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2-01 12:32:56 阅读: 评论:0

初中数学建模有哪些-硎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七巧电视剧)

第1页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7

10,

a

s,

33

200,

s

v.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

/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及以最大航速

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

用时间小时,所以=.

3.以上的式子,,

a

s,

s

v,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及分数有什么相

同点与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

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

第2页

有关概念.

(补充)例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分析]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

..

满足两个条件:○

1

分母不能为

零;○

2

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

目的解.

[答案](1)m=0(2)m=2(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七、课后练习

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

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个,做80个

零件需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

轮船的顺流速度是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千

米/时.

(3)x及y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八、答案:

第3页

六、1.整式:9x+4,,分式:

x

7,,

2.(1)x≠-2(2)x≠(3)x≠±2

3.(1)x=-7(2)x=0(3)x=-1

七、1.18x,,a+b,,;整式:8x,a+b,;

分式:

x

80,

2.X=3.x=-1

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

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

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

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

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最后

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

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

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x

80

2

3

3

2

第4页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

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

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

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

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及相等吗?及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及之间变形的过程,及之间变形的过程,

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

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

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分

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

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

“-”号.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

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4

3

20

15

24

9

8

3

第5页

解:

a

b

5

6

=

a

b

5

6,

y

x

3

=

y

x

3

,=

n

m2,

=

n

m

6

7,=

y

x

4

3。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2)=



33a

(3)=(4)=

2.约分:

(1)(2)(3)(4)

3.通分:

(1)与(2)

xy

a

2

23x

b

(3)与(4)

1

1

y

1

1

y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

(1)(2)(3)(4)

七、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

b

a(2)=

(3)=0

2.通分:

(1)与(2)与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

号.

(1)(2)

八、答案:

六、1.(1)2x(2)4b(3)bn+n(4)x+y

第6页

2.(1)

bc

a

2

(2)

n

m4(3)(4)-2(x-y)2

3.通分:

(1)=,=

(2)

xy

a

2

=,

23x

b=

(3)==

(4)

1

1

y

=

1

1

y

=

4.(1)(2)(3)

213

5

x

a(4)

课后反思: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一)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3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

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

容积的高是,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

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进一步引出P14[观察]从分数的

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

不易耽误太多时间.

2.P14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

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3.P14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

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第7页

4.P14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

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

(a-1)2=a2-2a+1

能分析清楚“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或用求差法比较两代数

式的大小)

四、课堂引入

1.出示P13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

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

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

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P14[观察]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

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五、例题讲解

P14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

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

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5例2.

[分析]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

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

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5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

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

第8页

积,再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

积产量,分别是、,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

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

(a-1)2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ab

c2(2)(3)

(4)-8xy

x

y

5

2

(5)

44

1

12

4

2

2

2

2





aa

a

aa

a(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2)(3)

(4)(5)(6)

3

222

)(35

)(42

xy

x

x

yx

八、答案:

六、(1)ab(2)(3)

14

y

(4)-20x2(5)

(6)

七、(1)

x

1

(2)(3)(4)

(5)

x

x

1

(6)

课后反思:

16.2.1分式的乘除(二)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7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

第9页

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

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7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2-9分解因式,

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P17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

法则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1)(2)

五、例题讲解

[分析]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

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

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补充)例.计算

(1)

)4(

3

)

9

8

(

2

3

23

2

b

x

ba

xy

yx

ab

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判断运算的符号)

=(约分到最简分式)

(2)

x

xx

x

xx

x







3

)2)(3(

)3(

444

62

2

=

x

xx

x

xx

x





3

)2)(3(

3

1

444

62

2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

x

xx

x

x

x



3

)2)(3(

3

1

)2(

)3(2

2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六、随堂练习

计算

第10页

(1)(2)

103

3

26

4230

20

)6(

2

5

ba

c

cab

ba

c



(3)

xy

yx

xy

yx



9

)(

)(

)(3

4

3

2(4)

2

22

2

2

)(

x

yx

xy

yxyx

xxy



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6

(

4

3

8

2

6

42

z

yx

y

x

yx(2)

932

3

4

962

2

2



a

a

b

a

b

aa

(3)

2

2

9

612

3

1

62

44

y

y

yy

yy

(4)

xyy

xy

yx

xyx

xyx



22

2

)(

八、答案:

六.(1)(2)(3)(4)-y

七.(1)(2)(3)(4)

x

1

课后反思:

16.2.1分式的乘除(三)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

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7例5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及整式的乘方一样

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

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

除..

2.教材P17例5中象第(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

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

第11页

同样象第(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

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的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

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

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1)2)(

b

a=

b

a

b

a=()(2)3)(

b

a=

b

a

b

a

b

a=()

(3)4)(

b

a=

b

a

b

a

b

a

b

a

=()

[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n

b

a

)((n为正整数)的结果吗?

五、例题讲解

[分析]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及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

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

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

乘除.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

(1)=

2

5

2a

b(2)=

(3)=

3

3

9

8

x

y(4)=

2.计算

(1)(2)(3)

(4)5))()()(4

2

2xy

x

y

y

x



(6)232)

2

3

()

2

3

()

2

(

ay

x

y

x

x

y



七、课后练习

第12页

计算

(1)(2)

(3)42

3

4

2

2

3

)()()(

c

a

ba

c

ba

c

(4))()()(2232ba

ab

a

ab

ba



八、答案:

六、1.(1)不成立,=

2

6

4a

b(2)不成立,=

2

2

4

9

a

b

(3)不成立,=(4)不成立,=

2.(1)(2)(3)(4)

4

3

z

y

(5)

2

1

x

(6)

七、(1)(2)(3)

2

2

a

c(4)

课后反思:

16.2.2分式的加减(一)

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

加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8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

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

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这样引出

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及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

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

运算.

第13页

2.P19[观察]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

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及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3.P20例6计算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第(1)题是同分母的

分式减法的运算,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变号

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要补充分子是多项式的例题,教师要强调分

子相减时第二个多项式注意变号;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

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

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P21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

电阻R及各支路电阻R

1

,R

2

,…,R

n

的关系为

n

RRRR

1111

21



.若知道

这个公式,就比较容易地用含有R

1

的式子表示R

2

,列出,下面的计

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了,得到,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

的结果.这道题的数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识若不熟悉,就为

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讲这道题时要根据学生

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

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

四、课堂堂引入

1.出示P18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

引语: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

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

算的法则吗?

3.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及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

第14页

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

定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分析]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

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

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

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1)

222222

3223

yx

yx

yx

yx

yx

yx

[分析]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

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

化成最简分式.

解:

222222

3223

yx

yx

yx

yx

yx

yx

(2)

9

6

26

1

3

1

2

x

x

x

x

[分析]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

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

9

6

26

1

3

1

2

x

x

x

x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ba

ab

ba

ba

ba

ba

222555

23

(2)

mn

m

nm

n

mn

nm

22

(3)(4)

ba

ba

ba

ba

ba

ba

ba

ba

87546563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223

3

3

43

3

65

cba

ba

cba

ab

bca

ba

(2)

222222

4323

ab

ba

ba

ba

ba

ab

第15页

(3)122



ba

ab

a

ba

b(4)

2264

3

46

1

46

1

xy

x

yxyx

八、答案:

四.(1)(2)(3)

3

1

a

(4)1

五.(1)

ba2

2(2)(3)1(4)

课后反思:

16.2.2分式的加减(二)

一、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

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21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

顺序,式及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

式.

例8只有一道题,训练的力度不够,所以应补充一些练习题,使

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

2.P22页练习1:写出第18页问题3与问题4的计算结果.

这道题及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

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四、课堂引入

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及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五、例题讲解

第16页

[分析]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及数有相

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

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补充)计算

(1)

x

x

xx

x

xx

x



4

)

44

1

2

2

(

22

[分析]这道题先做括号里的减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分母

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x

x

xx

x

xx

x



4

)

44

1

2

2

(

22

(2)

22

2

44

42

yx

x

yx

yx

yx

y

yx

x

[分析]这道题先做乘除,再做减法,把分子的“-”号提到分式本

身的前边.

解:

22

2

44

42

yx

x

yx

yx

yx

y

yx

x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2))

11

()(

baab

b

ba

a



(3))

2

1

2

2

()

4

12

2

3

(

2

aa

a

a

七、课后练习

1.计算

(1)

(2)

222

42

)

44

1

2

2

(

a

a

a

a

aa

a

aa

a



(3)

zxyzxy

xy

zyx

)

111

(

2.计算,并求出当a-1的值.

