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成语差强人意

更新时间:2023-01-31 21:52:58 阅读: 评论:0

中考数学应用题的题型-电容102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秋天里的童话)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及成因——兼谈“差强人意”等成语的语义

用变

[摘要]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是社会及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要

求。由于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

更加全面。同时,由于字词义的发展变化,人们所具有的形象思维的

方式、求异创新的心理,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都导致了汉语成语

语义的演变。当然,人们在语用中客观实际的需要是成语语义演变最

根本的原因。深入探究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及原因,对于正确认

识成语语义的用变及其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成语;语义演变;语义用变

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具有特定含义和完整结构的固定词组,是

词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语音、形式还是意义,成

语的这种定型性都是相对的。斯大林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

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由于语言系统中各组成

部分与社会的联系有很大不同,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所以词汇对社

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这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

生和词义的变化发展。[1]因此,汉语成语也必然伴随社会及语言的

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成语这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音、形、

义的变化,即为成语的用变;如果这种变化逐渐沉淀下来,为人们所

接受,成为一种通行用法,便构成了成语的演变,如果这种用变最终

未能被人们所接受,那就被看作成语误用。[2]显然,成语音、形、

义的演变必然经历一个从用变到演变的过程。

从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情况来看,这种演变从来就未停止过。这

主要表现为成语理性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如“下里巴人、眉来眼

去、出生入死”等成语语义的演变;也包括成语感情色彩义褒贬的转

变,如“金科玉律、粉墨登场、后来居上”等成语色彩义的变化。我们

认为,对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方式的揭示不仅对成语演变的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而且也是人们正确认识当前诸如差强人意、感同身受、首当

其冲、豆蔻年华等成语语义用变现象的必要前提,对于成语使用规范

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

汉语成语的语义不是任意或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性。

(一)成语比喻义的派生

比喻义是通过事物之间相似性的联系,由本义、基本义或引申义

派生出来的意义。[3]成语比喻义的派生,有的逐渐取代了原语义,

有的成为与原语义并存的新的义项,有的拓展了原语义,导致了语义

的泛化,这些都造成了成语语义的演变。比喻义的派生是成语语义演

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例如(2):

[陈陈相因]本义指陈粮相叠加;后来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

改进或创新。

(1)以仓粟则陈陈相因,民贫则贷取以食,所以上下交济,海

内乂安,岂言皆无畜积,人尽取之也?(《毛诗正义》卷十四)(本义)

(2)真远胜往代惟命词臣视草诰制,又以骈体肤阔,陈陈相因,

所谓依样画葫芦者,真无济于实事也。(昭梿《啸亭续录·上谕馆》)(比

喻义)

[粉墨登场]本义指化妆上台表演戏剧;今用来比喻登上政治舞

台(含讥讽意)。

(3)一日高宗传旨进乐,酒酣以往,粉墨登场,自演《李三郎

羯鼓催花》剧。(孙静庵《栖霞阁野乘》)(本义)

(4)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

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

同堂》)(比喻义)

(二)成语引申义的派生

引申义是通过事物之间相关性联系派生出的意义,一般是从本义

或基本义发展起来的。[3]与比喻义的派生一样,引申义的派生有的

拓展了原语义,导致了语义的泛化,有的逐渐取代了原语义,也有的

成为与原语义并存的新的义项。引申义的产生同样是成语语义演变的

重要方式。例如:

[花天酒地]本义指在美好的环境中饮酒作乐;现指沉溺于吃喝

嫖赌的荒淫腐化的生活。

(5)吾友竹荪未第时,两心称契好,花天酒地,要誓良殷,各

有终焉之志。(捧花生《秦淮画舫录》[4])(本义)

(6)诸议员乐得拿了每月几百两的公费,终日流连嫖赌,花天

酒地,八大胡同等处,倒是生意兴隆。(荫余轩放《民国野史》)(引

申义)

[坐而论道]本义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例如:

(7)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

成务,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已。(《南史·锺嵘传》)(本义)

