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天泉证道,传授了什么道?
嘉靖六年九月,阳明先生赴任广西前,弟子钱德洪和王汝为了阳明心学的“四
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
是格物)引发争论。
钱德洪跟随阳明先生学习了6年,对阳明先生是“唯命是从”,他认为只要是
先生传授的知识和思想,一定是正确的,任何人都不能加以改动,否则就是对
先生的不尊重。而王汝则不以为然,他觉得阳明先生这“四句教”前后矛盾,
既然人心的本体就是无善无恶的,为何还要为善去恶?不是多此一举么?于是
两人发生了争论,跑到阳明先生那里去理论。
阳明先生坐在天泉桥上,详细询问了两个教授级的学生争吵的原因,面带微笑
的告知“两位学生的观点都没错,四句教是可以分开来解读的,第1句(无善
无恶是心之体)和第3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是给那些天资聪慧、本心向善的
人来学习和解读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心中有恶只要一心向善,立即
改正了也是良知的外化表现,第2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和第4句(为善去
恶是格物)是给那些天资愚钝、容易犯错的人学习和实践的,所以大家都没错,
皆大欢喜。
阳明先生还有一个故事,也可以完全诠释四句教:一日,一个老农要变卖自己
的土地解决温饱问题,阳明先生看他可怜,直接把钱借给了他,并没有要他的
土地。后来,阳明先生和弟子在山水间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一处风水宝地,他
由衷地感叹这是个宝地啊,他的弟子和他打趣说:”老师,这块地原本应该是
你的,只是你没要罢了。学生和阳明先生细细道来。”阳明先生听到后,顿时
不语,立即到山石上打坐,许久后,他和学生传授了四句教。他说:“当我不
知道这块地的时候,把钱借给老农,当时正是无善无恶心之体,那时我的本心
没有丝毫的恶念;当我看到这块地的时候,心里对这块地也只是爱慕,谈不上
恶,可是当你们和我说这块地原本我可以“占为已有”的时候,我的心有一刻
是后悔了,心里萌生出了恶,此时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可我的良知告诉我,这
种恶念是不对的,是恶的表现,此刻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于是我打坐净化本心,
保留善念去除恶念,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先生四句教中的善和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
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只是抛出了概念,他主张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
减少欲望更好了,人心的根本一定是善良的,要心怀仁义,要做君子,可是孔
子没有更深刻地去阐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阳明心学的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就是致良知的最好的入
门法则,它告诉我们何为良知?知善知恶就是良知,为善去恶就是格物,格物
致知!这也是对知行合一最好的诠释,人的本心如何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只能不断的修心,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要看怎么开发和激活了。
总而言之,何为善?不作恶就是善,知道是恶立即纠正也是善。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1:5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