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动物保护:是人类对所在环境
及自身命运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后
提出的命题,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保护濒危动物物种和种群,
即保护动物的生命;二是关心动
物的康乐,即动物保健和动物福
利。因此,动物保护是研究动物
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
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
及相关福利的一门学科。
2.生态入侵:非土著的物种在新
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著物种生
存的现象。
3.痛苦:指不愉快的感觉状态程
度,是个概念范畴。包括疼痛、
疲劳、恐惧、挫折等主观感受。
4.应激:指一系列可预测的生理
变化,如心跳、体温及一些血液
指标的变化等。
5.全适应征:(GAS)从全应急反
应的初始阶段的适应反应,到反
应后期的衰退阶段的全过程。
6.规癖行为:可以断定属于异常
表现,但无法肯定动物的精神状
态的动物行为,多见于动物园里
的食肉动物,它们沿着同一路径
反复地在笼子里来回地走“8”形,
这种行为称之为规癖行为。
7.异常行为:指那些适应失调或
因身体损伤而导致的行为现象,
不属于物种或品种行为规范之列
的行为成分,与动物的精神状态
有关。
8.动机:是一个概述用语,是动物
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性状或驱动
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动
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
素。
9.行为缺失:动物在现代管理的
条件下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
行为。
10.真空活动:没有实效作用的
活动。
11.刺激贫瘠:也叫环境贫瘠,环
境缺少必要的刺激,如垫料、肯
用于啃咬的物体、同伴等,或环
境无法满足畜禽表现其习性行
为。
12.刺激过度:所谓的过度不是指
有效刺激的过度,而是指不良刺
激的过度出现。
13.动物保健:保护动物的健康,
人类为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
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
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及与动
物保健有关的日常事务。
14.环境单调:是育肥猪舍的主
要特征,是指缺乏环境刺激而导
致动物表现行为异常,特别是嗜
血症。
15.环境富脊:畜禽在贫瘠环境
条件下,提供必要刺激,使其身
心健康。
16.旗舰物种:指那些对资源消
耗较大的大型高等动物,如虎、
大象。
17.生境:指动物在自然环境中
生活的地方,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18.就地保护:指保护生态系统
和自然生境以及维持和恢复物种
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能力的种
群。
19.迁地保护:指在动物园等地
原产地以外对动物进行保护的一
些措施和方法。它能使频临灭绝
的动物在异地繁殖而不至于马上
灭绝,并通过向原产地引种来建
立和扩大野外种群、市物种得以
生存。
20.狩猎剩余量:适合于人类狩
猎野生动物的狩猎量称为“狩猎
剩余量”,即不会影响下一个繁殖
季节种群大小的猎取量。
21.环境容纳量:在一定空间范
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野生动物
最大饱和数量。
22.猎取量:狩猎动物的数量,
从理论上讲应为超过环境容纳量
的那部分个体,至少不能超过每
年补充到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即
种群的最初增长量。可根据公式
C﹦N×B推算。猎取量<C×30﹪
23.真空活动:没有实效作用的
活动。
24.生态旅游:是人类利用大自
然美学价值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它涉及到狩猎、垂钓、动物纪念
品、餐饮业、旅馆、交通等诸多
领域。
二.填空:
23.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生产
方式,管理,环境
24.实施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尽可能减少动物试验,对必须进
行的动物试验要有明确的规定和
限制。
“3R”是指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
改善动物试验条件和寻求替代动
物实验的方法。
25.HACCP:危害因素分析关键
控制点IQC:(美国)IKP:
(荷兰)
26.种群的最初增长量取决于:
物种的繁殖力,幼仔的成活率,
新个体的迁入量。
27.蓝鲸单位:等于1只蓝鳁鲸
或2只长须鲸或2.5只座头鲸或
6只鳁鲸的数额。
28.公约的简称:国际捕鲸规则
公约——捕鲸公约;南极海洋生
物资源保护公约——南极公约;
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
公约——拉姆萨尔公约;濒危野
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
物种公约——波恩公约;生物多
样性公约
29.国际比较知名的动物保护组
织:《IUCN》《WWF》《IFAW》
30.动物保护的对象可分为两大
类:一是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
护;二是以动物康乐为目的的动
物保护。
31.动物保护的措施:1)积极开
发利用2)需求替代品3)控制动
物疾病4)加强动物检疫5)谨防
生态入侵
三.简答:
1.动物保护与发展经济有何矛
盾?如何解决?
