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蚁族

更新时间:2023-01-31 02:17:29 阅读: 评论:0

无忧中考如何下载-excu怎么读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简单尼尼)

1

他们为何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

就在一个新词“蚁族”流传各大媒体时,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期表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

生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所谓蚁族,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

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点:高智、弱小、群居。学者廉思专门研究这一群体,并根据该群体所处

地域的不同,分别冠之以京蚁(北京)、沪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称呼。

可见,“蚁族”主要聚居地是大城市。

袁贵仁对此提出要求,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政策体系。这种政策,其实早就有之,

但成效并不理想。其原因除了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外,笔者认为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

行政权力对资源的分配主导作用过强,资源按照权力的意志配置远胜于按市场法则配置。通俗地

说,一个县,最好的东西集中在县城,一个省则集中在省城,全国则集中在北京、上海这些特大

城市。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行政权力的主导作用就越大。如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中,选择

某个中小城市生活工作,和去广州、上海的落差不算太大,而在内陆地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

小城镇、农村,各方面的差距有若霄壤。

人都是理性的,大多会做出“人往高处走”的选择,这种“高处”不仅指栖身城市的规模、繁

华程度,主要是指生活质量和出头的机会。尽管包括笔者在内的长居北京这些大都市的外地人,

抱怨大城市拥挤、空气质量不好、生活成本太高,却很少主动离开,无非是利弊权衡的结果。在

人才聚集的大城市,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比中小城市的机会要多得多。以教育、医疗、养老这三

大公共服务为例,大城市由于一般兼有全国或全省政治中心的职能,其市民享有优于其他地区的

“特权”。

蚁族留在大都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里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进入一个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尽管竞争的对象水平更高,但由于机制较为公平,他容易脱颖

而出。无数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制度环境没有较大的改变,更大的优惠政策没有出台之前,仅靠教育、

人事等有关部门依靠某些方面的政策推动,是很难让“蚁族”离开大城市去广阔天地觅食的。

材料零:城市蚁族,不甘向下的青春与公平起飞的梦想

再过几个月,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要彻底离开校园,融入社会了。据学者调查,城市“蚁族”

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来自

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他们是典型的‘贫二代’,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一

个‘蚁族’从家里出来,身上肩负了父母的希望、弟妹的嘱托和全家的期望”。(3月22日中国青

年报)

严格说来,“蚁族”并不算什么新概念,早期的“北漂”等族群,如果遭逢大学扩招的年景,

也符合“高知、弱小、聚居”的三大“蚁族”特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人口结构转变、

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嬗变,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

大中城市就业,加上08年金融危机来袭,“蚁族”终于成为一个社会概念。

“七成以上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这个判断蕴含着合理与不合理的多重背景:一方面,中国

城市版图与日维新,新市民阶层的壮大、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必然给占绝大多数的农村户籍人口

提供了更多“进城”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会阶层流动凝滞化,社会结构板结化,使得发展际遇

与成果共享很难抵达均衡的目标,阶层分化与贫富悬殊出现了固化的迹象,“龙生龙凤生凤”的父

辈差距正在代代相传,“贫二代”向上的空间与通道都呈现出狭窄化的倾向。此外,基于制度失衡

上的共识长期未以得到现实的纠偏,比如城市中负累过重的年轻人生存成本,比如楼市乱象、户

籍制度改革进程等。当此背景下,如果城市人格偏执,对公共资源与福利骄矜傲慢,对“蚁族”

等群体抱有市侩偏见,则更可能从地方性政策上打压其生存空间。

来自农村和县城的“蚁族”,带着他们不甘向下的青春,一如古时赴京赶考的书生,指望在相

对公平的甄选机制中,实现他们的尊严与梦想。如同商人逐利的本能无可原罪一样,公民追求美

好生活的本能也是无可置喙的——至于那些只喜欢去农村度假、而死活不肯离开城市生活的城里

2

人,是没有资格教训蚁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而我们更广阔的农村,在没有为“蚁

族”准备好创业条件和氛围之前,也是不大好意思说“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自然应惠及所有生存并奋斗在城市的各色人群。当然,

城市如同容器,份额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那么,在派发入场券的时候就更为需要一种良性

