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群居空间需求与特征探析
作者:曾玮梦夏晋
来源:《设计》2020年第22期
摘要:为了解当下“空巢青年”热点现象背后,城市青年人群群居生活空间状态与需求。文
章在武汉地区青年群居空间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下国内外“空巢青年”生活状态、心理特征
及行为模式予以分析,探讨其行为特征与空间需求的关系,剖析其有效地“沟通”方式。提出通
过空间层次塑“造”、情境情感互“融”、邻里沟通互“联”的方式,营造有温度的独立家居“空
间”,家城互融的情境感悟“场所”,以及个性多元的亲邻共享“场域”。建构“有缘社区”,为当代
“空巢青年”人群设计营造全新、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出“空巢”状态,提供一种策略参考。
关键词:空巢青年群居空间无缘社会心理特征空间需求有缘社区
引言
目前,“空巢”状态已经不再局限于老人,而是更多地转向青年群体,于是“空巢青年”一词
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与“空巢老人,”的被动独居不同,“空巢青年”大多指主动顺应发展
趋势,选择到大城市打拼、独居且单身的年轻人。这一群体的出现,不仅应该受到学者的重
视,也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关心“空巢青年”就是关心城市发展的未来,故对其群居空间
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空巢青年”生活现状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发展更加迅
猛。在此种新形势下,大多年轻人顺应流动社会大潮,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远离故乡和
亲人,独自奔向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这批独立的青年群体,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被称为
“空巢青年”。他们与父母分居,绝大多数在城市租房,其生活空间封闭独立,没有家庭生活和
感情寄托。随着房价飙升,单身人口率日益上涨,当今工作和生存的压力与日俱增,使得这部
分青年群体既要承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孤独,又要承受“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艰
辛。
“空巢青年”现象不仅在国内存在,在国外也同样较为普遍,比如:美国的青少年在大学时
就开始打工,独自奋斗,同样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Tribe的共享公寓便应运而生,其所有的
服务设计都是针对青年人本身,让青年人享有社区感。此外,在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人口老
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青年人一直都面临着孤独的问题,他们生活艰辛而
感情缺乏,只能租房而居,人们认为“无缘社会”[10]即将到来。目前,在世界各地存在MINI
公寓、青年公寓、女神公寓等多种居所形式。
二、“空巢青年”心理特征与空间需求关系
为了切实了解“空巢青年”的心理特征,研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调研
主要面向武汉地区大学城附近群体为20岁到35岁之间的青年人,调查内容涵盖了人群特点、
教育程度、生活娱乐方式、就餐习惯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以分析其心理特征与空间需求
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发放132份问卷,收回128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为126份,回收率达
95%。通过问卷调查及相关文献查阅,并对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发现(详见图1~4):
(一)“空巢青年”的心理特征。当代城市青年普遍具有自主中心化的个人情操,具有相对
独立的思想和观点,他们一方面拥有着对城市生活和未来事业强烈的愿景与奋斗精神,另一方
面却因为独立的个性和只争朝夕的生活现状,与社会,与生活“绝缘”。
1.具有独立自主观念。在对“空巢青年”人群年龄分析可以看出(图3),“80后”、“90后”
的年轻人是“空巢青年”的主力军,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重视。通过对调研数据
的分析,可以看出“空巢青年”大多是有主见、有想法、有追求的新一代,对社会各种现象有自
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事物,希望追求一些新奇和有趣的东西来满足自
己内心的想法。
2.“相对剥夺感”[11]凸显。从对“空巢青年”的年龄及接受教育程度分析可以看出(详见图
1、3),他们近七成为90后,绝对部分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
硕博研究生学历占比达14%。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大城
市奋斗拼搏,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自信意识,有追求精彩人生的理想。但是,生活现状与心理
感受同自我社会預期却相距甚远,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差距,容易感到心理不平衡和个体焦
虑感。这种个体相对剥夺感持续积累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蔓延和弱势心理泛化,进而催生群体产
生集体相对剥夺感并引发共鸣。