动物保护与发展经济是一对不可
调和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辩证
统一的,互为条件的。提倡动
物保护必然拉了发展经济的后
腿;追求经济发展就得以牺牲动
物保护为代价。从本原上说,人
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生
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仅体现为富裕的物质条件,还
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动物保
护。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类必
须不断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的快
速、稳定、协调发展可以为动物
保护和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而且
广大公民在安居乐业的氛围中对
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会不断
增强;同时,良好的动物保护及
优美的环境和丰足的自然资源也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
的基础性条件和良性的发展后
劲。为了搞好动物保护,促进人
类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态平衡,
为人类造福,我们应采取以下解
决措施:1)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
现有的动物品种资源。大力挽救
和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
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野生
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具有特色的
畜禽品种实施保护计划,以丰富
可利用的遗传资源。同时,应对
动物的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动
物福利条件,减少人为活动对动
物造成的伤害和痛苦。2)加大动
物保护的宣传和立法。通过电视、
广播、报纸等各种宣传媒介大力
宣传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全
社会营造动物保护的氛围和风
气,引导一批有远见、热心动物
保护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动物保护
项目上来,以推动动物保护的开
展。3)采用有效的保护手段,提
高动物保护的效果。保护动物的
手段多种多样,可采用有效的保
护手段包括建立濒危动物保护
区、利用科技手段解决人工繁殖
问题、设立动物自然保护区及收
容中心、寻求替代物、谨防生态
入侵等。4)控制动物疾病。是动
物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控制
重要动物的疾病,需要政府特定
长期的行动计划及采取相应的动
物保护措施。5)加强动物检疫。
运用法定的检疫技术标准,对动
物的饲养、生产、加工、流通等
各个环节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
行检查,旨在及时发现疾病,防
止动物疾病的发生与传播。6)设
立动物保护机构和专项资金。动
物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需
要长期的资金投入才能把这项工
作做好。动物保护是一项巨大的
社会系统工程项目,不仅需要人、
才、物的有效投入,更需要法律
法规、行政手段、优惠政策作保
障,设立动物保护机构有利于加
强动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后天经验对动物的主观感受有
何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的主观感
受是不可观察的。的确研究动物
的主观世界存在方法上的障碍,
因为主观感受具有隐私性,这种
隐私性妨碍了人们的直接观察,
像疼痛、饥饿或高兴这种主观感
受每人都有,别人的这种主观感
受也可以观察到,但这是仅凭对
其表情的观察而获得的间接感
受,绝非是被观察者的主观感受。
因此,后天经验对动物的主观感
受是有间接影响的。
3.如何理解行为是动物的“语
言”?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动作和活
动,是动物个体和群体对外界条
件变化作出有规律的、成系统的
适应性活动。动物的语言是指动
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如蜜
蜂靠舞蹈、鸟类靠鸣叫来传递信
息方式,也就是具有不同的语言。
动物的行为是在动机的驱使下产
生的,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
样的行为。因此,动物根据各种
行为特点,以不同的传递信息方
式唆使动物产生了不同的“语
言”,从而表现不同活动。
4.异常行为产生的机制是什
么?
1)明显偏离一个物种和品种的行
为规范2)不能满足明显的生存
或生活需要3)导致自身或其他
个体的损伤。
5.行为规癖的特征及原因是什
么?
行为规癖的特征是动物表现为来
回走“∞”字,且持续一定的时
间,有时达数小时。一旦行为规
癖形成,即使将动物放入有较大
的空间的笼子里,也难以矫正。
原因:1)环境极度单调和动物过
度无聊,动物通过增加行走以增
加感觉输入2)行走与觅食活动
关系较大。
6.动物福利的目的:最大限度
的保护家畜的福利,主张减少动
物生产过程中承受那些不必要的
痛苦,为未来生产模型指点迷津;
原则:既保证动物康乐又保证动
物生产。从理论上讲,达到动物
康乐的标准是对动物需求的满
足。动物的需求分为3个方面:
维持生命需要,维持健康需要及
维持舒适需要。
7.如何理解动物福利与动物生
产的对立与统一?
