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十大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1.花腔鼓2.定襄蒋村3.晋中妈祖信仰4.临猗地台戏5.“四句”秧
歌剧6.翅果油熬制技艺7.汾西地灯秧歌8.灵丘制针9.中和节10.
迎喜神
NO.1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
傩舞。
花庆鼓”是一种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鼓乐,据查证
相关资料和走访当地艺人,其仅为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独有。
它以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为一组,依人数多少分成
若干组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自佩戴不同形象的鬼卒面具,其均无
下颌,并依所戴面具形象,配挂红、黑、长各不同的三绺或满把胡须。
在过去除五鬼光头外,判官和其他鬼卒顶两侧均插有形似摺扇的纸花
两朵,以示阴间鬼魁,但现在已没了这样的区别,而全部则以方巾裹
头。在表演中,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
横肉;或凶恶阴险,用蓝、绿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
令人生畏,故民间“阴鼓”之称,是一种典型而又少见、具有独特表演
风格的民间鼓乐,曾先后参加了电影《炮打双灯》和中央电视台七
套“乡村大舞台”等电影、电视节目的拍摄,在多项民间广场文化表演
中获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
..
说起花庆鼓要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已尽,阴
府判官因感于太宗为国为民之情,不忍世因主而乱,所以私自改了生
死簿,为其增加了寿数而触犯天条,依律当诛,但玉皇感其为民之初
衷,从轻发落,给予游乡示众。有一名叫花庆的鼓师,为判官之举所
动,回家后苦思冥想,七天水米未进,到第七日子时幡然醒悟,于是
操鼓而击,为后人留下这铿锵激昂、节奏明快、独树一帜的精美鼓乐,
后世为纪念他起名"花庆鼓"也称“花腔鼓”。
花庆鼓为民间打击乐,表演者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
乐器,无锣和铙,这是与其他鼓乐队所不同的,另外在表演中还有判
官、小鬼等进行仿阴府舞蹈,为节日增色不少。这一鼓种在明末清初
达到鼎盛,成为当地年节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被看作是扶正祛邪求
宁保安的象征。此鼓于“文革”时期被禁,改革开放后,这一民间宝库
的奇葩又回到民间,重放异彩。
花庆鼓的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风
凰单闪翅、凤凰双闪翅、厦坡滚核桃、八仙过海、摘豆角、老虎呲牙、
单蹩脚、双蹩脚等。
NO.2定襄蒋村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的苎麻造纸技艺,曾被认为失传。
.
..
然而,忻州市在普查中发现,在定襄蒋村乡还幸存着这种技艺的
身影。蒋村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故乡,薄老的父亲薄昌
福就是以种庄稼和操纸为业的。
这里世代相传的麻纸制作工艺,正是以苎麻为主要原料,沿袭了
汉代以来的传统技艺方法加工纸张,这在全国造纸行业已不多见。
定襄蒋村麻纸具有三大特点,即薄、韧、耐,其功效神奇,是传
统的经济实用民间用纸。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功不可没。比如说,老百姓用它糊窗户,不仅隔风防寒,还很透亮,
雨打不易烂,风吹不易破。如果拿这种麻纸打顶棚,同样筋骨坚韧,
拉扯不断,且含水吸粉,清白平展。做账本、写字的话,不走墨,耐
揉搓,好保管,还不受虫蛀,保存年限久远。
从原料到成品,它要经过以下工序:拣(剁)麻分纸、洗麻(纸)、
馏麻(纸)、脱灰、碾浆、操纸、晒纸等。根据考古发现和有关专家
研究证实,纯正的优质麻纸可保存1200年以上,可谓“千年寿纸”。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主要就是使用苎麻和布头等为原料改
进工艺,麻纸制造才得以普及。”专家樊嘉禄教授说,此后的隋唐五
代时图书多用麻纸,宋元时逐渐弃用,明清时更少使用,而在民间一
些地方还少量生产麻纸,但以苎麻为原料者寥寥无几。
可想而知,蒋村的麻纸制作因其传承了古老的苎麻造纸技艺,必
然会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
..
清末民初时,蒋村纸业发达兴旺,农家十有七八会操纸。1933
—1934年,蒋村操纸户占全村总户三分之一,年产麻纸150多万刀
(每刀100张),产值6万元白洋,占全省手工纸产值的九分之一。
由于它质高价廉、耐用实用,誉满省内外,畅销晋、冀、蒙等地。
除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蒋村世代因袭的行业习俗也佐证了其工艺
的源流。相传,阴历三月十七是蔡伦的诞辰日。每年在这一天,全村
的造纸业主都会筹资为之唱戏,带着供品前往祭祀。而每年的十月初
十是蒋村古会(又叫“羊会”)。因此时天气渐冷,操纸停业,是造纸
“合龙口”的日子,也要宰羊祭祀蔡伦。
至今,各纸坊内都供奉着蔡伦的牌位,牌位上一般写有“供奉蔡
伦祖师爷之位”以及“汉朝科甲第,清封玉亭侯”等字样。不过,现在
蒋村坚持做麻纸的已不多,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夏季制作
NO.3晋中妈祖信仰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
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
非遗普查过程中,于太谷铭贤学校旧址附近发现一处建于清代的供奉
妈祖神像的庙宇。虽已有些破败,但这里的香火仍然旺盛。据了解,
周围的村民经常前来烧香膜拜,祈福免灾,并有定期的妈祖祭拜活动。
当地还流传着一些有关妈祖保佑晋商经营顺利、出入平安的故事。
妈祖是一位海神,保佑船家以及海上的平安,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
.
