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认清“酬”和“舔”的字形,
辨析形近字“嫌、歉”,借助字典了解“报酬”的意思。
2、通过围绕课题质疑,通读课文释疑,了解课文内容。
3、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引导学
生借助板书说说毕加索的办法巧在何处,体会毕加索的智慧。
4、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上,能以毕加索的口吻复述他巧取报
酬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理解“报酬”的意思。出示词语:报酬(提醒学生注意
“酬”是翘舌音)
(1)注意读准这个翘舌音,读词。“酬”是一个生字,它
部首是“酉”字部(出示,学生跟读)
(2)借助字典理解词义。
师:“报酬”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因付出劳动应该取得
的钱或物。(出示,引读)
2.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关于聪明人巧妙地获得因付出劳
动应该取得的钱或物的事,题目就是——(引读出示课题:巧取
报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师:要想读懂课文,首先要了解故事的内容,说说课文讲了
什么事。为了说清楚,我们可以围绕课题提一些问题。
(谁向谁巧取报酬为什么要巧取报酬怎么样巧取报酬)
(1)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谁?为什么?怎么样?
(2)解决疑问一。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一定知道了故事讲的是——
毕加索(出示)
向一位——贵妇人(出示)巧取报酬
师:毕加索可是有名的大画家,请你读好他的名字。
贵妇人就是地位和身份很高贵的妇女,一起读好这个词。
2.快速读文,圈划语句,了解内容。
师:那么,毕加索为什么要巧取报酬,他又是怎样巧取报酬
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读课文,找到能帮你解决问题
的语句多读几遍,然后试着连起来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1)读文划句。
(2)指名说故事内容。(可以请2位同学)
(3)朗读课文主要内容,辨析形近字“嫌、歉”。
师:你们已基本讲清了课文的内容,老师也将课文的内容写
成了一段话,请你自己读一读,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出示:
一位贵妇人请毕加索为她画像。贵妇人嫌毕加索没有把她画
得苗条,就借口自己的小狗不认识画像中的人而拒付报酬。毕加
索灵机一动,将奶油涂在画像上,又把小狗抱到画像前。小狗不
停地舔贵妇人的脸,毕加索便说小狗认出了她。贵妇人惊讶得说
不出话来,只好付给毕加索画像的报酬。(生字要翻红)
(自读—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不错,读准了生字的字音。而且,你很仔细,
读准了“嫌”(出示)这个字,没有和课文中这个字混淆(出示
“歉”字)。让我们一起读字连词,注意区分这两个字。(读词:
嫌弃,抱歉)
引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贵妇人……贵妇人……
毕加索灵机一动,想出了好办法……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受毕加索的智慧
1、再读主要内容,引出故事中另一个重要角色“狗”。
师: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贵妇人要——拒
绝付出(出示)报酬,所以,毕加索要——(移动)巧取因付出
劳动应该取得的钱或物。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他们都是
利用谁来达到拒付和巧取的目的的?
交流出示板书:狗
2、默读课文,了解拒付与巧取的相关内容。
师:贵妇人是怎么利用狗拒付报酬,毕加索又是怎么利用狗
巧取报酬的,请
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有关的小节。自己再读一读。
3.学习第2节,了解“拒付”。
(1)指名交流,出示第2节。
(2)自读第2节,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一边读一边想,
贵妇人明明是来取画的,可是她为什么又不肯付钱取画呢?
(指名交流后把第2句句子变红。)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了解贵妇人拒付报酬的原因。
师:请你联系下文想一想,这位身份高贵的贵妇人,不想付
钱,她会怎么想呢?
出示:(贵妇人看着画像,心想——)(先同桌交流再全班
交流)
(4)小结引读第2节,了解贵妇人拒付报酬的方法。
引读:原本自己长得很肥胖,却嫌人家没有把她画苗条(出
示卡片),真是无理取闹。可是当面拒绝不付钱,又有失自己贵
妇人的身份,她便利用小狗拒付报酬。于是,她把画像……,对
小狗说……小狗对着画像……。贵妇人说……说完,……
指导读好贵妇人说的话。
师:想想,贵妇人说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显示自己
的身份呢?
(自读、指名读、)
小结:原来,贵妇人利用爱犬对着画像上的她——吠叫不止
(出示)拒付报酬。那么,为什么小狗对着画像吠叫不止,贵妇
人就可以拒付报酬呢?(尽量让学生说)
(狗只有对着陌生人才会吠叫不止,她就可以说小狗不认识
画像中的她了,便借口说毕加索画得不像,以此来拒付报酬。)
师:狗对着画像叫个不停,所以她就说小狗——认不出她了。
(板书:不认)以此来——拒付报酬。
4.学习4-9节,了解“巧取”。
过渡:面对找借口拒付报酬的贵妇人,毕加索是怎么做的,
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相关内容?