动物福利与动物生产是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前者主张畜禽在为
人类提供产品过程中,比应遭受
不比要的心理痛苦和身体损伤,
反对那些导致畜禽痛苦或损伤的
任何生产方式和做法;后者主张
追求最大的生产效率,至于对动
物处理的考虑也仅限于以不影响
生产力水平为原则,改善环境条
件只是为了提高生产力。两者又
是不可分的,因为没有动物福利
的生产,问题会层出不穷、最终
无利可图;如果只考虑动物福利,
福利条件过高,势必增加生产成
本,最终也无利可图,生产将难
以维持。
8.简述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
关系。
动物与人类休戚相关,许多传染
病与寄生虫病为人畜共患病,可
以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许
多地方病也为人畜共患。动物产
品中的药物残留也可随食物进入
人体,损害人类健康。动物保健
的重点是防病治病,以预防为主。
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健
康及维护人类的利益。
9.动物保健的措施是什么?
一般措施包括避免伤害、减少刺
激、预防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感
染,防止营养不良与中毒。必须
根据动物群体的特点,制定周密
的动物保护计划,然后将计划规
定的各项保健措施落实到饲养、
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中。1)制
定与落实动物保健计划2)改善
环境条件3)合理使用动物保健
添加剂
10.动物保健的保护措施?重要
措施之一是缩短运输时间,另外
减少对动物的不必要刺激也是抗
应激反应的主要措施。由于受交
通工具等的限制,往往不能将运
输时间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因此,
只要尽力减少刺激。装卸动物时
要尽量降低动物的损伤。运输动
物的容器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允许
动物舒适站立,躺卧或转身,且
能防止动物逃跑。成群动物的运
输应有让其自由活动的空间。
11.为什么说动物试验是不可取
消的?
动物试验是人类生命科学研究不
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动物试验
在揭开生命本质及其元之谜、保
证人体健康及满足人类生活需求
等方面发挥可重要作用。动物试
验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没有动物试验的生命科学可以说
是不可思议的。在今后揭开生命
现象本质的漫长征途上,动物试
验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将载着我
们和向最终目的地迈进。目前已
开始的人类基因组工程浩大的研
究,如果没有从动物试验获得和
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几乎是不可
能实现的。同样,畜产品产量和
质量方面的任何一项改进都离不
开动物试验。
12.动物试验中为什么要注意动
物保护?
动物试验需要考虑动物保护,为
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
步,必要的动物试验是不可取消
的。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生命
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愈发展,
动物试验的作用将显重要。所不
同的方法和手段将更合理、更科
学,并本着理性和人道的态度对
待实验动物。20世纪80年代末,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实施动物
保护法,其中对动物试验进行了
限制。但是,在90年代,随着生
命科学的发展,动物试验的数量
并未减少。德国、瑞士和奥地利
自1988年以来已实施了动物保
护法。因此,绝大多数人对动物
试验持肯定态度,而且也注重对
实验动物的保护。
13.为什么说人类没有必要完全
禁猎?
狩猎是伴随人类进化的一种传统
活动,古代人类虽然对野生动物
的狩猎量较大,但一般不会造成
过捕,更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的灭
绝。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
开始觉醒,提出了“保护和合理
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口号。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
野生动物资源虽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但也有极强的再生
能力,只要利用合理,狩猎甚至
有助于某些野生动物种群的调
整,有的国家因此给狩猎活动赋
予新的含义。如欧美的一些国家
已经将狩猎视为狩猎项目的一
种。狩猎的目的以不再是简单的
获取狩猎产品,还包含了陶冶情
操,锻炼意志,促进经济发展等
多项意义。因此可以说人类的狩
猎史已进入了一个永续利用的阶
段。
14.国际上通用的猎取量应当如
何计算?
