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的发展趋势
摘要:1965年“有限元”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到今天有限元在工程上得到广泛
应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理论和算法都已经日趋完善。有限元的核心
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就是将实际结构假想地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
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
结果来替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
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结构计算结构设计
Abstract:The1965"finite"appearedforthefirsttimethisterm,andtodayiswidely
udfiniteelementinengineering,aftermorethan30yearsofhistory,theoryand
elementdiscretizationofthecoreideaisto
structure,istheactualstructureofthesuppoddiscretecombinationunitfora
limitednumberofrules,theactualstructuretoanalythephysicalpropertiescan
befeltthroughadiscretebodyofdrawnprecisionengineeringapproximationasan
alternativetotheanalysisofactualstructures,thiswouldsolvealotoftheoretical
analysisandpracticalengineeringneededtoaddresscomplexproblemsthatcannot
beresolved.
Keywords:finiteelementanalysisstructuralcalculationphysicaldesign
1有限元的发展历程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提出(1943)、发展(1944一1960)和完善(196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三个阶段。有限元法是受内外动力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
1943年,柯朗发表的数学论文《平衡和振动问题的变分解法》和阿格瑞斯在
工程学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有限元法的诞生。
有限元法早期(1944一1960)发展阶段中,得出了有限元法的原始代数表达形
式,开始了对单元划分、单元类型选择的研究,并且在解的收敛性研究上取得了
很大突破。1960年,克劳夫第一次提出了“有限元法”这个名称,标志着有限
元法早期发展阶段的结束。
有限元法完善阶段(1961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有国外和国内两条线
索。在国外的发展表现为:第一,建立了严格的数学和工程学基础;第二,应用范
围扩展到了结构力学以外的领域;第三,收敛性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形成了系统
的误差估计理论;第四,发展起了相应的商业软件包。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计算速度的不断提高,有限元分析在工程
设计和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
的有效途径,现在从汽车到航天飞机几乎所有的设计制造都已离不开有限元分析
计算,其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土木建筑、电子电器,国防
军工,船舶,铁道,石化,能源,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已使设计水平
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
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发现潜在的问题
三、经过分析计算,采用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原材料成本
四、缩短产品投向市场的时间
五、模拟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次数,从而减少试验经费
国际上早在60年代初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有限元分析程序,
但真正的CAE软件是诞生于70年代初期,而近15年则是CAE软件商品化的发
展阶段,CAE开发商为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在
大力推销其软件产品的同时,对软件的功能、性能,用户界面和前、后处理能力,
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与扩充。这就使得目前市场上知名的CAE软件,在功能、
性能、易用性﹑可靠性以及对运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基本上满足了用户的当前
需求,从而帮助用户解决了成千上万个工程实际问题,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工程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流行的CAE分析软件主要有NASTRAN、
ADINA、ANSYS、ABAQUS、MARC、COSMOS等。MSC-NASTRAN软件因为和NASA
的特殊关系,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以最早期的主要用于航空航天
方面的线性有限元分析系统为基础,兼并了PDA公司的PATRAN,又在以冲击、
接触为特长的DYNA3D的基础上组织开发了DYTRAN。近来又兼并了非线性分析
软件MARC,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限元分析系统。ANSYS软件致力于耦合
场的分析计算,能够进行结构、流体、热、电磁四种场的计算,已博得了世界上
数千家用户的钟爱。ADINA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由著名的有限元专家、麻省理
工学院的教授领导开发,其单一系统即可进行结构、流体、热的耦合
计算。并同时具有隐式和显式两种时间积分算法。由于其在非线性求解、流固耦
合分析等方面的强大功能,迅速成为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后起之秀,现已成为非线
性分析计算的首选软件。
2有限元的基本思路及解题步骤
2.1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近似性仅限
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
