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4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6分)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
.
你的灵魂,兹润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
.
碎生活的
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用心泉息灭如火的疾妒,用心泉冲
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倾听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倾听心泉,
让生命愈加丰盈
.
生动。
(1)给加点字注音。(3分)
洗濯
.
()琐
.
碎()丰盈
.
()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就是他一意孤行
....
的结果。
B.他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他的书房里挂满了名人字画,闲暇时他总是约
一两知己,欣赏揣摩,真是附庸风雅
....
呀。
C.语文书中的每幅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有画龙点睛
....
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
松。
D.以他的个性,事情没有到山穷水尽
....
的地步,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
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
展新时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
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
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
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
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
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5分)()
A.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B.《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作家。
2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
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5分)()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
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
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
7.仿写句子,要求话题、句式和修辞手法前后一致。(4分)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
们心头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运用。(5分)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
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都唾
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与
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人生需要“顶住”
李秦卫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
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
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
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
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
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
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
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
____________。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
3
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
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韧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
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爱
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
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
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
“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
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
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
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
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
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马克思说,
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
始终如一”。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
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的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转型的难题,有升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
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的执着,就一定能让“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终飞翔在希望的田
野上。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8月25日)
9.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开篇写中国女排的事迹,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画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参考答案
1.(1)zhuósuǒyíng
(2)兹—滋息—熄疾—嫉
2.[解析]B此题考查运用成语的能力。A项,“一意
孤行”的意思是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B
项,“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
文化的活动。含贬义,用在这里不恰当。C项,“画龙点
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
容更加生动传神。D项,“山穷水尽”比喻陷入绝境。
3.[解析]BA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C项,两个数
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D项,并非问句,不用问
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4.[解析]B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
搭配不当,应把“增长点”改为“转变”。
5.[解析]C顾颉刚是历史学家。
6.[解析]B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话题的中心是
“说话的方式”,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先确
立总领句②,然后根据“直言和婉言”可以确定下文将先
介绍“直言”,再介绍“婉言”。接着按照逻辑关系介绍
什么是“直言”,什么情况下需要用“直言”,由此可以
确定接下来是③⑦。①为由“直言”到“婉言”的过渡
句,因而①在⑦之后,引出“婉言”。下面按照逻辑思
5
维,仍然是什么是“婉言”,什么情况下需要“婉言”,
因而顺序为⑥④,⑤作为总结句放在最后。
7.示例一:倾听是划破夜幕的流星能给我们带来希
望
示例二:倾听是一朵不败的花能绽放出生命之蕊
8.示例一:大家好!我支持正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
读优势明显。它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能有效提高
零散时间的利用率。
示例二:大家好!我支持反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
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①降低阅读质量;②使阅读者
缺乏深度思考;③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不系统,
不严谨。
9.①“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②“顶住”是毅
力,坚韧不拔;③“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10.由热点新闻事件开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
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作为事实论据支撑中心论点。
11.[解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韧不拔之志”等是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举袁隆
平、屠呦呦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就会从‘绊脚石’变
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为比喻论证。
[答案]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生动有力地论证了“‘顶住’是毅力,坚韧不拔”这一分
6
论点。
12.示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
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附:作文(40分)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
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多读好书,不仅可
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想法、看法、
体会和认识。
要求:①体裁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
感情,发表议论等;②题目自拟;③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读书,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情感,还有文化的积淀。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成熟。写作时,要根据写作素材
选择最恰当的文体。如果你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读书经历,
并从中有所发现,可以写成记叙文,向读者讲述那段故
事,让读者与你分享那份喜悦;如果你对读书与人生的关
系有多方面的领悟,又擅长议论说理,可以写成议论文来
表达你的观点。
【佳作展示】
读书乐
7
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书有华,秀于百卉。徜徉书
海,就拥有了整个宇宙。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
的艳丽,宋词的俊逸——观沧海,望星空,明月清风,杏
花春雨,大江东去,铁马金戈,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残
荷冷雨,优雅淡远。斗室之间,书香弥漫。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寓于心也。古人曰“书中日月
长”,秦汉冷月,唐宋乐舞,明清绝唱,世事沧桑,人生
百态,尽展眼底。在宁静的夜晚,神会曹雪芹,拜访罗贯
中,聆听鲁迅深沉的教诲,瞬间完成心灵的净化。与书为
伍,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清纯;少一分庸俗,多一分儒
雅。读书之乐,似与圣贤席地而坐,聆听心声,感到灵魂
充实丰盈,豁然开朗。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一部史书,犹如一幅
展开的历史长卷,谛听时代脉搏,咀嚼人生甘苦;一本文
学经典,诗情画意呼之欲出,令人深深痴醉。从“天生我
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李白的豪情壮怀、洒
脱不羁;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读出
杜甫天涯倦客、四处漂泊的悲凉孤独;从“大江东去,浪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读出苏东坡昂扬的激情和旷达超
脱的思绪;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读
出李清照苦闷彷徨、无法解脱的百结愁肠。古贤今哲的论
述,纵横万里。读书之益,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
8
省。
读书之得,渐入佳境,潜心书海,无拘无束。什么是
经典?它是需要你用漫漫时光乃至一生去领悟的。一本
书,年少出于猎奇,不能深味;长大后阅历丰富,便能领
会书中精髓,得到启迪;年老时心怀风雨,一览无余。清
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
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与书为
伍,品位越来越高雅,学问越来越精深,人生渐入佳境。
快乐读书,我们的心灵能得到浸润与滋养。不求能有
“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情怀,只愿能增知
致雅,韵味悠然,每天自得其乐,便也足够了吧!
[点评]本文文笔极佳,可以看出作者有深厚的文学底
蕴,写出了最真实的情感:读书的过程中,有喜怒哀乐,
有缠绵悱恻,有豪情壮志,有惊惧叹惋。不愧为一篇难得
的佳作。
本文发布于:2023-02-01 00:4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0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