先估计出动物每年种群的净增长
率,可通过公式B﹦(A/A﹢2)×
100﹪计算,式中B为种群净增长
率,A为繁殖力(用新生个体数
量减去死亡幼仔数量估计),A+2
为补充个体量与两只亲本之和
(对于一雄多雌动物,2可能偏
大)。2)然后用动物数量调查的方
法搞清种群的现有数量(N)后,
就可以求出种群经增长量C,即C
﹦N×B,最后推算猎取量。
15.开展狩猎应从哪几个方面控
制?
1)从理论上讲,野生动物要在其
种群数量超过了环境所能容纳数
量的一半之后才能狩猎。
2)科学地制定狩猎期,时间要适
宜。3)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看,
狩猎应避开动物的繁殖季节和幼
仔的生长期不同动物的繁殖期不
一致,因而狩猎期应依据不同的
狩猎对象而制定。4)还要考虑狩
猎的目的。
16.集约化畜牧生产有哪些涉及
动物福利的共性问题?
集约化畜牧生产有肉鸡、蛋鸡、
猪、肉牛及奶牛等。
其共性问题表现为畜舍的载畜密
度过高,致使畜禽拥挤,空气质
量下降,舍饲条件无法满足畜禽
行为的基本需要等。
17.母猪限位分娩栏是否可取,
为什么?
母猪限位栏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常
见的一种工艺。其结构原理是为
了防止母猪突然转身或躺卧造成
仔猪的意外伤亡。但对仔猪限位
栏只解决了仔猪死亡中的一小部
分,但却给仔猪带来很多问题,
如限位能导致母猪的后肢无力,
行走困难及损伤,有的尽管不行
走,却影响后期配种。由于这些
原因,造成繁殖母猪的淘汰率较
高。在限制性环境条件的母猪会
出现一些问题,如延迟发情和交
配后不能怀孕,乳腺炎、子宫炎
发病率增高,产仔时间延长,难
产和无乳出现率要高于圈养,窝
死亡率增高。一般认为这是强制
限位而导致应激的后果.由此可
见,在生产实践中使用母猪限位
分娩应经常改进福利条件,如增
加母猪运动,保持舍内清洁,寒
冷季节铺设和勤患垫草,淘汰不
育野猪,才能保证分娩母猪的正
常生产。
为了保证母猪和仔猪在哺乳期间
不受限位分娩栏不合理生产工艺
的影响,建议在养猪生产工艺中
应改进工艺1)母猪部位的隔栏
采用齿式,后舍防压杆,既限定
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压伤仔猪,
又方便仔猪的哺乳和活动。2)根
据母猪和乳猪的体重,母猪部位
采用铸铁漏缝地板,乳猪部位采
用编织漏缝地板,既增加设备使
用寿命,有利于排粪和清洁消毒。
3)每个分娩栏之间用铁皮等板材
相隔,并紧靠床面,不作栅栏,
以防仔猪相互接触。4)为便于清
粪和转群,一般分娩栏都设在离
地0.25米左右的部位。5)分娩栏
的规格:长×宽﹦2.2×(1.6~
1.8)m,分三个区域,其中母猪
区域:长×宽×高﹦2.2×0.6×
1.0m,乳猪休息区长×宽×高=
2.2×0.6×0.5m;哺乳猪活动区:
长×宽×高﹦2.2×0.5×0.5m6)
分娩栏的选材:采用铸铁漏缝地
板和编织漏缝地板组合,栏条采
用8mm,保温箱采用pvc硬塑湖
玻璃钢材料。每个分娩栏内配置
铸铁制成的母猪、仔猪食槽,母
猪配备自动饮水器。
18.从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谈谈
如何选择和对待实验动物?
应选择感受性高的健康动物作为
实验动物,并且应尽量使用纯种
动物做试验,因纯种动物在生物
谑反应方面较为一致,个体差别
较小,在试验工作中有时要求实
验动物的体重要一致,体重能反
应出动物的年龄。但饲养条件差
的实验动物往往不能正确地反应
体重同年龄的关系。总之,在试
验中应避免动物个体的差异而影
响实验正确性。
19.猫的哪些生理习性与动物保
护相关?