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Ritz法+分片函数”,
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
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
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
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
一。
有限元方法(FEM)的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
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
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
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
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有
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慢慢用于流体力学的数值
模拟。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
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
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
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在河道数值模拟中,常见的有限元计算
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根
据所采用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的不同,有限元方法也分为多种计算格式。从权函
数的选择来说,有配置法、矩量法、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从计算单元网格的
形状来划分,有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多边形网格,从插值函数的精度来
划分,又分为线性插值函数和高次插值函数等。不同的组合同样构成不同的有
限元计算格式。对于权函数,伽辽金(Galerkin)法是将权函数取为逼近函数中的
基函数;最小二乘法是令权函数等于余量本身,而内积的极小值则为对代求
系数的平方误差最小;在配置法中,先在计算域内选取N个配置点。令近似解
在选定的N个配置点上严格满足微分方程,即在配置点上令方程余量为0。插值
函数一般由不同次幂的多项式组成,但也有采用三角函数或指数函数组成的乘积
表示,但最常用的多项式插值函数。有限元插值函数分为两大类,一类只要求插
值多项式本身在插值点取已知值,称为拉格朗日(Lagrange)多项式插值;另一种
不仅要求插值多项式本身,还要求它的导数值在插值点取已知值,称为哈密特
(Hermite)多项式插值。单元坐标有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和无因次自然坐标,有对称
和不对称等。常采用的无因次坐标是一种局部坐标系,它的定义取决于单元的几
何形状,一维看作长度比,二维看作面积比,三维看作体积比。在二维有限元中,
三角形单元应用的最早,近来四边形等参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对于二维三角形
和四边形电源单元,常采用的插值函数为有Lagrange插值直角坐标系中的线性
插值函数及二阶或更高阶插值函数、面积坐标系中的线性插值函数、二阶或更高
阶插值函数等。
2.2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对于有限元方法,其解题步骤可归纳为:
1.建立积分方程,根据变分原理或方程余量与权函数正交化原理,建立与微
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等价的积分表达式,这是有限元法的出发点。
2.区域单元剖分,根据求解区域的形状及实际问题的物理特点,将区域剖分
为若干相互连接、不重叠的单元。区域单元划分是采用有限元方法的前期准备工
作,这部分工作量比较大,除了给计算单元和节点进行编号和确定相互之间的关
系之外,还要表示节点的位置坐标,同时还需要列出自然边界和本质边界的节点
序号和相应的边界值。
3.确定单元基函数,根据单元中节点数目及对近似解精度的要求,选择满足
一定插值条件的插值函数作为单元基函数。有限元方法中的基函数是在单元中选
取的,由于各单元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在选取基函数时可遵循一定的法则。
4.单元分析:将各个单元中的求解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性组合表达式进行
逼近;再将近似函数代入积分方程,并对单元区域进行积分,可获得含有待定
系数(即单元中各节点的参数值)的代数方程组,称为单元有限元方程。
5.总体合成:在得出单元有限元方程之后,将区域中所有单元有限元方程按
一定法则进行累加,形成总体有限元方程。
6.边界条件的处理:一般边界条件有三种形式,分为本质边界条件(狄里克雷
边界条件)、自然边界条件(黎曼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柯西边界条件)。对于
自然边界条件,一般在积分表达式中可自动得到满足。对于本质边界条件和混合
边界条件,需按一定法则对总体有限元方程进行修正满足。
7.解有限元方程:根据边界条件修正的总体有限元方程组,是含所有待定未
知量的封闭方程组,采用适当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可求得各节点的函数值。
3有限元的发展趋势
纵观当今国际上CAE软件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一些发展
趋势:
3.1、与CAD软件的无缝集成
当今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与通用CAD软件的集成使用,即在
用CAD软件完成部件和零件的造型设计后,能直接将模型传送到CAE软件中进
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进行分析计算,如果分析的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重新进行
设计和分析,直到满意为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和效率。为了满足工程
师快捷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许多商业化有限元分析软件都开发了和著名
的CAD软件(例如Pro/ENGINEER、Unigraphics、SolidEdge、SolidWorks、IDEAS、
Bentley和AutoCAD等)的接口。有些CAE软件为了实现和CAD软件的无缝集成
而采用了CAD的建模技术,如ADINA软件由于采用了基于Parasolid内核的实体
建模技术,能和以Parasolid为核心的CAD软件(如Unigraphics、SolidEdge、
SolidWorks)实现真正无缝的双向数据交换。
3.2、更为强大的网格处理能力
有限元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分析对象的离散化、有限元求解、