(1)出示:3-9节。细读,找出重点。
师:请再快速地读读这几节,想想哪几节是直接描写毕加索
用狗来巧取报酬的?
(根据学生交流,将6、7、8三节变红)
(2)引读6、7、8节。
师:毕加索追上贵妇人后,彬彬有礼地对她说……然后,他
抱起小狗,走到画像跟前放下。小狗非但……还……。毕加索微
笑着说……引读过程中将三句关键的句子变蓝)
(3)小组讨论,体会“巧”
师:请四人小组再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想毕加索巧
取报酬巧在何处?
1)根据学生交流适时板书:一声不叫、舔、认(书写“舔”
字时,提醒学生关注字形)
2)请学生借助板书的提示,完整地说一说巧在何处。
3)小结:
师:既然贵妇人说小狗不认识她的画像,毕加索就采用的巧
妙计策让小狗认识它。于是他借口小狗的视力……留住了贵妇
人,接着利用小狗非但……还……,说小狗……,令贵妇人……,
只好……。这就是聪明的毕加索运用的巧妙计策——以其人之
道,还制其人之身(板书)。
(4)朗读对话,进一步体会“巧”
师:毕加索用计之巧妙还体现在他说话时的语气中。请同桌
读读他们的对话,注意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请2对同桌)
师:毕加索明明是生气的,可是他还彬彬有礼地对贵妇人说
话,从而不伤和气地取回了他应得的报酬。
(5)围绕“惊讶”展开想象。
师:毕加索的聪明、智慧,最后令贵妇人——惊讶得说不出
话来。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此时,她心里会想些
什么呢?
5.再读主要内容,加深感受。
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一下毕加索那聪
明的智慧吧。
四.语言实践
毕加索运用了巧妙的方法,取得了报酬。此时,他心里真是
很高兴,他遇到他的朋友们,会怎样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呢?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
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
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ènghuángxuǎnchàlěi
凤凰选好树杈垒起
wěnyántuòshù
安稳房檐唾沫舒服
cāojìnqiě
粗糙不仅而且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设计意图: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
爱。__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课文
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笔者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
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
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
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精读课文第一段。
导学流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会用什么方式
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2、板书课题:掌声(学生齐读课题。)
3、声能传情,读课题也要有讲究,怎么读,就能让大家感
受到掌声的热情?(生读得更热情整齐些了。)
4、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学生自由说。)
5、在别人送给你掌声时,你谢过人家吗?(大部分同学没
有)带上你心中的那份谢意,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设计意图: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感受掌声的
作用。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
二、读准词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
音读准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词是很容易读错的,请留意一下。
(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2、出示本课词语,在字音方面,你认为哪几个词是最容易
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复正音,直到读准。
(2)、麻[má]痹[bì]症[zhèng]: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够
准,(指着麻痹症的偏旁)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这是
一种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严重时导致残疾甚至
瘫痪。有病了身体就不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生皱着小眉头
读。)
3、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老
师相机指导。
5、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容易,我把读正
确、读流利当作“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时间逐词、
逐句、逐段地读,必要时教师还要作示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
互听互读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也包括“你读我读”,在
互读互听中夯实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的精读课文打基
础。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
外貌及性格特点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以下
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静是什么意思?你从“默默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2)、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
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①、学习生字:‘姿、势’老师范写,学生也认认真真地写
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下文的“一摇一晃”
来理解“残疾”一词。
③、体验说话:英子走路“一摇一晃”,她不能像我们一样。
④、她是多么难受啊,带自己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3)、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
后一个离开。
①、用心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英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早
早地、总是、最后一个”这三个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们带着一种感动,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体会
到了她的孤单和自卑。现在你会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好第一段
话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
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在
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与英子对话,真切地感受、体验英子的
内心世界。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想想哪些笔画特别需要提醒。
2、重点探讨“烈、著”这2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并及时进行
指导、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读书感悟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2、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
与帮助。
课前准备:
1、《千手观音》的录像片断
2、爱心卡、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3、收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诗句。
导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触发情感
1、认读词语,做猜词游戏。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忆一下,读
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一边小结一边板画:这是哭泣、伤心的英子,她文静、
自卑、没有朋友,假如你在她身边你会为她做点什么?