猫具有的肉食、喜欢洁净、感觉
灵敏、自我意识强、善于潜行、
运动协调能力强等生理习性,这
些生理习性与动物保护有关。
20.什么是鸟类的三浴,各有何
作用?
鸟类的三浴是指沙浴、水浴和日
光浴。沙浴可梳理鸟类羽毛,驱
出体外寄生虫,具有增强皮肤健
康和消化功能的作用。水浴有利
于清洁羽毛上的污垢、体表散热
及清出体外寄生虫的作用。日光
浴的作用是使鸟类冬季保温取
暖;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调节
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消毒
杀菌、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羽
毛光泽变得更加艳丽等。
21.什么原因造成了水生动物的
多样性危机?
1)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原生动物物
种的不断消亡2)由于人工杂交
或引种不当造成自然杂交,使得
很多地方鱼类品种的种质不同。
中国鲤鱼的野生种群现已很难找
到,四大家鱼的种质资源也因近
亲繁殖而严重衰退,不仅性成熟
年龄普遍提早,个体变小,而且
鱼苗畸形率上升逾十倍,伴随着
发病率上升和成活率下降也很显
著。
22.比较水产动物和家养动物福
利的异同。
Seamer(1992)在家养动物福利
委员会制定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
适于水产动物福利的7条的原则
意见:1)因使水产动物动物免受
饥、渴及营养不良2因避免光热
或其他物理因素对水产动物造成
的不适)3)因使水产动物避免疼
痛损伤或疾病4)因使水产动物
免除恐惧和忧伤5)自由自在地
表现正常的行为6)运输时应避
免应激及痛苦7)宰杀时应避免
应激及痛苦
在上述7条原则中,第一三四五
与布兰贝尔委员会提出的家养动
物应享有的五项福利条件是一致
的。上述的第二条原则,涉及鱼
类是变温动物,适合水温至关重
要,温水鱼和冷水鱼有各自的温
度适宜范围。由于鱼类没有眼睑,
因此应避免强烈暴晒对眼造成的
紫外线损伤。第六、第七条增加
了水产动物在运输、宰杀时应避
免地应激和痛苦,在家养动物的
福利条件中没有特别提出。
23.动物园作为迁地保护场所对
物种保护有什么作用?
迁地保护:指在动物园等地原产
地以外对动物进行保护的一些措
施和方法。它能使频临灭绝的动
物在异地繁殖而不至于马上灭
绝,并通过向原产地引种来建立
和扩大野外种群、市物种得以生
存。动物园和水族馆是野生动物
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使很多离
开自然生活环境濒危动物个体保
育基地,它能够保存濒危物种的
遗传物质,也能保存濒危物种的
迁地种群。动物园还能够协调物
种的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后者
是指野生动物原产地进行的各项
保护工作,为野外残存物种的恢
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4.迁地保护有哪些规范,适应
于什么样的物种?
需要以迁地保护的方式进行保护
的野生动物有四条标准:1)极度
濒危的物种2)在自然群落中起
关键作用的物种3)在分类和分
布上独特性强的特有物种4)对
生境保护有领袖作用的“旗舰物
种”。通常,“旗舰物种”是指那
些对资源消耗较大的大型高等动
物,如虎、大象等。在自然生境
中,只要保护了这些物种的生存
环境,其他物种也相应受益。
25.野生动物生境三要素指的是
什么?
野生动物的生境通常需要满足的
一切空间资源,包括食物、水和
隐蔽三大要素。野生动物生境的
三要素构成了野生动物生活的三
角区,三角区的最适搭配成为野
生动物对生境喜好和选择的目
标。
26.人类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
物?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
保护法》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
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
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
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所以
滥食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
其次,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
类自己,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
的乱捕乱猎,各种野生动物的生
存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
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
过了自然灭绝的100倍,现在每
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
失。我国也已经有19多种哺乳类
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
面临灭绝,而它们的灭绝会导致
很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的分子归
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有助于农
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
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因此所
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挽
回的。
27.当代野生动物的灭绝特点
有:规模大、涉及面广、时间短。
除了实际范围灭绝外,动物种群
的局部灭绝也使鸟兽正受到生存
的威胁,其中包括地球1/4的哺
乳动物和1/10的鸟类。
28.野生动物为什么会受危?
