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中的思想探析
内容摘要:《礼记·乐记》是古代儒家礼乐方面的理论专著。它对“乐”的起源,“乐”与人
心,政治,礼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儒家看来,乐发乎人内心,不仅能为人带
来审美体验,更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乐”中蕴含的道德理想。乐折射社会现实,审
乐可以知政。乐蕴含了自然的和谐精神,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的特质。礼乐教化,和而不
同。明礼乐,以别尊卑,序长幼,最终达到移风易俗,安邦定国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乐政治道德礼美学儒家思想
一乐本人情
1乐之发端
《礼记·乐记》开篇有言:“凡音之气,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故成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干戚羽旄,谓之乐。”明确地把
“乐”分为三个层次:声,音,乐。
关于声的产生,《礼记·乐记》中是这样描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
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性焉。”由此可见,人刚出生的时候拥有者喜怒哀乐等各种
感情,但这种感情是处在未发端的状态,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内在欲望才被引发出,随
着对外界的不断了解,好恶之情也随之产生。而当人的内在感情被激发出之后,它就会通过
各种方式彰显出来,声则是其中的一种。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
缓;其喜心感者,其声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心廉;其爱心感者;其声
和以柔。”不同的现实对应着不同的声以致心声相应。感情的内容决定了声的内容,感情的
深度也决定了内容的深度。反过来,声中所蕴含的情感又能激发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与人心
发生共鸣声,塑造了人性情的多样性。
然而声是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低层次。它和音的区别在于是自然
和艺术的区别。只有发出来的自然之声经过艺术化的处理,按照宫商角徵羽的位置错落排列,
互相应和,才能形成高低有致,曲调多样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已经和今天的音乐大致相似,
与人之情拥有很好的互动,因而也就能对人之心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这依然不是《礼记·乐记》中的“乐”,音与乐有着艺术表现力和思想层次的差距。从
表现形式而言,“乐”是一种糅合了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在内的综合艺术。它“文以琴瑟,
动以干戚,饰以羽毛,从以萧管”(《礼记·乐记》),比音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形
式上的完整优美性。在思想上,“乐”比之“音”更大的不同在于乐表现了符合政治伦理道
德要求的情感内容,即“德音之谓乐”。因而无德的郑卫之音被斥为乱世之音而不被列为乐。
2乐教以成人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乐的区分,不仅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时
也赋予了其文化内涵。音与乐是人类独立创作的一种文化形式,对于其性质的认识和把握,
是区分有无人性和人性高低的重要标志。①“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
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礼记·乐记》)从这里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
于一般民众的政治偏见,但是更能看到乐对于品质道德的筛选作用。
儒家提倡“乐教”的寓意也正在于此。情诉诸于声,音丰富了情,乐筛选情。情与乐有
着强烈的互动作用。儒家正是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格外重视乐教的成人作用。
①聂振斌《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的艺术哲学思想》江苏社会科学报
为了达到对情的道德感染功效,使肆意不羁的情感能够中正和畅,儒家对乐做了外在形
式的设计,“正六律,和无声,弦歌诗颂”(《魏文候》)。以求情的饱满充盈而不泛滥,最终
达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除了在声律方面的控制,乐还通过舞蹈动作,歌唱
等习乐者的行为活动来引导情的和煦。如“钟鼓管磬,羽龠干戚。屈伸俯仰,缀兆舒疾。”
(《礼记·乐记》)通过习乐者的践履,强化乐对情的教化作用。
儒家通过乐的教化,使得情与性,身与心谐和圆融,进而塑造人的品格修养,最终攀升
到人的伦理道德境界。如《乐记》所云: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更难能可贵的是,乐教之教非强制之节,而是人身心顺着乐的自觉调整。乐对情的调节
是不是外力的强制,而是潜移默化的。这样的乐教是一种美学的教化境界,道德以情感的方
式自然倾泻,结合了理性的深度和感性的内涵,从而致君子之德,达到人生境界的融通。
二审乐以知政