设计意图: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能
唤起人们一定的情感。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画图再现,语言描
述等手段,再现了英子困境,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自然
而然地萌发对英子的同情之心。
二、录像导入,引发情感
1、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千手观音精彩片断)。
看了这个节目你最想说点什么?或者你脑子里有什么疑问?(学
生被录象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动。)
2、在演出过程中,全场观众不断抱以热烈的掌声,但主持
人告诉我们,再热烈的掌声,这些演员也不可能听到,因为他们
全部是聋哑人,我提议我们也用这种特殊的掌声,来表达我们的
敬意好吗?(师生互动“高举双手,摇晃手掌”哑语鼓掌的意思)。
3、是啊,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演员怎么能准确无误地
踏着音乐的旋律表演出震惊世界的舞蹈节目呢?这节课,让我们
继续学习课文《掌声》,在《掌声》中,在英子身上,也许我们
能得到很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千手观音》的录像片断,让学生受到心灵
的震撼,残疾人为什么能演出这么精彩的节目,触发学生的探究
心理,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自学思考:
(1)、学生自渎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
声有什么不同?
分组交流自学情况。(第一次掌声,包含着大家的鼓励与尊
重;第二次掌声,除了鼓励外,还包含着大家对英子的赞扬。)
(2)、再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心理变化的词句,
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点词句,体会__的思想感情。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
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
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下去?“犹豫、慢吞吞”这两个词告
诉你什么信息?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
英子的神态和表情。
(2)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从“注视、终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
视的目光中包含着什么?体会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读把你的体
会表现出来。
(3)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
那么忧郁。
忧郁是什么意思?英子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
变化?
3、角色体验,畅谈感受。
(1)、从英子的变化和同学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而当你身
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使自己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
生活。)
(2)、假如你是英子,你会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假如你是
英子的同学,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
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
生悄然走进文本,当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当成是课
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不再是他们自己
了,他们便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之中,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独特的
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
朗读与文本能直接地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
维演练的主阵地。
四、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1、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聋哑人为什么能演《千
手观音》这样精彩的节目?再次回味《千手观音》精彩片段。这
掌声包含着什么?仅仅是这掌声吗?(关爱、友情……)
2、小结:人人都需要关爱,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
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爱心送给别人。让我们用实际行
动把爱来表达。
3、小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边,有人考试成绩偏低,或者
因家庭环境不好而自惭形秽,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内心痛苦……
你怎样针对这些情况给予帮助?使他们鼓起对生活的勇气,微笑
地面对生活。
4、拓展练习:掌声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和关爱,
在生活中,爱还可以这样表达(出示小诗齐读,背景音乐缓缓响
起《让世界充满爱》):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
爱是大雨中的一把小伞;
爱是给汽车上的老人让出的座位;
爱是给下班回家的爸妈送上的一杯茶;
爱是;
爱是。
……
请把这首小诗工工整整地抄在爱心卡上。爱还可以怎样表
达?也把它写下来。(学生在音乐声中续写小诗。)
5、总结:这个世界是由爱维系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家庭会变得更加和顺,邻里会变
得更加和睦。请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设计意图:以“爱”延伸课的内容,让学生感到课有终了,
学习无穷尽。通过交流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实现“爱”的内化和迁移,同时也在读诗、写诗实践中进行扎实
的语言训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小主人公在草地上玩耍的
快乐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
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
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
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儿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样
的?
2、你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
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括号里的注音,读不流利
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师适时出示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廖沙、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
合拢、手掌、有趣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同组抽读,指名读。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
的识字方法。
如:自编儿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扰”添一撇拢拢
拢。
熟字加一部分:取+走趣。
(3)教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容易读错的字:“假”jiǎ、“朝”cháo
容易写错的字:“绒”的右边不要写成“戒”或“成”
区别形近字:钓—钩、要—耍、拢—扰、瓣—辨
(4)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哪些字是上下结构:耍、装、察、掌、些
说说哪些字是左右结构:劲、绒、朝、钓、拢、假
说说哪些字是左中右结构:瓣
说说哪些字是半包围结构:趣
教师着重提示。
耍:上面是“而”,不是“西”。
绒:右边不是“戒”。
钓:不要与“钩”混淆。
瓣:左边的“”最后一笔是“丿”,注意结构要紧凑。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
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内容(第一自然段)。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
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
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全株可入药。
1、采用问题式导入语,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识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自编生字儿歌。如:
“衣”服长肥,装装装;“取”字会“走”真有“趣”。生动有趣,
易于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生字儿歌,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
加深刻。
3、教师课前要搜集蒲公英的资料和图片。学习课文前,教师
结合图片介绍蒲公英的知识,不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使学
生对文中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四、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如:(金色/可爱……)的
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
草地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五、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
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来了,
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软的绒毛。这时
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
课文后说一说。
(2)同学们觉得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
么语气来读?各自试读,互相交流。
(3)大家喜欢这片草地和蒲公英吗?请同学们对它们说一句
话。其实这片草地并不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呢!