的流动机制,摒弃身份的成见、跳出私利的狭仄,激活才智的创富能力与创新热情。

诚然,“蚁族”是人生选择必经的成长路径,这本身不值得煽情或悲悯。然而,当“蚁族”带

着他们不甘向下的青春,在城市找寻梦想起飞的公平跑道,我们有必要检视社会环境与制度设计,

给他们平等而自由的希望——尤其是要尊重穷孩子们的梦想。

专家:蚁族现象是年轻人在城市打拼的必经过程

赤手空拳创造新生活,肯定要吃苦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坚强,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还在幻想……”

这歌词并不高深也不煽情,但在距离北京市区2小时车程的唐家岭村,6万“蚁族”将这首由两

名北漂“蚁族”原创的歌曲《蚁族之歌》视为精神象征。这首歌也让3月2日来此调研的3位全

国政协委员潸然泪下。

眼下,人们对“蚁族”的议论从他们的生存状态,上升到大学生就业、教育制度改革、全国

如何均衡发展等领域。原本鲜为人知的“蚁族”突然间成了弱势群体的代名词。面对各种关心、

热议,不少专家学者乃至“蚁族”本身却表示:用平常心看“蚁族”,辉煌人生从做“蚁族”起步。

许多人有“蜗居”经历

“这是青年人走出校门,在城市中打拼的必经过程。上海如此,纽约、东京早就如此。”复旦

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谈及“蚁族”现象时认为:“这是生活过程中的正常

现象,现在铺天盖地地谈论,其实是过分渲染了。”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戴晓波用自己的经历举例:“工作了3年,我成了高

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4年本科3年研究生,28岁走出校园时,一穷二白,和父母家人5口

人挤在一间房子里住。”在工作过程中,戴晓波因为能力、资历、社会地位等各方面因素的不断上

升,先有小房子然后住进了大房子。“我算了一下,大学毕业后一共搬了10次家。生活本来就是

这样,走出校门就想拥有高收入乃至买房、置业,这种想法才是真正的空中楼阁。”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者张兆安表示,在上海,像他这个年龄层的基本

都有过“蜗居”经历,这是时代的烙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外地来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蚁族”的经历也是时代的烙印。“赤手空拳创造新生活,肯定要吃苦的。”

“夹心层”需要公租房

过去更多是和“国家”“法律”等词联袂而出的“尊严”一词,在本次两会中,高频率地单独

出现。“要让公民生活有尊严”,是本次两会的一个新点也是热点。

针对“蚁族”而言,他们面临的最直接困难是:住房问题。

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来适当改善“蚁族”的居住困境,是目前情况下比较合适的方法。

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都将在今年依照规划、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公共租赁房,鼓励各经济园

区建设公共租赁房解决园区内员工的住房问题,鼓励企业参与建设公租房。

张兆安认为,当前的住房需求呈现“橄榄形”,一头的高收入者应该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住房

问题,另一头的低收入人群应用保障性住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至于中间的“夹心层”,他们大

多是进入城市的白领、务工人员以及有刚性需求的婚龄年轻人,这就要用“保障+市场”的方式

解决。

张兆安建议,为了满足年轻人的住房需求,当前不仅要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还要建立层次

丰富的房屋租赁市场。廉租房是托底型租赁房,此外还要有单位租赁房、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

青年公寓等,满足不同层次年轻人的住房需求。

“蚁族”或将推动教改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公开表示,“蚁族”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难和收入低,这

既有大学持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深层次因素的制约。我们

3

最好不要让“蚁族”群体越来越扩大,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打

击,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也是一种损伤。

彭希哲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落后,分类不合理,已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说:“我

们的高校似乎都在以培养白领为目标。”彭希哲以近年来各校都在增设金融专业为例,“据我了解,

许多金融专业毕业生千辛万苦终于进了银行,看似专业对口,其实却是在柜面点钞票,这绝对是

教育资源的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柯惠新表示,“蚁族”构成中,有城市待业青年,也有农民工,但最受关注的是

未就业或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而往届没有就业的毕业

生仍有数百万人。

戴晓波在数年前就做了关于“校区、社区、高科技产业园区”三区合并的课题。他说:“在西

方经济发达国家,这三区往往是叠加、重合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是和当地社区、产业园区磨