儒家的理想在于治国平天下,乐教不仅仅用来塑造君子品性,追求人生境界的融通。它
更是衡量礼教的效果和社会治乱的尺度,观“乐”之深,致乐治心的乐教也可以知政。
“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礼
记·乐记》)可见儒家的音乐美学单从艺术角度来品味的话,将会丧失其本质价值——政治
内涵。“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礼记·乐记》)乐是统治者治民的手段,是匹配于乐,刑,政的。
儒家音乐的政治内涵首先体现在制乐者身上。“王者功成作乐”(《礼记·乐记》),这里
很明显地表露出唯有统治者才能乐,乐是与政治相适应的王权要求。
其次是在政治道德伦理的区别上。“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
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礼记·乐记》)简单世俗音乐内容的
审美,庶人可获得,增加了政治内容的音乐审美,则唯有君子能领悟其中的政治道德价值。
这句话不仅论述了乐对君子的筛选,同时也蕴含了政治伦理。它表现了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
中,与伦理相通之乐完全可以说音乐之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中心观念。②“乐”在儒家那里实
际上已演化成一种道德政治的艺术符号,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更多的是社会政治道德事务。
最后,“乐”关乎政治情态。“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乐是一种人根据
自己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创造出来的符号,这种符号必然是要代表什么,毫无疑问,乐表
征的是政治。
在音符分类上,“宫为君,商为民,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礼记·乐记》)声音虽
为乐器所发出,但是不同的音调排列及旋律与不同的政治情态存在内在的联系。宫商角徵羽
之五音,不仅意味着声之变化,更表现着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和政治情态,与治民之五事相
对应。
在乐器演奏上,儒家音乐是为配合礼仪政事,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乐音来激发情感。而
乐音的不同则取决于乐器的不同。不同乐器对于君子来说则表达着不同的政治情感,“君子
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可见君子的音乐审美情趣完全对应于其政
治底蕴,其随着乐器和音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内心波澜,每一次内心起伏都可以用现实的
政治情感表达出来,君子对于每一个乐音的欣赏都蕴含着崇高的政治目的。这种乐音的分辨
能力,也是有道德意识和政治情感的君子所必须具备的。
在乐之整体感染力上,不同音乐关联着不同的社会风气,表现着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
旨趣和生活风尚。儒家认为,民风受乐风浸润熏陶,乐风会导致不同特质的民风,民情。民
风所表现出来的或慷慨或忧虑或和乐的思绪是音乐气质的现实落实。可见,乐风好坏直接关
②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05年425页
系到民众的道德情操,故而乐之风尚,应得到统治者的高度关注。王作乐以应天,就在解民
喜怒哀乐之感,和民内外之情志,节民之情,以成治道。另一方面,音乐的兴盛与衰微可以
看做是政治清明或幽昧的缩影。我们则可通过不同的乐,察王之政,观风俗,知盛衰。即“观
其礼乐,而治乱可知。”治世的音乐“安以乐,其政和”。乱世的音乐“冤以怒,其政乖”,
将要灭亡的国家的音乐“哀以思,其民困。”
综上所述,儒家深刻领悟到乐根植于现实生活,能够反映政治之美恶与风俗习尚之兴衰,
是社会综合生活的晴雨表。因而音乐思想,充斥着道德隐喻和政治寓意。音乐艺术理论,反
而是作为附属品显现的。《乐记》里的音乐理论,技巧不是论者要阐述的重点,道德感化才
是其用意所在。
三礼乐和谐
《乐记》认为乐的功能是巨大的,涉及的方面从个体情感到政治伦理关系的协调。《乐记》
中对于乐的功能的论述大都是在礼乐异同的比较中阐述的,并且对于乐与礼的区别进行了较
为细致的分析。二者性能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则是他们相辅相成。
首先“乐从中出,礼自外出。”(《礼记·乐记》)乐是人的内在情感的体现,而这种表现
不同于一般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音乐艺术之美来表示人的情感,因而和畅自然,对情感具
有陶冶和净化作用。礼则是从外表兴作,有着繁文缛节的定制,但它并不是强制,而是通过
美感的形式使人们最终自觉接受礼。盛大的乐简易自然,隆重的礼一定从始如初。乐之大者,
不仅一倡三叹而有遗音,不在乎幼眇之音,亦必超越“可以怨之诗,和可以行之礼,而达到
无怨;礼之大者,不仅玄酒,腥鱼而有遗味,不在乎仪物之繁。礼乐两者,一文一质,一外
一内,交替作用在人的内心。最终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其次,“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记·乐记》)乐
自中出,自然是由内向外的扩充和施予。乐自外作,为由外向内的收敛和减损。乐欣喜爱为,
礼则规范仪节,要求有所不为。一味减而不盈,就要停顿,最终失去了活力和生机。一味地
盈而不减,就会导致淫和放,减而能进,主要是靠“乐”为动力来引导,盈而能返,主要是
靠礼来节制。二者相反相成。礼乐皆得,方可为德。
