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南沙外国语学校

更新时间:2023-02-01 10:26:25 阅读: 评论:0

面对面地的英文短语-终字开头的成语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有奖竞猜)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

36.5℃

B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

1mm

C

.一支普通

2B

铅笔的质量约为

50g

D

.中学生正常跑完

800m

所用的时间约为

60s

2.图像中,能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是()

A

B

C

D

3.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上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则在晚上开车时()

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

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暗

5.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

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C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6.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倘若人物雕像的体积是真人体积的

8

倍,其密度为

8×103kg/

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A

400kgB

800kgC

3200kgD

4

×

104kg

7.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

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

0.5s

,故有助于后

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

0.5s

刹车.在限速为

110krn/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

3mB

7mC

15mD

25m

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40

B

.一名中学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2m

D

.一名中学生正常情况跑完

1km

所用时间约为

10min

9.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有关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解释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正下方叉下去

B

.乙图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丙图中,街头拐角处的视野镜用的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功能

D

.丁图中,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条,会看到红、黄、蓝三种色光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

B

.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

C

.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

D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

35℃B

.乒乓球台的高度大约为

80cm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3m/sD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160m

12.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树在水中的倒影

B

.平面镜中的像

C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D

.地上的树影

13.如图所示是

A、B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A

ρ

A

B

B

ρ

A

B

C

ρ

A

B

D

.无法确定

14.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

2.36cm

2.63cm

2.36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43cmB

2.357cmC

2.35cmD

2.36cm

15.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铜、铁、铝球,在它们的空心部分分别装满三种不同的液体,测得总质量刚好相等。

请问三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已知



铜铝

)()

A

.装在铜球中的液体

B

.装在铁球中的液体

C

.装在铝球中的液体

D

.一样大

1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

MN

的夹角是

30°

,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10°

,则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A

.减小

20°B

.增大

10°

C

.增大

20°D

.减小

10°

17.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发现甲灯比乙灯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甲灯的电流比乙灯大

B

.乙灯两端的电压比甲灯低

C

.甲灯的额定功率比乙灯大

D

.乙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甲灯大

18.小付在探究电荷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他将一个带电球体

M

放在绝缘支架上,用绝缘丝线将带

电小球

N

先后悬挂在横杆上的

P

1、

P

2和

P

3处,当小球

N

静止时,观察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

N

挂在

P

1时,丝

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小球

N

挂在

P

3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小,则小付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A

.电荷量的大小

B

.电荷间作用力大小

C

.夹角大小

D

.电荷间距离大小

1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

的速度向前行驶,小王以

6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0.6km

,则()

A

.小张速度最大

B

.小王速度最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

20.我国研制的

亿航

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

地面

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

.垂直起飞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

21.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均正确

22.小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

110km/h

位置处,在超

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乘坐的小汽车完全超过大客车所用的时间约为

5s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A

60km/hB

80km/hC

100km/hD

120km/h

23.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

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24.如图所示,一个苹果挂在枝头

A

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假定某一时刻所有外力都消失了,用频闪照相(每隔

0.2s

拍摄一次)的方法记录下苹果的运动轨迹。在图中(黑色圆点代表苹果),能正确描述所有力都消失后苹果运动轨迹的

是()

A

B

C

D

25.测量是把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

B

.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的细胞

C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高低

D

.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

26.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适合人的洗澡水温为

72oC

B

.正常人的脉搏每秒钟跳动

70

C

.同学们行走的速度约为

10m/s

D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

27.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B

.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C

.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D

.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

28.冬天,人们常把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上一层保温材料,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易破裂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2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

.隆冬时节,口中哈出的白气

C

.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

.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

30.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B

.关闭房间的门窗

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___________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___________

相似

(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眼睛是人体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

保护视力,请列举一条应该注意的用眼卫生习惯:

___________

3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音器是在

_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音的

___________

减弱噪声。

3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

______

,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34.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当把它均匀拉长到2L时,其电阻为