3.感情寄托缺乏。从对“空巢青年”平时的用餐方式和娱乐、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详见图2、4),“空巢青年”虽然居住在人潮涌动的大都市,但是忙碌的生活和较差的居住环
境使得他们的社交圈子很窄,缺乏社会交往,孤独感较强。而且他们休闲时间不一,业余生活
乏味,用餐方式以点外卖为主,娱乐方式单一,往往是睡觉、看电视、玩手机等。他们需要更
多的互相沟通与交流的空间,来寄托他们的情感,走出“空巢”的一种状态。
(二)“空巢青年”的空间心理需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人类激励理论》
一书中曾指出,人最为基本的需求首先是生理需求,主要是体现在“居住”层面;其次,才是心
理需求;再次则是社会交往需求。只有满足了人最基本生存的衣食住行,才能产生较高层次精
神追求,如心理满足和社会交往。而生存和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同时,人类的
社会性决定了个体需要从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寻求认同和实现自我。群体心理决定了
群体行动发生的内在机制,并支配着群体的情感、认知、态度和行为。同样,研究调查发现当
代“无缘社会”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对于“巢居”生活有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同样,他们也拥
有着这类群体独有的心理需求特征:
1.对专属空间的心理需求。现当代“空巢青年”的独立自主性较强,不想受到他人的约束,
喜欢独立私密的生活空间,以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层面上的需求,如:睡觉、洗澡、如厕、洗
漱、上网等,对居住功能的需求相对较为单一。但目前大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绝大部分青年
群体无力购买,而租房的租金又较高,令其难以承受。在此情形下,社会上就迎合需要,出现
了一些面积小、租金低的“胶囊房”。然而,这种相对狭小或低廉的居住单元,却从另一方面进
一步又加剧了当代青年对于专属空间的心理“渴望”。
2.对公众空间的心理需求。调查发现“空巢青年”的对群体价值认同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
响。特别是对于“成就价值”与“身份价值”价值的认同方面尤为在意,分别占比94.25%和
85.25%。他们一方面极度渴望符合独立个性的专属空间场域,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努力,不愿
意被城市或公众否定、抛弃亦或是“标签化”,极度渴望被所拼搏的城市所接纳、被认可。其
中,94.25%的“空巢青年”将自身在城市工作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业绩,视为被公众认可,价
值认同的“标识”。而这其中,有高达93.46%的“空巢青年”选择将在城市中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
房宅空间,作为自己人生奋斗成就的第一目标,并将其看作去“标签化”,融“城市化”的心理价
值的最大追求。
3.对社交空间的心理需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变革后,传统合院和高密度化
的城市高楼正在被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所替代,处于新时代的青年人思想理念与生
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共享生活理念、SOHO家居生活方式、租赁交换生活体验等
现代时尚生活理念对于向往生活、乐于体验的青年群体早已不再陌生,另一方面,寸土寸金的
家居生活生活境地,也更加促使他们对于生活社区的公共性与共享性有着更大的憧憬和遐想。
通过调查发现当下青年几乎全部参与或体验过共享经济、网络交互、智能消费等不同类型的现
代化社交体验,89.8%的青年人群表示乐于接受诸如共享厨房、际遇客厅、联合书舍、网络社
交等虚拟化、现实化社交方式,更有94.37%的受访青年认同这种社交空间模式,将有利于建
构群体性社会交集网络与联系,提升群居生活空间的品质。
三、“空巢青年”群居空间设计策略
针对“空巢青年”群居心理特征调研及对其行为模式与空间需求关系的分析可发现,面对城
市生活多元化、物质化的现代升级,以及朝九晚五至九九六工作模式的生活压力转变,也使得
城市中更多的青年群体逐渐因为个体空间的场地限制,住居环境的温情失落,亲邻交往的泾渭
分明……精神与情感逐渐呈现出“空巢”的状态。这类青年群体既对住居空间这一城市场域中
“栖息的港湾”,有着被这座城市接纳与安置的包容性、归宿感的空间需求,也充满了年轻人特
有的个性化、熟络化的精神慰藉的期待。因此,现当代城居生活空间中的青年住居空间场域设
计,不应仅仅局限于“有限”场地的空间营造,还应着眼于其“精神”场域的塑造。
(一)注重“空——间”层次的丰富,塑“造”空间,营造有温度的个性化家居“空间”。触目
可及、家徒四壁的有限居住空间场地,往往是在城市中创业打拼、工薪就业的城市青年一族,
家居生活空间的普遍性写照。空无的四面墙壁、清冷简居的生活空间,无处宣泄的独处境地,
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巢”居空间的孤独与冷清感。因此,一方面可充分利用软装材料、色彩的空
间调节,可变、可纳的空间隔断变化,场地空间的高差区域感等空间层次的丰富性、个性化技
术手段,“充实”空洞的空间表达,“丰富”家居生活的内容,“营造”满足个性需求的温馨“小
窝”,以缓解“空巢青年”生活空间的空虚感。另一方面,对这类青年空间的“宿营地”,应依据
青年人群的空间需求与特点,专设或预留适度的“专属空间”场域,如“宠物居所”、“情调小
域”、“公主衣橱”等具有陪伴、个性舒展的“温情地带”,以丰富“巢居”青年生活的内涵,慰藉空
间独处的落寞感,营造一份专属空间的归宿感,如图5。
(二)强化“城——居”情境的融入,互“融”空间,缔造家城互融的情境感悟“场所”。
“家”,是每一位城市青年的梦想。对于那些“北漂”、“港漂”、“广漂”等城市外来“漂流”族群,