第三“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记·乐记》)乐的美感教育把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
起,从而使社会和乐,具有凝聚力。但是社会群体只有乐作为纽带还不足够,唯有礼把人伦
关系相区别,明尊卑,序长幼,人才能安分守己,社会才能真正成立。乐统同的结果是和谐,
礼别异的结果是恭敬,恭敬而和谐,才是儒家心目中的社会。
第四“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不失,礼故群物皆别。乐由天
作,礼以地制,”“大礼与天地同乐,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记·乐记》)儒家以“万物一体,
天下一家”为终极理想,在《乐记》中这一理想的根本就是万物各就其位,同时又彼此互助。
既有整体和谐,又有个体的层次差别。这种理想,与《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有着显著区别,也与“小康”社会“天下为家”的思想有着不同,
礼乐的和而不同,体现的是“天下为一家”的思想。由此可见,儒家之理想,本质上依然以
层次差别为重要步骤的。③如“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
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居,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配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
备,天地官矣。”以仁义,乐礼,天地,和别,鬼神相配,以宇宙信仰的差异性来证明社会
等级的必然性。但由于乐的存在,最终使宇宙构成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而礼乐就是沟
通天人合一的桥梁。这样,社会也才有其合适的秩序,又能因人的种种社会,各人乃至血缘
③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05年434页
等自然差别而有不齐。
最后,“乐,礼之深泽也。”(《性自命出》)这句话对于礼,乐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
很好的说明。礼的功效和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其是否能够实现作为天地之和的乐。礼之别亦,
是对人等级界限的化分,人为地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礼的目的服从于乐,但其方式
却有可能使民不安生。乐的最终实现,则是对制度之负累的某种消解,同时也包含着对人的
恻隐之情和现实的关怀。这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相印证,诗教,礼教
皆为达成乐。
总之,礼和乐,从内外两个不同的方向,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的内心,从而使主体的精
神世界既有不同层次的展开,又在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和乐。既有社会现实的层层限制和规定,
又有从现实底线向理想境界的超越。
四和乐文化的包容性与局限
礼乐文化在影响和塑造个体修养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和”作为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总结的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
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认为‘乐近于仁,义近于理’,‘乐统同,
礼辨异’,清楚指明了艺术—审美不同于理知制度等外在规范的内在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
感染和陶冶又是与现实社会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④它承载着哲学,道德,伦理美学等各
方面的内涵,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首先,“和“体现了先秦时儒家学派积极入世的政治思想立场。从“和”传达出来的伦理
道德思想中,我们不难认识到儒家思想明显的入世倾向。儒家文化浸润到政治领域之后,其
注重“礼”与“和”的思想影响到了整个中华民族,也部分造就了华夏儿女平和包容的气度。
其次,“和”包涵的多方面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和规律。其“和谐”
思想不仅包括了先秦时人们中和之美的美学认知,哲学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包括了政治
伦理道德的“调和”,和睦。某些对乐理的分析实质仍是古人朴素哲学思想和儒家道德规范
的表现。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当时的美学,政治道德理论出于幼雏阶段。尽管它摆脱了原始
社会的蒙昧直白的思考,开始尝试理性的思维,但是其关于思想的定义仍然诉诸于感官,与
普遍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政治相关。无法摆脱具体音乐知识反映了人类思想发展的普
遍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就《乐记》本身而言,也是很大的进步,在此之前,还没有如此详
尽反映音乐功能,性质的著作。这也体现了先秦时期已开始出现的模糊的学科分类。
最后,和乐文化和而不同的有序性也体现了文明的进展。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转
