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市长辞职

更新时间:2023-02-01 12:01:57 阅读: 评论:0

初中做题软件哪个好-财务部英文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希乐城)

第二章市政体制

第一节市政体制概述

一、市政体制的含义

(1)含义: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规范城

市内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

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2)核心: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

约的关系。

(3)涉及的内容:如决策审批、人事任免、经费分配、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等。

1.市政体制的内容

(1)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应该是立法、

执法、护法的分工协作关系。

(2)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3)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它包含市级国家机构、

政党组织与区县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而是市政体制的重要内容。

2.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

(1)市政体制的制度化。实现市政体制制度化的关键在于司法保障机制,即由司法机

构保障市政体制各种法律规范的实施。

(2)市政体制的系统化。

二、市政体制与国家整体的关系

(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家政体的内容决定着市政体制

的内容,市政体制的形式必然与国家政体的形式相统一;

(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三、市政体制的作用

(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

(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

(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

一、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

(1)形式多样化;

(2)政党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市政体制;

(3)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相互制衡;

(4)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商县分离;

(5)存在大量利益集团。

二、类型

(1)市议会制P132:

①含义:市议会制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的市政体制,市议会就是市政

府。

②实行国家:英国、加拿大、德国。

③特征:

A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B由市议员从议员中选举议长,即市长;C市

议会的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D市议会选举任免若干行政长官,聘任一些行政职

员。

④优点:

A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B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

C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提高管理效率。

⑤缺点:缺乏一个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有实权的市长,这不利于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领导执行系统高效率运转。

(2)议会市长制

①含义:议会市长制是城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议会在与市长

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市政体制。

②实行国家:日本、美国。

③特征:

A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市议员;B市议会拥有不顾市长反

对而通过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的权力;C市议会拥有对市长任免市政府一部分工作部门

首长的同意权;D市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有建议权;E市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

有调查权;F市议会拥有通过不信任议案要求市长辞职的权力;G属于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

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长和市议会双重负责。

④优点:有利于市议会监督政府的工作;作为政府部门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长和市议会

双重负责,在西方国家的市政管理中是比较独特的。

⑤缺点: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督,有可能会降低市政管理的行政效率。

(3)市长议会制

①含义:法国的城市和美国多数城市如纽约、底特律和波士顿等都实行议会制的市政体

制,在美国,它被称为“强市长制”。

②特征:

A市长由选举产生;B市长有立法权;C市长有一定的执行权;

D在美国的部分大城市,从强市长制还演化出一种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

③优点:

A行政首长的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是强市长制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大城市,既要处理政治关系,又

要搞好行政管理,比较实用。

④缺点:

A市长大权在握,市议会的制约较弱,容易引起市长专权;B如果市长不尊重议会,二

者极易产生矛盾。

(4)市委员会制

①主要特征:市委员会即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它兼行市的决议权和行政权。

②实行的国家:美国较多的中等城市和少数大城市如华盛顿、哥伦比亚。

③基本特征:

A由市民选举产生市委员,组成市委员会,市委员会集体对选民负责;B市委员会产生

后的第一次会议上,由市委员们推选一位委员为主席,主持会议,即为市长;

C每个市委员兼任一个或几个工作部门的首长;

D市委员会表决任免若干位较重要的行政长官,包括市秘书、市司库、市审计员、市检

察官和市学务委员会委员等,他们对市委员会负责。

④优点:

A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B有利于议决权和行政权的统一;C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

效率。

⑤缺点:

A缺乏一位行政首长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

B由于市委员兼任工作部门首长,有时较难处理二者的矛盾关系。

(5)市经理制

①主要特征: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市政府和城

市实行专业化管理。

②实行城市:美国的一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

③基本特征:

A市民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市议会行使议决权;

B市议会公开招聘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市经理对市议会负责,必须执行市议会通

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C市议会议长兼任市长,但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也无权干预市经理的工作。

④优点:

A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招聘市政管理的专业人才;B有利于对

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

C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市政管理相对分开,市议会负责处理政治矛盾,而市经理则集中

精力解决专业和技术问题。

⑤缺点:当政治矛盾与市政管理交织在一起时,市经理往往无能为力。

三、大都市区的市政体制

(1)大都市区

①含义:大都市区是指中心城市与周边市镇具有内部关联、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连带

景观的巨型地域综合体,其主要特征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由周围市镇环绕的网状结构

②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的挑战

A大都市区中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跨地区提供服务;

B某些公共行政事务如社会治安等需要市县乡镇政府合作处理;

C市县乡镇还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等。这些跨地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的需要,同原有的市县乡镇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之间,产生了突出的矛盾。

③改革途径:

A市政府下设市辖区政府;B市政府与市镇缔结联盟;C市政府与市镇分立合作。

第三节中国的市政体制

一、中国市政体制的演变

(1)清朝末年中国才仿效西方国家的地方治理制度,设置市建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党和政府加强

了对城市的领导和管理,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政体制。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权机构作出了明确规定。

(4)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保证城市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少数大城市开始实行市领

导县体制。

(5)1959年9月,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

导县和自治县,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市领导县体制。

(6)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各级国家机关受到冲击,市政体制也遭到了

严重破坏,市人大和区人大名存实亡,市政府和市辖区政府被革命委员会所取代。

(7)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市和区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直辖市和设区

的市的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三年。

(8)2004年12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民政府组织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将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政府

的每届任期统一改为五年。

城市行政等级制度

(1)直辖市: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建制,直辖市在城市行政区中的地位最

高、规模最大。

(2)副省级市P145:

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方面,享有相当于省级的权限。1994年,国务院

决定将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重庆、大连、

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16个城市的行政级别定位为副省级。

(3)地级市:是指行政级别介于省和县之间、行政地位与地区行署相当的地方行政建

制。1983年,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劳动人事部、民政部的请示报告中,按行政地位将市分为地

级市和县级市,正式使用地级市的名称。

(4)县级市:在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县级市属于基础城市,在行政级别上相当于县。

(5)根据人口规模可以将中国的建制市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①特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②大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

口在50万-IOO万的城市;③中等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的城市;④小城

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二、中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1)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2)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

(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市政职能具有全能性。

三、中国市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政体制的改革历程,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阶段;②拓展

阶段;③深化阶段;

(2)中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

①市政职能转型不到位;

②市政机构设置不合理;

③城市行政区划不够优化;

④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合理;

⑤配套制度改革不深入。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2:0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soking
标签:市长辞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