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
(一)向阳镇至东方镇地段客货共线铁路新线设计。但括:
1、定线(包括部分路段的方案比选);
2、铁路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
3、个体工程建筑物的布置;
(二)编写说明书:说明书按下列内容编写,并按此顾序装订成册。
1说明书封而
2设计任务书
3平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
平面设计概述包括:①沿线地形概况简述:②线路走向方案比选;③选定方案平面定线概述。
4纵断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
5平纵面设计图纸整饰:按照附录中的图例,绘制线路平纵面图,并将设计图加深修整。将平纵面图
折叠后与设计说明书一起装订成册。
二、设计资料
1.设计线为II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lOOkm/ho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
3.始点向阳镇车站,中心里程K000+000,中心设计高程35m・该站为会让站;终点东风邕_车站,为
中间站,站场位置及标高自行选定。
4.限制坡度一20%)。
5.牵引种类:近期:电力牵引;远期:电力牵引。
6.机车类型:近期:ssin:远期:ssyno
7.最小曲线半径800m。
&信联闭设备为半自动闭塞,tB+tH=6min0
9.近期货物列车长度计算确定。
10.车辆组成:每辆货车平均数据为:货车自觅22.133t,总觅78.998t,净载量56.865t,车辆长度
13.914m,净载系数0.720,每延米质量5.677t/m,守车质量16t,守车长度8.8m。
11.制动装置资料:空气制动,换算制动率0.28。
12.运量资料
运量
设计年度
直通货运量(万吨/年)
W车
(对/天)
摘挂
(对/天)
零担
(对/天)
上行下行
近期
1
远期
二、牵引计算资料
一.牵引质量计算
1.查表得SSIII货型机车的牵引性能参数如卜•:
vimin=48.0km/h,Fjmax=317.8kN,斥=470.0kN,
P^=138t,l^=100km/h,Lj=21.7m°
2.计算机车单位基本阻力:
w'Q=2.25+0.019015+0.000320号2
=2.28+0.293X21.8+0.000178X21.8X21.8=3.899N/kN=38.99N/to
3.计算车辆单位基本阻力:
w〃o=1.07+5+0000236%2
=1.07+0.0011X48.0+0.000236x48.0x48.0=1.667N/kN=16.67N/to
4.在lO%o的限制坡度下,SSIII货运型内燃机车的牵引质量:
G_久+4)Xg_0.9X317800-138X(3.899+10)X9.8
(WQ+ix)Xp(1.667+10)X9.8
式中:&一机车牵引力使用系数,取0.9:号一机车计算牵引力,取3kN,即313000N:
J、9—限制坡度,収12%。:重力加速度,取9.8。牵引定数取23004
二.起动检算
起动加算坡度值ig取0,计算如卜•:
G_人yFq-P(w'q+4)xg_0.9x470000-138x(54-0)x9.8°—(w;+iq)xg—(3.5+0)x9.8
式中:斥一机车起动牵引力,取470.0kN.即470000N:
w'q-机乍起动单位阻力,内燃机车取5N/kN;
w;-货车起动单位阻力,滚动轴承货车取3.5N/kN:
计算得Gq=12135.2t>G=2300t,故列车町以起动,符合要求。
三.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Gyx
=(厶戸-La-NJLJ)Xq=(750-30-lX21.7)X5.677=3964.2t
式中:La_安全距离,取30m;
1戸一到发线有效长度,取750m:
=2337.2to
旳一列车中的机车台数,取1:
勺一机车长度.取21.7m:
q—列车延米质量,取5.677t/m。
计算得Gyx=3964.2tt>G=2300t,故到发线长度符合要求。
四.确定列车牵引定数
収2300t为牵引定数。
五.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等计算
列车长度S=£/+-=21.7+^=427.56m
'/
牵引净重勺=KjG=0.720x1950=1656.00t
牵引辆数n上=黑=29.11,取30辆
qp78.998
式中:可一货物列车静载系数,取0.720:
q—列车延米质帚,取5.677t/m;
如一每辆货车平均总质量,取78.998t;
G—牵引定数2300t:
q—列车延米质量,取5.677t/m。