八、答案:

第17页

六、(1)2x(2)(3)3

七、1.(1)(2)(3)

z

12.,-

3

1

课后反思:

16.2.3整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na=

na

1(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23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

运算性质.

2.P24观察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mnmaaa,这条

性质适用于m,n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

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

3.P24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

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

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达到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

的.

4.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是为了类比负数的引入

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

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及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

5.P25最后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用科

学计算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用科学计数

第18页

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

6.P26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

的数,从而归纳出: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

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

几.

7.P26例11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使学生做过这道题后对

纳米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四、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mnmaaa(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mnnmaa)((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nnnbaab)((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mnmaaa(a≠0,m,n是正整数,

m>n);

(5)商的乘方:(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10a.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

910

1米吗?

4.计算当a≠0时,53aa=

5

3

a

a==

2

1

a

,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

算性质nmnmaaa(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

件去掉,那么53aa=53a=2a.于是得到2a=

2

1

a

(a≠0),就规定负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是正整数时,na=

na

1(a≠0).

五、例题讲解

[分析]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及用正

整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

第19页

分式形式.

(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分析]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

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及整式的运

算统一起来,然后再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P26)例11.

[分析]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

的数.

六、随堂练习

(1)-22=(2)(-2)2=(3)(-2)0=

(4)20=(5)2-3=(6)(-2)-3=

(1)(x3y-2)2(2)x2y-2·(x-2y)3(3)(3x2y-2)2÷(x-2y)3

七、课后练习

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004,-0.034,0.00000045,0.003009

(1)(3×10-8)×(4×103)(2)(2×10-3)2÷(10-3)3

八、答案:

六、1.(1)-4(2)4(3)1(4)1(5)

8

1(6)

8

1

2.(1)

4

6

y

x(2)

4x

y(3)

7

109

y

x

七、1.(1)4×10-5(2)3.4×10-2(3)×10-7(4)×

10-3

×10-5(2)4×103

课后反思:

16.3分式方程(一)

第20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与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会检

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

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2.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

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31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

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

2.P32的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3.P33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

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

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P33的归

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4.P34讨论提出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

么?

5.教材P38习题第2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

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及解数字系数的方程相

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要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

这种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四、课堂引入

第21页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

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及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

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

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五、例题讲解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

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这道题还有解法二:利用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

样做也比较简便.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1)(x+2),方程两边同乘(x-1)(x+2)时,学

生容易把整数1漏乘最简公分母(x-1)(x+2),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六、随堂练习

解方程

(1)(2)

(3)(4)

七、课后练习

1.解方程

(1)(2)

(3)0

1

432

222

xxxxx

(4)

2.X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等于2?

八、答案:

第22页

六、(1)x=18(2)原方程无解(3)x=1(4)x=

5

4

七、1.(1)x=3(2)x=3(3)原方程无解(4)x=12.x=

2

3

课后反思:

16.3分式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的P35例3不同于旧教材的应用题有两点:(1)是一道工

程问题应用题,它的问题是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这及过去直接问甲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或乙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有

所不同,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寻找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找出问题中

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得方程的解除了要检验外,还要比较甲乙两个

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才能完成解题的全过程(2)教材的

分析是填空的形式,为学生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搭好了平台,有助于

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P36例4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也及旧教材的这类题有所不同

(1)本题中涉及到的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提速前行驶的路程

为s千米,

完成.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在过去的例题里并不多见,题目的难

度也增加了;(2)例题中的分析用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用已知量v、

s与未知数x,表示提速前列车行驶s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列车

的平均速度设为未知数x千米/时,以及提速后列车行驶(x+50)千

第23页

米所用的时间.

这两道例题都设置了带有探究性的分析,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探

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

自己的努力,在克服困难后体会如何探究,教师不要替代他们思考,

不要过早给出答案.

教材中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题搭建了一些提示的平台,给了

设未知数、解题思路与解题格式,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还是要独立地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还要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发挥他

们的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能够独立地完成任务.特别是题目中的

数量关系清晰,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例题讲解

P35例3

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

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工作量虚拟为1,工作的时

间单位为“月”.

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共同做的工作量=1

P36例4

分析: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基本关系是:速度=.这题用字

母表示已知数(量).等量关系是: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

时间

五、随堂练习

1.180个所用的时间,乙同学可以跳240个;又已知甲每分钟比

乙少跳5个,求每人每分钟各跳多少个.

2.,恰好按规定日期完成;如果第二组单独做,需要超过规定日期4

天才能完成,如果两组合作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第二组单独做,正好

第24页

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3.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

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

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与骑自行车的速度.

六、课后练习

1.某学校学生进行急行军训练,预计行60千米的路程在下午5

时到达,后来由于把速度加快

5

1,结果于下午4时到达,求原计划

行军的速度。

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乙队先单独做1天后,

再由两队合作2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已知甲队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

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所需天数的

3

2,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各需多少

天?

3.甲容器中有15%的盐水30升,乙容器中有18%的盐水20

升,如果向两个容器个加入等量水,使它们的浓度相等,那么加入的

水是多少升?

七、答案:

五、1.15个,20个2.12天3.5千米/时,20千米

/时

六、1.10千米/时2.4天,6天3.20升

课后反思: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第25页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

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

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练习

1.复习:(1)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及y,

并且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及其对应,那么我

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

做。

(3)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

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完成P39页思考题,写出三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

(1);(2);(3)。

3.概念:上述函数都具有的形式,其中是常数。一般

地,形如()的函数称为,其中

第26页

是自变量,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4.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两种表达式是1kxy与xy=k(k≠0)

(二)小组交流答案

(三)教师点拨

例: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2)(3)xy=21(4)(5)(6)(7)y=x-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

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

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比例系数k是

多少?

2、课本P40页第1题与第2题。

(五)能力提升

1、若函数28m(3)ymx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取值是

2、已知函数4(3)ayax是反比例函数,则a=

(六)课堂小结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第27页

例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及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求当x=4时y的值。

解:(1)设,当x=2时,y=6,则有(2)把x=4代入,

解得:k=y==

∴y及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二)小组交流答案

(三)教师点拨

1.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等于两个变量的一对对应值的乘积

(k=xy)

(四)巩固练习

1、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6.

(1)写出y及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y=4时x的值.

3、课本P40页第3题

4、已知y及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3,则y及x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是,当x=-3时,y=

(五)能力提升

1.已知函数y=y

1

+y

2

,y

1

及x成正比例,y

2

及x成反比例,且当

x=1时,y=4;当x=2时,y=5。(1)求y及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2时,求函数y的值

分析:此题函数y是由y

1

与y

2

两个函数组成的,要用待定系数法来

2、y是x-2的反比例函数,

当x=3时,y=4.

(1)求y及x的函数关系式.

第28页

解答,先根据题意分别设出y

1

、y

2

及x的函数关系式,再代入数值,

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比例系数的值。这里要注意y

1

及x与y

2

x的函数关系中的比例系数不一定相同,故不能都设为k,要用不同

的字母表示。

(六)课堂小结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教学目标

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

性质。

重点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难点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过程及方法结合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与性质,来帮

助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通过对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

学的内容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一、预习自测:

提问: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

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方法及步骤——利用描点作图:

列表:取自变量x的哪些值?——x是不为零的任何实数,所以不能

取x的值的为零,但仍可以以零为基准,左右均匀,对称地取值。

描点:依据什么(数据、方法)找点?

连线:在各个象限内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两条光滑的曲线把

所描的点连接起来。

二、合作探究:

第29页

1、画出反比例函数及的图象.

2反比例函数及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及性质:

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

当0k时,图象在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

当0k时,图象在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

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

三、当堂检测:

1.若函数xmy)12(及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

2.反比例函数,当x=-2时,y=;当x<-2时;y的取

值范围是;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3.函数y=-ax+a及(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4.已知反比例函数yaxa()226,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求函数关系式

5.已知反比例函数32)1(mxm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值,

并指出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情况?

6.已知反比例函数,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的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

大而增大

六、我的收获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教学目标

第30页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及性质

2.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

3.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

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及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感受其规律的

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综

合问题

难点学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预习自测: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二、合作探究:

1.若点A(-2,a)、B(-1,b)、C(3,c)在反比例函数(k

<0)图象上,则a、b、c的大小关系怎样?

