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
假期里,我读了白落梅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颇有感
触。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家兼文学家,人如其名,朴实坚强、
内心细腻、清理端庄。在她所生活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却
依然能如此坚强、纯净,如一朵在皑皑白雪与刺骨寒风中傲然绽
放的梅花一样,容不得丝毫污染,愈是恶劣的环境,活的.越辉
煌,我想,作为一个女子,可以做到这样,也就算是极致了吧!
在人们眼里,林徽因几乎拥有了一切:出众的才、倾城的貌、
纯洁的心和幸福充实的生活。可是,你们可否想过,林徽因,她
也有伤痛呢?康桥绝恋,林徽因和徐志摩两情相悦,遗憾的是,
这个爱为什么来的这样迟?林徽因,她终究带着不舍逃走了,逃
得那样仓促,那样决绝!她带走了悲痛与思念,却给徐志摩留下
了美好的回忆。人们可能会怪罪林徽因的残忍,可是,林徽因知
道徐志摩是有妇之夫,她是那样纯净,而不愿去破坏别人的家庭。
况且她也知道徐志摩是不适合她的。林徽因只想要平和安稳的生
活,而不希望生活有太多的变故,这恰恰是徐志摩给不了她的。
所以她选择了另一位才子——梁思成。
林徽因虽然伤心,可却从不把它在诗歌中表露出来,而是深
深埋藏在心底,不愿意让别人去同情。她的诗,清新淡雅,蕴含
着许多哲理,仿若一杯清茶,只是粗略地喝,不会有一丝味道,
唯有细细地品,才能领会到其中那一抹淡淡的清香。我不愿做一
个悲情的女子,而希望同林徽因的诗一样,安详、纯美,从不带
有一丝一毫的叹息,留下的,是对未来无尽的憧憬。
林徽因的一生是曼妙的。她创作了很多绝美的文学作品,在
建筑学方面,也对这个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是那样吃苦耐
劳、默默无闻,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连在生病期间,也仍旧
在不眠不休地工作,一直到去世。也许,就是因为她的勤奋、端
庄和纯净,才会让徐志摩渴慕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
金岳霖暗恋了一生。
女子的美貌,那是天生的,改变不了的,并且会随着时光的
流逝而消失殆尽。时光夺不走的,我想也就只有内在的美罢!林
徽因之所以再世人眼里是永远美丽的,不止是因为她柔美的貌,
更多的,是因为她的内心纯洁如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莲,“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侵蚀,一直保留着原有的那干干
净净的样子。但她的内心也不全是“干干净净”的——她是拥有
梦想的!她也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便是内在的美。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定会有阻碍。但当你披荆斩棘,征服
了一切困难后,前方便是春暖花开。这时的你,虽有可能已经被
岁月的沧桑夺去了青春的美貌,可是,你那如花的笑脸,和纯美
的内心,却会诉说着春天的气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2
花开有声,因为倾听;草长有声,用心良苦;水滴有声,倾
听有径。为了倾听她的心跳,我付出了一滴眼泪。
——题记
我是西湖里的一朵白莲。
每天都有无数人慕名而来,为一位女子,那个如我一般的女
子——林徽因。
他们说,她很美,闲淡如莲。
他们说,她是一个高贵灵秀的女子,一生能得三个优秀男子
的倾心呵护。
他们说,她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女子,走南闯北留下多少风韵
诗篇。
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大娰嗣徽因,则百斯男。”这是她的名字,诗一样的名字,
诗一样的人,在康桥画上最为柔情的一笔。正处花季的她遇上年
仅24岁的徐志摩,这个多情才子对她的诱惑是难以言喻的。尽
管徐志摩已有家室,但他们还是爱得义无反顾。都知道,天下没
有不散的宴席,可还是信誓旦旦地承诺永远。也许,他们正是那
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人。尽管后来的她不辞而
别,尽管徐志摩签了离婚协议书,也未能换回他们之间亦深亦浅
的爱意。我依然相信康桥时光定是他们一生中最为怀念的一段时
光。因为爱,他们相逢;又因为爱,他们分别。林徽因从不会因
为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步伐。离开,就昂首阔步地向前,绝不回头。
她是一个敢爱,决绝的女子。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这
是她对梁思成的回复,更是一份承诺。这个选择注定了她平淡简
单却永远不会孤绝和贫瘠的一生。也许这一生并不是完美无缺
的,却一定是最清宁安稳的。许多人说,她活得太清白了,清白
得就像那轮悬挂在中天的明月,让人不敢亦不忍亲近,生怕她的
洁净会照见自己的污浊。那么多的女子为了爱情将自己伤得千疮
百孔,支离破碎,唯独林徽因没有那些悲绝的回忆。
她是一个清绝,真实的女子。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这首《你是
人间的四月天》是徐志摩死后林徽因为他而写的一首诗,但这其
中,是否能看见那个守了她一生、爱了她一生的金岳霖的影子
呢?