合的过程。毕业后,对于能否在此工作、生活早就心中有数。而在上海,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校园

是封闭的,这造成了学生和社会、工作环境的脱节,延长了磨合期,也人为加剧了就业难和工作、

收入不理想的状况。”

中国大学生并没过剩

在未来一两年内,“蚁族”有可能加速增长。陕西省人大代表贺向东在陕西省两会上建议高校

扩招的步子要放缓甚至停止。有观点认为,中国大学生已进入过剩阶段。

无论高校扩招是否放缓或停止,一些两会代表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大学生并没有过剩。

“蚁族”的迅速膨胀是因为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导致人才向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地

区集中。另外,经济结构偏重中低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育严重滞后也是重要原因。

此次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如何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魅力,吸引“蚁族”迁移,成了

热议话题。针对“宁在大城市做‘蚁族’,不愿在家乡当‘贵族’”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

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说,要吸引大学生去中小城市和乡村就业,政府要给予更完善的配套

服务。“不需要教育年轻人怎么选择,重要的是通过政策来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郭瑞民说:“我们将出台相关政策,如设立创业引导基金、

提供创业平台、实行技术合作入股、实施税费优惠和重大贡献奖励等,同时,适当提高高科技人

才的工资待遇,落实好住房和社会保障,吸引‘蚁族’,尤其是信阳籍‘蚁族’回信阳工作。”

郭瑞民为“蚁族”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创业画卷,也为全国二三线城市带了个头,但这幅画卷

还处于“将出台”状态。对于那些急于引进“蚁族”人才的各地政府来说,两会中的舆论造势,

既是出台新政的免费宣传,也是督促落实的预备铃声。

材料二:学者称蚁族更需要大城市机会不该逃离北上广

要不要逃离北(京)、上(海)、广(州)?现在成为一个网上炒得很热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显然

是某些部门希望提给大学生蚁族或者将要成为蚁族的应届大学生的,当然,某些长期的北漂或者

海漂,似乎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相当老了。几十年前,政府就号召大学生,

不要迷恋大城市,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不过,现在的提法,是把祖

国的需要,暗中换掉了而已。

如果说逃离北上广,仅仅是离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级都市,转到珠三角、长三角或者环

渤海经济区这些地方去发展,也许还有几分可行性,但是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号召大学生去内

地和边疆发展,则基本上行不通。行不通不是因为大学生害怕艰苦,迷恋大城市,而是那些地方

他们大体上没有发展的空间。

一个我们学校曾经到边疆支教的大学生告诉我,他其实蛮有理想的,支教在内蒙古一个县城,

就打算毕业后在那里做一个中学老师。但是,去了以后才发现,那里的中学老师早就超编了,不

仅中学超编,县城里所有吃公粮的地方,统统人满为患。像他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人家公开

说,根本不需要。这种情况,其实相当普遍,很多内地的中小城市,吃公家饭的地方,早就满出

来了。开公司创业,没有当地强有力的靠山根本没门。而且由于经济不发达,大学生在市场上基

本没有多少空间。一个非常明白的事实是,无论什么人,要想在市场上找机会,还得去发达地区,

4

不仅农民工打工如此,大学生打工也是如此。

什么叫蚁族?实际上所谓的蚁族,多为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漂在北京,工资收入非常低,只

在一两千元上下,成群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群租房或者地下半地下室里。这些人绝大多

数出身农家或者小城镇的贫民家庭,只能上三流甚至四流大学。在学校基本上什么也没学到,既

无素质,也无技能。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可能只长了一点见识(在城市里生活过一段时间),

少数人英语比中学好了一点。显然,这样的大学生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就是没有经济危机,他

们在最初的时候,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回到家乡,由于父母无权无势,更是死路一条。唯

一的出路,是跟众多农民工一样,往沿海发达地区去。由于大学生基本上难以接受蓝领工作(其实

他们的身体也难以胜任),因此,找底层的白领工作,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在目前

看,还是最佳的选择。不仅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要做蚁族,今年即将毕业的六百多万大学生,有相