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2,1)、B(1,n)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

3、设汽车前灯电路上的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Ω),通

过电流的强度为I(A)。

(1)已知一个汽车前灯的电阻为30Ω,通过的电流为0.40A,求

I关于R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比例系数的实际意义。

(2)如果接上新灯泡的电阻大于30Ω,那么及原来的相比,汽车

前灯的亮度将发生什么变化?

三、当堂检测:

1.已知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经过点(4,3),求当

x=6时,y的值。

2、已知y-2及x+a(其中a为常数)成正比例关系,且图像过点A

(0,4)、B(-1,2),求y及x的函数关系式

3、当质量一定时,二氧化碳的体积V及密度p成反比例。且V=5m3

第31页

时,p=1.98kg/m3

(1)求p及V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V=9m3时,二氧化碳的密度。

4、已知一次函数y=-x+8与反比例函数y=

x

k

(1)k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两个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有

两个交点?

(2)如果其中一个交点为(-1,9),求另一个交点坐标。

5.已知一次函数bkxy的图像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

点,且点A的横坐标与点B的纵坐标都是-2,

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AOB的面积

四、课后反思:

17.2.1实际问题及反比例函数(1)

【学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发展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体验数学的

实用性,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及数形结

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第32页

【自主学习】(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课堂小组交流讨论)

1).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_,当k>0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当k<0时,____________

3).有一面积为60的梯形,其下底长是上底长的2倍,若上底长为

x,高为y,则y及x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

4).已知矩

形的面积

为10,则它

的长y及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象大致可表示为()

5).下列各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小明完成100m赛跑时,时间t(s)及他跑步的平均速度v(m/s)

之间的关系;

B.三角形形的面积为48cm2,它的底y(cm)及高x(cm)的关系;

C.电压为6V时,电流I(A)及电阻R(Ω)之间的关系;

D.长方形的周长为12cm,它的长y(cm)及宽x(cm)的关系.

几何中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1、三角形中,当面积S一定时,高h及相应的底边长a关

系。

第33页

2、矩形中,当面积S一定时,长a及宽b关

系。

3、长方体中当体积V一定时,高h及底面积S的关系

2、预习疑难摘要:

【合作探究】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堂完成。分为小组交流讨论、展示结论、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认真阅读教材50—51页内容)

(一)例题研讨:

1、例1:某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

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及其深度d(单位:m)有怎样

的函数关系?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

向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施工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碰到了岩石,为了

节约资金,公司临时改设计,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相应的,

储存室的底面积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审清题意,圆柱形煤气储存室的容积为,底面积

为,深度为。

满足基本公式。

第34页

解:(1)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我们有___________,变形得

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

(2)

(3)

2、如图,某玻璃器皿制造公司要制造一种容积为1升(1升=1立方

分米)的圆锥形漏斗.

(1)漏斗口的面积S及漏斗的深d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厘米²,则漏斗的深为多少?

(提示,圆锥体积公式是,它及圆柱体积有何关系)

【当堂检测】:

1.A、B两城市相距720千米,一列火车从A城去B城.

(1)火车的速度v(千米/时)与行驶的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

系是.

(2)若到达目的地后,按原路匀速原回,并要求在3小时内回到A

城,则返回的速度不能低于.

2.有一面积为60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1

3

,若下底长为x,

高为y,则y及x的函数关系是.

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及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象大

致可表示为()

第35页

4.面积为2的△ABC,一边长为x,这边上的高为y,则y及x的

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6.如图,面积为2的ΔABC,一边长为x,这边上的高为y,则y及

x的变化规律用函数图象表示大致是()

(三)、展示升华:

1、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及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

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m.

(1)试求眼镜度数y及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10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

【分析】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问题.

2、如图所示是某一蓄水池每小时的排水量V(m3/h)及排完水池中

的水所用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此蓄水池的蓄

水量;

(2)写出此函数的解析式;

(3)若要6h排完水池中的水,那么每小时的排

水量应该是多少?

(4)如果每小时排水量是5000m3,那么水池中

的水将要多少小时

排完?

第36页

【课堂小结】:

17.2实际问题及反比例函数(2)

【学习目标】

1.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与认识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模型。

【学习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解

决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课堂小组交流讨论)

1.已知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

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长为4厘米时,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工程及行程问题

1、在行程问题中,当一定时,及成反比

例,即。

2、在工程问题中,当一定时,及成反比

例,即。

预习疑难摘要:

第37页

【合作探究】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堂完成。分为小组交流讨论、展示结论、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认真阅读教材50—51页内容)

例1码头工人以每天30吨的速度往一轮船上装载货物,装载完毕恰

好用了8天时间。

(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卸货速度v及卸货时间t之间

函数关系?

(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船上货物必须在不超过5天内卸载完

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

卸多少吨货物?

分析:审清题意,找出关系式,货物的总量=×

卸货速度=÷

解:(1)依题意,可知:轮船上的货物总量为:30×8=

∴v及t的函数解析式为:v=

(2)把t=5代入v=,得:v=

答:船上货物不超过5天卸完,则平均每天至少卸吨货

物。(保留两位小数)?

例2、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如果汽车以50千米/时的

平均速度从甲地出发,则经过6小时可到达乙地.

(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38页

(2)如果汽车把速度提高到v(千米/时)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

间t(小时)将怎样变化?

(3)写出t及v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因某种原因,这辆汽车需在5小时内从甲地到达乙地,则此

时汽车的平均速度至少应是多少?

(5)已知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可达80千米/时,那么它从甲地到

乙地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当堂检测】:

1.某厂现有800吨煤,这些煤能烧的天数y及平均每天烧的吨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A)(x>0)(B)(x≥0)

(C)y=300x(x≥0)(D)y=300x(x>0)

2.已知甲、乙两地相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达乙地,

如果汽车每小时耗油量为a(升),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汽车的总耗油

量y(升)及汽车的行驶速度v(千米/时)的函数图

象大致是()

3.一块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

电源时,电流I(A)及电阻R(Ω)之间的函

数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

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此用电器的

可变电阻应().

A.不小于4.8ΩB.不大于4.8Ω

6

O

R/

I/

8

第39页

C.不小于14ΩD.不大于14Ω

4.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

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

若2≤x≤10,则y及x的函数图象是()

5.如图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点(110)A,,(101)B,是它的两个端点。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

取值范围;

(2)请你举出一个能用本题的函数关系描

述的生活实

6、小明将一篇24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录入电脑。

(1)如果小明以每分钟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

成录入任务?

(2)录入文字的速度v及完成录入时间t有怎么样的关系?

(3)小明希望在3小时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

多少个字?

(三)、展示升华:

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在休息天用药熏消毒法对教室进行消毒.已

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及时

1

1

1

1

A

B

O

x

y

第40页

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释放完毕后,y及x成反比例,如图所

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y及x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

变量取值范围;

(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45毫克以下时,

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

时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

【课堂小结】:

17.2实际问题及反比例函数(3)

【学习目标】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物理杠杆知识、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从物理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学习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物理

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

结合的思想.

【自主学习】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

流讨论)

1.如图,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x

轴的垂线PQ交双曲线y=

x

1于点Q,连结OQ,点

P沿x轴正方向运动时,Rt△QOP的面积().

O

9

(毫

12

(分x

y

Q

p

x

y

o

第41页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2.已知变量y及x成反比例,且1x时,5y,则y及x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是.

3.函数,当0x时,y0,相应的图象在第象限内,y随x的

增大而.

物理中的反比例函数关系(预习探索)

1、杠杆定律:×=

×。

2、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瓦)、两端电压U(伏)及用电器的电阻

R(欧姆)的关系:或或

预习疑难摘要:

【合作探究】

(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堂完成。分为小组交流讨论、展示结论、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认真阅读教材52—53页内容)

例3、

(1)动力F及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米时,

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

要加长多少?

分析:1..什么是阻力与阻力臂?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第42页

2.你能由此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释:为什么使用撬棍时,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吗解:(1)根据“杠杆定律”,有Fl=

∴F及l的函数解析式为:F=,当l=1.5时,F=

∴撬动石头至少需要牛顿的力

(2)当F==时,l==

∴-1.5=

答:若想用力不超过400牛顿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米。

例4一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以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欧姆,

已知电压为220伏

(1)输出功率P及电阻R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这个用电器输出功率的范围多大?

解:(1)根据电学知识,当U=220时,有P=

∴输出功率P是电阻R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P=

(2)从①式可以看出,电阻越大,功率越小。当R=110时,P=

当R=220时,P=∴用电器的输出功率在

瓦到瓦之间

例5在某一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电流I(A)及电阻R

)(之

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I及R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结合图象回答:当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12A时,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分析:1.由物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当电压一定时,电流强度及最阻

第43页

成什么关系?

