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浴火成诗

更新时间:2023-02-01 05:11:48 阅读: 评论:0

广西2019中考各科共几分-什么民成语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acer笔记本)

杜甫最有名的8⾸诗,说尽⼀⽣,动⼈到极致

i初中数学可加关注

关注后上⽹课、下资料

家教

李杜⽂章在,光焰万丈长。

少年时尤爱读李⽩,觉得⼈⽣⼀遭,活成那个不问红尘、仗剑四⽅的“谪仙⼈”才过瘾。

长⼤后才读懂杜甫,因为其实我们⼤多数⼈的⽣命都像他⼀样,于平凡中努⼒开花。

天才固然可贵,但毕竟沧海⼀粟,更多的是芸芸众⽣。

⼈⽣的前半场,杜甫也曾是个仗剑⾛天涯的潇洒游⼦,风光霁⽉,豪情万丈,他的⼼⾼⽓傲不输李⽩;

在⼈⽣的下半场,⽇渐衰微的国运,⼊不敷出的家境,让杜甫开始正视现实,⾛进世俗⽣活。

也正因这些经历,杜甫才真正将⾃⼰的⽣命融进诗歌,贴向了黎民百姓,贴向了黄⼟⼤地,也贴向了⼈⽣的本质。

多少⼈的⼀⽣,都浓缩在这8⾸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层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杜甫《望岳》

杜甫出⾝于官宦世家,他的爷爷杜审⾔也是当时的⼤诗⼈。

在书⾹门第长⼤的杜甫七岁能诗,出⼝成章,年纪轻轻就扬名洛阳,甚⾄是岐王李范府中的座上宾,前途⽆限。

风华正茂的杜甫,登上五岳之尊,发出“会当凌绝顶,⼀览众⼭⼩”的呐喊。

此时的杜甫,不正像极了每个年少时期的我们?曾经,我们都觉得⾃⼰能成为最了不起的⼈。

但当触到复杂的社会,融进困顿的现实,才发现:

其实啊,成为⼀个普通⼈、安安稳稳度过⼀⽣已实属不易。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

长⼤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没考上。

年轻的杜甫丝毫没放在⼼上,那时候的他觉得⼈⽣很长,⾃⼰有的是时间肆意挥霍,于是仗剑辞亲,出去漫游了。

公元745年,杜甫在洛阳结识了名满天下的⼤诗⼈李⽩。

同样的仗剑远游,不融世俗;同样的才⾼⼋⽃,诗情万丈;同样的怀才不遇,踌躇满志。

两个⼈⼀见如故,饮酒论诗,把酒临风,其乐融融。

⼈⽣中⼀定要有这样⼀个朋友,同悲欢,共喜乐,能举杯畅饮,也能静坐抒怀,不问世俗,只问真⼼。

⼈⽣中⼀定要有这样⼀个朋友,同悲欢,共喜乐,能举杯畅饮,也能静坐抒怀,不问世俗,只问真⼼。

⽆论⽇后风云怎样变幻,⽆论多年后⾝在何⽅,总有⼀⼈,让你⼀想起来便觉得温暖。

朝扣富⼉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韵》

唐⽞宗执政后期渐渐昏庸,整个朝政被奸相李林甫把持。

他⼤权独握,闭塞⾔路,在他的⼀⼿操纵下,多年的科考竟⽆⼀⼈录⽤。⽽杜甫正是落选者之⼀。

年少成名的杜甫,却在⼈⽣的后半场看尽冷眼、吃尽冷饭,其中滋味,实是⼀把⾟酸泪。

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彻底抛去了曾经的裘马轻狂,真正⾛向了成熟。

叶嘉莹说:莫向⼈间怨不平,相期凤凰浴⽕⽣。⽢苦与共,是浮⽣茶,也是⼈⽣路。

如果苦难不可避免,那就改变⾃⼰⾯对苦难的态度,不卑不亢,不折不挠,在苦难中开出⼀朵花来。

⽼妻寄异县,⼗⼝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门闻号咷,幼⼦饥已卒。

吾宁舍⼀哀,⾥巷亦呜咽。

所愧为⼈⽗,⽆⾷致夭折。

——杜甫《⾃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经波折,杜甫终于谋得⼀个⼩到不能再⼩官职,类似于弼马温,负责管理仓库和马匹。