呵,有人说,金岳霖的住处始终是挨着林徽因的。一代学界
泰斗终身不娶,也只为守着一人,那美丽如蝶的女子。我始终觉
得,尽管林徽因以她绝代姿容,旷世才情,冰洁风雅让三个最优
秀的男子深爱了一辈子,却唯独只有金岳霖一人,将这份爱贯彻
到底。徐志摩倾慕干净清澈如精灵一般的林徽因,却也爱上了妩
媚妖娆如玫瑰的陆小曼;梁思成虽倾心照顾了她一辈子,却也在
她死后,娶了他的学生林洙;只有金岳霖敬她爱她,直至生命结
束。如果我不知道林徽因是个怎样的人,那么通过金岳霖默默守
候的一生,我也会明白,她有多么值得怜惜。
她是一个温情,坚强的女子。
我好像懂了,又似永远懂不了,那个谜一样的女子——林徽
因。
这样的女子真的太过聪颖,她懂得如何让自己洋溢着迷人的
魅力,不经意间,无意地看着花开花落,却成了他人眼中永不凋
零的花。她永远不会让自己陷入苦恼,任何时候,她都可以让自
己优雅地行走,着一袭素色白裙,走在人间四月天,等待一树又
一树的花开。春天早已远去,她却还在,如池中白莲,烈日下,
依旧美得自然。
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身姿越显灵劲,咦,那幽而不腻,腻而
不俗的香气……我是多久没开花了呢?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3
在两周前,我受推荐读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天阅读大概二十页,家长非常支持我的阅读,而我,也非
常喜欢阅读,阅读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对于这本书,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能说毫无意义,不痛不痒
就是了。与副标题“林徽因传”大为不符,若是带着以了解林徽
因生平的目的来阅读这本书,恐怕就大失所望了。整本书真正描
写林徽因往事的并不多,只是简单描写了林徽因与三个男子之间
情缘。阅读时常会感到很累,通篇拖沓啰嗦重复的议论让人忍不
住不断掠过。不断重复不断拖沓的抒情散文竟然凑够了一本书的
厚度,简直让人称奇。也许算是一本言情小说?不管怎样打着林
徽因传记的标题还是不免让人有被欺骗的感觉,且并不大适合广
大中学生阅读,只能说其中不乏清丽优美的语句,值得积累及运
用。
在与林徽因有过感情纠葛的三个男人中,我最倾向于金岳
霖。世上最难莫过“永远”二字,徐志摩同时还有陆小曼,梁思
成也在妻子过世后再娶一位,只有金岳霖是扎扎实实一生只爱着
守护着林徽因一人,可惜终究,还是被辜负的。
读完此书,我最大收获在写作上。应做到全文围绕标题写,
写作时应时刻小心“空洞”二字,没有具体内容空有抒情议论的
__最终只会被评价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无法打
动人心。
我认为读课外书大有所益,关于阅读我的期望在希望能得到
一些真正好书的推荐,不希望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书上。
自己阅读的不足在于还不够精读,对于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__
通常一掠而过,应学会接受不同类型的书,全面的丰富自己的阅
读。
不论是好是坏都不会拒绝自己读过的任何一本书,是正是反
都会有收获。人生亦是如此,经历的任何事都会有值得总结或反
思的地方,珍惜每一次,让它们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4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林徽
因
或许偶然,又或许必然,在我最心生浮躁的时候,让我遇到
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本书,亦如林徽因这个人,从不落俗、高洁、宁静,如那
四月的天,静静绽放那无法让人忽视的美。
难怪胡适先生称林徽因为“民国第一才女”,她的这一生,
既能沉鱼落雁,也能吃苦耐劳,更能写得一手好__。能文能武,
能刚能柔,或许她,就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最佳模范吧。
她,虽静,却不柔弱。面对自己喜爱的建筑事业,她从不放
弃,在重病期间,依然和丈夫梁思成四处考察研究。男人能做的
脏活累活,她也做,看似手无缚鸡之力,体内却爆发出了令人无
法想到的能量。
她的坚持与韧性,给了总是轻言放弃的我巨大的心灵撞击。
面对生命的考验,她亦能坚定的跨过这道坎,我们生活中那些小
小的挫折,又算的了什么呢?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坚持,磨练自己