当部分的人,还是要做蚁族。因为比较起来,这里无论政治环境还是就业空气,甚至接受再教育

的机会,都比别的地方,包括苏州、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要好一点。

在北上广做蚁族,固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还能给他们以希望。鉴于现在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基本上都得在就业后的岗位上才能获得,作为一个学习过程,

在北上广这样的地方拼杀,显然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就是为什么蚁族忍受蚂蚁一样低贱的生活

状况的时候,还能相当乐观的原因。因为,举国上下,只有在这里混,希望才最大。这种苦涩,

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不靠谱的希望,正是支撑蚁族走下去的动力。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不是号召他

们离开北上广,而是给现在的蚁族一点培训,给他们更好更公平环境,给他们以机会,给后来的

蚁族更好的教育。(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张鸣,男,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政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

学政治系主任。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在吃

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不伦不类的文字,有的被视为学术著作,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

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数种,还有一些算是历史文化随笔,有《直截了

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课题组成员翟振武教授: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大城

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特别是一般学校毕业的学生去中小城市,也许更

理性。

广东重点大学毕业生过半签约宁做城市蚁族

广州等珠三角城市仍是求职热点。记者走访发现,现场招聘企业仍以广州等大城市

为主,来自佛山、东莞、江门等地的企业比较少。与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比起来,即便是

这些珠三角城市也很难赚到足够的人气。绝大部分学生仍然集中在广州等地求职,即

使是小企业。

有大学生求职者甚至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宁做大城市蚁族”。他解释说,如果能留

在广州,即使是小企业,只要积累够人脉和技术,将来跳槽也比较方便。而广深之外的城

市,跳槽的机会就太少。

材料三:大学生宁当蚁族也要挤进大城市半数求职首选京沪

本报讯(记者代丽丽)近日,应届生求职网进行了“中国大学生求职状况及向往雇主调查”,并

形成一份中国大学生求职倾向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国企已经超越外企成为大学生求职的首

选,而北京和上海在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时最受欢迎。由此可见,“蚁族”和“蜗居”并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一线城市依旧是大家挤破头都想进来的地方。

根据此次网络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企已超越外企成为大学生求职第一选择。31%的

被调查者在就业时首选外商独资、外企办事处,而选择国企的比例达到了38.3%,改变了一直以

来外企比国企更受青睐的局面。

调查结果显示,位列大学生求职地域选择前十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

京、杭州、天津、成都、青岛、武汉。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得票率分别为24.1%和24%,可谓旗鼓

相当。虽然最近很多媒体报道,在一线城市高房价的“逼迫”下,很多大学生无奈放弃北、上、

5

广,选择到二线城市或者回乡就业,但是从这项调查来看,虽然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是更

多的“蚁族”还是放不下这三个承载着自己美好梦想的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仅两个城市就

抢走了近半数应届毕业生的眼光。

材料四:让“蚁族”融入城市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蚁族”概念提出者回应争议

让“蚁族”融入城市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中国青年报》唐轶采访

北京北五环外唐家岭村被称为大学毕业生聚居村,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只有

一路之隔。当地聚集了5万名以上外来人口,包括1.7万名大学毕业生。春节期间的唐家岭,到

处可见红色的拆迁横幅。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将整治唐家岭地区,拆除违章建筑。当地村民担忧

房屋出租收入以后无法保证,也有住在这里的大学毕业生担忧,房子拆迁后再也找不到便宜的住

所。

“蚁族”研究学者、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对毕业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调查经

本报报道后,社会媒体争相跟进报道,网络上有关“蚁族”的标题铺天盖地,中央领导人关心、

人大常委会讨论、国务院部委开会研究……

“蚁族”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争论中,许多人建议毕业大学生不要

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应该去二线、三线城市工作;也有媒体评论说,“蚁族”不应得到社会过

多的同情和关注。对此,“蚁族”们怎么评价?“蚁族”的研究学者廉思的看法又是如何?