三、线路走向方案概述
一.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向阳站到东风站间为丘陵地带,中部高,两侧低,两站高差约10m.最高山头105m>右半部地势较平,
走势明显:左半部地势复杂。线路必须从山WSH或鞍部通过沿河谷线到达东风镇,AEII或鞍部为控制点。两
站间冇村庄两座,村镇较少,町绕行。
二.线路走向方案
经初步定线,有3种方案町供比选,如卜•:
北线方案:t亚II东西边的河谷线都较为明显,等高线较均匀,但向阳出站仍需要坡度为12%。的急破
到达境II,经铁山电附近铁山河桥46%。的急坡,再经过一段走势较平缓地段到达东风河边,跨河后到达终
点东风站。
中线方案:鞍部以东的河谷线比以西明显,且走势曲折。鞍部高86m,向阳出站后,仍需以27妝的急坡
上坡,再沿河谷线以-18瓯的卜坡至宋湾附近的铁山河桥,在经过宋湾以东两山头的鞍部,以-3%)的缓坡
东行,跨过河后到达终点东风站。
南线方案:向阳出站后河谷曲折,等高线不均匀,地势复杂。以27%)的急坡向东经过87m高程的t
亚II后,再沿河谷线以J4%。的下坡至西交跨河,跨河后经宋湾以东两山头的鞍部经过一段缓坡到达东风,
跨河后到达终点东风站。
经过比选,三个方案均需经过山脊、西交河以及东交河,地势差距不大,初步比选后决疋选用南线方案
进行设计。
四、平面设计概述
一.定线原则
1•紧坡地段均应用足限制坡度上卜坡,同时注意绕避障碍和展线,一般町沿河谷线定线,设计坡度一
般取0.1%)的整数倍。
2.缓坡地段不要高程障碍限制,故应考虑填挖与线路走向最优,得到合理线路,尽量靠近航空线,减
少工程开支。
二.平而设计
1.定线说明:平面共设曲线7处,其中最小曲线半径800m。
起点向阳站出站为直线,留足长度后折向±亚1丨,沿河谷定线,用导向线法定线,少许地段不能用导
向线则用直线连接,域后定线均沿河谷线一侧上至域11;£亚11以西用足限制坡度上坡,有两曲线,敲小
曲线半径800m,均为一般标准。如1东去仍沿河谷线卜•坡并弯折过河到达西交。因为过河后,线路受鞍
部控制点限制,线路与河斜交为曲线。过河后的地势较平,用导向线结合沿河谷定线方法定线,其中两处
的河谷线不是很明显,需要多方案比较。本段线路有2处曲线,半径均为1000m以上,填挖最较小。
i■亚II处因为地势较高,挖方量交大,且用足了限制坡度。
b.线路平面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平面曲线要素表见表2。
表1线路平面主要技术标准
项目单位指标
正线线路总长
k>12.4
曲线个数个
—
曲线线路延长
k>4.430
曲线占线路总K比例
%35.7
最大曲线半径
m1600
最小曲线半径
800
表2平面曲线要素表
交点编号曲线半径(m)缓和曲线长(m)圆曲线长(m)曲线转角(度)圆曲线切线长(m)
JD180080893.6164499.90
JD2
1600
50558.50
20282.12
JD3140060855.2135441.42
JD1140060415.3917209.23
JD5100070575.9633296.21
JD6100070767.9444401.03
JD7160050363.0313182.30
五、纵断面设计概述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1.紧坡地段
紧坡地段设计仍是用足限制坡度上坡定线,以减少开挖和展线,并且使得线路尽最适应地势变化,
用不同的坡度定线。
最大坡度折减:两圆曲线夹直线大于200m时,可按最大坡度设计,不减缓:长度大于货物列车长度
的例曲线,可设一个坡度按"《=罟%。减缓的坡段;长度小于货物列车长度曲线,曲线阻力坡度按A"=
学%折减。
若有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长度小于货物列车长度的圆曲线,其间的夹直线长小于200m时,町将4线
段分开并入两端曲线进行减缓,减缓坡度按=计算;也川以将两曲线合为一个曲线,坡度为MR=罕%
0。
Li
为曲线处于变坡点时,应按比例分配转角。
设计坡度为最大坡度减去折减坡度,i=ix一血。
若有隧道时(大于400m),敲人坡度折减按i=0s-u计算,0S为隧道内蚁人坡度系数,町查表取值。
2.缓坡地段
由于缓坡地段地势地坪,不受高程限制,故应尽量节省开支,坡度长度kkkk于列车长,多用无害
坡,降低高程,填挖均衡。
二.线路纵断面设计概述
从向阳站中心线向东经一段平缓的破段以后以较大坡度上坡,其中有2处曲线折减,分别以不同坡
度上升,以尽最减少开挖。同时在境11处设一平缓路段,为避免竖曲线觅合,变坡点与ZY、YZ点相距一
定距离。坯口以西有3个坡度上坡,尽量使填挖均衡。
过坪II后用大坡度下坡,考虑到起伏不人且夹E[线较短,为减小施工难度,用折减后的一个坡度降
低高程至西交河桥,桥上为平缓路段。过桥后为更好地适应地形,线路尽量随地势起伏设坡,使填挖均
