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释〔2015〕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
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
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1月30日
目录
一、管辖
二、回避
三、诉讼参加人
四、证据
五、期间和送达
六、调解
七、保全和先予执行
八、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九、诉讼费用
十、第一审普通程序
十一、简易程序
十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
十三、公益诉讼
十四、第三人撤销之诉
十五、执行异议之诉
十六、第二审程序
十七、特别程序
十八、审判监督程序
十九、督促程序
二十、公示催告程序
二十一、执行程序
二十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二十三、附则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民
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管辖
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
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二条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第三条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
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
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
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第五条对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
记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
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六条被告被注销户籍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确定管辖;原告、
被告均被注销户籍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
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
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
地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
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条不服指定监护或者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可以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
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双方当事人均为或者军队单位的民事案件由军事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
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
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三条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
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
或者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
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
地或者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五条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
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
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第十六条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
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七条已经离婚的中国公民,双方均定居国外,仅就国内财产分割提起诉讼
的,由主要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八条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
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
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
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
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
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条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
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
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一条因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
者运输中的货物,可以由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人民
法院管辖。
因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可以由被保险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因股东名册记载、请求变更公司登记、股东知情权、公司决议、公
司合并、公司分立、公司减资、公司增资等纠纷提起的诉讼,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
十六条规定确定管辖。
第二十三条债权人申请支付令,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由债务人住
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
侵权结果发生地。
第二十五条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
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第二十六条因产品、服务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
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服务提供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
权。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后没有在法定期间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给被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引起的诉讼,由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后在法定期间内起诉或者申请仲裁,被申请人、利害关系
人因保全受到损失提起的诉讼,由受理起诉的人民法院或者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
院管辖。
第二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不动产纠纷是指因不动产的权
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
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
不动产已登记的,以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不动产未登
记的,以不动产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
第二十九条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书面协议,包括书面合同中的协议
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以书面形式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第三十条根据管辖协议,起诉时能够确定管辖法院的,从其约定;不能确定
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管辖。
管辖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可以向
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一条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与消费者订立管辖协议,未采取合理方式提
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主张管辖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管辖协议约定由一方当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协议签订后当
事人住所地变更的,由签订管辖协议时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当事人另有约定
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合同转让的,合同的管辖协议对合同受让人有效,但转让时受让人
不知道有管辖协议,或者转让协议另有约定且原合同相对人同意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因同居或者在解除婚姻、收养关系后发生财产争议,约定管
辖的,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确定管辖。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在答辩期间届满后未应诉答辩,人民法院在一审开庭前,发
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裁定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三十六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将
案件移送给另一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立案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
的,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第三十七条案件受理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
地变更的影响。
第三十八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区域变更为由,将案
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判决后的上诉案件和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
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发
回重审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再审或者重审。
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对管辖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辖权的,不因当事人提起反
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改变管辖,但违反级别管辖、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按第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人
民法院不予审查。
第四十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
民法院因协商不成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
双方为同属一个地、
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的,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同属一个
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的,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
指定管辖;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
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
依照前款规定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时,应当逐级进行。
第四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指定管辖的,应
当作出裁定。
对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指定管辖
裁定作出前,下级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裁定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定指
定管辖的同时,一并撤销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第四十二条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
款规定,可以在开庭前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一)破产程序中有关债务人的诉讼案件;
(二)当事人人数众多且不方便诉讼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其他类型案件。人民法院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前,
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后,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将案件交
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二、回避
第四十三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
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
(四)是本案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五)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当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权的;
(六)与本案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
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活动的;
(二)索取、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违反规定会见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诉讼代理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代理
本案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借用款物的;
(六)有其他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
第四十五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
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发回重审的案件,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
中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四十六条审判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其
回避的,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
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对合议庭组成人员、独任审判员和
书记员等人员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的审判人员,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
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和人
民陪审员。
第四十九条书记员和执行员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
三、诉讼参加人
第五十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依法登记的为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
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法人,以其正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以
其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但未完成登记,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代表法人参加
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其他组织,以其主要负责人为代表人。
第五十一条在诉讼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
行诉讼,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
讼行为有效。
前款规定,适用于其他组织参加的诉讼。
第五十二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
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
(一)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
(二)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企业;
(三)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四)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五)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分支机构;
(六)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的分支机构;
(七)经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企业、街道企业;
(八)其他符合本条规定条件的组织。
第五十三条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
执照的分支机构,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
第五十四条以挂靠形式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依法
承担民事责任的,该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共同诉讼人。
第五十五条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
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被继承人
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第五十六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当事人。
第五十七条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提起诉讼的,以接受
劳务一方为被告。
第五十八条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
害的,以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为当事人。当事人主张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责任
的,该劳务派遣单位为共同被告。
第五十九条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有
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
息。
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
者为共同诉讼人。
第六十条在诉讼中,未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为共
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第六十一条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当事
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以对方当事人为被
告。
第六十二条下列情形,以行为人为当事人:
(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登记,行为人即以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
(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进
行民事活动的,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除外;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后,行为人仍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
第六十三条企业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合并后的
企业为当事人;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
业为共同诉讼人。
第六十四条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
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
第六十五条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账户
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
第六十六条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
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保证合同约定为一般
保证,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
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
第六十七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无民
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监护人为共同被告。
第六十八条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的,村民委员会或
者有独立财产的村民小组为当事人。
第六十九条对侵害死者遗体、遗骨以及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行
为提起诉讼的,死者的近亲属为当事人。
第七十条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
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被通知的继承人不愿意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
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将其列为共同原告。
第七十一条原告起诉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代理人和
代理人为共同被告。
第七十二条共有财产权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权人起诉的,其他共有权人
为共同诉讼人。
第七十三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
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
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时,应当通知其他当事人。应当
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
放弃实体权利的,仍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其不参加诉讼,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
审理和依法作出判决。
第七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和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的人
数众多,一般指十人以上。
第七十六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
确定的,可以由全体当事人推选共同的代表人,也可以由部分当事人推选自己的代
表人;推选不出代表人的当事人,在必要的共同诉讼中可以自己参加诉讼,在普通
的共同诉讼中可以另行起诉。
第七十七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
不确定的,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当事人推选不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提出人选与
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定代表人。
第七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代表人为二至五人,