3、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说说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蒲公英颜
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学生上
台讲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
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
候,草地又变绿了。”说说作者是怎么解释这种变化的。
4、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这种
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
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
床”,同学们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联系上面所讲的早、中、晚蒲
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去体会。
六、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学习成果,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
报。题目如下:
(1)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
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片草地多么……
(2)课题汇报: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分析。
(3)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4)画出同学们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自己的画,向其他
同学介绍自己所喜欢的草地。
2、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
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这次郊游的心得。
七、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
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
的发现、新奇的感受,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
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在大自然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
在大自然里的发现、经历、感受记录下来。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
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
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
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
化。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
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具准备
1、歌曲《掌声响起》、《爱的奉献》。
2、小红花一朵。
3、学生准备卡片。
4、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周我校召开了运动会,我班的同学……都为班上
争得了荣誉,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
2)孩子们,还有一些人却常常被我们的掌声所遗忘,如果
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今天我
们一起学习《掌声》。
板书:掌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通过一
件事使她在孩子们的掌声中发生了改变。)
3、精读课文,品读领悟(学习1,2自然段)
(1)细读课文,想一想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找出有关
句子划出来并读一读)。
①学生将找出的句子读出来。
②多媒体显示,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把勾出的句子读一读,生
边读师边指导(男女生比读)。
③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时的英子内心怎样?
(自卑、痛苦……)板书:自卑
④带着这种自卑、痛苦的心情齐读第1,2自然段。
(2)后来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习第4自然段)
①分4人小组学习
要求:
A、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认真读,认真体会。
B、想一想,在英子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C、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英子内心变得怎样?
D、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②抽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同时板书:快乐
③抽几个学生读这一段,比一比,评一评,谁读得好?
④用快乐的语气齐读这一段
孩子们,是什么使自卑、忧郁的英子变得这么坚强快乐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
4、汇报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创设擂台,精读课文
A:挑战要求:
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提出的问题。
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没法解答对方的提
问。
③各小组画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比赛读一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引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
这__,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字
1.学习写生字,交流学习方法。在写字时,你有什么话要提
醒大家吗?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师引述: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洋
洋洒洒地来到我们中间。她不仅有着缤纷的色彩,还有着奇妙的
声音,不信,你们听。
2.播放课件。(课文内容)
3.交流:秋天的雨声令人遐想。听到这雨声,你有什么感受
吗?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4.师:是啊,就如小朋友们所说的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
首欢乐的歌。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一齐欣赏这诗意的__——秋天
的雨。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头回答。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还可以进行背诵,
然后对你同桌说说你喜欢这段的原因。
三.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教学。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汇报。
(2).教师引导:课文描写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什
么味道吗?
(3)指导朗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学生汇报。
B.教师引导:如果你是秋雨,你准备给小动物带去什么?
C.教师:小动物们听到你们的话了吗?它们在干什么?
D.指名学生朗读。
4.教学第五自然段。
A.教师:秋天的雨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全班同学读第五自然
段。
B.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动
1.教师引述:同学们,看完这课文,你们喜欢秋天吗?形成
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画呢?还是写一首秋天的诗?
2.学生自由组合,动手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继续完成绘画或诗歌。
板书: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丰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着气味欢乐的歌
吹起喇叭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
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
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
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⑵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
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
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
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
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
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
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
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
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
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
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
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
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
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一、导入新课
1、春天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夏天到处是异常茂盛的绿树,
冬天遍地纷纷扬扬的雪花,那么秋天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
么样子的?
((预设:1:秋天硕果累累;2:秋天瓜果飘香;3:秋天
天高云淡;4:秋天庄稼大丰收,农民伯伯可高兴了。)(天气
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
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
食)
2、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香甜的气味,它还有
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世界,去听听秋的声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这是一首现代诗,谁来读课题?
