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
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成语故事】
汉朝的时候,西边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
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
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
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再派谁去呢?宣帝召集群巨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军
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
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
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
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
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
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
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但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
张硬打,下令进兵。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
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赵充国反复奏报,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的人逐渐由原先的
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赵充国的方案通过了,实行以
后,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7:3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2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