2.如何计算电阻R的取值范围?

【当堂检测】:

1.(2005年中考变式·荆州)在某一电路中,

电流I、电压U、电阻R

三者之间满足关系I=U

R

1)当哪个量一定时,另两个量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2)若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试猜想这一电路的电压是

伏.

2.在一个可以改变体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

当改变容器的体积时,气体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密度ρ(单

位:kg/m3)是体积V(单位:m3)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图像如

图2所示,当V=10m3时,气体的密度是().

A.5kg/m3B.2kg/m3C.100kg/m3D.1kg/m3

3.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压强p及所受压力F

及受力面积S之间的计算公式为

S

F

P,当一个物体所受压力为定值

时,则该物体所受压强p及受力面积S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大致可

为().

ABC

D

4.一个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

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写

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求:(1)当气体体积为1m3时,气压是多少?

(2)当气球内气压大于140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

O

I(

R(欧)

9

4

S

O

P

O

P

S

P

OS

P

OS

V/m3

ρ

2

5

第44页

球体积应不小于多少?

5..蓄电池的电压为定植,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且当I=4A,R=5.

(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请你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

(2)当电流喂A时,电阻是多少?

(3)当电阻是10.时,电流是多少?

(4)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超过10A,那么用

电器的可变电阻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6如图所示,小华设计了一个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一根匀质

的木杆中点O左侧固定位置B处悬挂重物A,在中点O右侧用一个

弹簧秤向下拉,改变弹簧秤及点O的距离x(cm),观察弹簧秤的

示数y(N)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x

(c

m)

…1015202530…

y(N)…3020151210…

(1)把上表中x,y的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坐标系中

描出相应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并观察所得的图象,

猜测y(N)及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函数关系式;(第

6题图)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24N时,弹簧秤及O点的距离是多少cm?

随着弹簧秤及O点的距离不断减小,弹簧秤上的示数将发生怎样的

y(N)

35

30

25

20

15

O

P(k

V(m3)

1

第45页

变化?

【课堂小结】:

《反比例函数》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系统复习《反比例函数》并应用;

2.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待定系数法、分类、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知识的应用;

难点:反比例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及内容】:

一、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基础知识回顾(课前完成)

一般地,形如______________()的函数称为反比

例函数.

(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还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_

注:反比例函数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考点突破: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第46页

①y=3x;②y=2x2;③xy=-2;④y=2x-1;⑤;⑥.

2.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n=______.

变式: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n=______.

3.已知y及x成反比例,当x=2时,y=3,则y及x的关系式为

________.

变式:已知y及x+2成反比例,当x=1时,y=-3,则y及x的

关系式为_______.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性质

基础知识回顾(课前完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

考点突破:

4.若双曲线经过点(-3,2),则其解析式是______.

5.函数的图象在第______象限,当x<0时,y随x的增大

而______.

6.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7.已知点A(x

1

,y

1

),B(x

2

,y

2

)(x

1

<0<x

2

)都在反比例函数

函数k图象象限x增大,y如何变化

(k≠0)

k>0______________,y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k<0______________,y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12nyx

221nynx()

y

xo

y

xo

第47页

的图象上,则y

1

及y

2

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为.

变式:已知点A(-2,y

1

),B(-1,y

2

),C(4,y

3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y

1

、y

2

、y

3

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

为.

三、反比例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8.如图1,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PA⊥x轴于

A,PB⊥y轴于B.则矩形PAOB的面积为___________.

变式:如图2,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PA⊥

x轴于A,连接PO,则S△PAO为_____.

归纳:点P是反比例函数(k≠0)图象上任意一点,PA⊥x

轴于A,PB⊥y轴于B.则矩形PAOB(如图1)的面积为_______,S

△PAO(如图2)为_____.

9.如图1,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A⊥x轴于A,PB⊥y

轴于B,

四边形PAOB的面积为12,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

________.

变式:如图2,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A⊥x轴于A,

连接PO,

若S△PAO=8,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________.

四、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10.(2010东莞.中考)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

y

AO

P(x,y)B

y

AO

P(x,y)

图1

1ykx

第48页

A

y

x

B

O

P

M

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2,1).

(1)试确定k、m的值;

(2)连接AO,求△AOP的面积;

(3)连接BO,若B的横坐标为-1,求△AOB

的面积.

变式: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反比例函数的图

象交于M(2,m)、N(-1,-4)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x为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函数值?

提高题: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

象上一点,ABx轴的正半轴于B点,C是OB的中点;一次函数

2

yaxb的图象经过A、C两点,并交y轴于点02D,,若4

AOD

S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请指出在y轴的右侧,当

1

2

yy时,

x的取值范围.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

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与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

baxy

x

y

-102

N(-1,-4)

M(2,m)

y

x

C

B

A

D

O

第49页

勤奋学习。

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第64至66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1正方形A、B、C的面积有什么数量关系?

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

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1)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2)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与4的

直角三角形,并以其三边为边长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其面

积。

(3)通过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你能说明直角三角形是否具有上述

A

B

C

第50页

结论吗?

(4)对于更一般的情形将如何验证呢?

方法一;

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

形,利用面积证明。

S正方形=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

c。

求证:a2+b2=c2。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______________

右边S=_______________

左边与右边面积相等,

化简可得。

方法三:

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

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2

1ab.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c

b

a

D

C

AB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b

b

b

b

a

a

c

c

a

a

第51页

∵RtΔEAD≌RtΔCBE,

∴∠ADE=∠BEC.

∵∠AED+∠ADE=90º,

∴∠AED+∠BEC=90º.

∴∠DEC=180º―90º=90º.

∴ΔDE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等于

2

1c2.

又∵∠DAE=90º,∠EBC=90º,

∴AD∥BC.

∴ABCD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

是。

1.如图,直角△ABC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⑴两锐角之间的关

系:;

(2)若∠B=30°,则∠B的对边与斜边:;

(3)三边之间的关系:

2.完成书上P69习题1、2

新课标第一网

△ABC中,∠C=90°

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

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

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

④若a∶b=3∶4,c=10则S

Rt△ABC

=________。

△ABC中,∠B=90°,a、b、c是△ABC的三边,则

A

C

B

D

第52页

⑴c=。(已知a、b,求c)

⑵a=。(已知b、c,求a)

⑶b=。(已知a、c,求b)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与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

__________。

△的两边长分别为3与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A、25B、14C、7D、7或25

5.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A、56B、48C、40D、32

18.1勾股定理(2)

学习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

用方法。

4.培养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阅读教材第66至67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1.①在解决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知道几个条件?

②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

ABCD中,宽AB为1m,长BC为2m,求AC长.

问题(1)在长方形ABCD中AB、BC、AC大小关系?

(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1所示.

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

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

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为什么?

C

2

第53页

图1

例:如图2,一个3米长的梯子AB,斜着靠在竖直的墙AO上,这

时AO的距离为米.

①求梯子的底端B距墙角O多少米?

②如果梯的顶端A沿墙下滑米至C.

算一算,底端滑动的距离近似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图2

1.书上P68练习1、2

2.小明与爸爸妈妈十一登香山,他们沿着45度的坡路走了500米,

看到了一棵红叶树,这棵红叶树的离地面的高度是米。

3.如图,山坡上两株树木之间的坡面距离是43米,则这两株树之间

的垂直距离是

米,水平距离是米。

3题图1题图

2题图

1.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

定点之间的距离是。

2.如图,原计划从A地经C地到B地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后因技

术攻关,可以打隧道由A地到B地直接修建,已知高速公路一公里

造价为300万元,隧道总长为2公里,隧道造

价为500万元,AC=80公里,BC=60公里,

则改建后可省工程费用是多少?

3.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

C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使AC垂直江岸,

测得BC=50米,

∠B=60°,则江面的宽度为。

4.有一个边长为1米正方形的洞口,想用一个

圆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半径至少为米。

5.一根32厘米的绳子被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钉在P、Q两点,PQ=16

厘米,且RP⊥PQ,则RQ=厘米。

6.如图3,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

别用S

1

、S

2

、S

3

表示,容易得出S

1

、S

2

、S

3

之间有的关系

式.

变式:书上P71-11题如图4.

