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练习题
1、解释加点的词。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环滁皆山也环: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野芳发而幽香发:
云归而岩穴暝暝:
临溪而渔渔:
杂然而前陈者陈: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介绍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
泉”、“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文章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
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6、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7、《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
么意思?(2分)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
比喻真相大白。
《醉翁亭记》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朝代)家家。字,自号,
又号,著有《欧阳修散文选集》。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滁州知州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丰乐亭记》。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5)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环滁(chú)林壑(hè)蔚然(wèi)琅琊(yá)
B.翼然(yì)辄醉(zhé)酿泉(nibng)繁阴(fán)
C.酒洌(1iè)野蔌(shù)伛偻(yǐlǚ)觥筹(gōng)
D.颓然(tuí)苍颜(cāng)提携(xié)喧哗(xuān)
3.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翼然临于泉上(靠近)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4.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杂然而前陈者()
A.摆开B.陈列C.姓氏D.陈旧
(2)觥筹交错()
A.酒筹B.筹略C.统筹D.谋划
(3)负者歌于途()
A.背着B.拿着C.带着D.拉着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课内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
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2、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常用意义是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
心。
3、选文写景,首先写,其次写,最后写。
4、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以美景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醉翁亭记》课外自测
一、基础知识(共38分)
1.填空。(10分)
(2)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是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4)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
(5)描写众宾客欢乐的景象的句子是
(6)全文的主旨句是。
(7)写游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8分)
环滁()林壑()蔚然()琅琊()()
潺潺()酿泉()辄醉()晦明()
野蔌()酒洌()山肴()伛偻()()
弈者()觥筹()颓然()阴翳()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
(1)环滁()(2)蔚然()
(3)得之心而寓之酒()(4)风霜高洁()
(5)树林阴翳()(6)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7)苍颜白发()(8)颓然乎其间()
4.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
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环滁皆山也。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而乐亦无穷也。F……故自号曰醉翁也。G庐陵欧阳修也。
①表示判断的语气:(A、G)②表示解释的语气:(B、F)
③表示肯定的语气:(C、D)④表示结住一层意思:(E)
5.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
“环滁皆山也”5个字。对于这5个字,有下面几种议论,选出不确切的一项。(B)
A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B这5个字省却许多文字,而意未尝不尽。
C这5个字虽则简洁,但意犹未尽。
D这5个字言简意赅,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6.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选出分析恰当的几项。()
A“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
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B“太守之乐其乐”是衬托前面的“山林之乐”和“人之乐”的。
C“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D“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被贬滁州后一种苦闷抑郁的扭曲反映,作者是以乐写哀。
7、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
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8、填空:
②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用
《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④《醉翁亭记》一文从文体上看散文,文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⑥《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
(抒情)自然结合。
⑦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9、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0、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1、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A、朝而往,暮而归。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2题
①环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④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⑤作亭者谁?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心而寓之酒也。
12、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①—④句。写景的顺序是从俯到仰,由面到点,自远
而近。
13、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听觉。
14、这段景物描写,总写琅琊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下文对醉翁亭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
写人的活动布置好环境。
11、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开篇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
《醉翁亭记》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做客“联想吧”
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油啊!)
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
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
岩穴()山肴()野蔌()弈()者胜
阴翳()翼()然酒洌()
3、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
林hè_____wèi_____然水声chánchán_____
tuí_____然岩穴mínɡ_____huì_____明变化
yǔ_____lǚ_____提携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错宴hān_____之乐
4、速配(请将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
蔚然遮盖
翼然临于泉上茂盛的样子
醉翁之意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佳木秀靠近
颓然情趣
阴翳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下列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环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遮盖)
10、来,做个小翻译!(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1、填空。
①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家、
____________家。
②本文贯穿全文的主线是____________;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自然结合。
③写出本文的四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太守自号醉翁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山间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习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_____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
4、归纳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其中核心为________。
《醉翁亭记》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加点词语
环蔚然翼然
临作名
辄意得寓
2、翻译下面的语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
4.本段描写景物,先写,再写,最后写,
这样写景的顺序是。
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6、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7、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加点词
霏归开
暝芳秀
渔蔌陈
酣觥筹
弈苍颜颓然
2.译句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写出第1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语句
春夏
秋冬
4.写出第1段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
,。
5.第2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句子
;;;。
6、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是:
7、最能表现众人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是
。
8、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A、酒香菜美B、奢侈热闹C、简朴欢乐D、饮玩兼备
9、第二段描写的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点词语
已而翳上下谓
2、翻译下面语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
4、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之乐衬托之乐,再用之乐
衬托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醉翁亭记》答案
(一)3、"‖"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描写醉翁亭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二层醉翁亭的由来及命名之意
4.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5.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
6、环滁皆山也7、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二)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5.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
守醉也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与民同乐
(三)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禽鸟、人、人、太守、与民同乐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11: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72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