的意志,才能如那凤凰涅槃般,寻找到那个最棒的自己。
她优雅、安宁,淡然处世,也平静对人。我想,在她的情感
道路上,最放不下的,还该是那徐志摩吧。梁思成的宠爱,金岳
霖的陪伴,都未曾令她心痛,而徐始终是她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那一场康桥绝恋,那一个深情、有才的徐志摩,让情窦初开
的林徽因彻底心动了,可她又是何等的机智,在自己还未受到伤
害的时候便华丽转身,留给世人一个优雅的背影。她平静得惊人,
让她最亲近的人都几乎猜不透她的心思。
有些事真的不用解释,懂你的人自会懂,无缘的人终不会理
解。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教会我的另一个道理吧!或许真有那样一
种境界,令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唯靠心与心的碰撞、交流……
感谢林徽因,是她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人,就要活得有价值。
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目标而奋
斗的时候,你会将一切置之度外,用心感受,用心去领悟,你才
会发现你的意义。
静下来吧,褪去世事铅华,回归本色,看淡那些无义的功成
名就,做一个安静、优雅,如四月天般的女孩,因为你该懂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5
借着这次学校读书会的机会,拜读了白落梅的《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结识了林徽因这个美好如四月的女子。总的说来,
我觉得林徽因是个感性却又理性的人。
说她感性,可以从她的作品中看出,在她30多岁时写的《你
是人间四月天》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从《一天》
中:今天十二个钟头,是我十二个客人。第一个来了,又走了,
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的胸怀,黄昏
却蹑着脚,好奇地偷着进来!我说:朋友,这次我可不对你诉说
啊,每次说了,伤我一点骄傲。黄昏黯然,无言地走开。孤单的,
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怀抱。可以看出她的忧愁,为时局而忧,为
寂寞而忧,为没有高朋满座而忧,为彼时的徐志摩不在而忧,为
自己的健康而忧。就是在这个寂寞的春天,病中的林徽因用她独
特又寂美的文字,表达了她惆怅难言的心境。
说她理性。
16岁花样年华的林徽因与徐志摩在康桥相遇相恋,茗茶对
诗,花前月下,但是知道徐志摩结婚,她就果断逃离,不留后路。
在徐志摩离婚,回到北京的再次接触,和在接待泰戈尔时,他们
一同出席活动,合演泰翁的诗剧《齐德拉》,一度让林徽因在徐
志摩和梁思成之间徘徊,但理智的她知道自己想要过的是现世的
安稳,所以在一个黄昏约见徐志摩,说明两人的关系。但说她理
性呢,又不全是,在徐志摩葬身空难后,林徽因让赶往现场的梁
思成带回一片飞机的残骸,挂在自己的卧室,表示纪念。似乎一
点也不顾及梁思成的感受。
同时,我觉得她还是一个热心事业的人,在那个女人还是很
少抛头露面的年代,她为建筑事业四处漂泊,以致肺病越来越重,
一次到了已经要医生告知必须静养,而还有一次更是一病,卧床
不起,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帮梁思成的书作序,还承担
起全部的校对任务。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6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品读两个江南女子的淡然
故事
读着白落梅清雅诗意的文字,品着微苦的一杯热咖啡,电影
花样年华的插曲重复的播放着,在这四月的暖阳下我似乎梦回了
那个纷繁韵味的二三十年代,而她,这个如白莲般的女子正是生
于这个短暂而精彩的时代,她就是美丽而淡然的民国才女——林
徽因。
我品味着白落梅的文字,爱上了淡然的林徽因,亦爱上了淡
然的白落梅,一个是民国乱世时清雅的才女,一个是现代繁乱城
市中默默书写故事的作者。或许,白落梅觉得林徽因在某些细微
之处和自己有些相似,才会如此细细的去品味她的人生。两个人,
一个生于江南,一个栖于江南,皆濡染了江南水乡的风韵气息,
皆明白淡恰的瞭看人生,可能有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众男子心中
永远的梦中情人,如玉如莲;一个是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江南
