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文字的有声演绎、文化传递与情感辐射——央视文化类
节目《朗读者》的传播样式分析
周晓凡
【摘要】有声语言的最好表达方式就是朗读.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
者》的成功,是大众对朗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重新认识,更是节目寻求创新与传统
文化和谐统一的典范.本文试从朗读艺术、节目结构内容以及其在融媒体时代的创
新几个方面讨论节目的样式和特点.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3
【总页数】7页(P133-139)
【关键词】《朗读者》;朗读美;媒介融合
【作者】周晓凡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61
当前的中国电视处在极度缺乏原创的时期,从最初的借鉴到后来的完全照搬,“娱
乐至死”的概念影响着电视节目制作者,大量的“明星真人秀”和“综艺选秀节目”
充斥荧屏。这类节目强化对受众的感官刺激,可以短期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但是单
纯的视觉听觉刺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观众渐渐感到麻木,失去了对节目的期待而
导致节目缺乏认同感。这种以消遣为目的,娱乐项目缺乏持续的感染力,经不起推
敲更经不起回味。当制作者将创新停留在引进新的大型道具或模仿更加惊险刺激的
游戏比赛时,观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无法得到多样化的满足。事实上,受众对节目有
更深层次的需求,即文化的认同感和人文情感的表达。电视被作为娱乐工具、新闻
工具的同时,也一直被作为文化教育的工具。[1](P85)因此,认识节目的价值以及
价值的创新表达才是媒体文化传播创新的支点。很多节目都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境
遇——口碑与热度无法兼具,有时,高热度对应的是“低俗”,而高口碑则往往
代表了“乏味”,所以想要获得双赢,就需要寻找以价值为支点,寻找到与之配套
的,经得起考验和琢磨的新的传播方式,使节目中蕴含的故事和情感得到更大范围
的传播和释放,充分引起受众的共鸣,激发起情感上的共振。
2017年2月,一档文化情感类综艺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在传统电视播出平台
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回归热,被称为电视节目的“一股清流”。这就是由董卿担任
主持制作人,由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原创节目《朗读者》。节目一经播出
就获得好评,豆瓣评分9.5,第一集的节目视频播放量高达1453万次,网络媒体
关注度为280万条,微博讨论3.2亿多次,更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
的一致好评。在获得高口碑的同时,这档节目也推动了大众对朗读的关注和热爱,
让朗读伴随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的审美视角。
节目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朗读本身的魅力,也看到了文化综艺类节目文化传播功能
在大众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更看到了在“遍地明星玩游戏”的当今电视屏幕前受众
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有人说,这是文化的自我认同,有人说这是现象级的文化类型
电视节目的兴起。事实上,这是公众审美的回归,更是普罗大众对审美要求提高的
外在表现。《朗读者》正是以朗读作为媒介,以独特的节目结构设计,传达人文情
怀与传统经典文化的交融,以及对生命和经典文字的尊重。
一、朗读艺术展现审美特点
为什么节目选择朗读这种形式呢?是因为朗读的独特魅力和审美情趣。
朗读是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领域,与明星真人秀、歌舞选秀等娱乐节目相比,其形
式简单,节奏较慢,似乎难以吸引观众。然而,《朗读者》异军突起,它愿意花时
间陪伴大家读书,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愿意引导受众聆听嘉宾的真实故事,帮助受众
回忆经典,领略朗读带来的心灵平静和充盈情感。但《朗读者》的成功还不仅止于
此,更重要的是,节目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朗读文本连接在一起,以引起观众的
共情,抵达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情感的传递正是朗读这一艺术形式最擅长的特
质。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大众传播活动,而在所有的传播形式中,有声语言
的传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声语言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内部语言转化而成,
