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盐”作坊建筑文化研究——以四川自贡燊海井井盐作
坊为例
李剑
【摘要】回归乡土,重拾本土文化.在我国某些城镇中,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作坊正在
消失,缺乏被挖掘和继承.面对“文化嫁接、城市拼贴”的时代,重构乡土记忆,对自贡
盐井作坊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传统井盐文化建筑.结合对比其他“盐作坊”,挖
掘井盐作坊的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盐作坊建筑文化.通过此次
自贡井盐作坊的研究,希望对其他传统手工作坊的技艺传承和建筑文化保护有所启
示.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16(042)004
【总页数】3页(P132-133,140)
【关键词】盐作坊;井盐;燊海井;传统技艺;建筑文化
【作者】李剑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8
“因利所以聚久,因人所以成邑”。这是中国历史上传统城镇设置的基本原则之一,
自贡因盐设市,就是基于经济的原因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市[1]。自贡
的井盐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所以自贡也称作为“千年盐都”。自贡处于四川盆地东
南部,由于地理及气候原因,井盐的开采及制作过程,相应产生了一套完整的井盐
作坊建筑文化体系。随着科技进步,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大面积的井盐作坊
已经逐渐消失,保护和继承井盐建筑文化,已经成为自贡“乡土文化”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部分。
传统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人类千百年来不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
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现代工业城市”正在通过城市拼贴的方式
在逐步地误读自贡的乡土文化,自贡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实际就是井盐历史的产生
和发展,整个城市就是一部井盐的发展史,其建筑文化以井盐为主导的小型的、大
众的井盐作坊文化,其次是由盐文化衍生出的会馆文化。井盐的开采起步在汉朝,
发展在唐宋,鼎盛在明清,在20世纪70年代后,地下卤水的减少和科技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机械抽取逐步代替了天车汲卤。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
的制盐作坊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井盐的建筑文化的代表,它记录着古代劳
动人民平民化建筑的建造技艺。
回归乡土,重拾本土文化。自贡燊海井井盐作坊中刻画着自贡井盐技艺的发展历程。
在这商业快速占领城市各个角落的时代,现如今关注最多的是传统制盐的技术价值,
忽视了作坊本身作为建筑文化,也具有高度的民间工艺艺术价值。如果传统井盐作
坊消失又何谈传统制盐技艺的艺术价值呢?通过对井盐建筑文化的系统的研究,希
望对其他传统手工作坊的技艺传承和建筑文化保护有所启示。
我国制盐文化主要有海盐、湖盐、井盐三种,由于地理和气候的不同,其制盐流程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盐作坊也就各不相同。
2.1海盐和湖盐
海盐和湖盐的生产流程几乎相同,由于盐水来自露天采取,所以提取比较方便和直
接,所以没有直接和盐作坊发生联系。盐的制作加工,在盐矿附近平地先挖一个坑,
利用阳光,让盐自然结晶,之后连底下的一部分泥一起挖起来再晒,然后泥会全在
下面接着过滤一部分大的泥沙,形成粗盐。这一过程也是露天操作,所以也和盐作
坊没有直接联系。若要变成食用盐,则要经过溶解、蒸发、结晶,反复多次。这一
过程,在室内操作,从而形成了“海盐”提纯式的盐作坊。
2.2井盐
井盐生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和气候的不同,四川和西藏的井盐作坊有
着明显的区别。西藏盐井原始的生产方法和盐粮交易的特点,构成了一种原生态的