作家,如梅如雪。
几十年之前的硝烟湮没了那个繁华古韵的时代,而今,人们
心中的硝烟埋没了那些仅存无几的古韵,或许还有极少数人还在
竭力的寻回那份流传了数千年的古朴和静雅,可是岁月的更迭,
迷乱的空气使得人心浮躁不安。
我只期愿,岁月静好,人心清白。
撑一把油纸伞,着一袭缎袍行在那条背静的巷陌,任春雨吹
打,任清风拂面,只求心房不潮湿,足矣。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7
读书心得之前,或多或少听到些关于林徽因的事情,在亚马
逊上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排在文学类的第一名,我
就买来看一看。看完后,我觉得林徽因不仅让我喜欢,更让我拜
服。
我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气质容貌、文学与事业兼备的女子,
现在,我真的了解到了这样的一个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国第
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
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让人拜服的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而
是她的精神,她的坚持。林徽因对工作的热忱是任何人都劝阻不
了的,她如此的骄傲好强,只听从自己的心。即使卧病,她也没
有让自己闲下来,当梁思成接受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时,
林徽因亦按捺不住,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抱病阅读了二十四
史做足资料准备,并写了该书的第七章,又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
阅和补充工作。
内心充满热爱的女子,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怪不得她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记挂
了一生,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我喜欢上了林徽因,她与
其他才女不同,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用大量悲伤的文字来渲
染其心境。她骄傲却不孤绝,她清新却不薄冷,她安静却不寡淡。
无论是生活中的林徽因,还是诗中的林徽因,都那么的让人喜爱。
她既不是让人穿肠至死的毒酒,也不是绚烂至极的芍药,她只是
一杯清淡耐品的闲茶,是一朵雅致素净的莲花。正如书中所说:
“林徽因知道,一切痛苦都要自己承担,她没有理由将自己的病
痛强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纵算卧病整整四年,也让文字不悲不
泣,让日子过得不惊不扰。也许她征服不了命运,却可以驾驭自
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
她是一个贪恋岸上烟火的女子,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
不慎溺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这也是我最钦佩她的
一点,这也是我想做到的一点,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如海一
般,任外界如何纷扰,内心却可以平静淡然。许多人携飞沙风尘
上路,而林徽因则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况下,她都可以做到
诗意美丽,不同俗流。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他时,林徽
因说:“我觉得你是一本书,我想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读,你准
备好了吗?”连这样的问题,林徽因都可以回答的如此诗意。读
完这本书,我觉得林徽因爱的始终是徐志摩,她之所以嫁给梁思
成,是因为她如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般,只想让徐志摩看到她的
好,害怕他了解了她的普通而离她远去。