18.1勾股定理(3)

学习目标:

1、能利用勾股定理,根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条边长;

并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O

BD

C

A

C

A

O

B

O

D

A

CB

S

S

S

3

S

1

S

2

S

3

B

A

C

第54页

2、体会数及形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勾股定理解决

问题的能力。

3、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积极参及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难点:确定以无理数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

一.预习新知(阅读教材第67至68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1.探究: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

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吗?

2.分析:如果能画出长为_______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

的点。容易知道,长为2的线段是两条直角边都为______的直角边

的斜边。长为13的线段能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吗?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长为13的线段是直角边为正整数_____、

______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3.作法: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_____,作直线l垂直于OA,在

l上取点B,使AB=_____,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

弧及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13的点。

17的点?(尺规作图)

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与12,求第三边。

例2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

⑴求等边△ABC的高。⑵求S

△ABC

2.填空题

第55页

⑴在Rt△ABC,∠C=90°,a=8,b=15,则c=。

⑵在Rt△ABC,∠B=90°,a=3,b=4,则c=。

⑶在Rt△ABC,∠C=90°,c=10,a:b=3:4,则a=,

b=。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与5cm,,则第三边长

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面

积。

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32cm,则另一条

直角边的长是()A.4cmB.34cmC.6cm

D.36cm

2.△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

为()

A.42B.32C.42或32

D.37或33

3.一架25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

底端7分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4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

A.9分米B.15分米C.5分米D.8分米

4.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

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

“路”.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假设2

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5.等腰△ABC的腰长AB=10cm,底BC为

16cm,则底边上的高为,面积为.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

为.

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

AD⊥DC,

“路”

4m

3m

B

C

D

A

第56页

AB⊥AC,∠B=60°,CD=1cm,求BC的长。

五.小结及反思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简单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一.预习新知(阅读教材P73—75,完成课前预习)

3cm、4cm、5cm的三角形及以3cm、4c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

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

6cm、8cm、10cm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若△ABC的三边长

a

b

c

满足222cba

,试证明△ABC是

直角三角形,请简要地写出证明过程.

4.此定理及勾股定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什么叫互为逆命题

(2)什么叫互为逆定理

(3)任何一个命题都有_____,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__

5.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第57页

(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二.课堂展示

例1:判断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

17,8,15cba

;(2)

15,14,13cba

(3)

25,24,7cba

;(4)

5.2,2,5.1cba

1.完成书上P75练习1、2

2.如果三条线段长a,b,c满足222bca

,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

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3.A,B,C三地的两两距离如图所示,A地在B地的正东方向,C地在

B地的什么方向?

4.思考:我们知道3、4、5是一组勾股数,那么3k、4k、5k(k

是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吗?一般地,如果a、b、c是一组勾股

数,那么ak、bk、ck(k是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吗?

△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定△ABC的形状.

2.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

别为多少米?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3.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18.2勾股定理逆定理(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

第58页

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能够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

及联系,掌握它们的应用范围。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形”及“数”的结合。

3.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

的程度。

4.培养数学思维以及合情推理意识,感悟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价

值。

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

AD=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归纳: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要把不规则图形

例1.“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

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

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

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例2.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

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

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

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

B=90°。

2.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4:5,则这个三角形

三边上的高值比为

A3:4:5B5:4:3C20:15:12D

10:8:2

D

C

A

B

第59页

△ABC的三边a,b,c满足关系式182ba+(b-18)2+30c=0则

△ABC是_______三角形。

△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

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的三边a、b、c,满足a:b:c=1:1:2,试判断

△ABC的形状。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

4

3,CD=

4

13,

AD=3,且AB⊥BC。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4.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

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

是。

5.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

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

状。

△ABC的三边为a、b、c,且a+b=4,ab=1,c=14,试判定△ABC

的形状。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

EC=

4

1BC,求证:∠EFA=90。.

勾股定理复习(1)

学习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会运用勾股定理求

第三边.

2.勾股定理的应用.

A

BC

D

第60页

3.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难点: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在本章中,我们探索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

勾股定理,并学习了如何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介绍了勾股定理的

用途;本章后半部分学习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它的应用.其知识

结构如下: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______与等于_______的平方.就是说,对

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

————————————

.这就是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___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有关线段

计算问题的重要依据.

勾股定理的探索及验证,一般采用“构造法”.通过构造几何图形,

并计算图形面积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得出或验证勾股定理.

“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方与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为

________.”这一命题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三角

形的形状.为根据边的关系解决角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定理的

证明采用了构造法.利用已知三角形的边a,b,c(a2+b2=c2),先构造一

个直角边为a,b的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证明第三边为c,进而通过

“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定理成立.

3.勾股定理的作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在数轴上作出表示n(n为正整数)的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用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勾股

定理的逆定理也可用来证明两直线是否垂直,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定理,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它不仅

可以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还可以判定哪一个角是直角,从

而产生了证明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新方法: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

过计算来证明,表达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61页

(3)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其中c为最大边,若222cba,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cba,则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若

cba22,则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所以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

首先要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边.

例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cm与8cm,那么这

个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分别是多少?

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90°,AB=13,BC=4,CD=3,

AD=12,求证:AD⊥BD.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

数是()

A.7,24,25B.3

2

1,4

2

1,5

2

1C.3,4,5D.4,

7

2

1,8

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

扩大到原来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3.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的面积为()

A.6B.36C.64D.8

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6cmB.8.5cmC.

13

30cmD.

13

60cm

5.在△ABC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a,b,c,a=n2-1,b=2n,c

=n2+1(n>1,且n为整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

哪个角是直角

1.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

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A.50cmB.100cmC.140cm

D.80cm

2.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

图1

A

10

64

第62页

1m,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

杆的高为()

A.8cmB.10cmC.12cmD.14cm

3.在△ABC中,∠C=90°,若a=5,b=12,则c=___

4.等腰△ABC的面积为12cm2,底上的高AD=3cm,则它的周

长为___.

5.等边△ABC的高为3cm,以AB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___.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cm,则它

的面积是___

7.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竿

竖放就比门高出1尺,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长,已知门宽4

尺.求竹竿高及门高.

8.如图3,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离地某处断裂,旗杆顶

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m处,已知旗杆原长16m,你能求出旗杆在离

底部什么位置断裂的吗?

勾股定理复习(2)

学习目标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熟练应用直角三角形

的勾股定理与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反思本单元知识结构的过程,理解与领会勾股定理与逆定理.

3.熟悉勾股定理的历史,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

爱国主义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

考点一、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则斜边长

为______.

8

第63页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0的点.

4.已知,如图在ΔABC中,AB=BC=CA=2cm,AD是边BC上的

高.

求①AD的长;②ΔABC的面积.

考点二、利用列方程求线段的长

1.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

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

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

则E站应建在离A站多少km处?

2.如图,某学校(A点)及公路(直线L)的距离为300米,又及公

路车站(D点)的距离为500米,现要在

公路上建一个小商店(C点),使之及该校

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求商店及车站之

间的距离.

考点三、判别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1.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3、4、5(2)5、

12、13(3)8、15、17

(4)4、5、6,其中能够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2+b2,2ab,a2-b2(a>b>0),则这个三角形是.

3.如图1,在△ABC中,AD是高,且CDBDAD2,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

A

D

E

B

C

第64页

考点四、灵活变通

1.在Rt△ABC中,a,b,c分别是三条边,∠B=90°,已知a=6,

b=10,则边长c=

2.直角三角形中,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72cm,

82cm,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2cm.

3.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6cm,高4cm,一只蚂蚁沿外

壁爬行,要从A点爬到B点,则最少要爬行cm

4.如图:带阴影部分的半圆的面积是(取3)

5.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

B点,那么它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6.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12cm,一边长为

3cm,其他两边之差为cm,则这个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在一个高6米,长10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

则该地毯的长度至少是米。

考点五、能力提升

1.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

求证:AB

2

-AC

2

=BC(BD-DC).

2.如图,四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

BC上一点,

且.你能说明∠AFE是直角吗?

3.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

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及AE重合,

你能求出CD的长吗?

1.已知△ABC中,∠A=∠B=∠C,则它的

三条边之比为().

A.1:1:1B.1:1:2C.1:2:

A

B

68

C

B

A

D

E

第65页

3D.1:4:1

2.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B.5,6,7C.4,5,6D.3,4,5

3.若等边△ABC的边长为2cm,那么△ABC的面积为().

A.3cm2B.2cm2C.3cm2D.4cm2

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6cmB.8.5cmC.30/13cm

D.60/13cm

5.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3米,两树相距4米.一只小

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___米.