________

,当把它对折后使

其长度为L/2时,电阻为

________

,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L/2,则电阻为

________

35.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

83g

,当冰全部融化

后,需向杯中加水

7mL

,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

ρ

=0.9g/cm3)。则杯子的容积为

_______cm3,杯子的质量为

______g

36.如图所示,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

冰箱外面;工作时,液态的氟利昂进入冷冻室

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蒸气,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

它压入冷凝管里,在这里液化并

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冷冻室内壁的霜是水蒸气

_____

(填物态变

化名称)成的小冰晶。

37.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______(

选填“凸”或“凹”

)

透镜,它能成倒立、

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8.如图所示,操场上正在进行百米比赛,此时观众判断谁跑的快是利用了

_____

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人在户外长

时间运动时要戴遮阳帽,因为太阳光中的

_____

(填“红”或“紫”)外线照射过多容易引起皮肤病。

39.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________

而产生的。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

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

40.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时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会变成一个火球,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

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

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几名同学用斜面和小车来测量平均速度,如图所示。

(1)

本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

;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之外,要完成实验,还必须用到的器材是

______

(2)

同学们发现,斜面与水平桌面的角度越小,实验中时间的测量越容易,这是因为

______

(3)

小车在斜面上某段滑过斜面时的始、末位置如图所示,小车滑过的路程约为

______

;若小车滑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2.5s

,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42.小王同学在溪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

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

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V

1=

15ml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

V

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_______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2)

如图甲所示,小王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_______

(3)

小王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

量为

___g

,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____cm3,计算鹅卵石的密度为

_______g/cm3;

(4)

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_______

,若小王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图丁读数时视线俯视,

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体积为

20cm3、重为

1.8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旁边的桌面上放置一个

平底薄塑料杯(重力忽略不计),高为

0.1m

,杯中装满水,水重为

3N

。(

g

=10N/kg

)求:

1

)画出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时的受力示意图;

2

)小球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3

)杯中水对杯底的压强;

4

)把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再次静止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多少牛?

44.一块石碑的质量是

78t

,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

130g

,没入装有

80mL

的水的量筒中,水升至

130mL

处,求这块石碑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

A

【详解】

A

.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一般在

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

符合题意;

B

.人的头发的直径在

75μm

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100μm=0.1mm

左右。故

B

不符合题意;

C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

6g

,一支

2B

铅笔的质量约为此数值的一半,在

3g

左右。故

C

不符合题意;

D

.中学生正常跑完

800m

所用的时间约

3min20s=200s

。故

D

不符合题意。

2、

C

【详解】

A

.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并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

C

符合题意;

D

.温度呈下降趋势,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

B

【解析】试题分析:在四个选项中,横轴均表示时间,纵轴均表示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随时

间变化,故

v

t

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答案为

B

。选项

A

C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匀速直线运动

4、

C

【详解】

AB

.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射到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漫发射,故

AB

不符合

题意;

CD

.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

C

符合题意,

D

不符合题意。

5、

B

【详解】

A

.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

A

错误;

C

.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

C

错误;

BD

.凸透镜成像时,当

u

>2

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

B

正确,

D

错误。

故选

B

6、

C

【详解】人的质量约为

m

=60kg

,且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即

ρ人

ρ

=1.0

×

103kg/m3

m

V



知道,人的体积

3

3

33

1.010kg

110kg/m

==0.06m

m

V

则雕像的体积

V雕

=8

V

=8

×

0.06m3=0.48m3

雕像的质量

m雕

=

ρ

V

=8

×

103kg/m3×

0.48m3=3840kg

即与

C

选项比较接近。

故选

C

7、

C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求解。

【详解】由题可知速度为:

1100m275

110km/hm/s

3600s9

v

根据速度的定义

s

v

t

,可得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275

m/s0.5s15m

9

svt

故选

C

8、

B

【详解】

A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故

B

符合题意;

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

1m

,故

C

不符合题意;