一个人纵然勇敢,也会害怕失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句话也许正是白落梅想说给林徽因听的,因为我看完这本书,
也想一遍一遍的对林徽因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8
我喜欢蓝天白云,小鸟也不要打破它的宁静,就单单是它们
就好。我喜欢一个人吃饱饭买一瓶酸奶沿着竹园后面的幽深小径
散步,听着校园广播,我偶尔走走神,不知为什么会笑,很安适,
就喜欢这样,很享受。我喜欢静,喜欢林徽因的安好,喜欢你若
安好的晴天,所以我毫不犹豫的看了这本书。
记得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我有点忘记了,就特地
上查了一下,它的内容如下: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
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
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这本书写得就是林徽因一生的经历故事。包括她的年幼生
活,她出国留学的经历,她与徐志摩相识相恋,她与梁思成相见
相亲相爱相依相伴一生,她与金岳霖的漫长故事……对于林徽因
的具体介绍我就不多说了,何况我怕自己描述的不够准确,对有
些内容也有点不记得了。我就想说说一种感觉吧,对林徽因,对
这本书、对她的一生说说一些我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就只看到、听到这个名字,我就由心的喜欢
上这个人,可能我把她想象成我心目中定义的她。通过书看了她
的一生,同样的,我欣赏她,喜欢她。看了她的面容,(记得今
年四月份去新会梁启超故居时,看到了几张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
的生活照)她的气质,真的很美,很吸引我。我觉得这位女子,
真的让我喜欢。可能,她就是这么一个招人喜爱的人儿,或者,
她就对了我的眼。
这本书,我是一年多前看的了,具体内容我还真的有点记不
起来,不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给我的韵味,给我
的感觉,给我的触动,一直在心里,无法磨灭。我还记得后期,
徽因因为国家形势、生活环境各种原因生病了,而且蛮严重的,
但她还是跟随丈夫回国了,并且跟随丈夫去各个地方考察建筑建
设,途中并没有喊累、喊停,而是带病坚持了下去,与丈夫共同
进退。()其实林徽因真的是一个并不坚强的女子,最起码在自己
的丈夫面前,女子是最容易表露柔弱的一面的,但,相反的是,
林徽因她坚持了下来,在自己的丈夫面前坚强了一回,她更多的
希望自己能帮到丈夫,即使帮不到也不拖累。看的出来,林徽因
对梁思成的爱是有她特有的方式表达的。有人说,林徽因最爱的
还是徐志摩,而梁思成是林徽因最合适的人。我不觉得这句话是
错的,但我也不赞同这句话的意思。看到林徽因为梁思成丈夫所
做的,那确确实实是爱,照片中林徽因对梁思成的笑容,那确确
实实是幸福的。
不管是对丈夫,还是对待别的事情,我觉得林徽因都有自己
的思想、态度、方式来面对、解决、处理,不管那是一种好与坏,
再或者怎么样的方法,都是有着深深的林徽因的味道,可能就是
这样的一点一滴相聚,让我渐渐的喜欢上这名女子吧。另外,我
真的很喜欢这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9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心里不知道是何许的感觉,只知道美美
的,带有诗一般的韵味,就像林徽因,总是给人以清洁、美好的
感觉…
只看林徽因的诗,我们知道她是温柔的,出身于官宦世家的
她应该是身居豪宅,不问世事的大家闺秀,然而进一步了解她之
后,我们会发现,她虽然有着诗意的人生,她却不喜欢一个人的
独处,煮一壶香茗,约3、5个好友,一起夜下话谈,谈人生谈
理想谈事业谈诗词歌赋或许才投她意,但是对事业极度热忱的她
却很少有这样的时间,只有在香山养病的那4年,才可以这么惬
意的生活,但是病情稍微有些好转,她就立即投入到自己喜爱的
建筑事业中去,喜欢一个人,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因为喜欢,就
像她喜欢古建筑一样,没有其他的原因,无关风月,只是喜欢,
故以她的才华,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一番作为,创造一
番辉煌!每个人都是过客,缘起缘灭都是前世今生早就注定的,
今生我们擦肩而过,来世或许就会有那一次回眸。
