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随着我市招商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前来投
资兴业的企业不断增多,尤其是以赛维公司为代表的光伏
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对人力资源的旺盛需求。由此,
曾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招工难”问题在我市也逐
步显现。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
办法措施来解决,势必影响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影响我
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也必然会影响我市战略目标的实
现。因此,正确分析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对症下药,制订
对策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招工难”的原因
当前我市企业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并不是孤立的,也
不仅仅是我市才有的,从大环境看,人力资源市场已经逐
步地由“买方市场”转变成了“卖方市场”;“民工潮”演
变成了“技工荒”、“民工荒”;“劳务输出”在中部地区也
已慢慢地变成了“劳务输入”;“就业难”、“招工难”、“留
人难”这一复杂的矛盾体相互交织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从
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力供给与市场
需求间对接错位结构性矛盾和摩擦性矛盾的必然释放。
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资待遇不够高。应该说,我市企业员工工资待
2
遇在近一、二年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沿海发达地
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与周边市、县相比,也
没有明显的优势。有的企业不能及时发放工资,有的企业
招工时所承诺的工资待遇与实际发放的工资待遇有较大
的出入。这是造成“招工难”、“留人难”的直接原因。
二是劳保福利不够好。有的企业未能及时与员工缴纳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有的甚至不能按时签订正
规的“劳动合同”;有的企业不能善待员工,福利待遇跟
不上,劳动环境、劳动保护也有欠缺。这是造成“招工难”、
“留人难”的次要原因。
三是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变化,技能素质不适应企业
需求。新一代农民陆续进入城市并逐渐成为产业工人的主
体,受多年形成的外出务工潮流的影响,到发达地区务工,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新毕业的大
学生、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更是将见世面、到大城市就业作
为人生目标的第一步。据了解,目前,我市各类院校的毕
业生,毕业后直接到经济开发区及其它企业务工的人数还
不到毕业生总数的5%。这是造成“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四是企业对招工的投入不足,企业文化缺乏。用工需
要成本,同样,在“招工难”的背景下,企业对招工也需
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据了解,目前,面对缺
工,有的企业一方面心急如焚,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作些
3
投入,但是,决策往往十分困难,陷入两难境地。另外,
企业文化还未能良好地形成,企业精神还不能渗透到每位
员工的心里。这是造成“招工难”、“留人难”的不可忽视
的因素。
五是由于员工需求激增,生活设施跟不上生产发展的
步伐。由于企业的超常规发展,用工需求量急剧增加,随
之带来的是生活服务设施的巨大压力。仅以赛维公司为
例,去年,公司员工才6000余人,今年到目前为此,陡
增至近1.5万人,净增了近九千人,可想而知,企业的后
勤供应,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安排,尤其是住宿条件的保障
有多大难度。这也是造成招用外地员工,留住外地员工较
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此外,以下因素也加剧了“招工难”:大量优质劳动
力外流(我市常年在省外务工的有近10万人);劳动力供
求信息不对称;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和组织体系不健全;
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导致“种田热”;户籍壁垒;招工宣
传不足等。
二、对策建议
对企业缺工问题,应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判断,
既不盲目夸大,又不惊慌失措,从企业、劳动者、政府三
方面同时着手,在劳动者就业、权益维护与企业生存发展
之间找到平衡点,系统深入、行之有效的破解之一难题。
4
(一)必须发挥企业招工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招工的主体必然是企业自身,企业必须像抓生
产发展一样来抓招工工作,把招工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
程,要专门成立招聘中心,做到机构、人员、职责、经费
四落实。企业应按市场规律办事,要依法规范用工、善待
员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改善
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福利水平,依法参加保险,增强用工
的稳定性,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使劳动力招得进、
留得住。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用工,
落实员工劳动待遇。企业应根据行业、产品的市场特点确
定合理的工资水平,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而且在此基础
上优化薪酬体系,适时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从而提高
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要依
法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特别
是要为危险企业的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要落
实国家规定的工时休假以及劳动保护等的规定,大力改善
生产工作环境,预防职工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二是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改变内部就业环境。