(8)小至一个人,一个家庭,大至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

要强大,不能靠坐而论道,不能靠说大话、空话、套话,必须靠辛勤

劳动,埋头实干。(《人民日报》1995年4月)(引申义)

(三)由字词义的发展变化形成的成语新义取代了原义

成语语义具有综合性、传承性、融合性的特点,这些都是成语语

义一直较为稳固的原因。但随着社会及语言的发展,成语中某些字词

的意义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也使成语语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最终

导致成语语义的演变。如:

[千门万户]《说文·户部》:“户,护也。半门曰户。”原指多而密

的门窗,形容屋宇广大。

(9)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台,左边一座名玉龙台,右边

一座名金凤台,各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罗

贯中《三国演义》)

随着“户”的意义的改变,“半门”的意义逐渐消失,“户”的常用意

义变为了“门”“人家”“住户”,“千门万户”的意义也就逐渐演变为“形容

众多的人家住户”。

(10)大道两旁,千门万户,找不出留自己投宿的一席之地,才

相信自己是真落到孤苦伶仃,家败人亡的地步了,不由得长叹一

声……(邓友梅《烟壶》)

[小心翼翼]《辞源》:“指严肃恭敬的样子。翼翼,敬貌。”:

(11)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诗经·大雅·大明》[4])

后来,其“敬貌”的含义逐渐消失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翼翼,严肃谨慎。”“小心翼翼”的语义也演变为“用来形容举动十分

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四)由成语常用的字面组合义及派生义取代了原义

选择成语中各组成部分最常见的字面义来理解和运用成语也是

导致成语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这包括两类:

1.选择常见的字面义解释成语中含有特殊语义或较为生僻含义

的字词,使成语语义演变为通俗易懂的字面组合意义。

汉语成语从语义上分为三种类型,即成语语义由成语中各组成部

分的意义直接组合而成的“组合性成语”,如“尔虞我诈、万无一失”;

可以从各组成部分综合推导出成语语义的“综合性成语”,如“海誓山

盟、树大招风”;必须明白成语来源才能明白成语语义的“融合性成

语”,如“杯弓蛇影、叶公好龙”等。[5]显然,对于第一类成语,人

们对成语中组成部分意义的理解,尤其是含有特殊语义或较生僻语义

成语的理解很容易产生偏差。人们往往选择成语中各组成部分最常见

的语义来解释该成语,从而造成该成语语义的用变和演变。例如:

[各得其所]原指各获所需,现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

安顿。

(12)日中为市,改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周易·系辞下》[4])

显然,此处的“所”为助词。但后人常将其误解为“处所”,并最终

被广泛接受,从而导致了该成语语义的演变。

[与人为善]原指偕同别人一起做好事;赞助他人做好事。现多

指善意的帮助别人。

(13)夫与人为善,君子所乐;乱国之聘,夫子亦往。(程頤《伊

川文集》)

此处的“善”意为“善事”“善行”,但后人习惯于将其理解为“友

善”“善意”,并最终导致了该成语语义的变化。

2.完全抛开成语语义深层的“综合性”和“融合性”的特点,而采用

常见的字面组合意义来取代成语原义。例如:

[闭门造车]原为“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为关起门来制造大

车,而且是按照统一的规格制造,所以用起来自然与道路上的车辙相

合,因此,该成语语义为褒义。

(14)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朱熹

《中庸或问》卷三)

后指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15)前些时候,在文艺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远离生活,闭门造

车的作品。(《人民日报》1993年12月)

[感同身受]原指内心感激就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该成语

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16)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晚晴

文学丛钞·小说四卷》[4])

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17)这孩子真是善良,或许是因为她自己受过那么多苦楚,所

以对别人的不幸更能感同身受吧!(琼瑶《鬼丈夫》)

(五)由语义脱落形成的成语新义取代原义

语义的变化包括了语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语义脱落造成了语

义的变化,也成为成语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自怨自艾]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18)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孟子·万

章上》)

后只指悔恨,“改正”意义脱落。

(19)奶奶自怨自艾地说,却又有点儿不甘心,“我管也管不着。”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美轮美奂]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形容新屋高大美