6.一座桥横跨一江,桥长12m,一般小船自桥北头出发,向正南方

驶去,因水流原因到达南岸以后,发现已偏离桥南头5m,则小船实

际行驶___m.

5∶12∶13,它的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是___.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1,那么此直角三角形

的周长是.

9.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竿竖

放就比门高出1尺,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长,已知门宽4尺.求

竹竿高及门高.

10.如图1所示,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

离为2m,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

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3m,同时梯子

的顶端B下降到B′,那么BB′也等于1m吗?

11.已知:如图△ABC中,AB=AC=10,BC=16,点D在BC上,

DA⊥CA于A.

求:BD的长.

复习第一步::

勾股定理的有关计算

例1:(2006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下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

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析解:图中阴影是一个正方形,面积正好是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

平方,因此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边长平方为:172-152=64,故正方

O

B

图1

B

AA

第66页

形面积为6

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

例2.(2004年吉林省中考试题)图①是一面矩形彩旗完全展平时

的尺寸图(单位:cm).其中矩形ABCD是由双层白布缝制的穿

旗杆用的旗裤,阴影部分DCEF为矩形绸缎旗面,将穿好彩旗的旗

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杆旗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20cm.在无风的天

气里,彩旗自然下垂,如图②.求彩旗下垂时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

高度h.

析解:彩旗自然下垂的长度就是矩形DCEF

的对角线DE的长度,连接DE,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DE=

h=220-150=70(cm)

所以彩旗下垂时的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为70cm

及展开图有关的计算

例3、(2005年青岛市中考试题)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B’C’D’的表面上,求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

析解:正方体是由平面图形折叠而成,反之,一个正方体也可以把

它展开成平面图形,如图是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的一部分,在矩形

ACC’A’中,线段AC’是点A到点C’的最短距离.而在正方体

中,线段AC’变成了折线,但长度没有改变,所以顶点A到顶点C’

的最短距离就是在图2中线段AC’的长度.

在矩形ACC’A’中,因为AC=2,CC’=1

第67页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

∴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为

复习第二步:

1.易错点:本节同学们的易错点是:在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时,分

不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另外不论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就用勾

股定理;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在解题中,同学们一定要找准直

角边与斜边,同时要弄清楚解题中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例4:在Rt△ABC中,a,b,c分别是三条边,∠B=90°,已知

a=6,b=10,求边长c.

错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

剖析:上面解法,由于审题不仔细,忽视了∠B=90°,这一条件而

导致没有分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错把c当成了斜边.

正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

温馨提示:运用勾股定理时,一定分清斜边与直角边,不能机械套用

c2=a2+b2

例5:已知一个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与4,则第三边长的平

方是

错解:因为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与4,根据勾股定理得:第

三边长的平方是32+42=25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我们已知的边长4一定是直角边,而4有可

能是斜边,因此要分类讨论.

正解:当4为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第三边长的平方是25;当4

第68页

为斜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42-32=7,因此第三边长的平方为:

25或7.

温馨提示:在用勾股定理时,当斜边没有确定时,应进行分类讨论.

例6:已知a,b,c为⊿ABC三边,a=6,b=8,b

则c=.

错解:由勾股定理得c=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你⊿ABC为直角三角形,因此不能乱用勾股

定理.

正解:由b

因c为整数,故c边长为9、10、11、12、13.

温馨提示: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才能用勾股定理,因此解题时一定

注意已知条件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思想方法:本节主要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

化归的思想及分类的思想;

例7: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

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及AE重

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

析解:因两直角边AC=6cm,BC=8cm,所以由勾股定理求得AB=10

cm,设CD=x,由题意知则DE=x,AE=AC=6,BE=10-6=4,

BD=8-x.在Rt△BDE由勾股定理得:42+x2=(8-x)2,解得x=3,

故CD的长能求出且为3.

运用中的质疑点:(1)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直角三角形;(2)

第69页

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常列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3)已知直角三

角形中两边长,求第三边长,要弄清哪条边是斜边,哪条边是直角边,

不能确定时,要分类讨论.

复习第三步:

选择题

1.已知△ABC中,∠A=∠B=∠C,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A.1:1:B.1::2C.1::D.1:4:1

2.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1,那么此直角三角

形的周长是().

A.B.3C.D.

3.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B.5,6,7C.4,5,6D.3,4,

5

4.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

绝对值相等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

这两个角相等

5.若等边△ABC的边长为2cm,那么△ABC的面积为().

A.cm2B.2cm2C.3cm2D.4cm2

6.在Rt△ABC中,已知其两直角边长a=1,b=3,那么斜边c

的长为().

第70页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6cmB.8.5cmC.cmD.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

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A.50cmB.100cmC.140cmD.80cm

9、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3米,两树相距4米.一只小

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___米.

10.一座桥横跨一江,桥长12m,一般小船自桥北头出发,向正南

方驶去,因水流原因到达南岸以后,发现已偏离桥南头5m,则小船

实际行驶___m.

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cm,则

它的面积是___.

12.在Rt△ABC中,∠C=90°,中线BE=13,另一条中线AD2

=331,则AB=___.

13.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

竿竖放就比门高出1尺,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长,已知门宽4

尺.求竹竿高及门高.

14.如图3,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离地某处断裂,旗杆顶

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m处,已知旗杆原长16m,你能求出旗杆在离

底部什么位置断裂的吗?请你试一试.

15.如图4所示,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

第71页

离为2m,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

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3m,同时梯子

的顶端B下降到B′,那么BB′也等于1m吗?

16.在△ABC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a,b,c,a=n2-1,b=2n,

c=n2+1(n>1,且n为整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

哪个角是直角?及同伴一起研究.

15、参考

在Rt△ABO中,梯子AB2=AO2+BO2=22+72=53.在Rt△A′

B′O中,梯子A′B′2=53=A′O2+B′O2=32+B′O2,所

以,B′O===2>2×3=6.所以BB′=OB-OB′<1.

16、参考.因为a2=n4-2n2+1,b2=4n,c2=n4+2n2+1,a2+b2

=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

复习小结

通过教学,我们知道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要

注意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

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在做辅助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

力。

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要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

程度

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

19.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教学目标:

第72页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

性质.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

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

以及性质的应用.

5.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与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有两组对边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平形四边形,平行四边

形用“______”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__________。

□ABCD中,对边有_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角

有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对角线有______条,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新知:

P83~P84,填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ABCD中,如果AB∥CD,那么AB=______,BC=______,

∠A=______,∠B=______.

2.看例1,完成课本P84的练习.

三.释疑提高:

1.□ABCD中,两邻角之比为1∶2,则它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____________.

2.□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

第73页

是__________.

3.如图,在□ABCD中,M、N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N=DM,

请判断AM及C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它们的位置关系

如何呢?

4.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若

∠EAF=60°,BE=2cm,DF=3cm,求□ABCD的周长与面积.

若问题改为CF=2cm,CE=3cm,求□ABCD的周长与面积.

5.□ABCD中,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

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F,若△FDE的周长为8,△FCB的周长

为22,求CF的长.

五.巩固检测

19.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

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

分的性质.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

与简单的证明题.

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与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_____,平

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______.

第74页

3.如图,在□ABCD中,BC=2AB,M是AD的中点,则

∠BMC=___________.

二.学习新知:

P85~86内容,填空:

平行四边形的又一个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

图形中没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往往需作出对角线.

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

(1)边:_____________(2)角:_____________(3)对角线:

_____________

2.看例2,完成课本P86的练习.

三.释疑提高:

□ABCD中,AC、BD交于点O,已知AB=8cm,BC=6cm,

△AOB的周长是18cm,那么△AOD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

2.□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S

△AOB

=2cm2,则

S

□ABCD

=__________.

3.□ABCD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交于点O,△BOC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小8cm,则AB=______cm,BC=_______cm.

4.□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AC=8,AB=6,

BD=m,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ABCD中,E、F在AC上,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求证:

AE=CF.

6.如图,田村有一口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角A、B、C、D处均

有一棵大桃树.田村准备开挖养鱼,想使池塘的面积扩大一倍,并要

求扩建后的池塘成平行四边形形状,请问田村能否实现这一设想?若

能,画出图形,说明理由.

五.巩固检测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

M

D

C

B

A

O

D

C

B

A

第75页

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来解决问题.

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ABCD中,DB=DC,∠A=65°,CE⊥BD于E,则

∠BCE=.

