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
年),名况,字卿,是我国战国时期著
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学说主体
属于儒家,同时又批判地熔诸子百
家的思想于一炉,是兼采众家之长
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代学术宗师,荀
子对“天人之际”的哲学思考是相当
深刻的,其体宏容深的思想主要体
现在他所著的《荀子》一书中。为了
阐发自己的思想观念,荀子常常把大
千世界中的水信手拈来,作为论据和
“武器”。
自然哲学:“冰,水为之,而
寒于水”
荀子的哲学思想,以其理论的
深度和逻辑力量,把我国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
度。水作为人类探索自然世界规律
的利器,自然会被荀子这样的思想
家所重视。可以说,在对客观世界进
行辩证思维的过程中,水给荀子以
重大的启示。
他说:“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又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
海。”(《荀子·劝学》)荀子的这两
句名言,原本旨在以水变冰、以江海
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
们只有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习,
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
才能。
但上述这两句话所体现出的哲
学意义远远大于荀子所阐发问题的
初衷,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事
物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规律,为人类
《
荀
子
》
中
多
次
提
到
水
,
或
以
水
阐
明
哲
学
观
点
,
或
以
水
论
述
王
业
兴
衰
,
或
以
水
比
德
君
子
,
或
以
水
阐
明
人
生
的
道
理
。
自
然
之
水
经
过
荀
子
哲
人
目
光
的
过
滤
,
便
在
“
自
然
的
人
化
”
中
显
现
出
水
文
化
的
深
湛
内
涵
。
荀
子
与
水文
/靳
怀
堾
堾
编
辑
/任
红
中国三峡 71China Three Gorges
水
文
化
之
旅
CULTURE
的哲学思辨架起了感性认识通往理
性认识的桥梁。尽管由于时代的局
限,荀子没能以概念思辨的抽象方
式,提出“量变质变”的规律,但其
深刻的哲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商周时代,“天命论”弥漫
整个社会,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水
是上天作为生活资料供养人类的,
从而形成了“山川神
衹
”的观念。而
荀子则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为人类
所用,并非神的恩赐,而是自然而然
的事情。
他说:“故天之所覆,地之所
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荀
子·王制》)在荀子看来,世上万物
皆“尽其美,致其用”,以山水为中
心的自然界就更不待言了。他指出:
“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荀
子·强国》)对所谓的“山林川谷
美”,王先谦认为乃是“多良才及灌
溉之利也”(《荀子集解》)。
荀子的这种“尽其美,致其用”
观念,说明他已摆脱了常人那种对
自然山水的神秘和恐惧,充分认识
到包括自然山水在内的自然界是可
以认识和改造的,人应该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荀
子·天论》),从而在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虽然主张“人定胜天”,但
并没有走入极端,他同样强调“天
时、地利”的重要意义。如他认为要
强国富民,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
素缺一不可:“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汸汸
如河海,暴暴如丘山。”(《荀子·富
国》)这里,“泉源”、“河海”又成了
他论说的喻体。
君臣王道:“原清则流清,
原浊则流浊”
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关系,历
来都是一个重大政治课题。作为政
治家、思想家的荀子,对这一问题的
思考是非常深刻的。从总体上讲,
荀子认为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是纲与
目、本与支的关系,君主是臣民之
主、之枢,负有统治臣民的职责。
但同时,他也认为君与臣、君与
民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互动关
系,君主尽管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
力,但是他必须正确运用,多为天下
臣民谋福利,才会赢得臣民的归附
和爱戴。
关于君与臣的关系,荀子十分
强调君主在治理国家中的决定性作
用。在他看来,君主是治理国家的根
本、主导,而官吏处于从属地位,是
君主政令的执行者。因此,君主的德
能与喜怒哀乐对臣下的思想和行动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说明此中的道理,荀子以水
源的清浊对支流的影响为喻,指出:
“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
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
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
于臣子矣。”(《荀子·君道》)
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
焉。有鉴于君主的品行对臣下的巨大
影响,荀子非常重视君主自身的品
德修养。当有人问到怎样治理国家
这样重大的问题时,荀子鲜明地提
出:“闻修身,未闻为国也。”进而又
指出:“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
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
有饿人。”(《荀子·君道》)这里,荀
子把臣比喻为水,君主比喻为盛水
的盘、盂;而水的形状取决于盘、盂
的形状,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君主对
臣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从另一方
面强调了君主修身养德的极端重要
性。
关于君与民的关系,荀子主张君
王要积极为人民谋求幸福。如果君
王能爱护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就
会赢得人民的拥戴;反之视人民如
草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人民
就会与君主离心离德。荀子用河流
源与流清浊的关系作比喻,进一步
阐发了上述道理,指出:“君者,民之
中国三峡 72China Three Gorges
CULTURE
水
文
化
之
旅
中国三峡 73China Three Gorges
水
文
化
之
旅
CULTURE
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
有社稷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
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
道》)
与此同时,荀子在对历史兴亡
的考察和思考中,敏锐地发现:统
治集团的衰败与人民支持与否有着
极为重要的关系,人民的力量是无
比强大的。
为此,在君民关系的问题上,他
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论,指出: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
政,则君子不安位……庶人安政,然
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这里,荀子明确地把君王与臣
民的关系形象地比作舟与水的关
系,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他以
此告诫当权者:君王之舟要靠臣民
之水来承载,君主为民,实行王道、
仁政,国泰民安,君王之舟就会稳如
