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文学・语言
说“曹"
魏红燕(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说文》“曹”之解释,乃依据讹变了的字形,其说未确。通过考察“曹”字的历史演变,认为其初文本为“棘”,“曹”
是“棘”作为国族名、地名之专用字。从中可探讨汉字历史演变的一些内在规律。
关键词:曹:棘;本义;口形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847(2oo9)10—068—02
【作者简介】魏红燕(1982一),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汉语文
字学。
《说文・日部》:“曹,狱之两曹也,从棘,在廷东也。从
日,治事者也。”徐锴日:“以言词治狱也,故从日。”对于许氏
这一说解,前贤学者多已提出异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从赖,在廷东也’,两曹在廷东,故从二东之棘,其制未闻
也。”高田忠周:“狱之两曹在廷东,从棘治事者,从日,不得其
理。盖论辩治事,曹官所司,故字以日谓形义。谓两曹,当从
二日,两曹并在廷东,从一东义已足焉。”…李孝定也云:“许
书曹下说解,乃举汉制以说字,已非其朔。即如其言曹在廷东
则字从一东会意足矣,何必从棘乎?曹字从棘,实以之为
声。”【2 我们认为,要正确理解“曹”字的造字方式及其形义之
间的关系,就必须弄清“曹”字各构成部件之间的关系,只有
这样,才能朔其源、道其流,理清“曹”字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演
变脉络。
“曹”字在甲骨文中已见,写作 (前2.5.5) (珠414)。
其字为上下结构,上为棘,下象口形。甲骨文亦有“棘”字,写
作ll(后1.15.15)。许慎《说文》中说:“棘,二东,曹从此。
阙。”徐锴日:“《说文》旧本无音,今字书音曹,云阙者无闻焉
尔。”段玉裁注云:“二东,谓其形也。曹从此,谓曹以会意也。
阙,谓义与音皆阙也。”然许、段等人都只是指出“棘”、“曹”关
系密切,并未对“棘”字的构造本义作出解释。我们认为,
“棘”字从二东,本义当为“偶”。“东者,橐也,二橐为偶,犹二
鹿为腌也。”【3 丁山在《说文阙义笺》中亦云:“东本橐字,重之
为棘,日二橐,虽然古之以二纪数,不尽言二也……自造字原
则言之,棘之本义为曹偶,其形从二东也,殆无可疑。”
既然“棘”之本义为“偶”,“棘”“曹”又关系密切,则“曹”
之本义为何?关于“曹”的本义问题,各家说法不一,或曰
“嗜”,或日“槽”。
戴侗、高鸿缙、丁献唐等人认为“曹”之本字当为“嘈”。
“曹通假以 偶字,久而返,故后人又造嘈字以还其原。嗜行
而曹之本义亡。” J‘‘曹从二东,训偶,形义已明,无庸别加日
字。其从日作曹者,乃嘈之本字,初不训群偶也。嘈为喧嘈,
故从日会义,其声嗜杂,依声为名。故从棘得音。声杂由于群
聚,义固引伸相贯。然字既从目,加口实为缠复,乃后人不明
形义者为之。体或作?,加言犹加口也。”【o
张亚初、刘雨、戴家祥等人则认为是“槽”之本字。“棘,
亦作曹,曹从口(从口之字后作日者,其例甚多)。殆即槽之本
字。” J‘‘曹字从棘从日,即槽的本字。(说文):‘槽,畜兽之食
器。’会意字,从日取食器义,从棘取槽食之多义。诗大雅公刘
‘氏造其曹’,国语周语‘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民所曹恶,鲜
其不废也。’毛传韦注皆训曹为群。古籍曹字用作多义,为了
保持本义,曹字添加木旁,表示器皿之材质。例同甲骨文段后
作磐,金文鬲或作整錾,说文典或作箕,玉篇弋或作栈等。畜
兽同曹(槽),其音纷杂,故曹字加口旁又孳乳作嘈。”
考察以上两家之说法,我们发现其分歧之处,关键就在于
对“曹”所从之“口”形的解释不同,故有必要在这里先说说
“口”形在古文字中所表示的意义。
汉字之创造乃是先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产物。而
“口”形因形体简单、广为熟知就成为构成古文的重要基文之
一
,它或直观表现或象征代表着种种意义及内容。其在古文
字中所示之意义类型大体可分为:(一)表与人、动物“口”相
关的。或像人、动物的口形,如“齿”、“命”、“司”“燕”等字;
