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
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
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
的《剃头大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
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课文讲述了“我”
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
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
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我”的剃头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
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
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
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有趣
的语言,来体会事件的有趣。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采用多
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
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
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导。还有学生的个体
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
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
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同时,《剃头大师》这
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历,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
珍贵。
三、设计理念
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
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因
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
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别讨厌那些逼
着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讨厌的“害人
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受;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
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因为懂
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可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理解难懂的句子”要如何达成呢?其实,
在这一课中,更多的是应该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重在
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体会“逗”
2.抓住关键语句,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剃头师傅和“我”
给小沙剃头的不同。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
句子。
4.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五、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
句子。
2.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六、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课前预热
师: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针,你怕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大耳朵图图,他怕的和你们都不一样,一起看看
(视频)
活动2【导入】(二)简介作家,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9课,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
1.师简介作者:秦文君,她写了五百多万字的书,获得了国内的、
国际的各种大奖50多个。她写的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逗”。
(课件出示封面)比如这本《开心男孩》,(课件出示目录)这
是其中的几个故事,一起读。(生读)
2.哪个标题你觉得逗?说说理由。全班交流。
3.师再次引出课题:《剃头大师》就是这本书里一个非常“逗”
的故事。(贴板书:逗)
活动3【讲授】(三)梳理人物,整体感知1.回顾人物:
师:故事里藏着四个非常“逗”的人,大家预习过课文,一起说,
这四个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师傅、剃头大师、姑父(师随机板书)2.借助人
物师生配合说主要内容。小沙很害怕剃头,每次都是被姑父——押着
去,最痛苦的是——老师傅给他剃头。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
“我”替他——剪发,结果剪得像——鬼一样,最后小沙被迫去剃了
个光头。
活动4【讲授】(四)提取画面,细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阅读要求:听录音4-6自然段,把你觉得剃头过程中逗
的地方用序号标出来。
(2)生边听录音边找“逗”。
(3)全班交流,明确五处“逗”。
2.品“逗”
(1)师引导学习第一处“逗”。
PPT出示段落:总是一个剃头老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
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
A.请生读段落,交流:逗在哪里?
B.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想象小沙会怎么抗议。
C.师生一起表演,体会小沙的无奈与痛苦。
D.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E.师小结:一个耳朵背(贴板卡),听不清;一个各种抗议(贴
板卡),大声叫,皱眉头,想夺门而逃……,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指
黑板那句话)逗不逗?(逗)
F.一边想象那么“逗”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2)自主学习,体会剩下四处“逗”。
师:还有四个“逗”的画面,和同桌一起选一个画面想象一下,
这个画面逗在哪?
A.生同桌间互相演一演、读一读。
B.全班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
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①交流:逗在哪里?
②用换词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摆布”
③引导生从小沙的.动作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
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师:你剃头的时候,头发有被咬住过吗?什么感觉?(生交流)
想象小沙会痛得——
③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
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导学生从“眼神差了点儿”“哧哧笑”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
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①引导想象:姑父付钱时,小沙心里会想什么?嘴里会说什么?
眼神怎么样?
②联系生活体会“耿耿于怀”。
3.品写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师: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你们看来,你们觉得
(很逗)小沙抗议时的各种样子很——逗;老师傅听不清抗议的样子
很——逗;而且,小沙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的样子更——逗。最逗
的是——这还不算,碎头发痒得小沙哧哧笑的样子超级——逗。五个
画面,每个画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尝试把这些逗连起来说一下。(课件出示句式)。和
同桌先试说一下。
活动5【讲授】(四)抓关键词:“剪”中品“逗”
师过渡: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我们看来很逗,可
对小沙来说却非常痛苦,为了不让老师傅剃头,小沙央求我给他剪发。
于是,剃头大师闪亮登场了。
1.出示阅读要求:剃头大师是怎样剪发的呢?默读10、12、13、
16自然段,把剃头大师的动作圈出来。
2.生自主阅读,圈画动词。
3.交流明确:“围、摆、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剃头大师最基本的动作就一个
——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读这四段话,完成课堂练习单。
(1)生完成课堂练习单,师巡视。
(2)指名说,课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头发第二剪:剪出一
张熊皮第三剪:剪得长长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3)用上连接词,说一说剪头的过程。
看看,我给表弟小沙剃头,一出手就剪下一堆头发,再剪,剪
出……继续剪,剪得……最后,剪成……
(4)想一想,读一读。
师:且不看剃头大师剪的过程,单看这剪的结果,你想说什么。
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怜啊。
师:看来,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也很逗——师:那好,再
回到课文里去,选其中的“一剪”,想象剃头大师剪的样子,加上你
的表情、动作之类的。总之,你要想办法把剪的过程读逗来。
学生试读,汇报读。(随机引导)
A.第一剪:强调“一堆头发”,读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动作)“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果然很
逗!
