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1-31 07:19:17 阅读: 评论:0

推荐10款好用到爆的app-反导数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

己亥杂诗教案

这是己亥杂诗教案,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

习。

己亥杂诗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

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

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

五篇。

三、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

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

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

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

五、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

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

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

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

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落

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

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

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

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

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己亥杂诗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言为心声。

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

“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

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和腐败,百姓

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

1、自由读诗: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

后,大家共同研究。

3、指名读,齐读,练读。

4、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

1、指导诵读。

2、赏析第一、二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

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3、赏析第三、四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

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

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

才。

(2)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

古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

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

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

4、概括中心:

《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

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5、感悟写作方法:

“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

1、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作业:诵读默写。

教学反思:

1、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三首诗的教

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

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

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

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带着疑

惑去学。

己亥杂诗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已亥杂诗教案

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体会诗歌所

描绘的意境。

领悟作者情感,学习作者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教学课时】1课时

2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熟练背诵,但内容还迷糊不清或一知半解,特别是对前两句,更

是不知其意,对后两句的赏读也不到位。

3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2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己亥杂诗

以检查默写的方式导入:指名一生在黑板上默写,再分析评价

活动2【讲授】己亥杂诗

二、关于诗题“己亥杂诗”

1、这四句诗的题目是什么?

2、什么是“己亥”?“杂诗”是怎么回事?

讨论后出示如下背景: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

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

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往返期间,诗

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

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今天要学的这一首是原第五首。

三、关于“辞官还乡”

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

诗人离京时,正是战争的前一年,英国利用入侵,清廷分成主战与主和两

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

家的命运忧愁,还想着为国家做些事情。

2、这些内容在哪些诗句里得到体现?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被迫辞官的龚自珍会有怎样的心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四、诗句译读(学生自讲——交流纠正——升格分享)

1、译读参考:

2、诗意阐述:诗人寄居京师二十年,一旦辞别,离愁满怀。“浩荡离愁

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怀着无边的离愁别绪,“我”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

回到远在天边的家乡。一路上诗人心情极为矛盾,心绪极为复杂。“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虽然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

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

育新花。句中“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

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

五、品赏诗句

1、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

“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强化了诗人离京时

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

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诗人通过比喻、衬托把愁表现得

淋漓尽致。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

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

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2、赏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六、主题意义: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牺牲

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七、诗人印象:

1、用几个四字词说说学了这首诗后诗人给你怎样的印象?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忠君爱民……)

2、诗人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

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是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

“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

受国热情。著有《龚自珍全集》。《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

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

丽奇肆,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

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有“龚

派”之称。

八、检测提高

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积极的人生态度

4、对《己亥杂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

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

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

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

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

神。

5、拓展练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

诗。(50字左右)

九、结束语:

正如龚自珍诗中所说的那样,龚自珍南归后,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

积极培育下一代。可惜不到半年就突然病故,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的耳畔似乎还响起了他的另一句名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

降人才!期盼大家早日成为他心中的人才,报效祖国。

己亥杂诗教案第4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上学期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里,我们积累过龚自珍的两句

诗,还有人记得吗?

学生回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有同学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背出来吗?指生背。

3、请全班同学跟着这位同学一起背诵。

二、解诗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的另一首同题诗,(板书课题),请大家

齐读课题,提醒不要把“己”写成“已”字。

2、有同学知道“己亥”是什么意思吗?(无生举手)小老师解释:这是

我国古代天干地支记年的方法,指的就是道光十九年。这一年,作者在南来北往的

途中,共写了315首诗,统称为《己亥杂诗》。

3、提醒同学们看注释①,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二百二

十首。

三、初读诗。

1、每个小组内推荐一名朗读最好的同学,然后请被推荐的同学依次朗读

古首,生评价。

2、请被推荐的同学指导本小组内同学的朗读。

3、小组内再推荐进步最快的同学展示。

4、听着同学有感情地诵读,小老师也激情诵读一次。(热烈掌声)

四、品读诗。

1、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想要借这首

诗表达什么吗?

生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怀才不遇的心声。

生2:我觉得这首诗主要是表达作者想要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

2、那同学知道诗中哪一句是表达作者心声和情感的吗?生回答后两句。

3、请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要求:语文阅读能力

差和不爱发言的先说,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作引导或补充)。生汇报。

4、作者“劝”的内容是什么?(板书:劝重抖擞降人才)

5、小组内议一议,作者为什么这么“劝”呢?

6、“劝”的原因是“万马齐喑”,疏通前两句诗的意思。

7、重点讨论诗中的“风雷”指的是什么。一个课外知识积累较多的同学

补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觉得“风雷”是一个敢于伸张正义、引领社会革新

的言语、人才等。

五、悟诗情。

1、指生再读诗。

2、小组赛读诗。

3、全班齐读诗。

4、讨论: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希望社会

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六、拓展有关爱国的诗句。

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上课的是自己的孩子,但从头至尾我并没与参与其中,孩子除了借用

电脑查资料,并没有向我作任何咨询。但从这堂课的设计和呈现中,个人欣喜看

到:

(1)上课的孩子作了精心的精备,从诗的写作背景到爱国诗句的拓展,

孩子有设计,有搜集,有积累,真正地体现了预习的有效和高效;

(2)这堂课的设计很完整,从读通到读好到读懂,由浅入深,环环相

扣。

(3)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从小组内推荐读书好的同学,到读书

的同学指导小组内同学读书,从小组内说诗句的意思到小组内讨论古诗所表达的思

想内容,并且对小组合作有所要求,学困生优先发言,能力强的同学作引导或补

充,让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了,积极参与课堂。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7:1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64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地震常识
下一篇:英雄有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