D

.中学生正常情况跑完

1km

所用的时间一般在

3min40s

左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D

【详解】

A

.渔民看见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比实际鱼位置高的虚像,故要对准看到的“鱼”的正下方叉下去,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街头拐角处的视野镜用的是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可以扩大视野,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条,会看到红、绿、蓝三种色光,故

D

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0、

B

【详解】

A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

传递信息和能量,故

A

错误;

B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优美的音乐声,说明水也能传播声音,故

B

正确;

C

.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样可以成为噪声,故

C

错误;

D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

B

11、

B

【详解】

A

.人的正常体温是

37

℃左右,人感觉舒适的室温是

25

℃左右,故

A

不符合题意;

B

.乒乓球台的高度和课桌的高度差不多,在

80cm

左右,故

B

符合题意;

C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1.1m/s

,故

C

不符合题意;

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0cm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2、

C

【详解】

A

.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平面镜成像,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将筷子斜插入水中时,水面下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这是由于筷子水下的部分反射出的光线到达水面时,发生

折射而造成的,故

C

符合题意;

D

.地上的树影是影子,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树,在树的下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

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

C

13、

C

【详解】解法一:在图象上取一体积值,比较对应的质量大小,得出

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

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法二:在图象上取一个质量值,找到对应的体积,得出

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

的选项;

解法三:可以根据

ρ

=

m

V

,用倾斜度的大小直接判断.

解法一:在横坐标轴上取一体积

V

1,作出对应的

A

B

质量为

m

A、

m

B,可以看到

m

A>

m

B,则有

ρ

A

=A

1

m

V

ρ

B

=B

1

m

V

.

故选

C

解法二:在纵坐标轴上取一质量

m

1,作出对应的

A

B

的体积为

V

A、

V

B,可以看到

V

A<

V

B,则有

ρ

A

=1

A

m

V

ρ

B

=1

B

m

V

故选

C

解法三:图象中纵坐标为质量

m

,横坐标为体积

V

,由

ρ

=

m

V

可判断出倾斜度越大的密度越大;

故选

C

【点睛】

解图象题首先要看清楚纵坐标轴、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如本题中横、纵坐标轴对掉,则应选

A

,然后再用自己

擅长的解题方法去解答。

14、

D

【详解】

4

个测量值数据中,由于

2.63cm

与其余

3

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说明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计算平均值时去

掉,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2.35cm2.36cm2.36c

3

m

2.36cmL

++

D

正确。

15、

C

【详解】因三种金属的密度关系是



铜铝

且三个球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

m

V



可得三种金属的体积关系是

VVV

铜铝

因为三个球的体积相等,说明空心部分体积的关系为

VVV

铜空铝空

铁空

在他们空心部分分别装满三种不同的液体,总质量相等,因为三个球的质量相等,所以装入的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

根据公式

m

V



可得质量相等,体积越小,密度越大,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小,即装入的液体的体积最小,所以装入

铝球的液体的密度最大。

故选

C

16、

A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

,则入射角为

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

60°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

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逆时针转动

10°

角时,即入射角减小

10°

时,则入射角变为

60°-10°=5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

50°

,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00°

,则反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

20°

,故选

A

17、

B

【详解】两灯泡串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且甲灯比乙灯亮,甲灯泡的实际

功率比乙大,根据

P

=

I2R

可知,甲灯泡的电阻比乙大,根据

U

=

IR

可知甲灯泡两端的电压比乙大,因为电阻是指对电

流的阻碍作用,甲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乙大,因为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根据

2U

P

R

可知,甲灯泡的额定功率

比乙小。

故选

B

18、

D

【详解】由题意可知,随着小球

N

距离带电球体

M

的距离在增大,发现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偏转的角度在减小,即其

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由此可以提出问题“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则小付所探究问题

的自变量是电荷间距离大小。

故选

D

19、

C

【详解】由题可知,小张速度为

18km/h

小王速度为

6m/s=21.6km/h

小李速度为

0.6km

36km/h

1

h

60

s

v

t



所以,小李的速度最大。

C

正确。

20、

B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

并且飞机在垂直降落时感觉,故只有

B

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及其选择,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