改变用人方式、降低用人门槛、调整用人结构、构建企业
文化、讲求诚信、善待员工,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制造
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年轻的员工,企业除了尊重他们的
合法权益外,还要努力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继续
5
发展的机会,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
有效机制,做到以企业文化、感情留人,用待遇、环境和
事业留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既招得到人,又留得住人,
扩大和稳定职工队伍。三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
改造投入,改进生产设备,积极运用先进实用的技术调整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
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用工结构问题。四是
加大技能培训的投入。应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
地做好员工的岗前、岗中培训工作,可采取企校联合、企
市联合、企业联合等方式,推行定岗培训,定向招收、劳
务协作等措施,梯次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熟练工和技工。
五是采取“以工招工”的方式招聘新员工。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员工现身说法,以他们的实际经
历动员其同乡、同学、亲戚、朋友到企业就业,企业可根
据实际状况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和补偿。如给予假期和路
费等。
(二)必须发挥政府在招工工作中中促进作用。政府
是市场的调控者和管理者。改善企业的用工环境和劳动者
的就业环境、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制订有利于促进就业
的政策措施、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政府义不容
辞的社会责任。具体在为企业招工工作中我建议做好以下
几件事。一是要像抓招商工作一样来抓招工工作,在招商
6
的同时考虑部署招工工作。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在立足本
地资源的同时协助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招工。因
为企业单独到外地招工易受到阻碍,因此,必须要政府层
面联络推动。二是要像抓民生工程指标落实一样来抓招工
工作。把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位
置加以重视。从舆论宣传、政策落实、基础建设、公共服
务、人文关怀等方面来增强我市对外来人员的凝聚力、向
心力。三是出台有利于吸引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
改策措施。目前,我市长期稳定在外省务工的人员有近
10万人,只要吸引20%左右的人员返乡就业,就可以满
足企业明年所需。四是整合培训资源,将培训与企业用工
对接起来,有针对性地、及时地组织定向、订单培训,以
便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推动校企合作,
尤其是各企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提高我市职业院校毕业生
留在新余工作的比例。五是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资双方
的合法权益。六是整合有关就业再就业资金,将能够用于
招工方面的经费保证落实到位。
(三)必须发挥市场在招工工作中的调节作用。人力
资源市场在配置人力资源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是由
政府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供需双方可以非常便捷的实施
交流和对接。目前,每天到天工学院报名点的求职者有
100—200人,每周五到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求职应聘的
7
有300人以上。但是,按照现代化的市场建设要求,面
对目前招工难的现状,还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
要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建设。要将全市37个劳动
保障事务所、29个工作站、392个行政村与中心市场有
效地连接起来。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动态登记管
理系统,及时调整更新信息。三是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分析、
预测和发布,为劳动力流动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引导。四
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
公交车、短信、横幅、宣传册、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体和宣
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五是继续举办各种形式的招
聘大会,尤其是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探亲的
时候最为合适。六是推行一些新的招聘方式。如网上远程
招聘面试、面对改制企业的定点招聘、小分队送信息上门
招聘、以工招工等。
(四)必须发挥劳动者主动参与作用。“劳动者自主
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是我国新时期“三
结合”的就业方针。劳动者必须认清形势,正确评价自己
的能力,明确自己的择业定位。牢固树立“择业找市场”、
“上岗凭技能”、“先培训、后就业”、“先就业、后择业”、
“为家乡作贡献”等观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持能
素养越来越成为劳动报酬的核心,是获得良好劳动待遇的
重要筹码,技工、熟练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应抓住机
8
遇,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己在求职时的核心竞争力,力
争精通一两门技能;要认识到本地就业的良好机遇,实现
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为家乡作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5:1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