井盐生产民俗。这种生产方式和民俗,现在仍然对周围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产生着影
响。其井盐生产民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2]。西藏
的井盐制作和海盐制作很相似,也是利用阳光露天提取粗盐,但由于地理环境所致,
西藏的晒盐场,却类似西南地区吊脚楼形式,利用木材支撑起一个个小型的,平整
的“盐田”,如图1所示。
西南地区的井盐,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其盐的制作,主要由露天、半室外、
室内三个空间构成,形成一套由人力捣碓、凿井、采气、牛车汲卤、火花盐煎制的
完整的井盐作坊体系和建筑文化,如图2所示。
燊海井开钻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13年凿成,井深1001.42m,
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盐井。它是卓筒井井盐开采的典型代表,既产卤、又
产气。北宋中期开始出现的卓筒井,与旧式插锹挖掘的大口浅井截然不同[3]。
由于开采方式的改进,作坊空间也随之改变。
3.1制盐技艺与作坊空间构成及处理
井盐的制盐技艺主要借助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等生产设备设施
体现,展示出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作坊的空间
主要由天车、大车房、灶房等建筑构成。
1)天车。天车是整个作坊空间构成的第一部分,也是整个作坊的最高点,如图3
所示。天车是将地底深处盐卤采汲上来的提卤工具,每口盐井对应一座天车,也是
井盐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天车是木制井架,其高度根据井的深度不同,而高度各异。
一座天车,由数百至数千根圆木、数千至上万个木楔组装而成。木料为质地轻、耐
腐蚀的杉木,圆木圈合成支柱,并用竹篾绳捆扎成空心柱子。整个区域,由木质井
架,屋顶,井口构成的半室外空间。为了方便生产操作,几乎没有围护结构,整个
天车空间构成,结构关系比较简洁、明确。
2)大车房。大车房是作坊空间构成的第二部分,大车是整个车房的主要部分,如图
4所示。燊海井的大车高2.5m,直径4.5m,由青杠等杂木捆制而成,利用竹蔑
的柔韧性,绕于大车中央,经地辊、天辊这样一个定滑轮后,篾绳的另端连接天车
的汲卤筒,然后将汲卤筒放入到井口的卤水层,筒内的单向活塞便自动打开,卤水
进入筒内。利用牛车汲卤,提取时,将竹蔑绳的一端固定于大车上,用牛作为动力,
牵引大车转动,天车的汲卤筒汲取卤。卤水放入池,经管道把它输送到灶房进行制
盐。大车房,主要为整个制盐作坊提供动力,并通过篾绳与天车联系起来。整个空
间功能单一明确,建筑结构采用西南地区民居特有的穿斗式。
3)灶房。灶房就是熬盐卤的车间,如图5所示。燊海井的灶房保留着传统的低压
火花制盐工艺,灶房一共有8口圆锅,制盐的每一步骤都在一口锅内进行。灶房
在四川方言中是厨房的意思,由于自贡井盐生产带着家庭作坊的特征,类似厨房的
灶台,所以也叫灶房。在燊海井的灶房里,你能看到井盐从卤水变粗盐,再由粗盐
到提纯的传统井盐制盐工艺,这一点和海盐的制作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是利用燊
海井的天然气作为加工燃料,所以整个灶房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温度环境中。在灶房
的建筑空间营造中,除了传统的少墙多窗,在屋顶增加了部分侧天窗,有利于热空
气的释放。灶房作为整个盐作坊空间构成的最后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承担
着更多的制盐功能,并通过卤水的输入,与天车联系起来。燊海井井盐作坊为人们
呈现出一套完整的古代盐井钻凿、天然气采输、提捞法采卤、天然气煎盐等传统技
术和工艺,在这里可以看到天车、车房牛车汲卤、天然气采输、制锅巴盐等生产场
景。构成了一套,天车、蔑绳、车房、蔑绳、天车、卤水、灶房完整的制盐工艺空
间流程。
3.2作坊的建筑材料
木材作为整个作坊的主要材料,根据各部分功能不同,木材类别有所不同。天车的
木柱,由于长期处于露天,所以采用的是耐腐蚀的杉木。而车房里的大车,由于处
于室内,主要由青杠等杂木捆制而成。竹是西南地区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穿
斗式维护结构竹篾墙。在燊海井盐作坊中除了用于房屋本身,还利用其特有的韧性
和易更新,做成竹蔑绳,缠绕于大车和天车中。根据我国各地区土质的不同,其作
为建筑材料,运用也不同。在西南地区平民化建筑中,泥主要结合着竹篾一起建造。