另一种是由文字语言转化而来,朗读就是后一种。当节目将朗读作为一门艺术进行
分享,那么朗读者就是艺术家。“艺术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旁人,使旁
人也能同赏共乐,便不得不研究‘传达’所必须的技巧。他第一要研究他所借以传
达的媒介,第二要研究应用这种媒介如何可以造成美的形式出来。”而文本的媒介
就是语言。[2](P66)朗读之美首先就来源于文本之美,经典优秀的篇目正体现了汉
民族共同语的庄重美、含蓄美、融通美和质朴美,因此并非所有的文本都可以成为
朗读的材料,只有真正体现汉语美感的文本才值得去欣赏,去朗读。艺术的理想,
当然是最适合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描摹最美的对象。[3](P239)《朗读者》并
不是单纯的书本推荐,而是结合每期主题,由嘉宾选择最能代表其情感表达的片段。
有些来自传统的经典书目,有些来自被人们忽略的冷门书籍,甚至有些出自嘉宾本
人之手。但是,由于凝聚了嘉宾的个人情感,文本的选择过程中更是体现了嘉宾的
人生经历,因此,这些片段能够通过朗读将最真挚的情感传达出来,使观众达到共
情,从而产生共鸣。在邀请朗读的嘉宾中,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人物,既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有陪伴失聪儿子十六年坚持求学的平凡母亲,
既有一直默默追求学术极致的老一辈语言工作者,也有大家所熟悉的影视明星。他
们的经历一方面映射着所有人的过往,使观众产生情感投射,另一方面也是对观众
经历和情感的补充和升华。
朗读作为《朗读者》的重要传播手段,充分展现了其在审美维度的魅力。朗读是有
声语言的再创作,创造必定是因为主观欣赏,但是创造却不完全等同于欣赏。欣赏
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美,觉得赏心悦目,而创造却需要更前进一步,把内心产生的
情感激荡完全表达出来,成为具体的意象,供他人欣赏。这种表达其实蕴含了创作
者大量的心血,既有自己人生的总结,又有要传达与人的表达欲望。朗读者的创造
性表现在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对文本的把握,需要真正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第二,是对创作即朗读过程的把握。这两个环节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风格”。
“风格”在这里是指创作者呈现的独特的个性表达。通俗地说,“风格”是一种稳
定的独特性表现。[4](P31)“见字如面”,看到文本,仿佛见到作者本人,就是因
为文本是作者个性真切生动的再现,遣词造句间都透露作者人生的体验感悟,见到
文本就如同倾听了作者的倾诉。因此,朗读的创作性体现了朗读的个性化,此时的
“风格”来自于文本的创作者,通过其作品基本把握风格走向,是朗读创作的最初
依据。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这种风格又逐渐演变为朗读者自身的“情韵”,情致和
韵味当中融合了朗读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个人情感,因此朗读创作本身也是重新架
构,重新加工的过程。
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美的重要途径。音乐性和标准的四声声调使汉语具有了表达优
美的语言特性。朗读正是将这种美好语言传达分享的最好的途径。所有的艺术形式
必定和情感关联,朗读既是情感由内部向外部传达的方式,又是通过外部反馈产生
共鸣并进一步激发情感的体验,朗读这种艺术形式需要“情声气结合”。“情”位
居首位,“声”与“气”都是与“情”互联互通。因此,在节目中可以充分感受到
情感的力量。在第一期《朗读者》中,首位登场的朗读嘉宾是濮存昕,节目组有意
淡化他的明星色彩,让他以普通的身患残疾的身份去阐释对节目主题的感受。濮存
昕的真情流露使他在节目中的形象真实可触,童年身体残疾带来的磨难与遇见医生
后的重生,工作道路上的困难与遇到伯乐的感动,这些情感真实动人,使观众仿佛
置身其中。这得益于用朗读的方式将情感的互动进一步升华,用真情进行朗读来打
动人心。当然,节目中并非所有的朗读者都是专业的,少年棋王柯洁选读的片段来
自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部作品从电影到文本都颇受
关注。柯洁选读的是其中主角哈利波特与伏地魔殊死搏斗的片段。之所以选择这个
片段,固然在于文本内容精彩,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恰与柯洁比赛鏖战
时的心情相互激荡,每一次与世界级高手的交锋都会引发他内心不断奋斗的青春活
力。在另一期中,当身材娇小身穿白色套装的董卿和高大健硕身穿黑色西装的篮协
主席姚明从小演播室共同走向朗诵演播厅面对现场观众时,伴随着巨大的视觉冲击,
伴随撩动人心的音乐想起,现场观众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观众情感投射的积极
表现。嘉宾有情,观众动情。姚明用海明威的经典作品《真实的高贵》向所有体育
人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年轻一代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在《朗读者》中情感始终贯穿