每位代表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七十九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发出
公告,通知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登记。公告期间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少
于三十日。
第八十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应当证
明其与对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所受到的损害。证明不了的,不予登记,权利人可
以另行起诉。人民法院的裁判在登记的范围内执行。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提起诉
讼,人民法院认定其请求成立的,裁定适用人民法院已作出的判决、裁定。
第八十一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
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成为当事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
以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第一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申请参加第二审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准
许。
第八十二条在一审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提出管辖异议,无权
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有权提起上诉。
第八十三条在诉讼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
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协商
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当事人没有民法通则第
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该法第十六
条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第八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依法不能作为
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不得委托其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五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夫
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
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六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合法
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八十七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有关社会团体推
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二)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
团体的活动地域;
(三)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
(四)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
关系的工作人员。
专利代理人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可以在专利纠纷案件中担任诉讼
代理人。
第八十八条诉讼代理人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提交授权委托书外,
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
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
证明材料;
(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
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本解释第八十七条规
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第八十九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送交人
民法院。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
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诉或者提起上诉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并径行开庭审理的,可以当场
口头委托诉讼代理人,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四、证据
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
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
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第九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举证证明责任的承担,但法律另
有规定的除外:
(一)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
举证证明责任;
(二)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
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第九十二条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
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
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第九十三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的事实,当
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第五项
至第七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九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
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包括:
(一)证据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无权查阅调取的;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当事人及
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
法院调查收集。
第九十五条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对证明待证事
实无意义或者其他无调查收集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九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
的证据包括: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第九十七条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
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九十八条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证据保全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
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
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
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条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
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
人。延长的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
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
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
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
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
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
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第一百零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
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
证过的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
质证。
第一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
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
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
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
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
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七条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
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
均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
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
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
该事实不存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
遗嘱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
合理怀疑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
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当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
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
书,待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
列情形:
(一)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
(二)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
(四)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
(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无
法获得书证原件的。
前款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判断书证复
制品等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书证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因提交书证所产生的费
用,由申请人负担。对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申请人
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持有书证的当事人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
书证或者实施其他致使书证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一十一条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四条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
范围内制作的文书所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必要
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制作文书的机关或者组织对文书的真实性予以说明。
第一百一十五条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及制作
证明材料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单位出具的证明材
料,可以向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制作证明
材料的人员出庭作证。
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拒绝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或者制作证明材料的人
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该证明材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第一百
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
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第一百一十
七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符合本解释第九
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
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用和补贴标
准计算;误工损失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通知申请人预缴证人出庭作证费用
第一百一十九条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
证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除外。
证人签署保证书适用本解释关于当事人签署保证书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第
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鉴定的
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
的鉴定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
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在询问当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
鉴定人。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
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
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
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
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质。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
对物证或者现场进行勘验。勘验时应当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严。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人参与勘验。必要时,可以要求鉴定人在勘验中进行鉴
定。
五、期间和送达
第一百二十五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时起
算的期间从次时起算;以日、月、年计算的期间从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
欠缺通知原告补正的,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
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七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条以及本解释第
三百七十四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四百零一条、第四百二十二条、第四百二十三
条规定的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一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
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
算。
第一百二十九条对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
完毕,但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三十条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
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
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
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
员。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
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
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
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
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
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
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第一百三十三条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
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三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
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
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
代为送达。
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
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
为准。
第一百三十六条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
中予以确认。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由调查人、被调查
人、记录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九十八条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证据保全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
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
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
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条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
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
人。延长的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
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
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
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
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
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
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第一百零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
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
证过的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
质证。
第一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
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
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
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
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
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七条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
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
均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
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
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
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
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
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当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
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书,待
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
列情形:
(一)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
(二)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
(四)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
(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无
法获得书证原件的。
前款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判断书证复
制品等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书证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因提交书证所产生的费
用,由申请人负担。对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申请人
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持有书证的当事人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
书证或者实施其他致使书证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一十一条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四条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
范围内制作的文书所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必要
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制作文书的机关或者组织对文书的真实性予以说明。
第一百一十五条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及制作
证明材料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单位出具的证明材
料,可以向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制作证明
材料的人员出庭作证。
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拒绝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或者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
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该证明材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
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
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第一百一十
七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符合本解释第九十
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