当他假期去探望远在奉先的妻⼉时,⼀进门便听到嚎啕⼤哭,才知道⼩⼉⼦被饿死了。

悲莫悲兮⽣别离,⼈⽣的最痛莫过于亲⼈的离开,但杜甫把失去⼉⼦的悲痛,化作写作的⼒量,在诗歌中揭露社会的⿊

暗,换取更多家庭的的团圆。

董卿说:同情⼼最弥⾜珍贵的地⽅,是可以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

我们知道痛苦是什么,从⽽努⼒避免别⼈再经受同样的痛苦。

将⾃⼰的悲愤,化为关爱别⼈的⼒量,是⼀种智慧,更是⼀种⽓度。

今夜鄜州⽉,闺中只独看。

遥怜⼩⼉⼥,未解忆长安。

⾹雾云鬟湿,清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

——杜甫《⽉夜》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叛军打进长安,能逃的都逃⾛了,官轻⼈微的杜甫,不幸成为了俘虏。

⼜是⼀个中秋节,本该⽉圆⼈团圆,杜甫却与妻⼦分隔两地,⽆法团聚。

但是啊,即便远隔千⼭万⽔,即便夜晚更深露重,仍知道有⼀⼈在想着⾃⼰,念着⾃⼰,盼着⾃⼰。

迟⼦建说:爱⼈是两粒团聚在⼈间的尘埃,让家升起烟⽕;爱⼈是两⽚汇集在天边的流云,共穿⼀件彩⾐。

茫茫天地间,有这样⼀个⼈与你同欢喜、共悲欢,江河皆可渡,⼭海也可平。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公元757年,唐孝宗长⼦李俶率兵收复长安城,杜甫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旧乡。

昔⽇的长安城,灯⽕盈门,笙歌迭奏,如今却乱草丛⽣,破败不堪,这哪还是当初那个风华旖旎的盛唐?

国破家散,⿉离之悲,相思之苦,⼀齐涌上⼼头,杜甫提笔写下《春望》。

⼀场战争,让⼀个国家彻底衰败,让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让⽆数家庭妻离⼦散,就是现在,⼜何尝不是如此呢?

经历过战乱,⽅知和平的可贵。我们不是⽣在⼀个和平的年代,只是⽣活在⼀个和平的国家。

愿世间再⽆战⽕,愿和平永驻⼈间。

安得⼴厦千万间,

⼤庇天下寒⼠俱欢颜,

风⾬不动安如⼭。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妻⼉来到成都,在亲友帮助下,盖了⼀间⼩草堂,暂时安顿下来。

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妻⼉来到成都,在亲友帮助下,盖了⼀间⼩草堂,暂时安顿下来。

到了秋天,⼀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把⼩屋上仅有的⼏层茅草掀⾛了。

连绵的夜⾬,露天的屋顶,湿冷的棉被,让杜甫⼀夜未眠。天亮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呵成。

屋漏偏逢连夜⾬本是⼈间⾄苦,他却谱成了歌;⾃⼰的屋顶还在漏⾬,他却牵挂着天下黎民。

⼈活⼀场,如果只考虑⾃⼰的喜乐,这样⼈⽣太狭隘,能为他⼈做些什么,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才不枉此⽣。

漫漫红尘中的我们,虽然如蝼蚁般渺⼩平凡,但我们的灵魂可以俊美如神。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

公元768年的秋天,在杜甫⽣命的最后两年,56岁的他独⾃登上夔州⽩帝城外的⾼台。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经历了岁⽉的风⼑霜剑,再次登⾼的杜甫再⽆当年写下《望岳》时的满腔热⾎,当

年裘马轻狂的少年已然变成了垂垂暮者。

每个⼈都会变⽼,但岁⽉能带⾛的只是⽪相,带不⾛⾻⼦⾥的优雅,带不⾛灵魂中的芬芳。

既然⽆法避免,那就坦然⾯对潮涨潮落,花谢花开,在⼈⽣的后半场,留给⾃⼰⼀份从容,留给世界⼀抹美丽。

翻开⼀本杜诗,我们能读出⼈⽣的不易,从⽽珍惜每⼀⼨时光,⽤⼼地⽣活;

翻开⼀本杜诗,我们更能读懂⽣命的坚韧,进⽽从容⾯对苦难,在最狭隘的⽯缝⾥开出⼀朵花来。

尼采说:⼀切⽂学,余爱以⾎书者。

杜甫便是如此,他⽤⽣命写诗,⼀⽣饱经风霜,饥寒交迫,却留给后⼈最温暖的启⽰。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章,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推送啦!笔芯

关注i初中数学公众号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5:1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返程
标签:浴火成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