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华美德故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3:31:45 阅读: 评论:0

高三用善利名师真的有用吗-单多音字组词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网上养宠物)

1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古代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美好传统,下面这

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

不仅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

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

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

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

丈夫。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

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

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

德,其它人无法跟他相比。”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

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

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他知道要是

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

是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

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上来就论及公主的婚事,恐怕太唐突,

2

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谚语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

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

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

常情啊!”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

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

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

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

更佩服他的为人。

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读书人,是扶风平陵地方的人,家境

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就过了世,当时正值乱世,梁鸿年幼,无力葬送,

只得用一张草席裹住父亲下葬。父亲去世后,家里生活更加艰辛,梁

鸿虽然年少,但很坚毅,他刻苦求学,曾被保送到当时最高的学府「太

学」里学习。因他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典籍,为人又有德行,使得当

时的人都很敬佩他。后来,梁鸿回到了家乡,继续学习以提升自己。

乡里有许多人家,见梁鸿一表人才,气质儒雅,为人勤劳踏实,

又有着高深的学问,很仰慕他高操的品德,都希望把女儿嫁给他,前

来提亲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有位高财多之家的貌美女子,但都被

梁鸿婉言谢绝了。在梁鸿的心中,始终尊崇道德,并不贪慕名利财色,

他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成就彼此的道德学问。

同乡里,有一位孟家的女儿孟光,她生得肥胖,皮肤很黑,相貌

丑陋,力气又很大,能够把舂米的石臼举起来,但她贤淑知礼,聪明

有德。孟家的家境极为富有,前来提亲的人也不少,但每每有人来提

3

亲时,征求孟光的意思,她总是不愿意,一直拖到三十岁,还是没有

成亲。

孟光的长相虽丑,但她从不因此而自卑,也不因富有而骄慢,她

不愿追求名利富贵的生活。在她的内心,重视的是品德的修养,当见

到前来求亲者,大多重视的是家中的财富,她自然是不愿意。

虽然年龄很大了还没有成亲,她并未因此担忧,每日依然尽心孝

敬父母,安于本分,习女功,学道德。纵然有人因此说些什么,她也

从不放在心上孟光有如此坚定的信念,父母却很焦急,看着女儿一年

比一年大,还是没有成亲,终于忍不住责问女儿:「这么多年来,有

这么多的人前来提亲,其中有富家的子弟,也有相貌俊朗的人,或

是有地位,或是有才华,可你每次都不肯答应,现在都到了三十岁了,

还没有满意的人家,你到底是想要怎样的人才行呢?」孟光于是回答

说:「希望节操能像梁鸿那样的。」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3:程母育子程母侯夫人,是大中公程珦的妻

子,程(颢)明道、程(颐)伊川的母亲。她对公婆尽孝道,治家有规矩

讲家法。她性情谦和随顺,尊敬丈夫,即使小事,也必须报告大中

公而后行。她从不打奴仆,若见子弟对仆人稍有呵责,必定教训说:

“人的贵贱虽不同,但同样都是人!”她待婢女仆人很宽厚,处处怕

伤害他们;而对孩子,一有过错,小的责问批评,大的请示大中公,

一定要其改过才罢休。

她曾说过:“子女之所以不孝,都是由于当母亲的隐瞒其过错,

父亲不能得知,因而无法及时教训于他。”程母生了六个儿子,死掉

4

四个,只剩下明道、伊川两兄弟,怎么不极其珍惜!孩子才几岁,走

路跌倒,仆人急忙抱扶,程母总是斥责孩子说:“你若慢慢走,会跌

倒吗?”吃饭的时候,她让孩子坐在自己身边,若孩子要尝名贵的羹,

程夫人即呵斥制止说:“小时处处满足他的要求,长大后怎么得了呀!”

孩子要是与人争执、吵架,虽然儿子是对的,她也不袒护,说:“担

心的是他长大后不能受委屈,不担心他不能伸啊!”所以二程夫子,

从小时候对饮食衣服一点挑剔都没有,也绝无恶言骂人。二人长大后,

成为宋代大儒。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3:3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11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