2010年春节期间,本报记者跟随廉思前往著名的“蚁族”聚居地——北京北五环外唐家

岭村,并在行程中与廉思再次长聊。

“蚁族”为什么不回家

中国青年报:过年了,看到这么多“蚁族”不回家,你的心情怎样?在你看来,他们不

回家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据我了解,他们不回家的原因不是不想回家。大过年的,哪个父母不期望见到自

己的孩子回家?我认为,他们是不敢回家,不能回家。

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时,有人回答:“买不到票。”可他们的表情分明出卖了

自己,这是借口,真实的原因是——过年给父母的孝顺钱,给弟弟妹妹的红包钱,给小侄子、小

外甥的压岁钱,太沉重了,“蚁族”负担不起。他们也想挑起生活的重担,但就能力而言,真的“尚

未成年”。

中国青年报: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议论,认为大学生毕业不应该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应

该去小城市发展,更好、更舒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研究这么长时间“蚁族”,据你所知,

他们是怎么想的?

廉思:尽管社会上对“蚁族”留在大城市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但对于现实中的“蚁族”

来说,他们可能更情愿留在大城市。这是因为:

首先,“蚁族”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感情,对农村和家乡没有父辈那样的依恋。“蚁族”

中很多人是在大城市读的大学,毕业后也就顺势留在了大城市。“蚁族”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

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梦想自己能有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他们

来到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根本就不想再回家乡。

其次,“蚁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再加上他们是在网络、手机的伴随

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知道中国东西部的巨大差

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家乡好,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

最后,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蚁族”们不情愿去小城市。因为比

较起来,大城市无论政治环境还是就业环境,甚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都比二三线城市要好很多。

“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

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应该提倡吗

中国青年报:那么在您看来,毕业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应该提倡吗?

6

廉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蚁族”的影子,因为每个“蚁族”心中都有一个大

大的梦想。“蚁族”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说教:号召“蚁族”去西部、去基层、回家乡。他们反过来

会问,你为什么不去?你不去的地方,为什么让我去?

目前偏远地区和小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比较少,人才较缺乏,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技

术薄弱,工业化水平较落后,多数大学生没有用武之地,只有所学的专业与该地区相适应的学生

才比较有优势,适合在这里就业。

每个人都有选择留在大城市的权利。因此,如何让“蚁族”真正融入城市,这才是我们

应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现实出发点。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城镇化,需要大量人才,“蚁族”为城市

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不管大城市是否欢迎他们,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蚁族”,也

没有办法把“蚁族”拒绝于城市之外,或者简单地把他们再送回农村或县城。

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工作岗位的待遇并不令人满意,但“蚁族”并没有太

强烈的返乡意愿。他们仍然甘愿做“蚁族”。可以肯定,不仅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要做“蚁族”,今

年即将毕业的600多万名大学生,有相当部分的人,还是要做“蚁族”。所以,积极的思路是使他

们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

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中国青年报:那么他们不得不经历“蚁族”、“蜗居”的艰难过程?这是城市化给社会带

来的阵痛吗?

廉思: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不均衡。大城市发展非常快,农村和小城市相对较落后。

从社会发展特点来看,越是大的城市,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越高,竞争也越激烈;而小

城市开放度相对较低,就业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关系。如果大学生不回家乡就业,到陌生的中

小城市也很难找到工作。就算回家乡,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没有过硬的人脉网络,仍然难以获得满

意的工作机会。由于机会少,想要更换工作也十分不易。比较起来,有时大城市机会相对公平,

小城市由于是人情社会和关系社会,反而不利于个人发展。

因此,具体到每个“蚁族”来说,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掌握的社会资源情况不同,不能

一概而论让他们留下或回去。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办法只有让二三线城市真正发展起来,那时你

无需号召,“蚁族”自己就会过去。所以这就需要政府着力缩小城乡差距。

“蚁族”比我们坚强得多

中国青年报:对于现在媒体大量报道“蚁族”灰暗的生活状态、艰难的生存环境,您怎

么看?

廉思:因为好奇,因为搏点击率?!两年多前,我走进了“蚁族”。在研究中,我跟“蚁

族”一起吃饭、聊天、喝酒。曾经,我以为自己很了解他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我离他

们不是更近,而是更远了。“蚁族”是真实地生活在那里,而我们只是去做调研然后回来过自己的

生活。我尽量地从“蚁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但很可能我尽全力都做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是带着拯救弱者的心态去的,结果发现“蚁族”比我们要坚强得多。“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焉?”旁观者或许体会不到“蚁族”内心的力量

我认为,媒体不应仅靠渲染他们的艰苦的生活状态和窘迫的生存环境来吸引眼球,而应用真

爱和良心去温暖这个群体。更重要的是,在关爱之余,要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可以保

留一丝内心的高贵与信仰。有的时候,我们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世界,用怜悯的心态

试图接近我们认为生活不济的人群,以为自己的到来可以给他们带去光明,但最终的结果,可能

与我们所期望的恰恰相反。

中国青年报:有消息说有关政府部门要整治唐家岭地区,拆除宅基地上的非法建筑,也就是

大学生们“蚁居”的地方。您对此有何评价?