其中,但情感不是强加于人,而是一步步通过嘉宾的讲述,通过朗读过程中情感的
引领,将观众内心最美好的感情带动,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每一个嘉宾的朗诵都
朴实无华,没有太多技巧,甚至不全都是标准的普通话,但是朗读的过程仍然体现
着“情”真,那是因为朗读者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这一极具审美力量的艺术得到了
释放,与观众达到了共情。
《朗读者》充分尊重朗读者的美感创造,而朗读者再创作的过程就是自我审美传达
的过程,与文章作者的距离,与听者的距离都给了他巨大的创作空间。在这个空间
里,朗读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美好情感通过声音、语言传达出来,字话之
间浸透着感情体验,应和着作者的文字影响着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作者的文字得
以释放,听者接收着这些情感信息,调动着自己的人生体验,不用仔细思考就得到
了情感的互动,产生了共鸣。听者觉得美,是因为内心的震动,直觉让他找到了心
灵的契合,朗读者也觉得美,因为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与听者也产生了情感的交互。
二、节目设计满足受众期待
《朗读者》作为中国一档原创文化类节目,在节目设计上独具匠心。节目采用了独
特的双舞台设计,在大舞台的后面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演播室,两个舞台用一扇大
门隔开。嘉宾由主持人介绍后,首先进入小演播室,在这里,主持人与嘉宾进行访
谈,这种设计使节目的节奏更为灵动丰富,小演播室的私密空间也令人物间的关系
更加亲近,嘉宾的情感也更为饱满充沛。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
前提往往是沟通双方有着相似的态度和共同语言,其沟通动机是为了同对方一起了
解和共同占有信息,扩大共同的经验领域。[5](P213)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嘉宾和
主持人离开了开放的大舞台,进入了私密的小演播厅,那里会发生什么?嘉宾在私
密环境下是什么状态?主持人和嘉宾会聊什么?这一切疑问不断产生,也促使观众
对小演播室里的谈话充满兴趣。采访的实时大屏幕直播让观众在安全开放的环境里
了解私密环境的对话,获得了直接参与的心理体验,本质上满足了观众的“窥私心
理”。一方面是主持人和嘉宾的交流,另外一方面更是观众和嘉宾的交流。在与主
持人的谈话中嘉宾打开心扉,得到放松,在进入朗读之前,逐渐进入情境,使之后
的朗读情感更容易得到释放。在这种状态下,观众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嘉宾对人
生经历的讲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观众,观众与嘉宾达到共同抒发感情,共享信息
的目的。因此大小两个舞台的使用,从舞台设计来看,是一种创新,而从节目的播
出目的来说,是充分了解受众心理后对节目信息输出的有效补充。《朗读者》采用
“讲述+朗读”的方式提高情感浓度,利用文字和朗读的力量使人物经历和故事背
景得到更深更广的展现,对节目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按照语言的不同形式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研究者
根据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单纯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都远远
不及两者混合沟通的效果好。第一,通过文本的介绍使信息长久的储存在观众脑中,
并激发起观众对文本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但是,单纯的文本对语言文字的依赖性强,
沟通的效果会受到观众文化修养和基本文化储存的影响。第二,节目运用了朗读这
样的语言表达样式,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有语气、有表情甚至有动作,种种微语言
都在传递信息,传达情感,这无疑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果。因此不得不说,《朗读
者》充分利用了两种沟通方式的优势,将朗读这样的有声语言与文本这样的书面语
言紧密结合,使节目内容充分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
节目的设计还包括了节目的内容,《朗读者》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从“遇
见”“陪伴”“选择”到“礼物”“第一次”……每一期的嘉宾朗读都围绕主题词
展开,将主题词作为每一期节目的核心线索。不难看出,主题词本身就极具扩展性,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主题词想到自己的人生,而来到节目的嘉宾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人物,不论是社会知名人士,还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大众,都能从这样的主题词发