泰山;反之,君王残民以逞施行暴
政,搞得国困民穷,民不聊生,饥寒
交迫的百姓就会揭竿而起,倾覆君
王之舟。而朝代的更替、君主的迭换
为荀子的上述论断提供了无可辩驳
的铁证。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荀子提出
了重“王道”兼采“霸道”的政治策
略,以及以“礼”为主、兼之以“法”
的具体治国方针,并形成了一套完整
的政治思想体系。荀子对君民互动
关系做出的这种理性思考,不仅在
当时很了不起,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在与魏征、房玄
龄等大臣研讨政务时,就论证过民
水君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一再强调“载舟亦覆舟,所宣深慎”,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
观政要·论君道》)。李世民还意味
深长地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
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谓也。”
(《贞观政要·论政体》)这些议论
成为“圣君”、“贤臣”互相唱和的千
古名言。“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历
代明君贤臣,无不以此为镜鉴,正确
处理爱民与使民的关系,从而使国
家长治久安。
人性本恶:“人心譬如
槃
水”
“性恶说”是荀子的著名主张,
是他在批驳孟子的“性善说”的基
础上提出的。荀子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为什么呢?这是由人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
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
以及好荣恶辱、妒忌排他等本性所
决定的。如果对这些本能欲望不加
以节制,任其自由扩张下去,就会带
来不可收拾的恶果。
尽管“性恶”是人之本能,但
荀子认为只要对人性进行必要的改
造,人是能够化恶为善的,进而也可
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关于改造
人性的办法,荀子认为教化是最重
兰陵荀子墓园
中国三峡 74China Three Gorges
CULTURE
水
文
化
之
旅
要的途径之一。
他用盆水来做比喻,说:“人心
譬如
槃
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
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
鬒
眉而
察理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
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
(《荀子·解蔽》)
这就是说,人心就像盆水一
样,盆水放正,浊污自然沉淀在下,
上面清澈之水就足以鉴人;如果摇
晃振荡,把盆底的污浊搅动,上面的
清水也会随之变得浑浊,也就不能进
行鉴照了。
同理,人只要接受良好的教化
导引,就会如同“正错而勿动”的盆
水一样,自然能够明辨事理,晓得
是非大义,而不会脑筋混淆、皂白
不分了。
美德似水:“遍与诸生而无
为也”
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
尚“比德”,亦即由客体自然物的某
一特征中领悟品味出某种与主体相
关的美德。在这方面,荀子与儒家的
祖师爷孔子是一脉相承的。
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以
孔子为代言人,把水的形态、性能、
功用与人的性格、意志、品德、知识
能力等联系起来,指出:水“遍与诸
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
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
洸洸
乎
不
淈
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
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
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
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
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
折也必东,似志”。就是说,水所具
有的诸如滋养万物而无私奉献,浩
浩荡荡而奔流不息,奔向深谷而无
所畏惧,注满低洼而必求其面平坦,
保持平坦而不用借助外力(“概”是
刮平斗斛的器具),万物受到其洗涤
而变得新鲜光洁,千回百转却一往
无前向东流去等自然属性和特点,
与君子的德、义、道、勇、法、正、
察、志等优秀品德修养十分相似。
通过以水“比德君子”,即从水
的某些自然属性,联想到人的生活
内容及其理想的人格,从而显现出自
然之水的文化象征意义。这种“以水
比德”的象征手法,是荀子思想中主
要的水文化特征。
欹器的故事:“恶有满而不
覆者哉?”
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在
文章的第一段记叙了孔子师徒关于
“宥坐之器”的对话,表达出他对于
学习、修身等问题的认识。他写道: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一
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器物)焉。孔子
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
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
‘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
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
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
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
然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
中,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满招损,谦受益。为此,鲁国的有识
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
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
则覆”。
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
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弟子子路请教
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
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
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
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
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
也。”(《荀子·宥坐》)就是说,只有
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
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
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
致衰败。
荀子的这段关于孔子观“宥坐
之器”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
分深刻的,至今仍闪烁着不可泯灭
的真理光芒,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
是巨大的。据记载,晋杜预和南朝的
祖冲之都曾制过类似的欹器,以此
教育弟子要好好学习,防止骄傲自
满。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6:4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85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