当代野生动物种类的灭绝或濒于
灭绝的原因则完全是人为因素造
成的,这些因素包括狩猎及生境
的人为破坏,狩猎对野生动物的
危害是非常大的,20世纪以后,
狩猎变成了体育娱乐活动,但非
法偷猎仍然对野生动物构成巨大
威胁。
野生动物的灭绝还与野生动物的
生境即生境的退化、生境丧失和
生境断裂所受到的威胁主要有
关,野生动物所面临的潜在危险
还可能来自《国际关贸总协定》。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的首位和灭
绝,人类活动是根本原因。人类
生存空间的扩大正在无情的吞噬
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成为动
物保护唢呐满意所难以解决的主
要矛盾。
29.动物试验中实施动物保护基
本原则有:尽可能减少动物试
验,对必须进行的动物试验要有
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对计划中的
动物试验必须科学安排,使用最
少的实验动物,获得最多的数据。
30.从福利角度如何选择实验动
物:
31.小牛生产存在的问题:突出问
题表现为三个方面:应激、疾病
及营养问题。应激是犊牛最先面
临的问题,始于母子的过早分离,
而后的运输又加剧了应激反应,
这是犊牛到育肥场的后死亡率高
的主要原因。疾病是伴随应激反
应的又一症状,以肺炎最为常见、
多发,特别是当舍内湿度过高时,
更易发生。营养问题主要是缺乏
症,特别是缺铁。
32.鹿收茸保定的注意事项:
33.狐处死时的注意事项:
34.你认为动物能否感受痛苦:痛
苦是动物的一种感受,动物的内
在特征和外部表现都能反映动物
的感受状态。想了解动物是否处
于痛苦状态,这要看动物感受痛
苦的能力,也就是动物有没有意
识。许多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论给
“意识”下了不同的定义。哈伯
特(hubbard)认为,意识有许多
不同的要素存在,包括自我警觉、
对未来的预感、对信息的加工提
炼能力、集中注意力及转移注意
力的能力等等。夏莱斯(shallice)
则把意识看成为对信息加工过
程。不同的动物或许有意识程度
的差异,但不是向有意识或无意
识那样简单。从这层意识上理解,
意识应该是一个范畴概念,是指
小到具体如牙痛大到领域的一个
完整的经验感受过程。由此可见,
动物是可以感受痛苦的。
35.行为的功能:(1)生存的手段,
反应性行为,采食行为,探求行
为,保养行为,运动,社会行为,
领地行为,休息行为,(2)适应
的工具。
36.运输对动物的健康有什么影
响?可采取哪些相应保护措
施?运输所导致的动物急性或
慢性应激反应,可由多种应激因
子引起,主要有与动物处理及混
群相关的恐惧与疼痛、旅途中的
热应激与运动应激、饥饿干渴与
疲劳应激以及可能发生的感染
等。轻度应激反应时,动物可表
现为体重下降、脱水及对疾病的
抵抗力降低,严重时可影响动物
的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动物在运输
途中衰竭死亡。重要措施之一
是缩短运输时间。另外减少对动
物的不必要刺激也是抗应激反应
的主要措施。由于受交通工具等
的限制,往往不能将运输时间控
制在较短时间内,因此,只要尽
力减少刺激。装卸动物时要尽量
降低动物的损伤。运输动物的容
器有足够大的空间允许动物舒适
站立,躺卧或转身,且能防止动
物逃跑。成群动物的运输应有让
其自由活动的空间。
在动物保护方面起到了
什么作用?IUCN是国际自然和
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设有6
个工作委员会。IUCN主持通过
很多地区的自然保护项目计划,
促进了多项国际条约的签署,主
办过多次国际会议,出版了兽类、
鸟类、两栖爬行类和植物等((红
皮书))分册,明确了自然保护区
的原则、标准和世界保护区网的
计划,推进了自然保护学科的建
立和发展,扩大了自然保护的宣
传和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9:3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6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