散开去,这些关键词在他们的身上又会有怎样的演绎,足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在观
看节目的过程中,所有的观众自然形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临时存在的群体在节目展
开的过程中自发产生需求,执行任务,创造成就与满足心理需求。在《朗读者》的
录制过程中,现场观众不仅配合演出,更是在聆听朗读,观察交流的过程中,获得
了提升。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观众常常因为嘉宾的朗读而热泪盈眶,这就是观
众感情预期达到满足的直观表现。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朗读者》中的核心作用格外突出,由于主持
人长期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初推广中具有其他渠道无可比拟的
优势,主持人本身就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媒体”。董卿是当前中国电视主持界
的领物,她的代表性来自于逐渐积累起来的主持形象。此前,董卿担任《中国
诗词大会》等多档文化类节目的主持,在节目中,她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
丰富的社会知识以及敏锐的应变能力。而一次次节目录制中的突发事件也展现了她
性格中坚韧的一面,细微处的举动更表现了她的真诚和善良。关于她的很多视频在
网上流传,塑造了一位主持界的“网红”。在节目前期宣传的过程中,“朗读者,
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
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董卿的开场白,也是前期宣传
片中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宣传语。这样的宣传语强调的不仅仅是经典文学,更是对
人的尊重,这样的开场白与董卿一直以来塑造的文化知性形象充分吻合,她在节目
中塑造的睿智温婉的形象是完全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的。
作为节目的制作人,董卿在节目的初期就投入到设计、策划的准备工作中,一直
到后期的主持,全程参与,这无疑使主持人提前进入了节目的流程,真正意义上成
为节目的核心,所以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针对每一位嘉宾的采访都
让观众觉得到位、实在。不难看出,这样的主持效果是长期经验积累和前期大量准
备工作的结果,正是这样的精心准备,使主持人在节目中成为驾驭者和组织者。
从节目的主题到舞台设计,再到主持人的定位,《朗读者》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收视
心理,用独特的创新方式满足观众的期待,达到播出的最佳效果。
三、线上线下媒介融合促进节目发展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
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最简单
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
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
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
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
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
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
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
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近几年来,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卫
星技术发展迅速,媒体形式也因此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
这既是对传统电视播出平台的巨大冲击,也是当下电视制作冲破桎梏,探寻发展之
路的机遇。一方面,非传统媒介在新媒体大环境下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对传统媒体
产生巨大冲击,而非传统媒体选择的播出形式绝大部分仍以娱乐为主,短平快的节
目形式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积累收视人群。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非传统媒介终端的
发展太迅速,节目需求量巨大,为了抓住受众,节目不断求新求变,其深度和内涵
遭到质疑,大部分受众的黏合度很低,短暂的收视热潮之后是制作者失去价值核心
的困惑。
事实上,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期待传统文化的回归,本质上希望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经