廉思:唐家岭确实需要整治,大量的流动人口将这里的住房空间发挥到了极致。以“蚁族”

为代表的群租客大多栖居在房主重新改造的隔间中。在调查中,有七成受访者人均居住面积在10

平方米以下,而人均20平方米以上的仅占到5.5%。

群租带来的问题不止这些。和大多数城乡接合部一样,唐家岭存在着大量违章建筑。群租房

7

的建设改造缺乏专业部门的安全评估和监理审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环境卫生脏乱,社会治

安复杂。拥挤不堪的房子在消防管理方面多不达标,当地村干部形容其火灾隐患为“一户失火,

千户联营”。

据我了解,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视唐家岭等“蚁族”聚居村的改造问题,先后多次进行调

研和考察,在聚居村管理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此次唐家岭的改造可以有更多的社会参与,

尤其是“蚁族”群体的参与,以保证最后出台的方案真正惠及到需要的人群。

中国青年报:听说唐家岭当地有村民抱怨,因为您的研究和媒体的报道,他们的房子要被拆

掉。因此,有人对您恨之入骨,是这样吗?

廉思:确有此事,我甚至受到过威胁。但也可以理解,因为确实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其实,

不仅村民有些不理解,很多“蚁族”对我也没什么好感。有关部门准备拆掉唐家岭的房子,征地

建白领公寓,“蚁族”说:“如果‘白宫’(指白领公寓)真的建起来了,我们负担不起房租,就不

得不往更远的地方搬。现在我们住在北五环外,到北京两个小时,改造后我们只得搬到北六环外,

到北京3个多小时。偌大的北京城,怎么就没有我们的安身之所呢?是廉思让政府和社会开始关

注我们,但也是他让我们越来越走向城市的边缘。”

在对唐家岭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慎重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本村村民与“蚁族”

租户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本村村民的现实利益,也要考虑“蚁族”租户的合法权益;二是本村

村民内部的利益分化,由于唐家岭私搭乱建比较严重,就造成了一部分村民出租房较多,另一部

分村民出租房较少或没有,这两类群体对待拆迁的态度大不相同,对于拆迁的补偿方案也有较大

分歧。

这样复杂的局面无疑加大了政府工作的难度。这要求政府在工作中,既要坚持依法办事,又

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因工作不当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

“蚁族问题”是不是个伪问题

中国青年报:有评论说,“蚁族”是一个伪命题,是炒作。因为他们不是一种特殊群体,“北

漂族”的概念也已经炒了好几年,你这是新瓶装旧酒。还有人说,“蚁族”的概念,造成青年群体

对社会产生抱怨的心态。作为“蚁族”概念的提出者,您怎么说?

廉思:我也听到一些反馈。有人说,“蚁族”是一个伪问题,不需要关注,更不用刻意去解决,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当年的知青比他们更苦,年纪轻轻的“蚁族”凭什么就住大房子?

甚至有人说我将几百万人的苦难放大,居心何在呢?

面对这些质疑,有几点我需要说明:

首先,《蚁族》一书里全是原生态的描述,这本书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虚构的故事,书中

的数据和描述全部是基于科学的调研和严格的录音整理,我们保留了原始资料,以备历史的检验。

其次,认为年轻阶段多吃点苦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对于这点我持肯定态度,其实“蚁族”自

身的奋斗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但“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也

是不容回避的。

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来自农村和县城的比例分别达54.7%和

20.7%,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在大学里他

们仍然比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刻苦得多,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

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

感受是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难怪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奋斗十年还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样的矛

盾恐怕很难用“年轻人需要多锻炼”这样简单的话语来解释吧!