或像人、动物的头形,并通过“口”形开口的方向来指示、强调
头部的朝向,如“天”、“祝”、“饮”“既”、“即”等字;或表示口
发出的动作、声音的,如“呜”、“吠”、“声”“嚣”等字。而“口”
形的这一意义类型在造字的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现代汉字中
以“口”为构字部件的绝大部分均属于这一类型。戴、高、丁
等人认为“曹”为“嘈”之本字,即将“曹”字所从之“口”形视
为人口形或由口所发出来的声音。(二)表器皿、器具的。如
“共”、“咸”“兴”“豆…‘和”等字。正因为“口”形在古文字中
又可象器皿之形,故张、刘、戴等人认为“曹”乃“槽”之本字。
(三)表建筑物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如“囿”“正”“舍”
“各”“启”等字。(四)表区别符号。“口”形在古文字中亦常
用来作为区别符号,起刖义之作用。这一类型的“口”形无实
在意义,更与“口舌”之“口”毫无关系。如“石”字,李孝定云: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架文皆从U,古文
偏旁 、13每无别,此字从甘无义,书者任意为之耳。” 且说:
“古文从口之字或从口,其字只是抽象之符号,有形而无音
义。故或写作 或写作口,然既非口耳之口,亦非音围之口,
或又略去不用。”【I叫又如“鲁”字,姚孝遂先生在《再论古汉字
的性质》中说道:“‘鲁’是‘鱼’所衍生的,今作‘鲁’,小篆伪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10期 ・69・
从‘白’(自)。‘鲁’字所从之‘口’亦与‘口舌’之‘口’无关,
纯粹是一个区别符号。卜辞‘鱼’既用为‘鱼肉’之‘鱼’,是其
本义,又作‘休美’之义的‘鲁’及地名之‘鲁’。但‘鲁’则不
能用作‘鱼’,均有‘同异’之辨,亦不可逆转。”“ 其他例如
“召”、“台”、“者”等字,具体可参阅贾文《古文字中的“口”形
区别符号>一文,此不复赘述。
由此,我们认为本文所讨论的“曹”字,其初文为“棘”,所
从之口,也如“石”、“鲁”等字只是一个区别符号。前文说过,
“棘”之本义为偶。但考察甲骨I-辞,我们发现棘字在卜辞中
用为国族名、地名。如:“贞,耍搴伐棘,其 ”(后上15.15)“壬
寅卜,才曹贞,王步于瀑,亡灾”(前2.5.5)。甲骨卜辞中的国
名、地名、人名多在已有文字上添加区别符号“口”,造成专
名。故罗振玉日:“t-辞棘为国名,又有曹,棘与曹殆为一字
也。”【1 由此可见,“曹”字之本义,既非“嘈”,也非“槽”。乃
“棘”之分化孳乳字,为“棘”用作国族名、地名之专用字。由
此意义上来说,“曹”的本字或可认为是“漕”或“嚣II,'。故古
籍中地名多用为“漕”字,如《诗・邶风・击鼓>:“土国城漕”,
毛传:“漕,卫邑也。”而《古玺文编》曹亦作“酃”如:戬
(0304)、l{(1614)。后曹行而棘废,棘之本义、引申义亦由曹
字所承载。
另郭沫若、杨树达认为“曹”乃“邾”姓之本字,可备一说。
郭先生云:“婊字原作螺,从女,从寮。此字最为正确,即邾姓
曹之本字也,以寮为声。”¨ 杨树达赞同郭的说法,认为“说文
五篇上日部云:‘鹤,狱之两曹也,从棘,在廷东也,从日,治事
者也。今作曹。’按棘从在廷东之说,殊不可通,自来治小学者
皆不能质言此字之义。余顷治古金文,读巍友父鬲云:‘巍友
父滕其子多螺宝鬲,其眉寿,永宝用。’又祀伯鼎云:‘伯每刊
作箍婊宝鼎,子子孙孙永宝用。’按巍为邾之借字。春秋世族
谱云:‘邾,曹姓。’郭君沫若谓孀字从女寮声,为曹姓之本字,
是也。余因悟曹之为字本从曰南声,寨曹古音同幽部声亦相
近。与姨字声类同,故古书假棘为孀,嘉从二束,以形近误为
二东,字义遂不可说。幸赖有金文嫘字,可以推见曹字致误之
由。然龟甲金文曹字皆从二束,则此字之误已久矣。”l1副
甲骨文“曹”字下方为“口”,而到了金文中“曹”字的形
体已出现讹变,原来的“口”形则变成了“甘”。小篆又将“甘”
伪变为“日”,许慎对于“曹”字的说解,正是根据讹变了的字
形。这种情况在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例甚多,学者对这
一规律也多有所认识,并在文字的考释过程中自觉地加以运
用。如罗振玉在《殷虚书契考释三种》释“曹”日:“此(替)从
口,与从曰同意。”D6]又如:“沓”字,裘锡圭云:“甲骨文里有
