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残花

更新时间:2023-02-01 00:58:43 阅读: 评论:0

不背政治怎么考高分-y开头的火车


2023年2月1日发(作者:瓷花盆)

残花时节阅读题及答案残花时节阅读理

残花时节阅读原文及试题

石彦伟

①国庆长假,看罢阅兵式,就逃出了北京。我扯着母亲去白

洋淀看芦花飞絮,归途可带着她去走一趟从未回过的沧州故里。

闯关东出去的人,汉民是山东来的多,回民则多来自河北。我们

石家的祖籍便在那运河边的泊镇。

②清晨房东唤来船夫,就上了一条快艇,独我和母亲一户。

马达循序渐进地隆隆响起,惊飞梢头的几只水岛。它们盘桓在头

顶,送我们离开这一湾浅浅的港。远处大水无边无际,笼在茫茫

雾霭之中。渐渐地望见了芦苇丛,先是淡淡的几排,越往深处去

越浓,待船转一个弯子过去,就是别样的一重景致——密密层层

的芦苇荡,全然呈现在一派苍茫之间,却没有飘舞的芦花。“你们

来得不巧。”船夫叹息说,“前天夜里,突降了一场霜冻,许多苇秆

子都被打折了,花穗子也都们来得不巧。”船夫叹息说,“前天夜

里,突降了一场霜冻,许多苇杆子都被打折了,花穗子也都蔫下

去了,飞不起来了,你看——”他指向擦肩而过的芦苇丛。

③我未曾见过芦花。经他一指,才知那些苇尖上低垂的穗穗

儿,就是芦花。它们果然刚刚经受了一场劫难,耷拉着黄惨惨的

头,有的脖子已折断,漂浮在水面上,风吹得一颤一颤,哪还有

几分花的样子呢!