..
东南亚、日本、朝鲜一带极受崇拜,而妈祖信仰及妈祖庙在我国北方
内陆尤其是我省比较少见。这次发现可以反映出晋商足迹之远以及对
南方海边宗教文化的吸收。
NO.4临猗地台戏
地台戏也称“故事戏”,是临猗县角杯乡吉家营村一种传统的戏剧
演出形式。演出时不在专门的舞台上,而是插旗划地为台即可表演。
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村里人都会自动组织故事戏进行演出,又称“弄
故事”。主要领头人成为“故事头儿”,此人熟知故事,在村中有着较
高威望,多为村人共同推举而成。一旦认定谁是故事头儿,便要一概
听其领导,由故事头儿分配各种人物角色,安排乐队演奏者。故事戏
的演出通常是中午一场,晚上一场。晚上由于光线太暗,需要小孩儿
使用灯笼在场地周围挑灯照明演出。
地台戏的剧目全部为武戏。旧时故事戏传男不传女,并且只在本
村流传,从不外出表演,因此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知。
NO.5“四句”秧歌剧
襄汾“四句”秧歌剧,俗称“四句子”秧歌,以四句唱词构成一个曲段而
得名。浮山还把它叫做“干板秧歌”。
据沙屯沟老艺人胡太义说:从他祖父起,他家就代代组织四句秧歌戏
班。胡太义老人的父亲是清朝同治元年生,祖父是清朝道光年间人。
.
..
可见此剧发展到他祖父一辈时,就已相当兴盛。这样,四句秧歌剧最
少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
解放以后,襄汾县文化馆曾多次对四句秧歌剧种,进行调查、挖掘、
搜集整理、研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又派专
人再次进行搜集整理,并组织沙屯沟村的业余文艺骨干进行排演,参
加了县上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表演,颇受群众欢迎。
四句秧歌的艺术特色,剧词通俗易懂,以方言为主,七字句、十字句
为最多。唱调简单,没有文场伴奏,只有武场。除鼓板外,其它乐器
均为铜器,音调干练流畅,节奏显明,结构严谨,唱腔刚柔并存。其
曲调分平调、高调、滚板、哭腔四种板式。剧目内容,多是民间轶事。
又由于曲调简单,柔和,所以喜于表演反映儿女情长、家庭生活情节
和富有抒情的剧目。
据传,四句秧歌剧剧目是丰富的,现在只搜集到十多个本戏,四个折
子戏。本戏有:《齐(蔡)文姬》、《白玉赞》、《苦结图》、《双
锁柜》、《下汝宇》、《拾万金》、《慧风扇》、《韩湘子拜寿》、
《清风亭》、《三围堂》、《三开棺》(亦名诓银记)等。回戏是:
《雷风冤》、《打花》、《娶丈母》、《深山祭母》等。
四句秧歌剧,发展不完善,流行不广泛,主要艺人有:李配森(男),
正旦;李海洋(男),丑角;李俊英(男),小生;伍(任)丙银(男),
须生;李宪清(男),小旦;胡彦才(男),老旦等。
.
..
NO.6翅果油熬制技艺
乡宁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南端,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面积2
031平方公里,辖5镇5乡,人口23万,县政府驻昌宁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在乡宁县就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植物油提
炼方法——翅果油熬制。翅果油熬制的工序是,首先将翅果晒干,用
碾子压,将第一层壳去除;再晒干碾去第二层壳;第三次晒干后将果
实碾碎。翅果油树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神奇树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
存于山西临汾、吕梁一带。
NO.7汾西地灯秧歌
地灯秧歌原名古(鼓)秧歌,系年节时走门串户恭贺新喜的一种
歌舞形式。
清道光年间与“地灯”活动逐渐结合,遂称地灯秧歌。流行在临汾
市汾西县勍香镇和对竹镇一带。并依托于民间祭祀和祈福活动及摆
“地灯”(亦称“九如意”或“九曲黄河阵”)而进行的一种集民间信俗、传
统舞蹈和传统音乐于一体的历史悠久的民间社火节目和民间表演艺
术。地灯秧歌在每年添仓节左右(正月十九至正月二十一)举行。
地灯,是节日期间人们在一块空地上栽埋一根高杆,以它为中心,将
360根绑着油灯盏的高粱杆或木棍,按照纵、横各19行,行间2.5尺
的距离,插入地下,地面露出3尺。再按照既定路线栓上横杆,形成
.
..