在夯土建筑中,结合竹筋,作为承重结构墙体。在盐作坊穿斗式建筑中,作为维护
结构墙,墙体比较薄。随着大批瓦窑的兴起,灰瓦取代了原始的茅屋屋顶,更加有
利于防火和检修。
3.3盐商会馆及盐道建筑文化
由井盐文化衍生出的盐商会馆及盐道古镇,补充了整个盐业建筑文化史。盐商会馆
作为娱乐生活和演出建筑,为盐商联络同乡、聚会议事而修建同乡会馆,属于民间
非官式营造建筑。由于是商会出资,会馆营建比平民化的盐作坊更加有讲究,虽是
非官式建筑,但其空间营造却和官式建筑空间构成基本相似。同样是由盐文化衍生
出的建筑文化,由于功能和等级的不同,其建造方式和空间构成相差甚远。谢岚
[4]在《自贡会馆建筑文化研究》谈到了,在特殊城市经济体系下产生的会馆建
筑类型,其特殊的形式及文化内涵。
井盐的运输与销售,形成了“川盐古道”。赵逵、杨雪松[5]《川盐古道与盐业
古镇的历史研究》中谈到盐业运输、贸易促成了该道上的民居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平民化的营建,融入了当地的建造技术和风格,丰富了井盐的建筑文化。川盐
古道的文化意义,其历史几乎纵贯了该区人类发展史,并且连接了不同地域、民族
的文化,促成了文化沉积带的形成[6]。此外,陶宏[7]在《古道上的明珠—
—仙市镇》中对盐道古镇自贡仙市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建筑风格,类型
以及古镇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此同时,沿着沱江水运盐道形成的赵化古
镇、怀德古镇,形成了当时“千帆百舸”的盐帮码头文化。重庆朝天门码头也是当
时长江水运盐道中的重要部分,组构了重庆的多元历史文化。
3.4燊海井盐史主题公园的规划
在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拼贴的时代,城市主题公园是城市文化的媒介。燊海井盐史
主题公园的规划,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都具有合理性。充分利用自
贡地理自然条件,以燊海井古盐井为基础,井盐文化展示为公园空间主线,突出
“井盐文化”的主题性,强调“城市-公园-文脉”体现出千年盐都历史风情,对
城市文化的宣传和城市弹性空间的构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川古盐业遗址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旅游文化价值、历史地理价值、
观赏娱乐休闲价值、科学考察价值[8]。四川的井盐生产历史悠久,深深地影响
人们的生活和习俗,朱自清称其有“政治的、学术的、艺术的”三大价值。井盐文
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具有自然、人文景观的建筑遗址。通过对井盐作
坊的研究,希望形成一套由卓筒开采、井盐作坊、盐商会馆、盐道古镇构成的完整
盐业文化史。希望通过井盐作坊的研究,对其他盐文化有所启示,使中国盐文化走
出“现代博物馆”,形成一套有机的盐业建筑文化。也希望对其他传统手工艺作坊
的研究与保护有所启示。[ID:003128]
【相关文献】
[1]荣贤文.浅说自贡的“井”[N].自贡日报,2006-03-07(3).
[2]朱霞,李晓岑.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的井盐生产[J].中国藏学,2007,20(3):62-
66.
[3]郭正忠.宋代四川盐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J].社会科学研究,1981,3(6):43-48.
[4]谢岚.自贡会馆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5]钟文.盐文化与民众生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6]赵逵,杨雪松.川盐古道与盐业古镇的历史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7,22(2):35-40.
[7]陶宏.古盐道上的明珠——仙市镇[J].盐业史研究,2004,19(3):46-49.
[8]吴其付,朱敏.四川古盐业遗址与旅游开发[J].盐业史研究,2004,19(4):32-35.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3:1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54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