生:听听,秋的声音。
师:后面的“听”要轻声;注意题目中的逗号,这个逗号提
示我们要仔细去听;听听,秋的什么?生:秋的声音师:听听,
谁的声音?生:秋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好重音)三、初读,听
秋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秋的声音吧!打开语文书第46页,
1.初读。
要求: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
多读几遍。并在每一小节前标上序号。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这首诗很美吧,诗人运用的词语也很美。让我们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手臂刷刷蟋蟀振动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
辽阔大厅绽开匆匆
3、通过初读课文,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
(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
(学生都会说到这四种可以用耳朵听到的声音,而不可闻但
可感觉的声音在第5段)
师:秋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藏在哪儿了?(引导读第5节)
板书: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师:前四种声音是我们可以用耳朵具体听见,后面的声音是
我们听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这是秋天给
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感觉。
四、品读,说秋景。
那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声音呢?为什么?
(预设:1、我喜欢“蛐蛐’的声音,因为蟋蟀的叫声想唱
歌一样好听。2、我喜欢刷刷的落叶声,这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说得好!
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或默读课文1至4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并说说“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
1。读的很认真,谁先来读第一节?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
别的话音。)
黄叶和大树在道别时,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大树说:黄叶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黄叶说:大树,你不要伤心了,我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
就会变成肥料,到时你会长得更茁壮,我也会更茂盛。)
瞧!大树听了黄叶的话乐了,大家也乐了。所以咱们读这一
小节时,一方面要读出他们道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还要读出对
黄叶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第一节诗。?
2、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看蟋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
第二节。
学生: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你仿佛听到了蟋蟀在说什么?
学生:我仿佛听见蟋蟀说:再见了,阳台,我明年春天还回
来唱歌给你听。
“歌韵”在这里指什么?
(学生1:歌声、歌曲。)
老师知道大家个个都能歌善舞,其实蟋蟀也是动物界一位非
常出名的歌唱家,它的叫声非常动听,好像在唱歌。“歌韵”在
这里指的就是蟋蟀的歌声。
看,秋天多美好,黄叶不想走,蟋蟀也不想走,我们一起
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吧!(男女生赛读)要读出它对秋天的留恋,
喜爱之情。
3、这时大雁来了,它又在和谁告别呢?谁来读一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对白云说了什么?——
学生1:白云,再见了,我要去南方过冬。
她还要“叮咛”几句什么?——
学生2:天凉了,要加衣裳,别着凉。
这就是“暖暖的叮咛”。白云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
么温暖呀!
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最开心的是谁啊?(农
民伯伯)谁来读一读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风在歌唱什
么?——
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
(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1。“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
收稻谷吧!”2、玉米丰收了,农民伯伯快来采收吧。3、大豆丰
收了,农民伯伯快来收割吧。)
这真是一片丰收的美景啊!农民伯伯们乐得嘴都合不住了,
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吧!
生分两组比赛读课文第三节。
4、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
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
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
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全班朗读。
五、续写,写秋声
1、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
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
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其实秋的声音还有许多,你还
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苹果成熟后掉在地上的“扑嗵”声。小溪流水的“哗哗”
声。收割机的“隆隆”声。青蛙的叫声“呱呱”。燕子的声音
“喳喳”。“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嘿呦嘿呦”小蚂蚁忙
着准备粮食过冬。“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哈哈”是农
民伯伯收割时的欢声笑语。“哗哗”是秋风和落叶跳舞的声音。)
2、老师:大家听到这么多声音!老师这里也有几幅秋天的
画面,想不想看看啊?看了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呢?
3、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模仿
诗的1、2、3小节,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每人写一小段。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纷纷落下,
“呼呼”,
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听听,秋的声音,
秋雨落在地上,
“沙沙”,
弹奏出动人的琴声。
听听,秋的声音,
蜜蜂翩翩起舞,
“嗡嗡’,
是它收获甜蜜的欢歌。
听听,秋的声音,
石榴露出笑脸,
“哈哈”,
美丽的籽儿撒下阵阵欢笑。
听听,秋的声音,
小朋友们在郊外游玩,
“哈哈”
是他们欢笑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里一片金黄,
“咔嚓”
这是农民收割稻谷的声音。)
六、课堂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
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
吧!????
