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想象力的重要性
想象力是认识的翅膀古代有位画家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三个学生的绘画能力。
一个学生画了四面高山、悬崖峭壁,中间有座寺院,另外一个学生画了峰峦起伏、
松柏挺立,并有古寺一角,唯有第三个学生未画山也未画寺,他画了数节石阶通向
小溪,一个和尚在挑水,古寺藏而不露反而跃然纸上。想象力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
力,是大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能力,它渗透到学习活动
的一切方面,对掌握新技术,对创造创造有巨大作用。培养想象力的途径有:
〔一〕增加表象储藏
表象是记忆中保持下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是想象的必要材料。①课堂学习积累。
一切新形象都来自生活,取之过去的经验。文化课学习中正确理解图形与符号所标
志的意义,通过“词汇联想。掌握词汇描写的各种形象;在实验课学习中注重正确
观察、使用实物、模型等各种直观教具,积累新的表象。②课外阅读汲取。课外
广泛阅读,特别是多阅读梦想小说、科技读物及其它课外读物,从中汲取丰富表象。
③实践过程储藏。丰富的表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我们要主动参加科技活动、
课外活动,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储藏表象。
〔二〕把握想象类型
〔三〕开展想象力训练
篇二:想象力在语文学习中作用
想象力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探究
摘要:想象力是人们具备的一种根本的思维能力,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
会生活之中,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人类具有各种形象思维能力,
才推动历史以更快的速度开展。可见,想象力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同样,想象力在语文
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想象力语文学习作用
一、想象力是文学作品的翅膀
篇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浅谈治
学之道
严加安〔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做学问的角度,我对孔子
这两句话的解读是: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种探知的欲望或“好奇心〞,这就是
“知之〞;进一步要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这就是“好之〞;再进一步,以钻
研问题为乐,是更高的思想境界,就是“乐之〞。
关于如何做学问,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
里的“博观而约取〞是指“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这与华罗庚先
生一贯主张的“读书要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思想是一致的。这里“薄发〞的
原意是“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后人把“厚积薄发〞引伸为“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
累中提炼出精华局部再著书立说〞。
电影“美丽的心灵〞的主人公纳什,主要靠他对非合作博弈的4篇论文〔总计33
页〕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著名的代数学家曾炯〔1897-1940〕早年留学
德国,他一生中只用德文撰写发表了三篇震动世界数坛的著名论文,就是这三篇论
文使得他成为20世纪世界上对近世代数开展有重大奉献的11位代数学家之一。
这些都是“厚积薄发〞的范例。
我做科研的原那么也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我的座右铭是:“不求著作等身,
但企文章久远〞。这就是说,不追求文章的数量和篇幅,而注重文章的质量,力求
对有关研究领域做出实质性的奉献,发表后能得到同行关注和引用,最大的愿望是
某些结果能够长远留存下来。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概率论和鞅论中有几个结果实现了后一个目标。我有几篇
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论文至今还被文献引用,有30多部国外专著引用了我的论
文或著作〔或列为参考文献〕。我为研究生编写测度论讲义一书时也遵从了“博观
约取、厚积薄发〞的原那么,当时我参考了许多国内外有关测度论的专著,汲取了
其中的精华局部,同时把自己在科研中感到最有用的测度论结果写进了书中。该书
被许多大学用作概率统计研究生教材,至今已6次印刷,发行了15200册。
1.创新
科研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某种创新呢?我个人的体会是:首先是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
这是创新的根底。例如,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鞅论转到白噪声分析研究,能
够较快地做出该领域的一些根本结果,得益于我在大学里打下的坚实的泛函分析根
底。又如,我在1980年的一篇论文中,将泛函分析中的凸集别离定理灵活应用到
了一类由可积随机变量构成的凸集的刻画。这篇论文不仅在当时就被用于简化了半
鞅刻画定理的证明,而且在10年后成了金融数学中证明“资产定价根本定理〞的
一个主要工具,该论文至今还常被金融数学文献引用。我常用“工欲善其事,先必
利其器〞这一格言劝导我的研究生打好根底,练好根本功。第二,要选择好你的
研究课题。如何选课题呢?最便捷的方法是阅读你所在研究领域由领物写的的
综述文章,从中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已有的重要工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
再进一步研读那些具有原创性成果的重要文献。选题时要敢于冒风险,要瞄准那些
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1985年我在法国访问时了解到狄氏型是一个很有开展前
途的方向,就写信给当时刚获得博士学位留所工作的马志明,请他组织我的两
名博士生在讨论班上报告狄氏型专家Fukushima的专著,并把狄氏型定为他们的
博士论文方向。后来马志明在狄氏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于1995年中选为中科
院院士。这证明当时我选定狄氏型这一方向是正确的。又如,当我观察到从上世纪
80年代末国际上许多随机分析专家转向金融数学研究,我感到有必要在中国开拓
这一新领域,于是从1994年起我就在国内率先把金融数学作为我的博士生的研究
方向。
在一起,是一种复杂的知识融合。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他在纪念普朗克60岁生日的演讲中又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
是得到那些普遍的根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
这些定律,没有逻辑推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建立在经验的同感的理解之上的那种直
觉〞。〔见[2]〕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认为:“我们靠逻辑来证明,但要靠直觉来
创造〞。在数学开展史中就有许多凭想象力和直觉来创立新理论的生动例子:例如,
欧拉受解决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的启发,开创了现代数学中的拓扑学研究的先河。关
于灵感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我们留待下面详细讨论。
第四,阅读一些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了解科学大师们的科学创新历程,对开拓一
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最后,从国家层面来说,为科学研究营造一个
开放的、宽松的和学术自由的科研大环境,对提升我国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是至关重
要的。
2.想象力
前面提到想象力对科研创新很重要。所谓“想象力〞,就是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
画面的能力,即形象思维的能力。创新理念不是来自逻辑思维,而是源于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能力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上下。因为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
思路就比较开阔,能够高瞻远瞩,富于联想,触类旁通。
如何开拓“想象力〞呢?我认为通过加强文学和艺术的修养可以开拓形象思维的能
力。爱因斯坦就酷爱艺术,他还是一个演奏小提琴的高手。他曾坦言:“物理给我
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英国
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机智〞。“机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
象力丰富。像李贺梦天中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和李白望庐山
瀑布中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极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源
于诗人的形象思维。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5:33: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