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回放
《绥化日报))2008年2月22日一版
头题刊登《灯花千光照无眠》和2009年
2月10日一版头题刊登的《花灯写春意
焰火闹元宵》,是该报滕岩分别于2008
年和2009年元宵节采写的通讯。
这两篇通讯的体裁都属于风貌通
讯,也可以看作是现场短新闻或特写。都
是散文笔法。
这两篇通讯文辞清新隽永,作者用
优雅的笔调,生动描绘了绥化市“闹元
宵”的风俗人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就像绘出两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油
画。作者全景式概括描写与特写并用,
写景状物,精细传神,描摹出两幅赏心悦
目、心旷神怡的元宵夜色图。
这两篇通讯都是侧记。侧记是以报
道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或就某些片断
展开描述,反映主题的一种通讯。这两
篇通讯通过对花灯、焰火、秧歌等几个场
面的描绘,反映了绥化市经济社会和谐
发展的主题,烘托了盛世、喜悦、热闹的
气氛,展现了绥化市民积极向上、乐观自
信的精神风貌。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
经数千年的积淀,它承载着厚重的民族
文化和民族情感 正如文中开头的一句:
“
一年一度元宵节,焰火花灯不停歇”,春
节的喜庆气氛从除夕开始,到元宵节推
向了高潮。在《花灯写春意焰火闹元宵》
一文中作者用直接引语把人们对元宵节
的理解和喜悦心情表达出来,“一位老先
四 口韩玉
江
生兴奋地说:‘元宵节是整个春节最热闹
的一天!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好!” 两
位中学生说:“这是我们中国的‘狂欢
节’。”或许西方的“狂欢节”并没有我们
的元宵节内容这么丰富,这么喜庆,这么
热闹。
风貌通讯和现场短新闻主要的表现
方法是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记者必须到
现场,“用五官采访”,在这两篇通讯中都
得到了体现。
观察环境,抓住特点;观察场面,抓
住氛围。元宵节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
“闹”字,这两篇通讯都围绕着这个“闹”
字生发开来。《灯花千光照无眠》直写
“闹”意,以“闹”字统领全篇,写了三闹,
元宵一“闹”是花灯,元宵二“闹”是焰火,
元宵三“闹”是秧歌。《花灯写春意焰火
闹元宵》只在标题上突出一个“闹”字,而
文中没有“闹”字,却用“灯似海、光似水、
人如潮”;“万千礼花绽放夜空,令圆月无
光,百花失色”;“笑着、跳着”,来渲染这
个“闹”字,就像写书法的藏峰笔法,虽然
文中没有一个“闹”字,而“闹”在其中,通
过描写巧妙地烘托了“闹”的气氛。标题
中一个“写”字蕴涵着丰富的意境。
观察全程,抓住细节;观察动态,抓
住典型瞬间。作者不但用眼睛观察,还用
耳朵倾听。每一束焰火的燃放是瞬间的
精彩,作者在现场抓住了瞬间的细节或
片断,集中笔墨,细腻地把这瞬间精彩描
绘出来:霎时,万千礼花绽放夜空;这边
下2000多亩、4万多株速生杨,实现了
在寺河LlJ建一座“绿色银行”的梦想。
灵宝大学毕业生僧林波“诚信创业
赢美名”,婚纱摄影受热捧;渑池老牌大
学生尚正辞去公职搏商海,创下品牌叫
“尚正”f牛肉);大学生“村官”吴育辉,
建起三门峡市标准最高的养猪场,把
200余头猪侍弄成“幸福”猪;还有从河
南财经学院毕业的张志军,大搞循环农
业,植桑、养鸡、喂猪、养鱼,样样干得出
色;更有曾在乌克兰打工、开饭馆积累下
丰富经验的胡佳等人的创业经历,让想
创业的年轻人眼前一亮,平添创业的信
心和干劲!
更让人学有榜样、怦然共鸣的,是那
些昔日的下岗职工经过痛苦的心灵挣
78 ‘l}( 他市椎人
扎,毅然投身创业,终于成为名播一方的
知名人士。如“从下岗职工到董事长”的
张登峰,从失业到创办“巴倒烫”的范亚
平以及下岗后“折腾”两年、专营汽车配
件成功的刘建美,还有养鸡大户孔向军
等等,都有具体可感的故事,更有自强不
息的人生启迪。
所有这些创业者,都有一段艰难的
创业史,都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都有百
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都有“敢为天下先”
的胆识和勇气!正信置业的王晓东、香山
红叶的张永香、华夏公司的李建周、影苑
饭店的刘首茹等,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成
为三门峡市的领物……
正因为该栏目贴近时代、贴近现实、
贴近百姓,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而令
编辑最受鼓舞的是,该专栏受到《中华工
商时报》的高度关注,仅2008年9月该
大报就刊登本栏目的两篇报道。9月2
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二门峡市工
商联在当地媒体创办专栏》的文章,对该
活动进行了报道;9月25 13,该报又将
本栏目刊发过的《杨拴朝:痴心解读“仰
韶彩陶”》一文,全文进行了刊登,在全国
范围内宣传了三门峡及其民营经济。
“苦尽甘来恍如梦,创业之路步不
停。这山翻过又一山,天外有天攀高峰。”
让我们向崤函大地的所有创业者致敬!
