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于标准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设计课题1观潮时间9月2日课时安排2
课时主备人唐建伟课型阅读课授课年级四年级授课教师目标确立依据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中对四年级上学期阅读课文的相关要求是: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
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40万字。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自然美景”的第一课,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
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本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了
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
的壮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词较少,生僻的句子较少,因此
不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些词语、句子,让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
想象,在头脑中展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学
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字的魅力。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
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学习目标1.学生(主体)能随文(条件)熟练(程度)认读(行为)“盐、
屹”等12个生字,在田字格(条件)中正确(程度)读写(行为)“潮、据”
等15个生字、正确(程度)读写(行为)“奇观、农历”等词语。
2.学生(主体)能够正确、流利(程度)地朗读(行为)课文,读出(行为)
钱塘江大潮的壮美(程度),能流利(程度)背诵(行为)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生(主体)能边读课文(条件)边想象(行为)画面,并能联系上下文
(条件)或结合生活实际(条件)体会(行为)句子的含义。
4.学生(主体)能学习(行为)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直
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突出大潮给人带来的震撼的写法;
能体会(行为)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并且练习(行为)把这种方法运用
到习作中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师生活动预期目标学习单元导语,知悉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1.明确学习语文的要求:
2
2.了解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自然美景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学生明确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一、资料袋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后资料袋,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
观景象。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图片,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
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3.学生交流看到这些资料、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4.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学生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
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注意:“阔”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活”字要写得略窄些;
“盼”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逐”是半包围结构,“豕”要写得略窄。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同步指导。
4.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霎时余波
依旧(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如在理解“山崩地裂”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上文提到“犹如千万匹
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想象画面,钱塘江大潮如同万马奔
腾而来,其声势之浩大,有如天地崩裂一般,令人神往而敬畏。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段话。
(4)通读课文,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钱塘江大潮?预设:气势磅礴、
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等。
(板书:气势磅礴)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办法
就是多读。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用心地
读读课文吧。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
在读中思考:作者在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些
词语可以看出来?学生读课文,找关键词,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通过下列词语可以看
3
出来(课件出示):
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和课
文的写作顺序。
四、指导书写1.教师提示;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提示学生规范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师生活动预期目标一、复习回顾、引导探究主题1.复习
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霎时余波
依旧2.思考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引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下奇观。”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这一“天下奇观”的?(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
4.找出体现这种顺序的词句。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潮来了,潮头东奔西去等词句。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澎湃之美1.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了
解了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这一“天下奇观”。请同
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各抒己见。
预设1:从“自古以来”这个词语中,我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存在了许多年。
预设2:从“天下奇观”一词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特的、世间少见的
景观。
师总结:第1自然段,一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古以来”,从时间
上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由来已久;
“天下奇观”则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世间少有。(板书:天下奇观)
2.赏析第2自然段,作者登上了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1)教师范读第
2自然段。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最佳地点在
哪里?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3)学生自读,圈画相关景物。
(4)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进行补充。
师总结:我们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在脑海中浮
现潮来前的景象。这段文字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具体交代了观潮的最佳时间
——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运用成语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
——若隐若现、人山人海。
3.赏析第3~4自然段。
(1)放录音,听范读第3~4自然段。
(2)品析第3~4自然段的朗读方法。
师总结: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平静一些,要把“平
静”体现出来。读第4自然段时,语速要快,声音要高亢,要体现出紧张的气氛。
(3)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指名读,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默读并思考:潮来时的过程是怎样的?圈画出关键词语。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补充、纠正。
课件出示:
4
第3自然段潮的声音:“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
(直接描写)
人的活动:“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间
接描写)
潮的样子:“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直接描写)
(5)细读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潮的。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重点语句,并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第4自然段潮由远及近的变化:“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变粗,横贯江面。”潮水的气势:“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
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播放大潮视频,半分钟即可)
潮水的声音:“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师总
结:作者详细描写了大潮的变化:从远处的白线到近处的白浪再到近前的“千万
匹白色战马”;
声音:“山崩地裂”。这样的直接描写让我们对大潮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大
潮的恢宏气势感受得更加深刻。
(6)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读了这两段文字,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怎样的
新认识?学生读第3~4自然段,想象画面,并描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预设:读了文字,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逼近人们。一开始,大潮只是
像一条白线,然后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
撼人心。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找出重点词
语并进行分析。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霎时”表明时间很短,点明潮涌速度之快。“奔腾西去、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等词语体现出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依旧”写出了“潮前静→潮来
动→潮过静”的变化。这段文字更加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表达出作者对这
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5.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6.拓展刘禹锡的《浪淘沙》,练习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边读边想。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在读
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三、总结课文、学习写法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景物描写方法有了怎样
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我们可以运用直
接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双管齐下,会使景物描写
更加生动形象。
2.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学生找关键词,并在全班交流,教
师及时引导。
预设:运用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早上”“午后”“过了好久”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顺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扮演导游,拓展延伸教师: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略钱江潮的“天下奇观”,
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
5
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组织语言的方法。组长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
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提升拓
展、运用有效练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zhào()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
zhújiàn()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3.《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
势。巩固所学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平静钱塘江大潮潮来时——声音颜色形
状气势(天下奇观)
潮去时——余波汹涌(赞美)
突出主题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10:0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