2.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已知AE=4,

AF=6,□ABCD的周长为40,试求□ABCD的面积。

1.自学课本P86-P87,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注意定理条件

与结论,并会证明。

2.自学例子,并证明。独立完成P87的练习。

1.以不共线的三点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个。

2.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且a2+b2+c2+d2=2ac+2bd,

这个四边形是。

3.如图,在△ABC的边AB上截取AE=BF,过E作ED∥BC交AC

于D,

过F作FG∥BC交AC于G,求证:ED+FG=BC。

4.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AC∥DB,AO=BO,E、F分

别为OC、OD的中点,连结AF、BE,求证AF∥BE。

5.如图,已知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

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1)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不填辅助线的原因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

6.如图,在□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及CD的

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ABE≌△DFE;(2)试连结

BD、AF,判断四边形ABD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C

F

E

D

CB

A

第76页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

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在□ABCD中,EF∥AD,MN∥AB,EF、MN相交于点P,

图中共有个

平行四边形。

2.如果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与12,那么它的边长不

能取()

A.10B.8C.7D.6

3.如图,在□ABCD中,AC、BD交于点O,EF过点O分别

交AB、CD于E、F,AO、CO的中点分别为G、H,求证:四

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1.自学课本P88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注意定理条件与结论,

并会证明。

2.自学例子,掌握三角形中位线概念与中位线定理,并会证明。

3.掌握平行线间的距离。4.完成P90面练习1.2.3。

三.释疑提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其内任意一点,PD∥AB,

PE∥BC,DE∥AC,若△ABC周长为8,则

PD+PE+PF=。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平分∠ABC交AD于E,DF

平分∠ADC交BC于点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AF及EB交于

G,CE及DF交于H,求证: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6,BC=8,∠A=120°,∠B=60°,

∠BCD=150°,求AD的长。

5.已知BE、CF分别为△ABC中∠B、∠C的平分线,AM⊥BE于

M,AN⊥CF于N,求证MN∥BC。

6.如图,在□ABCD中,EF∥AB交BC于E,交AD于F,连结

AE、BF交于点M,连结CF、DE交于点N,求证:(1)

A

B

C

D

E

F

O

H

G

P

F

E

D

C

B

A

N

M

F

E

D

C

B

A

第77页

MN∥AD;(2)MN=1

2

AD

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

六、课堂练习

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

形的是().

(A)AB∥CD,AD=BC(B)∠A=∠B,∠C=∠D

(C)AB=CD,AD=BC(D)AB=AD,CB=CD

2.已知: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

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

的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七、课后练习

1.判断题:

(1)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第78页

(5)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

形.()

2.延长△ABC的中线AD至E,使DE=AD.求证: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

3.在四边形ABCD中,(1)AB∥CD;(2)AD∥BC;(3)AD=BC;

(4)AO=OC;(5)DO=BO;(6)AB=CD.选择两个条件,能判定四

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共有________对.(共有9对)

(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4.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

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与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8的例4,这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题,教材

采用的是先证明后引出概念及性质的方法,它一是要练习巩固平行四

第79页

边形的性质及判定,二是为了降低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把握

好度.

建议讲完例1,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与性质后,马上做一组

练习,以巩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然后再讲例2.

例2是一道补充题,选自老教材的一个例题,它是三角形中位线

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混合应用题,题型挺好,添加辅助线的方

法也很巧,结论以后也会经常用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选讲例

2.教学中,要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可以借助及多媒体或教

具.

四、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及判定的用途吗?

(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

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

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

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

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

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

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

(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第80页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

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

2

1BC.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

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

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

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

△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

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

因为DE=

2

1DF,所以DE∥BC且DE=

2

1BC.

(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及上

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

与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

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

DE=

2

1DF,所以DE∥BC且DE=

2

1BC.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

及中线有什么区别?

第81页

(2)三角形的中位线及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及中线

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及中点的连线;中线是

顶点及对边中点的连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及第三边的关系:三

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及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及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

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

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

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E、F、G、

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E、F、G、H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设法应

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之间的关系.由于四边

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

AC或BD,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

证明:连结AC(图(2)),△DAG中,

∵AH=HD,CG=GD,

∴HG∥AC,HG=

2

1AC(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同理EF∥AC,EF=

2

1AC.

∴HG∥EF,且HG=E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第82页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

六、课堂练习

1.(填空)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

结AC与BC,并分别找出AC与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m,理由

是.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10cm与12cm,求连结各

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如图,△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

(1)若EF=5cm,则AB=cm;若BC=9cm,则DE=cm;

(2)中线AF及DE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七、课后练习

1.(填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35cm,过三角形各顶点作对边

的平行线,则这三条平行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2.(填空)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

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cm.

3.已知:如图,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

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19.2.1矩形(一)

教学目标:

第83页

1.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性质,理解矩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及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与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然后填空。

1、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相等。表示方法:若四边形ABCD是平

行四边形,则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相等。表示方法:若四边形ABCD是平

行四边形,则___________;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_.表示方法:在□ABCD中,AC

及BD相交于O,则______________

4、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___对称图形,而不是______

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

二、学习新知:自学P94-95页。

自学引导:①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在变化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

化?哪些量没有变化?从中得到哪些结论?你能试着说明结论是否

成立?

②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什么三角形?矩形的两条对角

线把矩形分成四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

.......

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由此可

见,矩形是特殊的,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结合上面两个图形说说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

...

3.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已知:如图,图

形:画在下面

第84页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

4.证明:矩形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图

形:画在下面

求证:

证明:

三、探索活动

问题一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O,观察对角线所分成的

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二将目光锁定在Rt△ABC中,你能发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

质吗?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图形:

画在下面

求证:

证明:

问题三上面结论的逆命题

是:。

是否正确?请给予证明。

四、例题学习

例: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AC=2AB。

求证:△AOB是等边三角形。(注意表达格式完整性及逻辑性)

拓展及延伸:本题若将“AC=2AB”改为“∠BOC=120°”,你能

获得有关这个矩形的哪些结论?

五、练习

1、P96面1

2、已知:如图,E为矩形ABCD内一点,且EB=EC。求证:EA=ED.

六、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七、提高训练: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且AB=6cm,宽BC=8cm,

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B及点D重合,求折痕EF的长。

2.已知矩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O,AB=6cm,BC=8cm,P是AD

上一动点,PE⊥AC于E,PF⊥BD于F,则PE+PF的值是多少?这

第85页

个值会随点P的移动(不及A、D重合)而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BOC=12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4.如图,在矩形ABCD中,BE平分∠ABC,交CD于点E,点F

在边BC上,

①如果FE⊥AE,求证FE=AE。②如果FE=AE你能证明FE⊥AE

吗?

19.2.1矩形(二)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与计算

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矩形的判定.

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对角线AC=10cm,•

边BC=•8cm,•则△ABO的周长为________.

3.想一想:矩形有哪些性质?在这些性质中那些是平行四边形所没有

的?列表进行比较.

平行四边形矩形

对角线

二、学习新知:自学教材95—96页

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呢?

请说出最基本的方法: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思考: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

第86页

长度相等的短木条与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

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得到矩形的一个判

定)

2.做一做:按照画“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样四

步画出一个四边形.判断它是一个矩形吗?说明理由.(探索得到矩形

的另一个判定)

总结: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判定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矩形判定方法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

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与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3.议一议: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有四个角是

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对角线相等的

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6)对角线互

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三、例题学习。例1.: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例2已知:如图,□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

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练习二:(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

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互补的平行

四边形是矩形

2.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是矩形。

A.有三个角相等B.有一个角是直角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第87页

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判断:(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及判定方法不

同,则需要利用定义与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3.已知:如图,在△ABC中,∠C=90°,CD为中线,延长

CD到点E,使得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

形.

4.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中点,三角形ABE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四:处理教材96页练习2,102页习题2、3。

五:你学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

六、巩固训练:

1、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与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

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B.测量两组对边

第88页

是否分别相等

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D.测量其中三角形

是否都为直角

2、能判断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B、两条对角线相等

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3、如图,EB=EC,EA=ED,AD=BC,∠AEB=∠DEC,证明:四边形

ABCD是矩形.

4、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D,E、F、G、H分别是AB、BC、

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5、如图,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AD、BC的中点,

且AD=2AB,

求证,四边形PMQN是矩形。

19.2.2菱形(一)

教学目的:

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

论证与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与观察能力.

根据平行四边形及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

集合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研读教材,解读目标:

1、叫做菱形。菱形是

的平行四边形。

2、探究菱形的性质,并用模式表述菱形的特殊性质:

3、解析教材97页探究及98页例题2及练习题1、2,102页习题

5、11、12

二、知识梳理

第89页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及一般平行四边形相比,菱

形具有哪些性质?