学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板书: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刷刷
蟋蟀曲曲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设计
1、本次作业设计采用分层次设计的方法。
2、分层方法: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分层依据:1—3
年级历次语文成绩平均分前5名为A类学生,后5名为C类学生,
其余为B类。这是当前最简单又较为合理的分层方法。
3、作业内容
朗读训练
写作训练
趣味练习
A
背诵课文
仿照这首诗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要求整首诗
仿写。
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
B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仿照这首诗前两节的形式写一写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
为自己的诗配上插图
C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为自己的句子配上插图
设计意图
体验朗读、表演的乐趣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收获乐趣
4、作业评价
①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的,记1分。
②超标准完成任务的,记2分。
③按第一层要求完成任务的,记0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转述,知道怎么转述,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口
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
貌。
重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创设学生身边的情境激发学生
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提高口语交
际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在全体教师会上,学校布置了一项活动,你们
想知
道是什么活动吗?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教师转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
下周学校将举办一次学生单项作品展示活动。学校要求每位同学
根据自己的爱好拿己最满意的作品,如绘画、手抄报、征文、书
法、手工制作等。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参加,请你们准备好
自己的作品,本周五上交。
2.揭示课题。
从老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刚才老师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像这样把别人说话的内容由
我转告给你们,也就是把别人的话传达给另外的人,这就叫“转
述”。(板书课题:转述)
(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
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诱因。)
二、明确要求,引导交际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转述,那么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
呢?先自由读课文,再动笔画一画。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板书:认真倾听,说清楚、说明
白)
3.大家已经清楚转述的注意事项了,谁愿意试着把老师刚才
转述的内容说一下?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说清楚、说明白。还要
关注转述者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学生倾听是否认真。
(此环节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初步知道如何转述。接着把活
动实践与指导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明确转述应注意的要
点,并进行交际的实践训练。)
三、模拟情境,实际交际
(一)向同学转述活动通知:如果我班张磊同学因事没来上
学,请向他转述这个通知。
1.实践训练。
小组合作,每组选派两人,一个人扮演张磊,一个人转述学
校的通知,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进行。之后,组内再轮换一次进行
转述实践。
2.选代表进行表演,全班学生集体评议。
出示要求:
(1)转述者要把通知内容说清楚,说明白,做到态度自然
大方。
(2)张磊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做出回应。
在小组内转述实践时,要做到:与指导有机结合,对于表现
好的要及时鼓励,如果交际双方表述不够清楚,要进行转换演练,
让学生在实践交际中形成交际能力。
(时刻注意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意的是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的是交际双方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
力,努力实现听与说的双向互动。)
(二)请同学向家人转述通知:如果张磊同学因病不能上学,
我们打电话转述学校的通知,而接电话的却是张磊的家人,此时
该怎么转述呢?
1.实践训练。
同桌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
2.请同学与老师合作来表演,其他同学。(师生表演,可以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分别扮演张磊的妈妈、爸爸等不同角
色,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
要点:引导学生从应对能力与礼貌用语上讲行。
(“交际性”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之一。对象不同,交际
的语言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本课的课堂情景,做到了“一景
多用”“一题多练”,提高了训练效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转述的情况。
预设:妈妈有事让你转告爸爸;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转述家长要对老师说的话,等等。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组内转述。
3.根据时间情况请一两个小组汇报,注重相应的。
(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时间、空间,激
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提升,课外交际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从知识技能与情感
态度等方面进行引导)
2.师:要想把一件事情向别人转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
事,只要把握好好转述的注意事项,并在生活中多锻炼,相信你
们一定能行。
3.作业:请同学们把今天的“通知”转述给家长,明天再把
家长对此次活动的意见转述给老师。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希望同学们利
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经常锻炼说话,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转述认真倾听
说清楚、说明白
态度自然大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
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
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
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
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
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__写谁为谁鼓掌?为
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
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
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__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
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
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
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
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
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
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
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
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
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
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
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
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
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
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
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
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
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
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
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
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
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
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
(再次引读)
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
看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
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
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
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
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
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
心你,爱护你!
板书设计:
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游戏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只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
的时间、英子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抓住了__
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
言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
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爽、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
“凉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积累好词好句。
3.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
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从图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徐徐的秋风,飘飘沙沙
的落叶,多么舒服的季节。让我们跟着《秋天的雨》走进这个美
丽的金秋时节。(板书,读课题)
2.这不是春天的雨,不是夏天的雨,它是(生补充)?再读
课题。
过渡: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读一读
吧!读前别忘了带上几个小锦囊。(PPT展示——学习生字:A
小组长带读词语;B小组内开火车轮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
生字。
2.检查生字。重点强调“爽、匙、柿”的翘舌音和“爽”的
写法以及多音字“扇”。
过渡:同学们喜欢秋天吗?我们的作者也十分热爱秋天,读
一读你就知道到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
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再轻一点!还要轻一点!
带点喜爱之情轻轻读!带点惊喜之情轻轻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转动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吧!秋天的美
景到哪里去了?风景藏在你们的课文里呢!