折时期,当时的国家处在四分五裂的时代,和乐文化的提出对于国家统一和文明进展具有重
大意义。只有确立了一种和而不同的有序性,强化这种有序性,使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联接
的精神纽带,才能使社会发展沿着一定轨道前行。如果能够达到“和”的最佳境界,那么社
会长幼有序,民众团结和睦,国家就容易治理了。此外,以天地之序来寓礼乐之别,体现了
先秦时期人们朴素的和谐世界观,虽然具有某些局限性,但这毕竟反映了人与自然相处时的
秩序观念。
《乐记》将和乐思想放在所要论述的中心位置,是先秦时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
进步。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局限,礼乐沦为统治者专制的工具,精神文明
日益僵化式微。乐文化的实现中存在着许多缺憾。
就音乐本身而言,儒家音乐把音乐的教化功用推向了极致,音乐的审美功用相应地被忽
视,中国古代音乐始终是作为礼教的辅助手段而存在,加之音乐美学家也缺乏学科自觉,导
致了中国古代音乐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直到今天现实用主义的音乐观仍在阻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碍人们迈入音乐的殿堂。乐在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的同时,反而被掩盖了其本来面目,我们
要做的是努力寻找音乐的艺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点和平衡点,让音乐的自然之功效得以
彰显。
就个体而言,乐文化在浸润人格,彰显其包容性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扼杀人的情感
和精神自由。它的包容性限定在狭隘的儒家思维体系内,其所追求的理想从未得以实现,相
反所宣扬的礼乐教化理论严格地规范了社会内容和秩序,乐教的自然性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
逐渐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枯燥的道德说教,扼制了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就社会而言,礼乐制度扼制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礼乐的礼乐的发展过程中,统治者
日益强化礼的等级观念,礼乐渐次沦为统治者约束民众自由地工具。礼的规定始终是最高真
理,个人只能按其行事。儒者们孜孜以求的礼乐和同从未得以真正实现。等级社会始终止步
在礼,而未跨越到乐。
就文化而言,礼乐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保守性。礼的规定下,人们不需要思考,只
需要循规蹈矩地办事。礼乐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先秦思想的创新,但是又是这种思想,捱制了
中国千百年的创新。儒家文化始终既定在礼乐大同的假想式追求中而缺乏长足的进步。另一
方面,和的包容性要求事物内部的稳定与均衡,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
文化的墨守成规而不愿有所突破。
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影响我们对礼乐文化的运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剔除礼乐文
化中等级制度等一些不合理的观点,使礼乐进行现代转型。让礼回归到社会交往和道德约束
的范围内,使乐还原为个体表现感情,陶冶情操的艺术。
结语:儒家在《乐记》里所叙述的音乐审美理论,由于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
和政治伦理道德寓意,而与一般的声乐赏析产生了较大的区别。乐的声音形式和蕴含儒家伦
理道德的背景信息引起了欣赏者的想象与共鸣,从而使欣赏者产生理性和感性交融的情感体
验,达到理智和心灵的满足,实现儒家的乐教目的。乐又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道德隐喻,
乐与政通使得乐在政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反映了儒家积极出世的目的。儒家礼乐思想相辅
相成,实现了秩序和友爱的统一,促使伦理清明,社会安定。尽管其礼乐思想具有一定的局
限,其也并未得到完全的实现,但是不能否认其所具有的智慧对后世产生的巨大作用。由于
笔者自身水平的缺陷,参考书籍的有限性,可能对《礼记·乐记》理解的不够全面,以致文
中产生了一些不足,还望老师予以指正。
参考书目:
李学勤《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05年
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96年
刘丽君《试论<乐记>之乐教思想》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
轩小杨《论<乐记>和的思想与表征》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
聂振斌《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的艺术哲学思想》江苏社会科学报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4:57: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5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