不需要刻意的去记住谁,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忘记谁,前世的
债今世会来偿还,今世未了的情来世可以再续。但是谁又能知道,
到底有没有那奈何桥,前世今生,我们在乎的那个人,来世是否
还可以记得或者会忘记!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遇到了24岁的徐
志摩,她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了风华正茂的他,在剑桥之上,
两个生来就带着诗意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擦出火花,这或许早就注
定了。林徽因是理智的,任何时候她都不会让自己尴尬,让别人
看到自己的软弱,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摆脱不了徐志摩的妻子张幼
仪的阴影的时候,她断然的选择了离开,没有告别,就像徐志摩
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知道林徽因的离开是为了什么,因为他懂她…后来徐
绝情的与张幼仪离了婚,本以为这样林徽因就可以接受孑然一身
的他,与他相依相守,但是他不知道林徽因是骄傲的,她同大部
分女人一样,在浪漫的爱情与安稳的生活面前,她最终选择了梁
思成给的安稳的、真实的生活,即使心里深爱着那浪漫,也只能
是藏于心底,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回味…也许只有林徽因
才有这样的魅力,才能让多情的徐志摩挂念一生,让梁思成宠爱
一生,金岳霖守护一生。即使后来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他心里
也永远有着林徽因的一席之地;“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
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林徽因沮丧的说,梁思成第二
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
永远幸福。”他用实际行动宠爱了她一生;金岳霖,我不知道从
何说起,终身未娶,只为爱她,他永远都是她的邻里好友,他会
随着她的居所的变更而变更,一生守护,无怨无悔。
徐志摩是多情的,他不止有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
人,还有凌叔华,虽然最爱的只有林徽因和陆小曼;梁思成纵然
是宠爱了林徽因一生,但是在她逝世几年之后,他还是娶了自己
的学生林洙;只有金岳霖是钟情的,终身未娶,即使在林徽因去
世之后,还记得她的生日,靠以前的回忆度过余生。感情的事我
们总是说不清楚,没有谁对谁错,我们只是羡慕林徽因传奇的一
生,感动金岳霖的痴情。林徽因是美丽的,是智慧的,纵然是病
魔缠身,仍然写了很多诗词并为中国的建筑史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而且还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了解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总会让
我们感慨万千,深思千万。
她的生命只有51年,对于现在人来说,这个时间并不长,
但是对林徽因来讲,51年刚刚好,不长不短,她在有限的51年
里做了自己该做的,奉献了自己该奉献的,没有大起大落,亦没
有大喜大悲,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留下了温暖…或许真的是有缘
分这一说,她写了人间四月天亦在人间四月悄然离去…我说你是
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
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
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0
南国的烟雨,铸就了她无与伦比的诗情,面对生活的坦然、
平静、如一朵白莲清绝遗世。她——就是林徽因,是爱、是暖、
是希望、她是人间的四月天,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
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
林徽因生于杭州,一座被誉为天堂的千年古城,有无数文人
为西湖题词,沉醉与杭州独有的清韵,独有的诗情。
