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六年级语文2021年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习题苏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
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
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土寇:土匪角:战斗洫:沟渠甫:刚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自谓可将十万(_____)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______)人几为鱼
(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四楚。”臣
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
路也。”日:“吾用四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
者田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解释加点的字。
我欲之楚(______)将奚为北面(___)
[2]“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_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
[1]中画“”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
2/9
“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
[3]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伯牙
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
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填四字词语)
[4]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
(她)离别时的感伤?()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
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4.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雏燕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①衔泥,筑室于檐下,
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②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
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
冬,尔安得久饲之?”趣③弟遽④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
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
注释:①竟日:整天。②盖:原来是。③趣:催促。④遽:jù,马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日思得一雏日:______________
遂出笼释之释:______________
是乃益鸟是:______________
尔安得久饲之尔: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
答:______________
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
答:______________
[3]仿照样子,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思雏→(____)雏→(____)雏→(____)雏
5.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
去!”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
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
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友人语巨伯曰(________)子令吾去(________)(________)
值胡贼攻郡(________)遂班军而还(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3/9
宁以吾身代友人命_________吾辈无义之人_________
[3]下列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败义以求生。译文:毁坏情义而求得保全性命。
B.岂荀巨伯所行邪!译文: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
C.贼既至,谓巨伯曰译文:不久,胡人闯进家来,(友人)对荀巨伯说。
D.友人有疾,不忍委之。译文主: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
[4]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一文中,你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崇高的
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
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③中陷贼④。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
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
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②小史:书童。③建炎:南宋高宗年
号。④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工作马(擅长)
B.几能乱真(表数量)
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
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
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
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
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写出意思。
(1)所宝以百数。数(shǔshù)意思:_______________
(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谬(miùmiào)意思: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用原文语句填空。
4/9
(1)戴嵩对《牛》这幅画“尤所爱”,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牧童认为这画“谬矣”,是因为画中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展示。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
(2)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3)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使/弈秋/诲/二人弈。()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____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
也”应该读出(______)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9.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②内集:家庭聚会。③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④无
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
字无奕。王凝之的妻子。⑤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
[1]对文中“儿女”理解正确的是()。
A.儿子和女儿B.子侄辈C.青年男女D.男男女女
5/9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
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人物
“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
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气氛。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
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言文赏析。
登泰山记(节选)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
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
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
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
余所不至(________)及既上(________)(________)日照城郭
(________)
[2]译文中的画线句。
(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
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
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
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
[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
(1)近鉴毫端鉴: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何面目面: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尔何能居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
[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各自叙说了自己的
6/9
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人不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
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仕于南方仕:___________
②席上啖菱啖:___________
③其人护其短短:__________
④欲以去热也去: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北人闹笑话的地方。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言文阅读。
1道士救虎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
也。道士具大舟,躬蓑suō笠,立水浒hǔ,督善水者绳以俟sì,见人至即投
木、索引之,所存活者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
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
也。始到蒙蒙然坐而舐shì其毛,比及岸,则瞠chēng目视道士,跃而攫jué之
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字词解释:
乘:______具:______躬:______水:______
俟:_______引:______平旦:______盼:_______
舐:_______比:______攫:______
2艾子邻人卖犬
艾子晨饭毕,逍遥于门,见其邻肩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之曰:“子担犬
安之?”邻人曰:“鬻诸屠。”艾子曰:“是吠犬也,乌屠?”邻人指犬而斥
曰:“此畜生,昨夜贼横héng行,惧而噤jìn不一声,今日门辟pì,不能择
人而吠,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艾子曰:“善!”
字词解释:
肩:_______西:_________安:______鬻:______
诸:______乌:______斥:______辟:_____
3喜嗔之人
昔有众坐于屋中,赞一外人德行殊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
促。尔时,此人适过门外,闻是语,便嗔恚,即入其屋,禽彼道己过恶之人,
7/9
以手扑打。傍人曰:“何故打人?”其人答曰:“吾何时喜嗔、仓促?此人者
道我喜嗔恚、作事仓促,是故打之。”傍人曰:“汝今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
之?”
字词解释:
殊:______唯:______过:______嗔:______
尔:_______适:______禽:______何故:_______
是故:_______讳:______
4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kuì粮。过雍门,鬻yù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l
ì,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主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十
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jù追而谢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十
里老幼喜跃抃biàn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字词解释:
东:_______之:_________匮:______鬻:______
既:______去:______以:______弗:______
逆旅:______涕:______遽:______谢:______
禁:______向:______
5天下有大勇者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
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cù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
之而不怒;此其所挟xié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字词解释:
谓:______过:______节:______见:______
卒:_______临:______故:______甚:______
6治驼
昔有医人,自诩xǔ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
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以一置于地,卧驼
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
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字词解释:
自诩:_______延:_________矢:______焉:______
践:______随:______诉:______但: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夸父与日逐走,______;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______。未至,________。弃其杖,化为邓林。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解释下列字、词。
逐走:____________欲:____________道:____________
弃:____________邓林: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____”的句子,并说一说你对这一结尾的理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
[1]《伯牙鼓琴》选自()
A.《山海经》B.《吕氏春秋·本味》C.《论语》D.《史记》
[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
志(____)少选(____)善哉(____)若(____)
16.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为”字的解释:A.因为B.同“谓”,说C.是D.认为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标三处)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最好用文
言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弈(yì)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1]文中用________的方法叙述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
[2]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两个人学下棋时的不同表现。
9/9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4]解释画线字的意思,并用“/”画出画横线句子的阅读节奏停顿。
①一人虽听之②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18.阅读理解。
原谷收舆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
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
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③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
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舆:手推的小车③凶:不吉利
[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①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②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③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④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谷年十有五(_________)②捐祖于野(_________)
[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9:4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6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