21、

D

【详解】

(a)

图中的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

,

但液体的表面积不同

,

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衣服干的快慢,

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

,

故①说法正确;

(b)

图中的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

,

但液体的温度不同

,

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

,

故②说法正确;

(c)

图中的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的温度相同

,

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不同

,

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关系

,

故③说法正确;

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故

(4)

说法正确;所以

ABC

错误,

D

是正确的。

故选

D

22、

C

【分析】已知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这辆车超越了另外一辆大客车,估计大客车的长度,根据公式

s

v

t

求出相

对速度,进一步求出大客车的速度。

【详解】大客车的长度约为

s

12m

0.012km

因为两车是同向行驶,所以小轿车相对于大客车的速度为

vvv

轿车

客车

=﹣

s

v

t

可得,小红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

ss

t

vvv



轿车

客车

则大客车的速度

0.012km

110km/h=101.36km/h

5

h

3600

s

vv

t



轿车

客车

接近于

100km/h

故选

C

23、

C

【详解】露水的形成是在春秋季节,昼夜温差大,白天蒸发的水蒸气,到晚上,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

C

24、

A

【详解】由于苹果挂在枝头

A

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外力全部消失,不受外力时苹果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原来苹果

静止,所以苹果将一直静止在

A

位置,故选

A

25、

B

【详解】

A

.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通过橡皮的质量与砝码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

A

不符合题意;

B

.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树叶的细胞时,通过显微镜将树叶细胞放大,没有与标准量作比较,故

B

符合题意;

C

.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通过对比得出测量值,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通过课本长与刻度尺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6、

D

【分析】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

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详解】

A

.人体正常体温在

37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

40

℃左右,不可能达到

72

℃,故

A

不符

合题意;

B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

1min

跳动的次数在

75

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

,故

B

不符合题意;

C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1.1m/s

C

不符合题意;

D

.老师的身高约

170cm

,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200cm

2m

左右,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7、

A

【详解】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及顺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

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选

A

28、

D

【详解】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低于水的凝固点,水会从液态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

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能够把水管胀裂.故

D

符合题意.

29、

C

【详解】

A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口中哈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

B

不符合题意;

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

C

符合题意

D

.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是冰的熔化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30、

A

【详解】

A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A

符合题意;

B

.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

B

不符合题意;

C

.高速公路旁的房子装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

不符合题意;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照相机放大镜见解析

【详解】

[1]

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

2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2]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

镜。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这个像再

经目镜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3]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不在走路看书。

32、声源传播过程中

【详解】

[1][2]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路旁种植树木,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3、蓝

【详解】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任意颜色的光,所以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34、

4

R

1

4

R

1

2

R

【详解】

[1]

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

L

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

R

,当把它均匀拉长到

2

L

时,长度变为原来的

2

倍,同时

横截面变为原来的

1/2

,这样使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

4

倍,为

4

R

[2]

当把它对折后使其长度为

L

/2

时,长度变为原来的

1/2

,同时横截面变为原来的

2

倍,这样使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

1/4

,为

1

4

R

[3]

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

L

/2

,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

1/2

,为

1

2

R

35、

7020

【详解】

[1][2]

设杯子的质量为

m

,则冰和熔化成水的质量都是

83g-

m

,根据题意得

3

83g-83g-

=+7cm

mm



冰水

3

33

83g-83g-

=+7cm

0.9g/cm1g/cm

mm

m

=20g

杯子的容积为

V

=

3

83g-20g

0.9g/cm

=70cm3

36、汽化放出凝华

【分析】冰箱的原理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这类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由于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

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详解】

[1]

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

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2]

在冷凝管里,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液化会放出热量;

[3]

冷冻室内温度很低,冷冻室内壁的霜,冷冻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在内壁上凝华形成冰晶。

37、凸缩小

【详解】

[1][2]

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拍摄校园内的景物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8、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紫