观。也作“美轮奂”。

(20)采运各地的奇材异石,嘉木异草,珍禽奇兽,布置在宫中,

费去了百万人民的汗血,耗去了无量数的府库,造成了一所美轮美奂

的大宫。(张恂子《隋代宫闱史》)

现不仅指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显然,

在后者中,“高大”“众多”的语义已脱落。

(21)冰雕艺术家们奇特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加之现代声、光、

电技术的糅合应用,将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冰雕景观尽现您的面前。

(《人民日报》1993年5月)

二、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方式形成的原因

1.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是成语比喻义和引申义派生的前提

和动因。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必然随着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自然及社会的认

识也必然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走向全面。那么,人们对

自然及社会万物中普遍存在的相关性及相似性联系的认识也更加深

入,更加全面,这就成为成语语义中比喻义派生和引申义派生的根源

和动因。同时,人类思维模式中所具有的隐喻、转喻及类推等认知手

段和思维方式,使成语比喻义和引申义的派生最终得以实现。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动了语言

的进一步发展。

2.人们所具有的形象思维的方式及求异创新的心理是成语字面

组合意义取代原语义的重要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注重形

象思维的,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追求“目治”,追求“望文生义”,如果

有不适合这个要求的,人们就会想办法去改造它。[6]因此,对于成

语语义的理解,人们习惯于从其外部特征推测其意,尤其对于成语中

的生僻字及不常用的文言字词,人们更容易望文生义,用人们最熟悉

的语义来解释其意,或者,完全抛开成语的本源,从字面上组合成一

种更为简单明了的新语义。如当说“人定胜天”的时候,人们大都会根

据对“定”、对“胜”的最熟悉的用法来理解。[7]又如“空穴来风”语义

的演变,与“闭门造车”一样,可以说,也是这种形象思维的结果。从

该成语的出处宋玉《风赋》中“空穴来风,桐乳致巢”可以看出,其“有

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语义是不

难理解的。但当人们单用“空穴来风”时,其本义则显然与人们习惯的

形象思维方式的结果相悖——空的洞穴中如何还有东西(风)?当然,

就只能是无中生有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也已收录了该成语

演变的新语义“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当然,成语语义的演变也与人们求异创新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

系,这种心理必然导致人们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不会固守古人原本的

用法,而是突破常规,引发一种新鲜感和独特感,并获得一种心理满

足,而一旦这种用变为人们所接受并效仿,则成语语义的演变就成为

一种必然。

3.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成语语义脱落和语义泛化并导致语义演

变的主要原因。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词汇在语言交际中符合经济、

简明、明确的要求,这也必然导致成语语义演变往往朝着由雅入俗,

由窄到宽,由重典源向重实用的趋势变化发展。这也就导致了部分语

义艰涩、用字生僻、义域过窄的成语或逐渐被更简明易懂的同义成语

取代,或进行形式、语义上的改造,或走向消亡。(周福雄2008)显

然,成语中语义的脱落使成语义域由窄到宽,从而获得更加广泛的适

应能力,增强了其语用的价值。如前文中的成语“自怨自艾”、“美轮

美奂”等,其部分语义脱落后,这些成语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使用空间,

并焕发了活力。

此外,由成语比喻义及引申义的派生而导致的成语语义的泛化,

使成语的核心义素得以强化,也使成语语义获得更大的外延,从而大

大提升成语的使用价值。

4.字词义的发展变化导致成语语义的演变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

律。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了字词义的发展变化,也促使成

语的形式及意义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交际的功能。

因此,字词义的发展变化,必然促使含有这些字词的成语在语义上发

生相应的变化,否则,只能使这些成语逐渐让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

最终导致这些成语走向消亡。[8]

5.语用的客观实际需要是成语语义演变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语言是为实现一定的功能而出现、存在和变化的。语言的基本功能

