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妇女不能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
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熏虫、击房梁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
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其次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
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理发
据说,清顺治元年(1644年)4月,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也下
达了“剃头令”。汉族人不愿服从,但又不能为此丢了脑袋,就约定正月不剃头。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正月不剃头,就表示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思旧
之情,称之为“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就演变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
此说法虽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
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
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
当然,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二月初二与“龙抬头”相关的的
习俗还有很多,除上面习俗以外还有祭龙、吃蝎豆、撒灰等等,但不论哪种方式,
它都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
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二月二吃什么“龙耳”(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旧时,饺子是不易吃到的,过年过节吃到的也
多是缺油少肉的饺子,只有一点肉味儿来解馋。如今的饺子馅料不一而足,从素
菜、鸡蛋到猪、鸡、鱼、虾等各种肉类,几乎没有不能包进饺子里的食材。在“龙
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
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二月二吃什么“龙胆”(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
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
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
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油炸糕则比较讲究,大同
的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菜
馅三种。豆馅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种;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另外各加
青红丝、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馅有绿豆芽、山药、胡萝卜馅;有地皮菜、豆腐
干、山药馅;有山药、苦菜、韭菜馅。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来都是里香外
脆,脍炙人口。
二月二吃什么“龙鳞”(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
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
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
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
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二吃什么“龙须”(面条)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至
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
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
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
好寓意。
二月二吃什么爆米花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
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
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
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
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
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
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
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
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
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
二月二吃什么猪头肉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
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
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
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
“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
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
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
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
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
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
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
“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
完美体验。
附: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传说
温州这里流行吃芥菜饭,据说,这个习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访民情,到浙南一农户家中,发现一名饱读诗书的青年
张某因家境贫困,无法进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读诗书。张某热情好客,请乾隆皇帝
吃顿便饭。正当准备做饭时,张某发现米缸里的米不够吃,又没菜肴。张某临机一
动,计上心来。叫其妻先准备开火,自己从后门出去到菜园里剥来一把碧绿幼嫩的
芥菜,加点佐料,煮成一锅绿中夹白的芥菜饭。乾隆皇帝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生
猛海鲜,且时至晌午,早已饥肠辘辘,一闻到这芳香扑鼻的芥菜饭,食欲大增,吃
得津津有味,并赞不绝口,连问这绿里夹白的饭是怎么做的。张妻答道:“这叫芥
菜饭,吃了不会生疥疮。”
这天,刚巧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便从此传了下来。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21:1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9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