典文化与新技术的融合。《朗读者》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互联网传播的热
潮下,在媒介融合发展迅猛的时代趋势下,充分利用了网络传播迅速、广泛、灵活
的特点,为节目做宣传。在节目首播之前,就已经有相应的不同类型的微视频在朋
友圈转载,通过不断转发,对节目进行预热,形成热点话题,更进一步使节目登上
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排行榜,使《朗读者》成为热搜名词,激发受众的观看欲望,
使节目未播先热。同时,为了适应手机端小屏幕数据流量观众的观看习惯,每个嘉
宾的采访加朗读时间不超过20分钟,朗读时间在10分钟左右,这对于习惯收看
精彩视频片段的流量用户来说是最合适的观看时间。整期节目可以按照嘉宾的采访
或朗读分割成一个个小视频,在多种媒介互相补充的今天,这样的小视频最利于观
看,更利于传播。正是因为小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的转发,继而在各种观看渠道进
行口碑营销,才使得《朗读者》可以迅速建立口碑,打开市场,成为传统媒介中独
树一帜的节目样态,并获得热烈的社会反响。
不得不提的是《朗读者》在节目线下推出的“朗读亭”线下模块,这是打破传统的
全新电视节目推广互动模式。节目组将“朗读亭”设立在全国多个地区,只有电话
亭大小,配备专业的录音设备和摄像头。市民可以选择自己钟爱的文章进行录制,
有声有画。节目组及时将所有视频资料进行汇总,从中选择与节目主题相符合的视
频在节目中播放,这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宣传力度,更增加了受众的观看热情。而
《朗读者》的制作初衷绝不仅仅是增加节目收视率,增加话题度。从根本上说,是
希望通过一档节目,倡导“全民阅读的目标”,提升大众审美情趣,将传统文化、
人文情怀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
电视媒体的特点在于可以吸引家庭一同观看,这是小屏幕网络媒介一对一的私密观
看模式无法比拟的。因此,《朗读者》利用全新的节目形式和优质的节目内容吸引
着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目光,使不同受众都产生观看热情,形成“家庭式”的观看人
群。从嘉宾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为了使更多的青年人热爱朗读,重温经典,选择
在年轻人中具有影响力的偶像明星来担任嘉宾,这些明星形象积极,阳光向上,用
自己奋斗拼搏的经历潜移默化中感染年轻受众。因此,我们可以说《朗读者》是一
档让家庭欢聚的节目,更展现了节目人文关怀的一面。
四、节目的局限和展望
《朗读者》第一季获得了巨大成功,不论是节目本身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还是社会的
影响力,都有目共睹。但是未来的《朗读者》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一季
12期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关键词作为主题贯穿始终。可以说,第一季的节目是
偏向写意的,因此每一个关键词都很概括,这样的词粗线条而又宽泛,很快就会用
完,那么第二季如何展开新的节目,就需要更加细腻的情感引领。第二,文本的选
择。在第一季中难免会有这样的情况,流传多年的经典和嘉宾自己写作的文章同台
演绎,不时让人产生过轻或过重的失衡感,因此文本的选择需要更注重内涵和普及
型,让文本、朗读者、观众达到和谐平衡。第三,互联网的参与。在第一季中,互
联网扮演了推广和宣传的角色,在未来的节目中,互联网更应该成为载体,成为节
目播出的平台。在下一季朗读者制作播出前会有至少半年的时间,观众的收视热情
会逐渐减退。节目的热度如何维持,需要互联网的积极参与,利用多种媒介传递节
目的相关信息,维持观众对节目的观看欲望。第四,在第一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
“朗读亭”,仅仅是节目的附属品,还是更具实质性作用。“朗读亭”是一个标志,
它给了受众传达情感的空间和渠道,利用“朗读亭”使朗读更加普及,形成更群众
化,更具有人文精神,更具贴近化参与化的朗读热潮。
第一季《朗读者》的成功是中国电视史上一次创新与突破,节目的制作需要坚持,
坚持的过程中又需要不断创新,这对我们的电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所有触及心灵的传播都是以共同价值与共同情感为支点的传播,也只有这样
的传播才能实现口碑热度的双赢。“价值”是电视节目能够持续展现生命力的源泉,
任何一个节目都需要围绕“价值”去创造。《朗读者》是中国文化节目创新的成功
范例,节目以优秀的经典文本为载体,以充满人文情怀的人物故事为背景,充分利
用朗读这一有声语言创作的审美功能,激发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慢下
脚步,细细品味经典,将文化传达的同时传递情感,这样创新的节目方式正是中国
电视未来发展的方向,更是符合中国观众高层次审美要求的创作。
【相关文献】
[1]崔文华.全能语言的文化时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6:3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6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