阵图,名为九如意,九曲黄河迷魂阵或九曲十八弯地灯。节日夜晚点
燃油灯,古秧歌队先在地灯阵前空地上表演,然后带领人们进阵游转,
意为走掉百病,祝来年万事如意。
表演者7人:秧歌头为男性,戴黑色瓜皮帽,穿灰大褂、黑中式裤,
扎腿带,一手举伞,一手持响环,以说唱为主,多是即兴编词,唱恭
贺吉利之歌;男青年戴窄沿草帽壳,上有用长柳条或藤条盘成的螺旋
形软丝,穿镶有红边的淡绿色对襟衣和灯笼裤,系蓝色绸腰带,脚穿
黑色软底鞋,身背腰鼓,为主要舞者;“新媳妇”2名,包头戴花,穿
红色大襟袄、红色或绿色百褶长裙、红绣花鞋,手持勾锣,亦为主要
舞蹈者;卖弦老汉,戴清朝宽沿帽,翻穿黑羊皮大衣、黑中式裤、黑
牛鼻子鞋,手持羽毛扇;卖菜老婆,脑后盘发髻,包蓝布头巾,穿蓝
布大襟袄、黑色中式裤、蓝色绣花鞋,系绿色连胸围裙,手挎菜篮子;
小女子,梳长辫,头插花,穿绿色大襟袄、绿底红花中式裤、套粉红
色坎肩,穿金黄色绣花鞋,手拿蒲扇。后面这3人舞步简单,以表演
为主,并作怪相与观众戏逗。
它的表演程序首先是“打场子”:由秧歌头带领全体演员及伴奏者走
圈,在人群中打开表演场地;然后是“走图说唱”:由秧歌头到圈心说
唱表演,尔后点出下一个表演者的角色名字。除小女子外,其余角色
均可依次单独演唱,或两三人对唱;演唱结束后,由男青年和“新媳
.
..
妇”表演“顶四门”,这是舞蹈最精彩的部分。男青年边击腰鼓边甩头
舞动帽子上的软丝,使其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摇
动,时而绕头旋转,如银蛇,似飞练,既奇特、又美观。两个“新媳
妇”边敲勾锣,边围着腰鼓手碎步迅跑,并左顾右盼,前躲后闪,羞
涩传情。3人对舞造成强烈的欢快气氛,往往会激起观众的鼓掌或喝
彩声,使舞蹈达到高潮;接下来便是“跑腊花”:由他们3人交叉各走
一个“8”字路线,形成6瓣腊月梅花图案;最后,仍由秧歌头带领大
家绕场一周结束表演。
伴奏乐器有锣、鼓各一面,拔两副;掺钹击节节,苏钹花打,音色对
比鲜明。锣鼓点有:〔行路点〕、〔踩场子〕、〔摧点〕、〔顶四门〕
等。歌唱曲调多为民歌小调,唱时无伴奏。
NO.8灵丘制针
灵丘县发现了一位制针老艺人李兴,他的这些针的前半部分都是
尖头的,呈三角棱状;后半部,如果是医针,用铜丝缠制做成佛手状
或玲珑状;如果是用来缝毛皮的针,则有一个穿线的孔状针冠。
NO.9中和节
“中和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云丘山中和节”因节日集散地在山
西临汾云丘山而得名。云丘“中和节”以农历二月十五为正日。节会期
间吃麻花、杏仁饼、干馍片、门口贴符。在房子周围撒白灰,以引龙
.
..
驱邪。朝山乡民举红旗、打腰鼓、唱秧歌、抬驾楼到土地庙祭祀赛神
祈求五谷丰登。
NO.10迎喜神
春节后,民间习惯选择第一个吉日,外出郊游,称为迎喜节,亦
称游喜神。
这天,大人小孩赶着马牛驴骡等家畜或驾驶农用运输车,朝着喜
神所在的方位前进。爱养鸽子的年轻人还要提上鸽笼。进入旷野以后,
老年人要举行礼仪。一般程序为:领头人先从木盘内取出各种祭物,
呈品字形在地上摆供。然后用手垒三个小土堆,中间代表天神,左边
代表地神,右边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香三炷,烧纸三张。大家三跪
九拜,祈祷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小孩子则要鸣放鞭炮,鸽子满
天飞舞,家畜要任其自由撒欢奔跑。所有人还要放开嗓子,呐喊几声。
爱唱的则尽情高歌。真是人欢马叫、歌舞升平。迎喜神,若能惊起一
只野兔或山鸡,则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庆。就是看见喜鹊、麻雀等小
鸟,也是一种好的兆头。回家的时候,老人们习惯捡根柴,取谐音财,
意喻招财进宝。
这一天,民间还要举行隆重的拜财神活动。不少地方,习惯到河
里担水。吕梁地区迎喜神,盛行在郊外相邀饮酒,《石楼县志》就记
叙说:“遇首吉,出门携酒肴、香、炮,罗拜坐次,谓之‘迎喜神’”。
临县一带,至今流传着迎喜神歌曲:“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
.
..
然亲。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反映了历史上迎喜神的
热闹。
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晋北地区习惯选择在
春节后的戊日或癸日。吕梁地区一般在正月初一日或初二日进行。晋
南的霍县等地则在正月初三日游喜神。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4:1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2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