。而这类
人才一直颇受格兰仕、长虹等企业的欢迎,而随着广船等大型央企落
户我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我市
的兴起,无疑需要大量人才为其服务,为此,我市中高职院校纷纷根
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相应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他灯饰专业人才一将难求。但是在灯饰人才集聚方面,确实无
法与它灯都的身份相称。日前,我市有十余所中高职院校,但是目前
基本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业的灯饰专业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
憾。
据我了解,在部分中职院校中,与灯饰比较相近的专业就是五金
电子类,但是基本上没有灯饰外形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在各种毕业生
专场招聘会中,往往设置有五金电子类、灯饰照明类招聘专区,但是
灯饰照明类应聘毕业生与企业招聘专业的灯饰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
“毕业即失业”已成为当今不少大学生的口头禅。其实,造成大
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除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外,很多大学生不愿“为
生存而打工”、宁愿“为理想而待业”的思想观念也是造成就业难的
一大因素。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扎堆于城市,就业不均衡的现象依
然严重。
当下,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已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
生应该适时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人
才紧缺的地方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自
己如果选择到基层工作,以后是否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对于家
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毕业生,政府能否出台相应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从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今年十月,为全面推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特别制订了我市高校
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中制订的多项优待政策为大
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各部门及教育机构也将加强高校就业
指导机构建设,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
预期。政府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
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就业困难人员
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
后,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
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之
和计算。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
业的,给予相应薪酬或生活补贴。另外,对于到城市社区基层岗位就
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
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五分;对到农村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
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
试成绩加十分;对经考试或考核到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服务满
四年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学
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
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于市场就业有关,更和当今
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提供帮扶与补贴。
据我最近调查了解,截至目前,对于尚未就业的我市高校毕业生
可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失业
登记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本地失业人员统
筹管理,享受国家关于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和高校将把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
及长期失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积
极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由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
库,组织力量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利用政府购
买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多项帮扶措施,有效促进困难高校毕
业生顺利就业。
2021年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篇5
1.毕业去向
调查发现,近六成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与去年相比提高7.7个
百分点。从学校类型看,财经类、政法类、民族类、农业类、理工类
院校毕业生就业意愿更强;而师范类、艺术类、林业类、语言类院校
和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则更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此外,选择继续深造
的比例已连续两年保持在三成以上。师范类、艺术类、林业类、语言
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均高于全部样本均
值,分别为50.6%、44.6%、41.4%、40.4%和36.2%。从学历看,86.8%
博士生选择毕业后直接“找工作”,比上年提高26.1个百分点;其次
是选择“继续深造”,比重仅为9.4%,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另
有3.8%的博士生选择“自己创业”。选择直接“找工作”的本科毕
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分别占43.4%和83.3%。
2.薪酬方面
调查显示,医学专业学生期望月薪最高,平均为12382元;艺术类、
医药类学生期望月薪均超过万元,分别为12115元、10674元。受访
的1686位应届毕业生中,52.8%的毕业生期望税前月薪在5000-8000
元之间,期望月薪平均值为7411元,换算成年薪为88932元,与2015
年北京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97616元比较接近。调查结果
显示,毕业生对薪酬预期趋于理性。
3.理想就业区域
在选择理想的就业区域时,选择在北京就业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占
71.6%,虽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仍居就业区域第一位;排在第二、
三位的是广东和上海,分别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3%和3%,与上年
基本持平。此外,政府积极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鼓励学生到西部、基
层、国家重点行业就业,2016届选择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占8.2%,
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已签约或已有意向单位赴西部就业的
毕业生占5%,分别超过同期赴广东、上海的毕业生比重2.4个和3.2
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毕业去向地人数居前三位的依旧是北京、广东
和上海。调查结论认为,一线城市仍是毕业生首选的就职地。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2:3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