愿三门峡这块创业的热土,孕育出
丛林般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愿三¨峡的
明天更具创业的活力!■
(本栏编辑:殷红)
一绥化日报社,黑龙江 绥化 1_∽ 【)5 一
●●滕岩的两篇元宵节通讯赏析
出的民俗风情
佳作回放
“天女散花”刚刚拂袖去,那边又漫天下
起了“七色雨”……一束束焰火恣意绽
放,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还有燃放礼花
的“嗵!嗵!”声。
描写是这两篇通讯的一大特色。首
先是鸟瞰式全景概括描写“灯似海、光似
水、人如潮”。近景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
花灯;中景的秧歌;远景的焰火,人间天
上。具有立体感,层次分明,互相联系。其
次是运用绘画中速描的笔法,通过三
“闹”的描写,有景物、有动作,动静结
合,极具“镜头化”。边描景,边写意,
“真境逼而意境出”。每一“闹”都创造
出一种诗化般的意境,都可以画出一幅
画来,每一“闹”都渲染烘托了元宵夜
欢快、热闹、祥和的气氛,让读者如临
其境。再次是运用移步换景法。移步换
景法是写风貌通讯和游记常用的手法,
这种方法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
景物也不固定,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
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边走边看,边看
边写,但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花灯写
春意焰火闹元宵》运用的就是这种方
法:今年的灯展依旧选择了中直广安街
至广盛街作为主场……灯间走过……;
各色各式花灯排列在人行路的两厢
……;另一出好戏在市党政办公中心前
人民广场上演……。通过作者的移动巧
妙地把景物和场面连贯起来,穿插在一
起。将人与事、景与情、此地与彼地等有
机地融为一体。如此运笔,既富有变化,
又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元宵节的夜景;既
顺理成章地交代出新闻发生的时间、地
点,也使渎者对报道对象有一个时空交
错的立体印象。
作者缘于眼前的景物,生发富有浪
漫色彩的联想,也是这两篇通讯的特色。
写通讯能进行丰富的联想,可以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但联想必须自然合理,必须
根据景物或物体的特点,也就是说联想
与事物之间必然有某种相同、相似、相关
或相反的关系。对景物或物体的联想,一
般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用心理活动展
开联想;二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联
想;三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联想。
联想一般与叙述、描写、抒情融为一体,
在回顾中交代背景,在描写中带出背景,
它是作者被景色所感染,激情在笔下的
自然流淌。
在景物描写中往往离不开抒情,任
何文章的写景都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
景,所描写景物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
从新闻所表现出的美景中,联想到某些
人生哲理或愿望。一篇优美的通讯只有
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
达主题,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
思绪的升华。
这两篇通讯自如地运用了这样的手
法,联想自然,想象丰富,创设出如诗如
画的美妙意境。如文中:“透过彩灯美景,
我们看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委、市政
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市人民
开拓进取,取得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突
飞猛进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福寿安
康;以牛造型的花灯,牛气冲天,似乎喻
示着全市上下要使牛劲,造牛势……朵
朵绚丽的烟灰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人
们普天同庆、高歌盛世的喜悦心情;似与
那天上的焰火也有一拼,拼一拼谁更靓,
谁更美,谁更流光溢彩。”上述心理活动
联想与景物自然吻合,是触景生情的真
实流露,“意”与“境”互为衬托,自然而真
实。
“这边‘天女散花’刚刚拂袖去(拟
人),那边又漫天下起了‘七色雨’(比
喻);大姑娘、小媳妇、老人家、小孩子,身
着彩裳,踩着鼓点腰肢扭得像风中的柳
枝一样狂浪(比喻)。”拟人和比喻极富
浪漫色彩,形象、传神,与郭沫若的诗《天
上的街市》结尾的一句:“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有异曲同工之
妙。它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
者从景象中去体会美的内涵,品味字外
的无限情韵。虽然笔墨不多,却画龙点
睛,诗情画意全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令读者心旷神怡。
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是这两篇通讯
的特点。第一,对联句式诗情画意,韵味
十足。对联是语言精华的浓缩,组合力
强,信息量大,音调铿锵,语句凝炼,具有
对称美和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这两篇通
讯运用了多副对联句式:如标题“花灯写
春意,焰火照无眠”,文中的“年年办灯
展,年年有新意!”“夜色降临,花灯吐艳
泄春光;一年初望,细雪霏霏兆丰年。”
“
一年一度元宵节,焰火花灯不停歇。”
“花灯璀璨写春意,焰火绚烂照无眠。”
“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第二,排比
句式简洁、洗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节
奏感和文学美感。如“灯似海、光似水、人
如潮”;“观花灯、放焰火、扭秧歌、吃元
宵”。这种句式把宏大的场面进行了浓
缩,省略很多描写文字,这是景物描写常
用的手法,也是把风貌通讯写短的一个
好方法。特别是“观”、“放”、“扭”、“吃”
等动词的运用,使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活
起来,与“闹”相得益彰。第三,名人名
句的引用和化用增强了浓浓的文学韵
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笑语盈盈香满路。”这是作者引
用和化用的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
元宵夜的《青玉案・元夕》里的词句。用
在这里不但恰如其分,而且蕴含着深邃
的意境,它不但能让读者读来感觉轻松
自然,获得审美的满足,而且会让读者
联想到辛弃疾这首词的全文:“东风夜
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
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
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浓厚的文学色彩中,读者也看到
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这两篇通讯的结
尾。
《灯花千光照无眠》的结尾: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这不老的年
俗里,人们是痛痛快快实实在在地表现
了一次自己,做了一回生活和快乐的主
角。
在这欢乐的喧嚣中,春天的脚步近
了。
《花灯写春意焰火闹元宵》的结尾:
花灯璀璨写春意,焰火绚烂照无眠。
花灯和焰火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回
顾,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
憬。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追求,都从
今夜起程。
这两篇通讯结尾的共同特点是取豹
尾之势,干净利落,言短而意长,联想、抒
情、评论糅合在一起,有思想、有意境,令
人回味、令人思索,余音绕粱,有“言尽而
意无穷”的感觉。■
(本栏编辑:秦明瑛)
舾心市椎人 79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3:0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5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