定理:(菱形的边)(菱

形的角)

定理:______________

(菱形的对角线)

三、定理证明:(小组合作,先交流命题证明方法与步骤,然后自己

完成证明再及组长交流)

四、典型例题

例3.如图3个全等的菱形构成的活动衣帽架,顶点A、E、F、C、

G、H是上、下两排挂钩,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挂钩之间的距离(比如

AC两点可以自由上下活动),若菱形的边长为13厘米,要使两排挂

钩之间的距离为24厘米,并在点B、M处固定,则B、M之间的距

离是多少?

五、合作交流

1.证明:菱形的面积是它两条对角线长的乘积的一半.

2.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

F、G、H分别是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求证:OE=OF=OG=OH.

六、小结

菱形的边与对角线有不同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关菱形

的几何计算问题可以化为__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等腰三角

形),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

七、课堂练习

1.己知: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

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

2.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C=8cm,

DB=6cm,这个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_cm.

3.已知菱形的边长是5cm,一条对角线长为8cm,则另一条对角

线长为______cm.

4.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AB=12cm,则∠ABD

的度数为____,∠DAB的度数为______;对角线BD=_______,

AC=_______;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

八、目标达成训练

B

A

D

C

G

E

H

M

F

O

D

C

B

A

第90页

1.下列图形中,即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B.菱形C.等腰梯形D.平行四边形

2.(09河北)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

对角线AC等于()

A.20B.15C.10D.5

3.(09南宁)如图2,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纸片对

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

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A.10cm2B.20cm2C.40cm2D.80cm2

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第7题图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与8,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周

长为_________。

5.(09宁波)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M、N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连接OM、ON、MN,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AOM与△AON都是等边三角形B.四边形MBON

与四边形MODN都是菱形

C.四边形AMON及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D.四边形

MBCO与四边形NDCO都是等腰梯形

6.(选做,09杭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E,F

分别是边AB与BC的中点,EP⊥CD于点P,则∠FPC=()

A.35°B.45°C.50°D.55°

7.(选做,07咸宁)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E,交AB于点F,F为垂足,

连接DE,则∠CDE=_________

8.求证:菱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19.2.2菱形(二)

教学目的: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

A

D

E

P

C

B

F

A

B

E

F

C

D

A

B

C

D

第91页

有关的论证与计算;

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及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菱形有哪些特殊性质?

5.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角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学习新知

目标一:会用菱形的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并会用该种方

法进行有关的证明.

1.(菱形的判定方法一)菱形的定义:

有的叫做菱形.

2.用符号语言可以表示为:

∵四边形ABCD是四边形∵___=____,∴□

ABCD是

菱形

3.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D点,过D作DE∥AC

交AB于E点,过D作DF∥AB交AC于F点.

求证:(1)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2)∠2﹦∠3(3)

四边形AEDF是菱形

目标二:探究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二

1.(画图)自学99页最后三行的画图过程,

用圆规画出菱形ABCD,图画在右边(保留作图痕迹)

第92页

ABCD四边的关系是:

3.(猜想)四边相等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_____形.

4.(证明)利用上图证明:“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上图,在四边形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

求证:四边形ABCD是_____.

证明:

5.(总结)由上写出菱形的判定方法

二:_______.

利用上图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四边形ABCD中,

∵____=____=____=____∴四边形ABCD是形

目标三:探究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三

阅读99页“探究”,利用自制的学具探究菱形的判定方

法并完成下面各题

1.由“在一长一短的木条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可知:

=,=

∴四边形ABCD是四边形

2.转动十字,当∠_____=°时即___⊥___时,四边形变成了菱

形.

3.(猜想)对角线互相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请利用下图证明你的猜想:

已知:如图,在□

ABCD中,AC与BD是对角线,并且AC⊥BD

于点O,求证:□

ABCD是菱形.

5.总结写出菱形判定方法三:

利用上图用符号语言可以表示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___BD,∴□

ABCD是菱形

目标四:利用菱形判定方法进行计算与证明

1.自学99页例三完成下题“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

于点O,并且AB=9,OB=6,OA=35.求证:(1)AC⊥BD(2)

ABCD是菱形吗?说说你的理由.(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一条对角线垂直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

B

D

A

o

第93页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小结:菱形的常用判定方法

四:拓展延伸

1.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是菱

形吗?

求证:(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过A作AE⊥BC于E点,过A作AF⊥CD于F.用等积法说明

BC=CD.

(3)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已知:如图,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

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

3.如图,AC⊥BC,AE平分∠CAB,CD⊥AB,EF⊥AB,连接

FG,求证:CEFG为菱形.

19.2.3正方形

教学目的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

与计算.

2.理解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正

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教学难点:正方形及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及判定的灵活运

用.

性质判定方法

矩形

边:

角:

对角线:

1.

2.

第94页

对称性:3.

菱形

边:

对角线:

对称性:

1.

2.

3.

二.学习新知

自学教材100-101页,落实:

性质判定方法

正方形

边:

对角线:

对称性:

三、释疑提高

1.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__,四个角_______,两条对角线____

____.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⑤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

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

求证:∠AFE=∠AEF.

4.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

求∠EAD及∠ECD的度数.

A

B

C

DE

F

第95页

四、课后练习

1.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

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求证:EA⊥AF.

2.已知:如图,△ABC中,∠C=90°,CD平

分∠ACB,DE⊥BC于E,DF⊥AC于F.求证:

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AF平分∠DAE

交CD于F,求证:AE=BE+DF.

19.2.3正方形学案2

一、温故知新

__,且有一个角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__,四角______,对角线______且______;正方形既是矩形,

又是_____;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____________。

ABCD的边长为8,DM=2,N为AC上一点,则DN+MN的最小

值为.

4.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2,两对角线交点为O,OEFG也为

正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5.如图,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E是等边三角形,则∠EAB

的度数为.

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56,点F在AD上,点E

在AB的延长线上,Rt△CEF的面积为200,则BE的值

是.

二、学习新知

作业精编55页例1、例2(独立写出过程)

三、释疑提高

第96页

1.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AF平分∠DAE,求证:

BE+DF=AE.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DF=CF,DC+CE=AE,

求证:AF平分∠DAE.

3.如图,BF平行于正方形ADCD的对角线AC,点E在BF上,且

AE=AC,CF∥AE,求∠BCF.

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

19.3梯形(一)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与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

梯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与计算,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

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与转化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

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

【观察】(教材P117中的观察)右图中,有

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第97页

2.画一画: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强调:①梯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

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1)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

3.做—做——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一】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图形是

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问题二】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二、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18的例1)略.

(延长两腰梯形辅助线添加方法

三)

例2(补充)如图,梯形ABCD中,AD

∥BC,

第98页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

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其方法是:

平移一腰,过点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

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

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例3(补充)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D=90°,∠CAB=∠ABC,BE⊥AC于E.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边形

ABFD是平行四边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

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证明(略)

另证:如图,根据题意可构造等腰梯形ABFD,

证明△ABE≌△FDC即可.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

AD=a,BC=b,,则DC=.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

第99页

腰分别是与.

(3)等腰梯形ABCD中,AB∥DC,AC平分∠DAB,∠

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

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

长.(AD=DC=BC=4,AB=8)

3.求证:等腰梯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四、课后练习

1.填空: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

为,最小角为.

2.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与49cm,

求它的腰长与面积.

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CD//AB,A40,B70.

求证:AD=AB—DC.

4.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

⊥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由全

等可得结论)

19.3梯形(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

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与计算,

体会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路,从

第100页

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

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与转化的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2.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等腰梯形的两底差等于腰长,腰及下底边两夹角为

_______________.

2.一个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6与8,则这个梯形的中位

线长为____________.

3.如图(1),等腰梯形ABCD中,AB∥CD,BD⊥AD,

BC=CD,∠A=60°,CD=2cm.(1)求∠CBD的度

数;(2)求下底AB的长.

二、学习新知

P107-108,填空: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学例2,并完成P108练习3、4,P109-1103、7.

三、释疑提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B)等腰梯形的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C)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都等于90度

(D)等腰梯形的四个内角中不可能有直角

2.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25cm,上、下底分别为7cm、8cm,则腰

长为_______cm.

3.已知等腰梯形中的腰与上底相等,且一条对角线与一腰垂直,求

60

D

C

B

A

(1)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2:3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意愿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