匀。桥梁段均为平直路段。AHI处高程过人,需开挖,且挖方量人,为避免竖曲线重合,且满足敲小坡度
差,故设一平缓路段。
三.线路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
表3线路臥断面主要枝术掘标
项目单位指标
全线坡段总数个
4*7=11
最大坡度地段长度
k»6.0
發大坡度地段占线路总长比例%
48.4
有害坡地段i〉6%。长度
kn6.0
有害坡地段占线路总长比例%
48.4
四.设计方案优缺虑评述及改善总见
本设计方案优点是坡度较缓,便于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且有一定富余。同时开挖量较人,填方量
较小,填挖基本均衡。线路坡段较少,但紧坡占全线正线长度比例较人,有誉坡比例也较大,因此运营费
用相对较高。
要改善线路需增加工程量,增加anI地段开挖量,降低线路高程,且曲线还应适当减少,特别是小
半径曲线,展线尽量靠近航空线。
六、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检算
一.通过能力
向阳站(A)到东风站(B)之间的往返运行时分使用“行走时分计算表”(表4)进行。
表4行走时分计算表
方向
坡段长
m
设计坡度i曲线当呈坡度
5
计算坡
度9
均衡速度kn/h(限制
坡度)
每公里走行时分mi
n/km
该坡道走行时分
min
12
345
670
A~B
0.55
000
451.3330.733
0.30000850.7060.212
1.4510.20.46310.66324.52.4493.551
1.4510.60.14510.74524.52.4493.551
1.0010.50.16710.66724.52.4492.449
0.3000.4300.430860.6980.209
2.10-10.50.174-10.326760.7891.657
0.6000.3890.389860.6980.419
0.65-50.405-4.595820.7320.476
1.102.50.1852.68585.80.7020.772
1.30-2.50.0191-2.409830.7230.940
1.05000850.7060.741
0.55000451.3330.733
江二16.443min
B-A
1.6000850.7061.130
1.32.50.0912.59170
0.857
1.114
1.1-2.50.185-2.315830.7230.759
0.6550.4055.405471.2770.830
0.600.3890.389860.6980.419
2.110.50.17410.67424.52.4495.143
0.300.4300.430860.6980.209
1.0-10.50.167-10.33760.7890.789
1.45-10.60.145-10.46760.7891.144
1.45-10.20.463-9.737i10.7791.130
0.85000850.7060.600
£tlX=13.267min
计算得,向阳站(A)到东风站(B)Z间的往返运行时分如F:
A—B仏二16.443minB~A》加=13・267min起停附加时分tq+tt=3min
半自动条件下,列车会车与不同时到达间隔时分4十4=6min
TA^B=TW=16.443+3=19.443min
TB+=TF=13.267min
7^=19.443+13.267+6=38.71min
通过能力:
N36
Npt=—(心6+^L
£
L+^z£z+NkHEkii)=*—〔2x1.3+1x2+2x1.5+1x1.2)=30-8.8=21.2M/d
NH=NPt+Nm+NzUz+NkHUkH=2L2+1X0.5+2X0.75+1X0.75=23.95对/d二.输送能力
365NRG]365X23.95X1476^)0一〜cc/、c・/%—曰化口血+
C=106?上=---------106x145-------=11-22Mt/a>9Mt/a,15量满足要求。
以上计算中:7>—日均综合维修天窗时间,取30min:
H—满轴系数・他=0.51血=0.75,=0.75;
£—扣除系数,“=1.3,立=2.0,立=1.5,耳丹=1・2;
X—储备系数,0.2o
三.输送能力检查及评价
经以上检查,线路设计输送能力满足任务书要求的运输任务,且富余屋较多。
1440-Tp丄440-
30
3&71
=36.42对/d,取36对/d。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2:0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7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