以及怀揣创业、就业梦想的青年“创客”一族而言,一方家居之所,既是他们背井离乡、闯荡天
涯的业绩标志,也是无数有追求、有梦想青年族群心理上被这座城市认可、接纳的身份标识。
对于他们而言,“家不在于大,而在于融入”,只有融入了城市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情境(身
份),才会有“家”的栖居与安定之感。敞亮的空间、开阔的城市视野、可亲近城市的景观阳
台、映入眼帘的城市窗景……无疑较之晦涩阴冷的地下空间、楼层街角的夹层地带,更有城市
的亲近感和融入感。因此,在设计上,不妨在“有限”的住居场所环境方面向社会“借”空间,利
用大块面的玻璃窗或较大开口的开放性阳台等手段,打破“城一居”隔断的“社会边界”,将城
市、街景、环境纳入到青年人梦寐的“生活”中,使青年人自我“生活的舞台”也能真正“融”入于
城市夜幕下灯火阑珊的生活场景中,被“纳入”、相交融,成为构筑这座城居生活舞台的一“分
子”,如图6。
(三)着力“邻-里”空间沟通,互“联”空间,打造个性多元的亲邻共享“场域”。高楼林立的
钢筋水泥建筑,泾渭分明的门第割据现实,关门闭户无相往来的城居邻里关系,无疑直接或间
接限定了“城市-社会-邻里”的沟通空间,也进一步加剧与造就了如今“无缘社会”的现实境地。
面对现实,那些外来务工青年无疑更怀念家乡院落、邻里嘘寒问暖间的招呼问候与闲适相聚唠
嗑的敞怀场景;自由、开放的城居创业青年那一颗颗自然熟络、活泼乐往的心境,显然也无法
被现实所压抑和按奈。门廊走道上青年邻里席地而聚的欢声笑语,大厅屏幕前陌生青年举杯庆
毫无芥蒂的场景历历在目,面对泾渭分明的传统邻里社会格局现实,“突破芥蒂,理‘让’空
间”,梳理精简个人生活场域,扩大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优化公共性、共享性设施系统,立
体化空间沟通“窗口”,在社区楼栋间、单元一层门厅、架空层、廊道或梯道中转处,设置如:
无界咖啡、邻里花园、共享办公、自助寄养等可供泛社交化、共交往的共享互联场域。无疑能
进一步收获更为海阔天空的共同生活场域,实现邻里间更为亲密的“缘聚”沟通与“亲情”互联之
功效。因此,适度的理“让”个人或专属场域,串联共享与互通公共区域,相反也能进一步实现
社区邻里的沟通,打造更具亲密、更为多元的社区“邻一里”关系,如图7。
结語
当下“空巢青年”的社会现象聚焦,源起于“无缘社会”环境下,社会情感、意识形态的割裂;
引发于城居青年人群多元化空间需求与现实性空间境地的矛盾。其“巢”居所“空”,空于面积、
空于环境,更空于精神、情感、性情的缺失与联接;其“巢”居所“筑”,“筑”于塑“缘”,缘于“空-
间”层次所筑的温馨归宿感,缘于“城-居”交融所筑的归属感,更缘于“邻-里”交织共筑、沟通互
联的社交情谊。面对当下高楼林立,且泾渭分明的城市住居空间割据现实,及其所造就的“无
缘社会”现状,我们所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城市空间有限“场地”的营造,还应着眼于城居
青年人群精神层面、社会层面、情感层面无限“场域”的塑造,建构人与人之间、人与城之间、
人与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这些城市青年逐渐走出“空巢”的状态,最终
结缘于这座城市,结缘这个社会。
基金项目:1.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项目“空隐人居:武陵山地区空心村落改
造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SYCXJJ224)。2中南民族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下的高校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ZD18025)3.中南
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鄂东南传统村落祠祀空间的文化生态特
征及其嬗变与选择研究”(项目编号:CSH200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常进锋“空巢青年”缘何空巢——一个时空社会学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7(5):
79-83.
[2]秦玥,王凯,张听,刘莹.基于“空巢青年”消费行为特点的服务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
科技,2019(1):136137
[3]赵开开,于凤杰.“空巢青年”研究回顾与前瞻:阶段与特征、共识与分歧、重点与难点
[J].理论月刊,2018(11):147-155.
[4]王军妮.如何让“空巢青年”不“空心”[J].人民论坛,2018(4):124-125.
[5]郑晓东,周如茵,方向明.“空巢青年”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研究[J].南方人口,2018
(4):1-11.
[6]何绍辉.“空巢青年”群体的多维解读[J].南方人口,2017(5):40-45.
[7]聂伟,风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17(8):57-63.
[8]李春玲,马峰.“空巢青年”:游走在“生存”与“梦想”间的群体[J].人民论坛,,2017
(2):118-119.
[9]豆小红.“空巢青年”社会心理问题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8(2):89-95.
[10]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合著,高培明译.无缘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4):266.
[11]马皑.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2(3):
377-387.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5: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