3.四小组分读2-5自然段,你们若能读好这一段,老师就用
一句话告诉你这段话的意思。(板书、师评价朗读)
师:诗歌一般的句子,想读吗?(生读,师评)
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五彩缤纷含有的颜色太多了。我们看
看都给了谁?
四、仔细品读。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请用“——”划出来。
黄黄的银杏树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成熟的果子、
娇艳的菊花仙子。
2.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句子1: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银杏树叶像什么?你能用动作告诉我扇子是怎么扇的
吗?请大家配合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师:黄黄的银杏树叶被秋风轻轻吹过,慢慢地,微微地在摆
动着自己的身姿,与秋风共舞。你可以再读一读这一句吗?谁还
来说一说他喜欢的景物?
句子2: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为什么喜欢枫叶?到了每年的10月,北京香山就要举
办红叶节,那里的枫叶就象一团团的火焰,可美了。同桌读,生
互评。从他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可以把
这么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景
物吧。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爽、邮”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片抒情散文,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扎扎实
实的进行读的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指导读
的教学中,着重做到:每一次读都有目的,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
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
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
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
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
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老
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
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
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
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学习中要求
通过作者优美的语句,感受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是一所团
结的学校,是一所充满欢乐、详和气氛的学校。进一步体会学校
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本单元从知识点上,要求学生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
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到18个词语。理解课文
的叙述顺序,并能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抄定一些优美的
句子。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语言文字训练。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
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
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
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
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
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体会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所表达的
“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上课民族小学生认真学习、下课欢快自
由”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
省略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正确阅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绿树成荫,看同学们穿着鲜艳的服装,
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学校又成了欢乐的海洋。看,从山坡地
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
许多小学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却来到了一所小学,这
所小学是什么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今天老师
就带领同学们去看看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想想这是一所什么样的民族
小学?并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新词:(教师ppt)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坪坝(bà)傣(dǎi)族景颇(pō)族啊昌(chāng)族德
昂(áng)族摔跤(jiāo)
2、正确阅读下成的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
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
晃
3、运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指名读,正音;
(2)“开火车”练习读准字音;
四、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田字格书写示范:
先让学生自己数数字的笔画,看看字的结构,并书空临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书写时注意各部分位置,
要写紧凑,把笔画写清楚。
“蝴”左中右结构,注意各部分大小。
“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书写笔画、笔顺。
“雀”“小”字下的“丿”要写长些。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第三横要写长些,第十三画是撇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
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显然,这些
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
人,小姑娘是汉族人。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
脸紧贴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
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前面四个自然
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有一位汉族人的
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
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所
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
儿还亲啊!
1、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
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
2、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
呢?
二、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
3、图上画的有谁?
(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
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
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
说些什么?
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难点。
朗:左半部分不要写成“良”。
县:里面是两横。
替:上下结构。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
顾:左右结构。第四笔是“l”,不要写成“l”。
(3)理解词语。
硬朗:指老人健壮。
灵便:灵活。
毕竟:到底,究竟。
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去做。
照顾:照料。
替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
四、试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
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挂图。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出示这段话。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
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
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
么谢你们呢!”
分组讨论思考题。
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
(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十分感激,对我非常喜爱。把“我’’
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
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这三个词把人物高兴、疼爱、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具体,
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集体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
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
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
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
奶家去看看。
(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
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
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
(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
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
记着妈妈的教诲。
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
顾老奶奶?
(讨论归纳为:
①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
要人照顾。
②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
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④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帮助,友好相处。)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
的不能做。
(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
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
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刻做。)
(3)指导朗读。五、读课文,说说哪些内容是根据图想象
出来的?根据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难,是通过立在墙边的拐
棍和老奶奶一头白发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断出”我“这
样做的原因)
五、总结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亲人”做题目?
(“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体现了邻居之间的关怀
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体现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之间
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面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齐()更()其一()
争()奂()董一()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画。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
“换”字共笔,第九笔是——。
“及”字共笔,第二笔是——。
“顾”字共笔,第四笔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
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
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
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
还亲啊?”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学习目标:
1、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
帮助。
2、认识十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
歧视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一些词语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刚才同学们在进行晨会时,台上的同学讲完故事,台下便响
起热烈的掌声,说说为什么给他们几位掌声?(请一个在台上讲
故事的同学)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
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经常听到掌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29掌声(板书)
1、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
过度:看来同学们心中的疑问还真多!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
心中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再把本课的生字认读,呆会儿
老师会检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课文后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出示小黑板A指名认读B齐认,C擦去拼音认
(2)请同学说说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所带出的一些词语
(3)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词语:
小儿麻痹症姿势落下了残疾情况镇定
讲述情绪调来
a、讲解两个多音字:落调
b、解释小儿麻痹症
2、学生自由说你刚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随机讲读课文的重点段
(1)出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文静、胆小、自卑……)
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个词?