C.第三剪:随意乱剪(随意剪)
D.第四剪:(想象)“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心里会不会有点——慌,慌张地读。
(想象)层层梯田、坑坑洼洼,越读越快。
5.体会“剃头大师”为题的妙处。
(1)师设疑:孩子们,文中的我从没剃过头,感觉自己像个剃头
大师(加个问号),你同意吗?那为什么还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2)生交流后小结: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从来没见
过发,明明人家给小沙剃了个鬼一样的头发,还给人家封一个“剃头
大师”,这么鲜明的对比,分明是一种调侃。比如,苍蝇——博士,
狗兄——狗弟,还有咳嗽明星。
活动6【讲授】
(五)总结拓展,阅读推荐
1.课堂总结:
师:你看,一个故事,从题目到内容,逗无处不在。当然,在秦
文君笔下,还有这么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课后大家去读读
《开心男孩》这本书,里面五十多个逗人的故事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增
添乐趣。
2.作业设计:想想身边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围绕“我的
__________是个很逗的人”这句话,把它写下来。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
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
“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
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
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
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
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
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
织学习活动。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
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
运用与训练的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童年的水
墨画》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在《剃头大师》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
语,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这也是为了落实《语文课
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即“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
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语文园地》里则特别提示“理解难懂的句
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联系
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并真正地动手查查字典去理解难懂的词语和
句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得言”,又
“得法”。从课文的内容方面看,《剃头大师》中的主要人物,特点
十分鲜明——小沙“胆小”;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透出一股
严肃和认真的劲儿;至于“我”,则十分调皮。小沙因害怕理发,情
愿把头交给“我”随意处置;“我”当然十分乐意,自信满满,觉得
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意乱剪,虽然最终闯了祸,但初衷并无恶
意,纯粹就是出于调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
课文意在表现童年的“真”与“趣”,而不是为了批评“我”闯了祸
以及批判童年的无知与调皮,这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课堂上,要调
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充分朗读,读出趣味,进而自读自悟。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猜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
句子。
2.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先学习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胆小鬼”,指导书写,提示:“胆”字左边的“月”要
瘦长;“鬼”字的长撇贯穿上部,竖弯钩舒展。
2.读题。
师: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指名说)——剃
头的技艺十分高超。
师:作为一名“剃头大师”,应当“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也一定能剪出“最时髦的法式”。
理解“锃亮”“时髦”,提示“猜一猜”的方法。
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
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胆小鬼”一词包含了本课要求会
写的两个生字,听写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及时复习,指导书写则
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每天指导学生写字的要求。扣题导入,
巧妙地链接文中词句,通过“锃亮”“时髦”两个词语的理解,引导
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
(二)初读
师:谁给谁剃头?“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注意,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猜一猜,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
师:“剃头大师”是谁?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
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师:同样是给小沙剃头,文中的剃头老师傅却有着另外一种称呼
——“害人精”。
出示句子: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
倍的钱给“害人精”。
理解“耿耿于怀”,提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出示句子: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
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夺门而逃”。
师:只要肯用心,你会发现,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
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情
节,同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的方法,落实单元目标,始终遵循语文
的实践之道。】
(三)精读
师: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
再读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勾画。
2.交流和朗读。
师:乍一看,“害人精”还真是挺“害人”的,而“剃头大师”
还真有点“大师”的样子。但效果究竟如何呢?(朗读,交流)
师: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指名交流)
师:我们发现,“剃头大师”其实名不符实,原来,“我”才是
“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师傅却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头
大师”。课文的结尾也证明了“我”为小沙剃头的不成功。(读最后
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精读要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充分的朗读,并结合生
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感受人物特点,体会
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四)感悟
1.这篇课文有意思吗?(指名交流)
师: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
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
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指名交流)
师:“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
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设计意图:扣题导入,结题而出,“剃头大师”是文旨与文趣
所在,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能不探究一下。通过
学生的交流,检验读书是否“识趣”和“解味”,进一步升华文章主
旨和单元主题。】
(五)延伸
1.这么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2.推荐秦文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强调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
阅读品味”,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把
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
五、板书设计(略)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2:1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07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