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日本米糠油事件

更新时间:2023-02-01 05:26:09 阅读: 评论:0

为什么台湾人喜欢广西-毫升单位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分期付款买房)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1

浅谈世界八大公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法学系法学1004王震3101202408

一、序言

十八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曾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欢欣,因为工

业文化的兴起,城市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水平

大为提高,例如人口的死亡路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更

多的人享受到城市的便利,更多的儿童能够接受正规教育,我们有了

手中的掌机,面前的电脑,在夏天就能吃到凉爽可口的冰棍,拥有柔

软的床……虽然人类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阴影,人类文明又进入了

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

人类却意想不到的给自己设了一个陷阱。当人类还陶醉于工业革

命的伟大胜利时,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加速发展,特别是污染问

题,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急剧蔓延,终于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

性公害,最先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繁荣,也最先品尝到工业革命带

来的苦果。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开始,公害

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生病,甚至有不少人在公害事件中丧

生,其中有八起事件引人注目。

二、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其中有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炼焦厂、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2

炼钢厂、硫酸厂和化肥厂等许多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

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

禽死亡。

(二)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面

的多诺拉镇,因地处河谷,工厂林立,大气受反气旋和逆温的控制,

持续有雾。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4d内使得5911人患病,死

亡400人。

(三)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

事件。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由于漏油、汽油不完全燃

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

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光

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在1952年

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

(四)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

件。从工厂烟囱和家庭炉灶排放出来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被封盖在逆

温层下扩散不出去,形成了漫天烟雾。在烟雾的初期,伦敦市民感到

胸闷、咳嗽、喉痛以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死亡率急

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五)四日市哮喘事件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3

1961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该市的石油冶炼和各种燃油产生的废气,

使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全市工厂粉尘和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高达

1.3×105t。空气中的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烟雾被人

吸入肺里以后,使人患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

病,统称四日市哮喘病。

(六)水俣事件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该市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

水体,致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用该鱼后也中毒发病。1956年,

水俣镇开始出现一些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疯癫

状态的病人。

(七)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冶炼厂排

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含镉

量明显增高。居民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而中

毒,导致肾和胃受损。由于患者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便

把这种病称为“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

(八)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和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时,使

用了多氯联苯做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

到米糠油中。随着这种有毒米糠油在各地的销售,造成了大批人中毒。

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全身肌肉

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因医治无效而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4

死亡。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用这种米糠油中

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

三、我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从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可以看出,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

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

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

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

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

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

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反

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

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

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

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

积极推动者。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

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5

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

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

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

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

不断增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

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

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

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

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

制污染。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5: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过火张信哲
下一篇:陆游的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