(2)随机板书忧郁,并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3)课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与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
现,同学们找找是哪个自然段?这一段中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
么印象?
(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开朗……)
(4)练习朗读第一段与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她一种自卑心理,所以语气要低沉缓慢
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快乐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读得高兴,跳跃
一点)
a、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b、读后评议。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
女孩,瞧,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她的同学身上,是什么让她有
如此大的转变,同学们学了课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学生默读课文,读后说说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5、老师随机讲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为什么犹豫呢?这个时候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紧张、自卑、痛苦)
(2)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那种难受,那种紧张的心
理)
6、同学们为她鼓了几次掌?
7、第二次同学们是因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们中的一员,此时你想对她说什么?随机
解释骤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你终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这一次掌声代表什么?(是对英子走上讲台的赞许,是
对英子走出阴影的肯定和鼓励)
11、看插图: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这幅图。
12、这次响起掌声是因为什么?这次掌声代表了什么?(赞
扬,也有鼓励)
13、从这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分小组交流,再汇
报)
14、学生汇报。
(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
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体会到快乐……)
15、感情朗读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师这有一段英子长大后给作者的来信,其中一段是这样
写的)
(1)齐读
(2)联系全文: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你会想到什么?或
是有什么感受?
(随机讲解歧视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为英子应该正视自己的缺陷,反正快
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这何不快乐一点)
②我们对残疾人充满关爱,不能歧视,要多给他们鼓励与帮
助)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
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面对以后的生活,这掌声所代表的是
什么?(是一种爱)
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关爱,在生活中,爱还可
能是什么?(学生自由说,说完之后,老师出示小诗让学生朗诵)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师:是呀,这个世界是由暧维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
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
29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说笑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1、在学生与__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
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
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当学生调积起已有的生活体验,
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
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便不知不觉中游离于文本之内,学生就
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好地
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点,她能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并由
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愿望。教学中,我有多处这样的设
计: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讲台前心里会想什么?当你听到掌声
以后心里又会怎样想?假如你是台上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什
么?等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朗读与文
本能直接的对话,其实,这样的机会也是靠老师多给学生创造的。
2、重视朗读的指导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朗读并不是仅仅
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凑效的,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
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两段中选
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并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英子的不
同性格特点。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该怎样读好英子
犹豫的心里、英子激动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种感激的心里。我在
教学中注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
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
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改变后的
开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
在朗读教学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珍视学生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
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直接给出解释,也不能让他
们按字典解释照搬,而应结合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在课
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犹豫,忧郁,歧视等。“犹豫”一词我
在教学中结合后面的“慢吞吞”来理解,说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讲
台,但是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忧郁”和
“歧视”可以放在一起来指导这两个词虽然都是在课文的后半部
分才出现,但含义在前半部分已经显露出来。例如第一自然段: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其实就是英子忧
郁的表现,而为什么英子会这么忧郁,起上讲台时又那么犹豫
呢?就是因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学们歧视她。在这样的语境下
来理解“歧视”,学生就能知道这里“歧视”的意思是“看不起
她”。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学生这方面
的能力就会相应的提高。
评课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
用,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让他们以小主人
的身份讨论他的话应该怎样读,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读出来,使
学生在说、读、演练中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在学中获得快乐,得
到发展。
二、正确把握课文重点、难点,优化了课堂结构
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条分缕析,由易到难,环
环相扣,它融整体层次性的明确和相对的模糊性为一体,所以语
文课特别需要认真设计课堂内容,明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
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掌声》这堂
课主要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
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由浅入深,删繁就简,化整为零,
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
教育。
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
效率。
(1)、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的思维,刘老师授
课时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
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主阵
地,刘老师在这堂课上自始至终都做到了这点。例如:学生的质
疑问难,想像当时英子的想法,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无不
体现一个“活”字,课文以朗读为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个
别读,分组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
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有终了,学习
无穷尽,例如:教师设计的拓展练习,生活中哪些是爱,可以说
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从而使学生进
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方面
还处理得不够好,有些话要说的浅一些,尽量能让学生更好一些。
总之,整堂课始终贯穿了自主、合作、创新这一些教学理念,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
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
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
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
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
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
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
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
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
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
“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
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
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
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
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
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
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
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
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
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
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
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
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
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
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
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
微镜——发现微生物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4:03: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80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