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人生是个浩瀚的词,世间百态都在这一个词里挣扎。生死
与共,朝秦暮楚都在这一个词里,被不同的人演绎着,爱情、友情、
亲情也在这一个词里诠释。此时提及,便有些不敢高声了。
也有人说,人生是一场盛宴。说来,人生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盛
宴,在这场盛宴里,一切的悲欢离合都只是一道菜。每一道菜,无论
你喜欢或不喜欢,都被命运这个词逼着去尝试。若是早有预见倒也罢
了,若是突遭横祸,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从容如昔。
谈到人生,就会想起孤舟一叶的漂泊,想起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蓑
笠,想起那披蓑戴笠的老翁。那个从柳宗元的诗里走出的老翁,置身
于一片苍茫飞雪里,什么样的人生际遇让他如此淡定?那样繁花乱舞
的时刻,能静守一份镇定,一任风雪地肆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间事,在一句话里成为无限可
能。那些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多半是有些温情的。我们不但可以用砖
石砌成的堡垒去阻挡,或许还会在有雨的时节,听雨敲窗的清音;会
在飘雪的日子,对雪赋华章;清风几缕,闲云几束,更是人生好时节
了。
然而,人生的风雨远没有自然界的风雨这般温柔。一旦来临,便
是狂风骤雨,不管不顾地砸向没有丝毫警惕的你。原本的生活便会在
那场风雨里面目全非,甚至彻底改变。旧时的习惯会让你在突变里念
念不忘,会让你对新的生活有着诸多的抱怨。或许会因一场风雨而让
你颓废,自暴自弃。可生活,并会不因此而改变。
那时,就需要老翁的淡定。不管生命里遭逢了什么,最需要学会
的就是——面对——坦然——从容——继续。虽然这些词汇排列起来
并不难,在生活里依序地走下去,却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旅程。但不管
多难,只要坚持了,就一定能够走出自己的灿烂。
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一生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都只能是少数。
那些被幸福的光环围绕着的日子,就似一场泡在温泉里的时光,感觉
不到时光流逝,也感觉不到世俗的险恶。那时,恐怕连人间的四季变
化都在心之外的时空里繁衍。一心只有那拥在怀里的暖,细细的品着
童话里的精致。
但那样的时光,对一生来说,恐也只能是“偶尔”。人总不能活
在“偶尔”里,也不能将那一份“偶尔”来当作生活的标准。这样,
对自己是一种残酷,对生活也是一种苛求。
人生在世,不如意、不遂愿的事实在太多。然而,对于生活里一
直平淡着,虽无明媚阳光,但亦非风雨交加的人,极难面对生活里突
至的变故。若人生中的事,如花开,如叶落,能够让人预料几分,倒
也没有那份突遭变故的无奈与茫然不知所措。只是生活中的事,实在
不能象天气,能够预测。
生活不是自然界,没有规律可遁,就象人生没有风向标一样,你
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你将会遇到什么。不管从前有过多少恩
爱情仇,或许都会在一场灾难里灰飞烟灭。不管曾经有多少经典的誓
言,也都会被一场“艳遇”洞穿。那时,看着曾经,你会哭笑不得的
面对曾经写下的“永远”,那一地狼藉的爱情,也会让你啼笑皆非。
哭也好,笑也罢。总得接受,总得面对。若一直的沉溺,无异于
自己给自己设下一座监牢。被囚禁的人,失去的仅仅是自由,而被囚
禁的心,失去的是整个人生。
生活就是一场永远也没有预告的连续剧,主角是自己。如何在这
场戏里,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需要经历,需要磨练,更需要认真。
经历过坎坷,你就会明白坦途的难得;经历过流泪,就知道微笑的美
丽;经历过欺骗,就知道真诚的可贵;经历过苦难,就会明白生活其
实待自己不薄。
其实在一生里,人的一生也不过就是往昔,现在,将来,更小的
范围便是昨天、今天、明天。这样短暂的时光里,属于我们的,属于
彼此的也就是现在,就是今天。
人,不能活在明天或者将来,只有今天,只有当下,只有现在。
一直这样以为,而且经常对朋友起看到过的一段话:一个人为什么不
快乐,那是因为他总在为已经发生的事而后悔,为还没有发生的事而
烦恼。如此,面对人生的得失,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不能
舍弃。
面对人生里的风风雨雨,坦然一些,镇定一些。象那披蓑戴笠的
老翁一般,无论身边有多少风雪,我自悠然。笑看人世的沧桑或浮华,
一切的一切都不过云烟,匆匆,太匆匆。于彼此,过客,或者相守,
于一场人生的盛宴来说,实在是没有太多不同。若不能相守,只能是
过客,那么,就把微笑留给他,让他在蓦然回首的一瞬里,记住的,
仍然是你淡定从容的笑。
孤舟蓑笠翁,不只是一副画,也是一种心态。面对生活里的磨难,
能够如那在风雪里镇定自若的老翁般,多一份坦然,多一份悠然。我
们还有什么不能放开,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看淡一些,其实一生的时
光纠缠在得失里,瞬间的悔悟也只能是后悔。
不如,此刻放开,放弃了仇恨就是解救了自己,放弃了对往昔的
沉迷就是新的开始。阳光就一定会眷顾,毕竟,阳光总在风雨后!
