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七颗钻石 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31 11:51:04 阅读: 评论:0

高中网课百度云链接-窃以为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路由器是什么)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和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课《七

颗钻石》,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

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

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着水,爱心使

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

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空

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

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

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

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二、教学目标分析:

小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

学习童话,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的丰富的想象力。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培养大胆想象的

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三、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

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

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只有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

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四、教学重点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

的神奇力量。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

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五、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体会爱心对别人乃

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六、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

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由读、个别

读、带着感情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

根据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

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

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

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Flash动画、音乐给学生

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还可以节约时间,增

大课堂容量。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

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

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你们看到了什

么?(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

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是啊,此时他们

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

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

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

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

发学生展开各种想象。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

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

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

妹妹……)(师评价:是的,你已经很渴了;你是个孝顺的

孩子;你还不忘他人,为他人着想。)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

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

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欣赏童话,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Flash动画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

设计了让学生看动画片这个环节,在动画片的诱导下,学生

进入情境,在看的过程中会发现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从

而感受到童话故事神奇。

2、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绊(bàn)倒,干涸(hé)唾沫(mo)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个别字

词学生在预习时已掌握,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

养。

4、学生表演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出发,不同的学生对

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悟,通过个别学生有感情的范读,加

深学生对童话内容的感知。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议一议: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

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我从小问题着手提问: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学

生很快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即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变出来

的,顺水推舟问:水罐是个怎样的水罐呢?学生的回答可能

是“会变”,也可能是“神奇”,我均应予以肯定。(学生针

对投影上的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

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

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

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

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

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调动学生参与并使其融

入童话的气氛中,我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

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

解答。如有的学生会问:“小姑娘凑上水罐想喝水的时候,

这时如果过路人没有出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如果小姑娘

不愿把水给过路人怎么办?”此时要联系童话的特点对学生

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水罐不断的变化中明白童话的情节

是曲折、离奇的,它从现实生活中来,又经过作者的想象用

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拓展想象,写梦中场景。

由于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低学段向高学段的过度和

适应期,心理上对这些情节精彩、感情丰富的童话是很喜爱

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

也就容易得多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

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本环节中,

设计了写梦中场景这一片断的训练。我在简单小结学生对课

文的分析后,立即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童话的特点,将童话

《七颗钻石》的梦中场景补充完整。

1、出示投影,指名个别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梦中的情景。

为了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设计课件时,配设了相应

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丽娜》,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投入写作。我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

及时点拔、指导。

2、学生朗读习作片断。

学生朗读时教师或学生作旁白,可依时间的长短有针对

性地选择学生习作进行赏析。我对好的习作及时给予表扬和

鼓励。

(五)、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1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

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我先提问学生:作者为何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可从

钻石的价值来说,也可从作者的用意去阐述,明确作者以“七

颗钻石”为题,是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小姑娘的爱心不也正是

那七颗钻石一样在空中闪现着耀眼光辉吗?学生只要能回

答出大概便可。然后打出投影,出示题目,从文中最后一节

来展开,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

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

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我出示投影,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看

到的、想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同桌或小组交流。我对

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师总结。

1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2、我总结(在“爱的奉献”的乐曲声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

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

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

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

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

美好。

(七)、布置作业。(二者选一,出示投影。)

1|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

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

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

2给童话故事画插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

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

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在这一环节上,放到了课外,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充实和完整课堂内容,学生通过排课

本剧、画插图等形式对童话内容作补充,演课本剧不是一件

简单的事情,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里有导演、

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这个过程不单单让学生记住了故

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以“爱心”为中心,辅以小姑娘水罐的变

化,充分体现“爱”的主体。

十、教学评价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这

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

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

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

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图所在。在这堂课的教

学中,我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

想象与感悟,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抓住主线,走进文本

在什么情况下小姑娘去找水?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

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这样几个问

题,虽然简单,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线索。课堂上,无论

是朗读、想象、还是语言训练,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

教学重点服务。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

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最终促进了本节课教

学目标的达成。

二、注重方法,感受文本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文章与我们孩子生活

仍相距甚远,课上,我充分利用图片、flash动画,使学生有

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如: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这场旱灾之

大,我利用多媒体将干裂的土地、干涸的河流水井、干枯的

草木丛林、干渴而死的人和动物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从而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这场旱灾是多么的严重。

三、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爱”的主题非常鲜

明。学生在感知课文“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引

子,感悟生活,关注社会。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是让学生感受

生活中的关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1:5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74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