【分析】

【详解】

[1]

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的快,说明了在相同时间内,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

越快,即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2]

紫外线尽管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D

,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但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

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因此晒太阳时不要太长时间或者涂上防晒霜,长时间户外活动戴遮阳帽或者打伞等。

【点睛】

39、振动相互的

【详解】

[1]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2]

用桨向后划水,同时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使推动船向前行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0、熔化汽化升华

【解析】固体材料在温度升高时可能会熔化为液体,液体温度再升高时可能会汽化成气态;或者这种固体材

料在高温下会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升华掉。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

s

v

t

秒表斜面与水平桌面角度越小,小车下滑的速度越小,起止时间间隔大

60.0cm0.24m/s

【详解】

(1)[1][2]

本实验的原理是速度计算公式

s

v

t

;实验中应测量距离与时间,故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之外,要完

成实验,还必须用到的器材是秒表。

(2)[3]

同学们发现,斜面与水平桌面的角度越小,实验中时间的测量越容易,这是因为斜面与水平桌面角度越小,小车

下滑的速度越小,起止时间间隔大。

(3)[4]

小车在斜面上某段滑过斜面时的始、末位置如图所示,小车由

60.0cm

处移动至

0cm

处,则小车滑过的路程约为

60.0cm

[5]

若小车滑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为

2.5s

,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0.6m

0.24m/s

2.5s

s

v

t



42、

A

调平时游码没有归零

27102.7

不变相平偏小

【分析】

(1)

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步骤: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用

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把固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根据密度

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

(2)

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

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3)

鹅卵石的质量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各读出;鹅卵石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

积算出,最后算鹅卵石的密度;

(4)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5)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

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据此结合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1]

测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固体的质量、再测固体的体积,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

V

1;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

V

2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

ρ

故选

A

(2)[2]

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

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3]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

,砝码的质量为

20g

5g

,游砝所对的刻度值为

2g

,则鹅卵石的质量:

20g5g2g27gm

[4]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15cm3,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

25cm3,则鹅卵石的体积:

33325cm15cm10cmV;

[5]

则鹅卵石的密度:

3

3

2.7g

10c

2.7/

m

gcm

m

V

;

(4)[6]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不变;

(5)[7]

量筒读数,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

[8]

若图丁读数时视线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则测得鹅卵石的体积偏大;根据

m

V



可知,

m

不变,

V

偏大,则所测

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

(1)

(2)1.8N;

(3)1000Pa

(4)1.6N

【详解】

(1)

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时,受到重力的作用,作用点在球心,方向竖直向下,还有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作

用点也在球心,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2)

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即

1.8NFG

(3)

由于杯中装满水,水的高度是

0.1m

,那么杯中水对杯底的压强是

331.010kg/m10N/kg0.1m1000Papgh

(4)

把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再次静止时,假设小球是漂浮,那么可知

331.010kg/m10N/kg1.8NFGgVV

浮水

排排

可解得

3180cmV

,这个体积大于小球的体积,所以小球不可能是漂浮;

假设小球是悬浮,那么

33-631.010kg/m10N/kg2010m0.2NFgV

浮水球

这个浮力小于重力,那么小球不可能是悬浮;

那么小球只有沉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知排开的水重力是

0.2NGF

水浮

把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再次静止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

2

3N1.8N-0.2N4.6NF

没放小球前,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

1

3NF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是

21

-4.6N-3N1.6NFFF

答:

(1)

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时的受力示意图如答案所示;

(2)

小球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1.8N;

(3)

杯中水对杯底的压强

1000Pa

(4)

把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再次静止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1.6N。

44、

30m3

【详解】样品体积:

3=130mL-80mL=50mL=50cmV;

样品与石碑是相同的石块,所以密度相同,由

m

V



得:

m

m

VV

碑

带入数据得:

-33

-63

13010kg7810kg

=

5010mV



解得3=30mV

答:这块石碑的体积是330m。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0:2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线务员
下一篇:believe歌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