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档
.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红旗颂)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雄伟气概,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
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气概,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绣红旗)、(五星红旗我爱你)、(五星红旗)音乐片段,让学生
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特点。〔歌颂五星红旗,表达对祖国、对国旗的热爱。〕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
不多,今天我们观赏乐曲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衬
托气氛的。课件展示(红旗颂)标题。
二、观赏乐曲
1、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观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2
(红旗颂)以雄伟庄严的唱歌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
立时第—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坚韧、
发奋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乐曲创作于
1965年,同年5月献演于“上海之春〞的开幕式。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
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制造,先后为(铁道
教学文档
.
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喜爱
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
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
1965年。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并用竖笛吹奏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
的感受与理解。
4、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概,理解内涵)
⑴.A段第—段)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雄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
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芒热
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
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好像是亿万
人民欢跃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
⑴.B段:(第二段)
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
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
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⑴.A段:(第三段,再现局部)
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到达了X,以歌颂祖
国,歌颂伟大的党。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
5、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示每段音乐的风格、节奏、速度:
(学生活动:可以四人小组商量,后一一展示并说说“为什么〞)
6、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纳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教学文档
.
7、复听全曲(边听边看(红旗颂)演奏录像)
8、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9、比照观赏(在明媚阳光下)和(兴国山歌)的旋律。
〔1〕聆听(在明媚阳光下)第—乐段旋律。
〔2〕学生按照所给谱例简单进行哼唱。
〔3〕给出江西(兴国山歌)和(在明媚阳光下)的谱例开头,分析二者
音调有何内在联系。
〔4〕完整观赏唱歌家们和孩子演唱的歌曲(在明媚阳光下)。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观赏了篇幅较长的管弦乐曲(红旗颂),熟悉了她的主题音乐,
从中体会了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今后当
我们再次听到这首乐曲时,你肯定会倍感亲切。
(红旗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
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唱歌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
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
达的感情内容。
感情目标:通过演唱和观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
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唱歌性红旗主题〞;能分辩“唱歌性红
教学文档
.
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打算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李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教师范唱儿歌(国旗、国旗,真漂亮),初步引起共鸣。
三、讲授新课:
1、听赏解放X时期的(绣红旗)〔江姐歌剧片段〕。
2、听赏改革放开时期的(红旗飘飘)。
3、区别比照两首歌曲听赏之后的感受。
从体裁、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感情上区别。
学生商量,答复,教师小结:〔详见后面表格〕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号角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X于哪一首歌
曲?
学生商量,答复,教师小结:
感受:冲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X: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弹奏“唱歌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教学文档
.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商量,答复,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唱歌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
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
前进的步伐;坚决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
受和体会。
⑥、完整听赏(红旗颂)。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①号角主题、②唱歌性主题、③进行性主题,并在聆听过
程中用手势示意,加强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5、课堂小结:
比拟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
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简单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
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安排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适宜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22:1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98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