一个从口从水的字,作。 ,当等形,《甲骨文编》把这个字当作
未识字附在口部之末。甲骨文的H旁,在较晚的古文字里往
往变作日、目等形,在《说文>的篆文里有往往变作(日)旁
……《说文・日部》有沓字: ,语沓沓多也,从水,从日。这个
字六国古文写作沓、曹等形。汉印篆文写作誊、罾等形,都从
不从日,情况与上举曹、昌等字相类。由此可知甲骨文的沓字
就是沓的初文。”Ⅲ 于省吾在《甲骨文字释林・释沓、笞》也
说道:“甲骨文第三期地名有沓字,作 也作描、霉旧不识。甲
骨文谓‘说文所无’,续甲骨文编混 于杳。按沓即沓字的初
文。说文:‘沓,语多沓沓也,从水日。辽东有沓县。’说文在
偏旁中往往伪从口为从日。例如:甲骨文簪字说文作螯字,瞀
说文作瞀,是其证。” 磐”字,甲骨文作咎,《甲骨文编舀下
注》:“说文磐,告也,从日从册。卜辞从日之字皆从口,隹旧
暂用。”【 】
“曹”字在战国、秦汉文字中又可省作蝰(曹恭私玺)、晷
(曹谊)、 (中山王错壶)。早期隶书基本上承袭了篆书的写
法,只是以平直方折的笔画取代小篆的弧笔圆转。汉隶则有
时删繁就简,将二东之形省并为“苗”,写作蔷(曹全碑)或更
省作膏(李靖碑)。楷书定为“曹”。
综上,“曹”字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如下:
… 畏U_I… r一 (盘戈)警‘盎尘H)
L ( 翔)
广静 …
整书 西浆书蕾/--( 书II)西 精书
L膏(隶书ⅡI)
参考文献:
[1][4]李圃.古文字诂林:第六册[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003:9,10.
[2][9][10]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2035,2959,2665.
[3]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
史语言研究所,1982:176.
[5][6][8][14]李圃.古文字诂林:第五册[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o02:17,18,18一l9,16.
[7]张亚初,刘雨.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摘自《商
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的资料和初步研究》[A].古文字研究:第
七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2:31—42.
[11]姚孝遂.再论古汉字的性质[A].古文字研究:第
十七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9:309—323.
[12]贾文.古文字中的“口”形区别符号[J].承德民族
师专学{艮,2000,(3):53—59.
[13][16]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三种[M].北京:中华
书局,2006:500,500.
[15]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503—504.
[17]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八篇[A].古文字研究:第
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0,:153—176.
[18]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
1979:152.
[19]孙海波.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I965:
209.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23:4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701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