她与徐志摩相恋,或许是她人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刻,伦敦,
康桥,泛舟康桥,他们彼此都沉浸在诗意的美好,多年后,徐志
摩写下了《再别康桥》,语句中透出对往昔的追忆,一去不返的
时光,历经多年,早已是物是人非。
这本书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林徽因的生平,或许每个人
对林徽因,总有不可言传的倾慕,她作为那个时代独有的才女,
在诗坛上显现出柔情似水,而她亦是建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众
多贡献。文学是调配凡尘烟火的工具,而并非她的生活,她有着
属于自己的追求,她曾经到各地游历,对古建筑的华美、威仪,
有着独特的喜爱,以此为终身的事业,默默为之付出。
她的一生让三个人为她动情,一个是徐志摩他,她的心中一
直有这个充满诗意、文采斐然的人,他们之间存在都不愿面对的
现实。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康桥之恋,则是他们的内心尘封已
久的珍宝,有时甚至依靠回忆曾经,来典当岁月。而梁启超的大
公子梁思成,虽在文采上不及徐志摩,却在建筑方面与林徽因有
共同的理想,志同道合,他将林徽因呵护一生。另一人则是学界
泰斗金岳霖,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每当林徽因、梁思成搬到哪
里,他便搬到哪里,悉心陪伴,他与林徽因、梁思成终生为友。
当林徽因过世后,有一年,他将朋友召集起来,默默的说,今天
是徽因的生日,众人望着这位终身未娶的老者,默默流泪、叹息。
如果仅读她的诗,便以为她所拥有的只有轻灵与典雅,充满
诗情、与明月为伴、雨与花茶为邻,在清风诗书中度过一生,但
她有着渴望凡尘烟火的内心,想与世俗为伴,渴望红尘中的幸福,
她愿为一生所热爱的事业献身,在徐志摩死后,她没有了挂念,
一心为事业,但当夜阑人静,明月入户,又有谁知他的内心所想。
当那种风起云涌的年代到来,它携一身病骨各地观察古建
筑,她本应享受安稳,却爱上漂泊,爱上旅程中的风暴,爱上旅
途中得失消亡。
她亦有那份坚持,为了事业,她他带病参与国徽的设计,参
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拯救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从众多的学
术专家中脱颖而出,她是战火纷飞年代最清纯动人的白莲,内心
却有坚强信念,她本身好像就是一个谜,神秘而深刻,她以最优
雅动人的姿态行走在红尘陌上,让世人仰望,却又不敢轻易追随,
她永远是明净如水,好像不属于尘世的烟火,却又生于尘世,在
人间四月,在清风小径中徘徊,在燕语呢喃中度过花开花落,而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它都有不会老去的美丽容颜。
不知她的一生是否有过孤独,当徐志摩乘飞机赶去听她的讲
座时飞机失事,徐志摩走了,她曾经深深爱过、信赖过的人,许
下山盟海誓的人,却首先背弃了誓言,与心中的康桥永远别离。
当她静静休养时,是否时常怀念起那个儒雅的诗人,虽离去却让
人追忆。林徽因从不会让自己一蹶不振,她是将自己的苦痛埋藏
在心里,她他曾爱过三个人,却又将每一份处理得恰到好处。当
初,虽不得已离开徐志摩,也是她心中认为的最好的选择,一意
孤行的结果,她不敢也不想去设想。只在心里为他留出位置,仅
此而已。
纵观她的一生,都以一种清绝的姿态傲立于世,将苦痛埋藏
于心中,不轻易透出,所见到的只是她他所写的清新的诗词。每
次见到都感觉仿佛是一朵一尘不染的白莲,经岁月的洗礼,洗净
铅华,清绝明净,生于烟雨迷离的千年古城,在细细的光阴中走
过青石小巷,在西湖旁静听燕语呢喃。不过每个人都无法体会她
的内心所想,她要的不是诗酒年华的朦胧,应该是她所坚持用生
命付出的事业,在建筑学上的造诣,她完美地用她斐然才情书写
她的人生。
这本书用清新秀丽的文字,描绘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生平,
语言平静华美,用虚幻而实在的意境,写出了林徽因那份无与伦
比的诗情,让每一人都为她陶醉,为她的坚持、执着所折服,而
她却始终如一,不改如初时的美好,用她独有的诗情,去品味凡
尘烟火,抒写清新的人间四月天。
细雨打湿落花,走过一个又一个人间四月,那份独有的诗情
在流年的光阴中不断传响,在月圆月缺中度过万水千山。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8:1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89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