就是为所有人的所有场合的交际服务。语言实现其功能,一个基本条

件就是能够调节和变异,随着功能变动而变动。”[9]这样,才能维

持语言系统内部的平衡。由此可见,新成语的产生、旧成语的改造和

消亡、成语语义的演变,都是语言调节及语言变异的结果,是语用实

际的客观需求。如“美轮美奂”、“空穴来风”、“感同身受”、“闭门造车”

等演变的语义在语用中都是非常贴切而又鲜明生动的。据统计,“空

穴来风”和“感同身受”这两个成语的演变语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

5版)之前,常常被批判为“误用”,但两者在2004~2005年(《现代

汉语词典》第4、第5版发行的间期)在《人民日报》报刊语料上的

“误用率”达到了100%,这充分显示了语用实际对成语演变语义的客

观需求,也足以说明以上成语演变语义最终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第

5版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是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10]

三、“差强人意”等成语的语义用变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方式及原因,笔者认

为,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当前诸如“差强人意”、“人定胜天”、

“豆蔻年华”、“炙手可热”等存在较大争议的成语用变现象具有非常重

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以上成语的用变情况非常普遍,但往往又被认为是成语“误

用”。例如: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现普遍用变为不能使人满

意。

(22)那干打垒的墙壁确实是黝黑黝黑的,那小镇的建筑与环境

也差强人意,但与那幅挂在墙上的桂林山水画相比,它是实实在在的,

在给了我一个栖身的“吾庐”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个生存的空间。(《人

民日报》1996年6月)

[豆蔻年华]指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现多用变为

指称美好亮丽的青少年阶段。

(23)乔石一位姐姐的去世尤其令母亲心痛,她在16岁时得了

肺结核,医生说给120元钱保证治好,但因拿不出这笔钱,终使她在

豆蔻年华离开人世。(《作家文摘》1995年)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后

用变为走红、抢手、热门的人或物。例如:

(24)贺雄正几年来在土地买卖的问题上多次插手房地产业,在

国家即将结束福利分房的情况下,福利房再度成为一些人炙手可热的

交易品。(张平《十面埋伏》)

[人定胜天]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现普遍用变为人一定能战胜

自然。

根据以上几例语义用变情况,结合前文中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成语语义的用变完全符合成语语义由用变到演变

的过程和规律。

首先,成语“人定胜天”本义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人定”为“人

谋,指人的主观努力”。[4]但在《辞源》(修订本)及《现代汉语词

典》(第5版)中,“定”并无“主观努力”之意,这要让人们接受其“指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的本义显然是非常牵强的;同样,“差强人意”原

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差:甚,殊;强:振奋”,后指“大体上还

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

“强”并无“振奋”之意,而“差”表“稍微”之意也是不多见的,这都使人

很难把该成语与其“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的语义联系到一起。

其次,用“豆蔻年华”指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炙手可

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并没有错,但其义域显然是非常狭窄

的,就如同用“掌上明珠”指“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有时专指女儿)”,

用“城下之盟”指“敌国兵临城下,被迫而签订的屈辱性盟约”一样,不

可能充分发挥其语用的价值,这显然与语言经济性原则是相悖的,从

而最终导致了成语语义的演变。

最后,对于以上成语,人们利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总结归纳出新

的语义,并为人们所接受,进而广泛地使用,让这些成语焕发了旺盛

的生命力,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也足以说明这些成语语义的用变,

符合了语用实际的客观需求。

由此我们认为,以上成语将与“美轮美奂”、“感同身受”、“空穴

来风”、“闭门造车”等成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一样,在语言的发展变化

过程中,其用变语义将逐步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而不再属于成语的“误

用”,从而由成语语义的用变最终走向语义的演变。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施春宏.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6

(6).

[3]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9.

[5]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6]蒋书红.“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的再探讨[J].名作欣赏,

2010(1).

[7]邢福义.“人定胜天”一语话古今[N].光明日报,2007-07-19.

[8]周福雄.汉语成语发展变化方式探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08(12).

[9]施春宏.语言调节和语言变异(上)[J].语文建设,1999(4).

[10]施麟麒.“曾几何时”词义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

(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

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6.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

5版)[M].商务印书馆,2005.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21:5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9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