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扶贫项目

更新时间:2023-01-31 05:46:30 阅读: 评论:0

北京2018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工业蛋白质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承德攻略)

精准扶贫帮扶计划和措施_精准扶贫帮

扶计划

巩固和扩大近年来扶贫帮困的工作成果,进一步转变干部作

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

村经济发展,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步伐。为此制定扶贫帮困工作计划。下面是分享的精准扶贫帮扶

计划,供大家参考!

精准扶贫帮扶计划篇一

按照《楠杆乡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帮扶

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中坝村位于楠杆乡政府16公里,平均海拨735米。中坝村

与丰乐河与务川县丰乐镇隔河相望,国土面积7.85平方千米,

其中,耕地面积1052.46亩,其中稻田295.2亩,森林面积为8647

亩。辖刘家组,石门组,下坝组,中坝组,上坝组,水潮头6个

村民小组,有268户1006人,其中,享受低保89户293人,

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100%;精准扶贫户75户280人,

贫困发生率为37.8%;劳动力人数752人,其中外出务工420人;

有正式党员12人;60岁以上老人123人,其中80岁以上16人;

有学生95人,其中大学生5人、高中生15人、初中25人,小

学生50人。2013年人均收入3850元。是楠杆乡辖区内唯一三

类贫困村。近年来,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

按照县委“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和楠杆乡加快建设

“二园三广场八通道”的发展构想,结合中坝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生产。2012

年,争取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四个组通组公路、串

户路硬化85户改厨改厕和环境整治1处。完成通村、通组水泥

路硬化6千米。外出务工和烤烟种植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今

年发展烤烟500多亩。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

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三

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三、帮扶计划

中坝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

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

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

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

制定以下帮扶计划。一是烤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

计划在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组轮作种植烤烟烤烟

种植500多亩,切实帮助9座烟农落实烤房、供电设施维修、烟

区道路建设整等资金紧缺的问题,概算共需资金35万元;二是技

能培训。针对该村种植种植户种植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烤

烟种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0万元,培训300余人次,

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

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管护不便的难题,完成通村、

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同时可解决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

水潮头等4个组310户620人出行问题。四是县直部门帮扶慰

问。县总工会帮扶解决村自来水管护4000元、电脑4000元,计

8000元;5张办公桌2200元;慰问留守儿童10人×200元=2000

元,慰问老党员3人×300元=900元,慰问民选干部11人×500

元=5500元;慰问计生户6户共6000元;共计__元。

四、工作要求

(一)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

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

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

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

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

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

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

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乡政府报

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

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精准扶贫帮扶计划篇二

按照丹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

村实际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

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

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

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13个自然寨,17个村民

小组,824户,3372人。其中,享受低保134户456人,五保

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精准扶贫

户218户945人,贫困发生率为26.93%;劳动力人数1652人,其

中外出务工458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

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92人,其中

妇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11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

候,年均日照1281.4小时,年均温度14.6—17.2摄氏度,无霜

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1250mm左右。四季分明、气候温

暖、光照充足。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

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

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0%。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40%以

上。2013年人均纯收入2712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

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

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

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

现有蓝莓2000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

枣子180亩;蛋鸡__余只,林下养鸡__余只。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

作社2个。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

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

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三、帮扶计划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

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

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

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

“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

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

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

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

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

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

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

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

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

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

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

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

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

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

境,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

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

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

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

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

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

《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

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

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

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

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

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

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

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早日建成小康。

三、工作要求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

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

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

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

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

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

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

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街道报告

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

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精准扶贫帮扶计划篇三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5日电近年来,贵州省威宁县不断总

结扶贫经验,加大扶贫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扶贫模式,

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年以来,威宁提出了“__”工

作思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立足一个中心

以扶贫对象稳定脱贫为中心。威宁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

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这个中心,积

极创新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

置、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摒弃了“穿开发新衣,走救济老路”,

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突出两个重点

以对象识别为重点。根据贵州省、毕节市的安排部署,威宁

立足“五个结合”(即结合“十二五”规划、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结合

扶贫工作实际情况、结合乡镇具体情况、结合威宁经济社会发展

情况),启动了全县141个类别村和30.53万贫困人口的识别工

作。在识别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市明确的识别贫困户九个步骤

和识别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27%,行

政村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819元,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

入)的要求进行识别。

以建立帮扶台账为重点。通过详细记载扶贫对象的姓名、家

庭人口、所在乡镇(村)、收入情况、收入来源、帮扶责任人、帮

扶内容、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帮扶进展等情况,建立统一标准

的帮扶工作台帐,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帮扶措施的制定、

帮扶目标任务的设计、帮扶成效的实现等情况。帮扶台帐的建立

有利于准确了解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出

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把握三个结合

与“威宁试点”工作有机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贫

工作和“威宁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生态建

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先

行先试,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

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最

实在、最具体、最直接的行动和内容之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沉下去、接地气,洗心灵、提境

界、锤炼自我,真心实意为贫困对象查实情、办实事。

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六个到村到户”暨精

准扶贫工作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四在

农家·美丽乡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

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的建设资源,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

条件。

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以今年全县6万人脱贫为首要目标任务,

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分进行资源整合,以“六个到村到户”

为主抓手,制定了相关帮扶计划,建立了帮扶台帐,确保贫困村、

贫困户扶贫措施全覆盖。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扶贫项目监管,积极落实省财政厅

和省扶贫办将目标、任务、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县的“四个到县”

政策,确保所有扶贫项目覆盖到户。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

行《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

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及时更新“贵州省涉农资金监管系统”

数据。

建立健全进退机制。通过民主评退、返贫核查、落实政策三

个步骤来建立扶贫对象进退机制。对识别出来的有劳动能力的扶

贫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落实帮扶责任人并按规定落实扶贫

政策;属于民政救济范围的,及时给予救助;已脱贫的扶贫对象,

取消其享受的扶贫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将部门和乡镇“六个到村到户”暨精准扶

贫工作纳入动态跟踪督查考核体系,分时间分阶段对工作开展情

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并作为干部工作

业绩和提拔使用的依据,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

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实行问责。

做到六个精准

结对帮扶精准。采取“百个单位扶村、百家企业帮村、百所学

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开展干部接对工作,确保全县干部职工

和贫困户真正结成帮扶对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

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目前,已将8227名干部职工与__贫困户__

名农村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

产业扶持精准。紧紧瞄贫困村、贫困户,根据产业分布特点,

按照凉山类型区、半凉山类型区、河谷类型区三个地型类别,因

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对每户贫困户实施1-2个优势产

业,确保其增收脱贫。

教育培训精准。紧紧围绕贫困乡村“一户三人”培训计划(即1

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或者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

业或者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坚持“四个需求”培训原则

(即按照项目需求情况进行培训,按照乡镇需求进行培训,按照产

业发展需求进行培训,按照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进行培训),确保

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农村危房改造精准。对今年贵州省下达的__户农村危房改造

任务,结合2014年度减贫任务,按照“四早”(即早宣传、早发动、

早实施、早竣工)和“六公开”(即改造政策、改造对象、贫困类别、

补助资金、建房标准、改造时限)的工作要求,及时开展分解指标

和工程建设工作。

扶贫生态移民精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

结合2014年度减贫任务,精心实施今年下达全县的723户3163

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任务,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

障”。

基础设施建设精准。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目标,以村镇

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

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

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5: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6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背包旅行
标签:扶贫项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