笼统地说,人们一般会有两种心态来看待世界上的事物,一个是乐观
的态度,另一个是悲观的态度。悲观者总看到世界灰暗的一面,而乐
观者却总是看到世界光明的一面。同样是半杯水,在悲观者眼中,它
是空的,而在乐观者眼中却是半满的。我们有权选择做一个悲观者或
是乐观者。但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满阳光,要想驾驶好自己的人生,我
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乐观。难够乐观的人,使拥有豪迈的人生欢歌;
难够乐观的人,使能感到世界的无限好;能够乐观的人,便善于把如
烟往事忘却;能够乐观的人,便具备“大肚能容忍天下难容之事”的
宽阔胸怀。
乐观与悲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点。比如:某人在一次事故中丧
失一条腿,如果他乐观,就会庆幸自己在车轮下捡回一条命。如果他
悲观,则会沮丧地哀叹:“少了一条腿,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悲观的人常会担心天塌下来砸死自己;而乐观的人会想,即使天塌下
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乐观的人前面似乎总是风和日丽,甚至还能
化腐朽为神奇,在不幸中创造奇迹;而悲观的人前面似乎总是阴雨绵
绵,在无奈中前进,前进中又遇无奈。
远离悲观并非反其道而行,一脚迈向另一个极端,成为盲目的
乐观者。盲目的乐观本身就是一种不现实的生活态度,这是脱离实际
的乐观者,最终也将导致问题推积如山。生活本身是折衷的产物,所
以心态也不妨中性一点,做个脚踏实地的乐观者。假如你是个悲观的
人,选择了悲观的态度,那么你将时时忍受忧郁、痛苦的折磨,你的
工作、你的健康、你的心常常是阴暗多雨的。一味抱怨的悲观者,看
到的总是社会灰暗的一面,即使身在春天的花园里,他看到的也只是
折断的残枝,墙角的垃圾。而一个脚踏实地的乐观者会成为已经拥有
的这些而感到满足,他看到的是嫣红的鲜花,飞舞的蝴蝶。
一个脚踏实地的乐观者,通常不会被搅扰在失败的错误中,他
们会从中总结经验,把未来做得更好。诚然,在困难中发现价值并非
易事,但积极地认识困难和挫折,就能很快战胜负面情绪,最重要的
是,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练习和发展的能力。伙伴们,假使我们今
天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们当然
会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们可以选择成一位受害者,
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们当然选后者。人生就是选择,归根到
底,就是要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人生是一串无数烦恼穿成的念珠。既然能快乐地过每一天,我们为什
么不选择快乐呢?确实,心态决定人的一生,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
人生结局,希望我们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乐观者。
水,以一种流动形态存在,是物种起源的摇篮,却又是如此简单。是
的,它很简单,再普通不过的微观粒子,无处不在,轻盈透明。但它
并不因为简单就失去了重要性,恰恰相反,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
条件,正是由于无处不在的水,人类才能过着安乐、舒适的生活。而
水的流淌,也关系到了整个民族的命脉与历史,黄河两岸,尼罗河边,
印度河畔,都各自哺育了一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水,就是这
样,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聚点滴成波涛,汇大湖而成四海。所以,
当它流进殷末周起的中华历史时,有了一个被称为“睡在羊背上的人”
在他那本影响后世甚广的《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叫人体会到水的意境:简单,深远,丰富,
坚韧。它是说做人也要像水这样,简单朴实,孕意深广,人若能做到
像水一样,那便为上善了。
也许会有人觉得再简单不过,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上善若水
呢?水一样的纯净,水一样的澄明,水一样的大智若愚,水一样的源
远流长?这样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之人,他能在喧闹中开辟出自己
的一席田地,他能在纷扰乱世中找到自己的归隐,他能在流言蜚语中
静下自己的耳根,这样的人必是与山为邻,为水为友,出仕则心神俱
孤,但仍然超然物外,淡泊宁静。
我想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秉承了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静
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待人接物永远笑脸谦和,偶遇知音则被挖掘惊世
才情,来时干干净净,走时了无牵挂,只留下水流过的痕迹——那思
想的光辉与伟岸的人性。
上善若水,简单,却那么难。
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感悟中华美德之精髓一句话一辈子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这两句话历来
成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由于出处年代久远,加之古人的
话一个字概括多种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致使人们理解不同,
说法不一。我们在正确理解古人说话的含义时,必须将前后相关的话
语、省略语句、引伸意思联系起来理解,才能领悟古人说话的真实含
义。从“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道”
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几于道”的“几”
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
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