有些评论家将“蚁族”和“文革”时期的青年对比,认为现代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很好的教

育而且不会承受被批斗和上山下乡的风险,这样已经很幸福了,所以“蚁族”们根本不需要社会

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比较法我也不敢苟同。社会在进步,如果老是和以前比,那肯定是好的,

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未来的前进动力又在哪儿呢?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暂且不说百万“蚁族”,哪怕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有几十、几百个人这样

生活,也是值得关注的。

8

中国青年报: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大学生毕业选择留在大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大学毕业生趋向大城市就业是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且正常的现象,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这

个趋势。现在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有集中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在城市中就更容

易找到工作。大城市用人单位密集、信息量大、流动性强,学生的社会资源也丰富,这些原因就

使得大学生找工作倾向于大城市。

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看,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最强的是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而国有企

业、国家机关的新增岗位却非常少,即使全部提供给大学生也是远远不够的。国有企业无论是未

来发展还是经济收入都是有优势的,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岗位数量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很困

难。而政府机关虽然表面看收入并不是很高,但工作稳定性强,也有一部分隐性收入。因此,国

有企业和政府机关还是大学生十分向往的,而这两者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小企业的保障机制

虽然不是十分健全,收入也偏低,但大城市第三产业发达,中小企业较多,大学生留在大城市可

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广。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大学生毕业留在大城市都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国外有没有“蚁族”现象

中国青年报:其他学者对“蚁族”现象的看法,您与他们交流过吗?

廉思:我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经济专家。但在研究过程中,曾经向几位教育和经济专家求教。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对《蚁族》一书的推荐

语中评价,毕业大学生低收入聚居这种社会问题,源于1990年代末期推进教育产业化之中的大学

扩招,而其制度成本对弱势群体转嫁,顺势扩散为社会问题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丁宁宁则认为,“蚁族”是我国城市化和高等

教育普及化的自然表现,其存在有客观必然性。毕业大学生长期收入低,折射出各高校片面追求

“就业率”之后掩盖的就业质量问题。我国就业政策调整、高等教育扩招、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整

等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蚁族”现象的形成,如大学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城市对高层次

人才的岗位需求,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经济发展不一致等。

中国青年报:据你了解,国外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大都选择留在大城市吗?国外在城市化进程

中有没有出现“蚁族”这种现象?

廉思:国外也有“蚁族”现象,例如韩国社会虽没有明确划分出“蚁族”,但显然也存在相似

阶层。韩国人口相当集中,特别是地方出身的年轻人极力考入首尔的大学,毕业后也留在首尔工

作,地方大学毕业生也纷纷涌入首尔。因为首尔是大韩民国的国家机关、大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

的聚集地,显然有更多发展机遇。韩国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外地人不会因户

口问题受到有别于当地人的待遇,更加剧了人口的集中。

目前韩国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在汉江其及附近的首都圈,但留在首尔的年轻人们并不都能过上

宽裕的生活。“僧多粥少”,使得首尔青年失业率在各年龄段中一直位居前列。即使找到工作的人,

情况也不乐观。韩国的工作大体上分为“正规职”和“非正规职”两大类,前者相当于中国的“正

式职工”,享有各种应有福利。后者相当于我们的“临时工”或“试用者”,不被视为公司正式员

工,也不享有任何福利,工资也比“正规职”低得多。受国际竞争激烈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

近年来,首尔用人单位大量减少“正规职”的雇佣,而代之以“非正规职”。而这些“非正规职”

多为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非正规职大学生收入不高,只能勉强糊口而不能养家。这一现

象已引起了韩国社会关注,“减少非正规职,增加正规职”成为媒体和社会的呼声。而企业从削减

成本考虑,抱着“法不责众”的态度,迟迟没有改善。目前,韩国媒体、社会甚至国会议员都在

呼吁提高“非正规职”的工资和各项待遇,“非正规职”问题仍是韩国社会热点问题,时常成为舆

论焦点。

国外存在类似中国“蚁族”的现象,说明低收入大学生群体在各地存在一定共性,但中国表

现出来的个性更鲜明一些。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受到传统观念影

响,很多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

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2:1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5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土建施工员
下一篇:寂静的天空
标签:蚁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