计算结果的后处理三部分。由于结构离散后的网格质量直接影响到求解时间及求
解结果的正确性与否,近年来各软件开发商都加大了其在网格处理方面的投入,
使网格生成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有些方面却一直没有得到改
进,如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自动六面体网格划分和根据求解结果对模型进行自适
应网格划分,除了个别商业软件做得较好外,大多数分析软件仍然没有此功能。
自动六面体网格划分是指对三维实体模型程序能自动的划分出六面体网格单元,
现在大多数软件都能采用映射、拖拉、扫略等功能生成六面体单元,但这些功能
都只能对简单规则模型适用,对于复杂的三维模型则只能采用自动四面体网格划
分技术生成四面体单元。对于四面体单元,如果不使用中间节点,在很多问题中
将会产生不正确的结果,如果使用中间节点将会引起求解时间、收敛速度等方面
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人们迫切的希望自动六面体网格功能的出现。自适应性网格
划分是指在现有网格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估计计算误差、重新划分网格
和再计算的一个循环过程。对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在整个求解过程中,模型的
某些区域将会产生很大的应变,引起单元畸变,从而导致求解不能进行下去或求
解结果不正确,因此必须进行网格自动重划分。自适应网格往往是许多工程问题
如裂纹扩展、薄板成形等大应变分析的必要条件。
3.3、由求解线性问题发展到求解非线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性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许多工程问
题如材料的破坏与失效、裂纹扩展等仅靠线性理论根本不能解决,必须进行非线
性分析求解,例如薄板成形就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大位移、大应变(几何非线性)
和塑性(材料非线性);而对塑料、橡胶、陶瓷、混凝土及岩土等材料进行分析
或需考虑材料的塑性、蠕变效应时则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众所周知,非线性问
题的求解是很复杂的,它不仅涉及到很多专门的数学问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理
论知识和求解技巧,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为此国外一些公司花费了大量的人力
和物力开发非线性求解分析软件,如ADINA、ABAQUS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
有高效的非线性求解器、丰富而实用的非线性材料库,ADINA还同时具有隐式和
显式两种时间积分方法。
3.4、由单一结构场求解发展到耦合场问题的求解
有限元分析方法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来求解线性结构问题,实
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而且从理论上也已经证明,只要用于
离散求解对象的单元足够小,所得的解就可足够逼近于精确值。现在用于求解结
构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和软件已经比较成熟,发展方向是结构非线性、流体动
力学和耦合场问题的求解。例如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的热问题,金属成形时由于
塑性功而产生的热问题,需要结构场和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交叉迭代求解,
即"热力耦合"的问题。当流体在弯管中流动时,流体压力会使弯管产生变形,
而管的变形又反过来影响到流体的流动……这就需要对结构场和流场的有限元分
析结果交叉迭代求解,即所谓"流固耦合"的问题。由于有限元的应用越来越深
入,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耦合场的求解必定成为CAE软件的发展方向。
3.5、程序面向用户的开放性
随着商业化的提高,各软件开发商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满足用户的需
求,在软件的功能、易用性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投资,但由于用户的要求千差万
别,不管他们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因此必须给用户一个开放
的环境,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扩充,包括用户自定义单元特
性、用户自定义材料本构(结构本构、热本构、流体本构)、用户自定义流场边
界条件、用户自定义结构断裂判据和裂纹扩展规律等等。
3.6软件开发强强联合
根据有限元软件在装备行业的应用情况,有限元软件之间的强强联合必将更
加有效推进有限元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值模拟软件的商业化和软件公司开发方向
的专业化,各数值模拟软件公司将会出现强强联合的局面,以解决复杂装备产品的
设计制造难题
关注有限元的理论发展,采用最先进的算法技术,扩充软件的能,提高软件
性能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是CAE软件开发商的主攻目标,也是其产品持
续占有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解题思路及发展趋势,总结了有限元法的
应用现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有限元法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是有限元法发展
应用的新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软件的更新,有限元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攀,黄放.有限元方法的发展状况和应用[J].电机技术.1999年02
[2]期李昱君.语境视角下的有限元法发展史[J].山西大学,2008-06-01
[3]刘英魁.有限元分析的发展趋势作者[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6期
[4]张永刚.有限元法发展及其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1期
[5]董志高,吴继敏.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应用与发展[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0
年3期
要都玩搜服,新开传奇网站,1.76复古传奇
JrrDz5g5WBL9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9:2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9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