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
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
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说水是“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受尊崇
的美好品格的示范,倡导人们效仿呢?为此,孔夫子将水被崇尚为“上
善”的原由,从功效、特征、性格、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层次
的解释:
孔子说:水有五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
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好像有义;
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好像有勇;安放没
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
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
西(归宿必处东),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
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
悟、效仿)。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前呼后应阐述了才能与
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天行健(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有力不可抗拒的
运行法则影响世界),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才能的人应该不断追求、
进取、强壮自己)。这句话是阐述强者应当通过不断的努力具备超凡
的济世才能。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后,真的叹服华夏精英周文王被关
在牢笼七年里,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经》中豪气冲天喊出了“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万古回荡的豪言壮语。秉承父辈的宏志,气势豪
迈的大英雄周武王后来率领几万锐不可挡的军队,“牧野之战”誓言
高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举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竖起
你的矛)!将纣王的几十万商军打得落花流水那就不是怪事了!明白
了前一句话的含义,对后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容易理
解了。易辞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以宽广深厚
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与前一句紧密联系,用大地的宽广厚实来比喻人的胸怀气魄。意
思是说,君子应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
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这句话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
对应,告诫君子不但要有与众不同的济世才能,还要有高尚的品德,
具有造福万众的奉献精神。也就是强调有才有德,德才兼备。由此可
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进取、蓬勃向上
的精神风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展示了中华民族胸怀宽
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两句话联系起来,意思与原来出处
就有了新的取舍。两句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像
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胸怀,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
万物,造福万物。
由此而感叹:我们的老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美德作
为自己处身立世的准则,像水一样,以自己宽广深厚的胸怀,美好的
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思想境界是多么
崇高。难怪他们能够在与大自然抗争的遥远岁月,逢灾受难、历经艰
险,从“山顶洞”涉水到“河姆渡”,又爬上了“半坡村”,再走到“二
里头”,继后遍布黄河长江流域。一次又一次从“山穷水尽疑无路”
的困境中走出,一次又一次从险象环生的民族生存竞争中生还。他们
自强不息,生息繁衍,由弱到强,发展壮大,以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五千年文明延续,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亚洲开创了一大片美丽富饶的
生存空间。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正是因为有如此美德赋予了中华民族
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
而形成的中国魂,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环顾浩浩寰宇,
面对动而不静的世界,谁有理由说,具有如此美德的民族,不会再一
次在世界崛起,光芒照耀朗朗乾坤?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8:1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8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