④这是个残花时节。

⑤这时母亲开了口:“这若是花开的季节,该有多美!”她沉吟

了一会儿,接续道,“花和人一样,过了季,就得歇着。咱们明年

花期再来,看它们开得最好的样子。”我回过头去,见她出了神,

神采里却没有黯然下去的迹象。一时间,恍然有成片雪白的芦花

随风飞起来,漫天遍野都是,在水乡的晨光里,白亮亮地扑朔着。

⑥赏花的季节不复,故乡这枝花却逼真地植在原土,羞怯地

开着。白洋淀归来,我们就盘算着回沧州故里。母亲像得了一封

喜令,神采飞扬,仿佛那里有未败的鲜花,又仿佛多年前遗失在

那里的名贵物事,到了追讨的时候了。

⑦到了沧州,一路西去,穿街走巷,直待潜入灯宵通明的繁

华街区,才寻到一处涮串的铺面,涮些鸡串牛排蘑菇充饥。他们

远离家乡,但对同胞的念想总是浓酽的,如同在冰天雪地想念一

个国炉取暖的旅伴。那种密致的感受,是无法言说清楚的!念起

祖父幼年记忆中处处有白帽子的老沧州,只觉得斑驳而茫远,匿

在梦境深处罢了,我不免有些遗憾。不成想,母亲却惦念在心,

仍希望走走沧州城。

⑧我童年所居的哈尔滨,族人是少的,几乎全是闯关东过来

的穷苦人。他们像芦花一样被风吹散,迫降在寒峭的北国;有一

些赶上霜冻,干脆飞不起来,连着苇秆子一起,折在那水上。母

亲对故土一无所知,她只是预感这根系所依的土地,该有别样的

一重景致,该有苍劲的古寺、清真巷陌,有未曾见过的小吃。我

暗自感慨,给族兄发信问路,不多久便觅得那密密层层的青砖院

落,宛同一排排浩瀚的芦苇荡,户户门额上的经字杜瓦,多年来

不曾凋残。临近晌午,小巷已有炊烟荡了起来,隐隐地漫着牛羊

肉的香味,使我想念起祖母来。

⑨巴士在蜿蜒中到了泊镇。时候还早,我们没有去亲戚家串

门,见路旁有石家饺子馆,亲切异常,就进入坐下,攀谈几句,

居然远远近近都有些沾亲带故。

⑩母亲提出想看一眼六百多年前石家先人修建的古寺。寺院

里空荡荡,并无一人。我带母亲进来,背靠着花殿阁,看一块碑

上刻着石家人斑驳的名字。后室殿的殿顶有一个六角事,顶子用

方木叠落成一方藻井,母亲仰头望得出神,目光落在井外的天地

里。看着母亲,我荡漾的心绪也踏实下来了,这一方天地现在仿

佛不属于泊镇,却只属于两个寻根的归客。

这次出行就这样渐渐烙印在我和母亲的岁月中。后来的许多

时日里,母亲常说起这次出行中最吟味的一幕,是在游罢白洋淀

回到郭里口的农宅以后。我也觉得那一幕最美,便留在末了来写

了。那时我们下了快艇,总觉得兴致还没有尽。母亲很羡慕地望

着码头边尘封的小木船,仿佛那上面装着她的岁月。我便同房东

租下了这只木船,请来一位老船工,重新下了淀。这木桨儿,向

着一方隐秘的水道摇去了。

②哔哗——哗哗——小船荡开了,钻过一座石桥,一片新鲜

的芦苇荡在水道两侧壮观地铺满。那时已是后晌,阳光却如黄昏

般恬静柔和,衬着这些苇丛有一股油画般的生动和浓郁。母亲对

老船工叹息说:“我们来得不巧,听说刚下了霜冻,连芦花都没有

看到。”船工却笑着摇起头来:“你们去的是大淀,无遮无拦的,

风霜一来,一定要受波折的。这边是避风的一处岔湾,花还在呢

——”他示意我把船划得离苇丛近些。近些,再近些,船舷擦过了

舒长的苇叶。我看到了,我们都看到了——芦花!

我摇桨的手住了。我们错愕地看着这些艰难的生命。它们也

显然经了霜冻,并没有盎然蓬勃的气势,却因为隐在水道深处,

护住了几分元气。于是就比大淀的那些要饱满得多,精神得多。

芦苇尖上的芦花,在秋风中有一丝隐忍的倔强,更有一份淡定的

从容。母亲赞叹说:“这些花开得多不容易,可是没有游客能来这

儿看到,它们是开给自己看的!”

风从西面吹过来,从苇尖上吹过来,带着一股眼泪般的咸味。

惝恍间,好像几片雪白的芦花随风飞起来,洋洋洒洒。

(选文有删改)

18.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与母亲出游的经历,文章依次写了

母子俩(1)、(2)、返回农宅后又再次下淀于水道深处赏

得芦花等内容,在芦花飞扬中完成了一次心灵之旅。(2分)

19.文章第⑤段和第⑩段画线句都写了母亲的出神,结合上

下文分析母亲出神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答:

20.文章第?-?段记叙了母子俩返回农宅后又再次下淀赏得芦

花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应安排在回沧州故里之前写。你认认为作

者这样安排有何好处。(4分)

答:

残花时节阅读题答案:

(二)(共10分)

18.答案示例:(1)去白洋淀看芦花飞絮未果(2)回沧州

故里寻根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第⑤段中母亲的“出神”是因为她深谙花开花落皆

有时的自然之理,她在憧憬着明年花开时的美丽景象。第段中,

母亲“出神”是因为她回到故土寻到了根,因乡愁得到纾解后内心

的踏实欣慰。(4分。每句2分,结合上下文1分,心理情感1

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要点:是母子俩出行最吟味和最美的一幕,放在最

后以凸显其印象之深;写芦花经历霜冻依然饱满顽强的生命力以

及它绽放时的美丽、倔强和从容,彰显出生命的光彩;体现了族

人在艰难中的顽强与坚守,放在最后更有助于凸显主题;结尾宕

开一笔,使行文富有变化,余韵悠长,更添一份含蓄蕴藉之美。(4

分。答对三点给4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一点给2分)

上面就是残花时节阅读题及答案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

注本网站。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0:5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0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自尊
下一篇:白头偕老
标签:残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