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用和补贴标
准计算;误工损失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通知申请人预缴证人出庭作证费用
第一百一十九条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
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
外。
证人签署保证书适用本解释关于当事人签署保证书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
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鉴定的
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
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在询问当
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
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
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
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
有关问题进行对质。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
对物证或者现场进行勘验。勘验时应当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严。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人参与勘验。必要时,可以要求鉴定人在勘验中进行
鉴定。
五、期间和送达
第一百二十五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时起
算的期间从次时起算;以日、月、年计算的期间从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
欠缺通知原告补正的,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
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七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条以及本解释第
三百七十四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四百零一条、第四百二十二条、第四百二十三
条规定的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一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
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
算。
第一百二十九条对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
完毕,但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三十条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
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
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
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
员。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
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
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
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
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
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
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第一百三十三条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
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三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
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
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
代为送达。
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
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
为准。
第一百三十六条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
中予以确认。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由调查人、被调查
人、记录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九十八条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证据保全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
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
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
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条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
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
人。延长的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
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
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
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
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
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
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第一百零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
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
证过的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
质证。
第一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
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
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
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
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
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七条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
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
均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
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
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
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
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
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当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
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书,待
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
列情形:
(一)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
(二)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
(四)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
(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无
法获得书证原件的。
前款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判断书证复
制品等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书证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因提交书证所产生的费
用,由申请人负担。对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申请人
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持有书证的当事人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
书证或者实施其他致使书证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一十一条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四条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
范围内制作的文书所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必要
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制作文书的机关或者组织对文书的真实性予以说明。
第一百一十五条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及制作
证明材料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单位出具的证明材
料,可以向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制作证明
材料的人员出庭作证。
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拒绝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或者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
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该证明材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
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
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第一百一十
七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符合本解释第九十
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
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用和补贴标
准计算;误工损失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通知申请人预缴证人出庭作证费用
第一百一十九条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
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
外。
证人签署保证书适用本解释关于当事人签署保证书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
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鉴定的
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
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在询问当
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
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
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
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
有关问题进行对质。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
对物证或者现场进行勘验。勘验时应当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严。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人参与勘验。必要时,可以要求鉴定人在勘验中进行
鉴定。
五、期间和送达
第一百二十五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时起
算的期间从次时起算;以日、月、年计算的期间从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
欠缺通知原告补正的,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
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七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条以及本解释第
三百七十四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四百零一条、第四百二十二条、第四百二十三
条规定的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一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
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
算。
第一百二十九条对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
完毕,但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三十条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
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
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
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
员。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
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
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
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
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
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
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第一百三十三条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
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三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
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
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
代为送达。
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
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
为准。
第一百三十六条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
中予以确认。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由调查人、被调查
人、记录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九十八条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证据保全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
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
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
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条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
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
人。延长的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
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
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
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
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
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
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第一百零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
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
证过的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
质证。
第一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
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
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
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
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
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七条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
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
均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
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
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
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
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
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当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
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书,待
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
列情形:
(一)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
(二)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
(四)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
(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无
法获得书证原件的。
前款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判断书证复
制品等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书证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因提交书证所产生的费
用,由申请人负担。对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申请人
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持有书证的当事人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
书证或者实施其他致使书证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一十一条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四条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
范围内制作的文书所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必要
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制作文书的机关或者组织对文书的真实性予以说明。
第一百一十五条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及制作
证明材料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单位出具的证明材
料,可以向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制作证明
材料的人员出庭作证。
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拒绝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或者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
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该证明材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
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
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第一百一十
七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符合本解释第九十
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
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用和补贴标
准计算;误工损失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通知申请人预缴证人出庭作证费用
第一百一十九条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
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
外。
证人签署保证书适用本解释关于当事人签署保证书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
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鉴定的
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
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在询问当
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
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
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
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
有关问题进行对质。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
对物证或者现场进行勘验。勘验时应当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严。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人参与勘验。必要时,可以要求鉴定人在勘验中进行
鉴定。
五、期间和送达
第一百二十五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时起
算的期间从次时起算;以日、月、年计算的期间从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
欠缺通知原告补正的,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
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七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条以及本解释第
三百七十四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四百零一条、第四百二十二条、第四百二十三
条规定的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一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
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
算。
第一百二十九条对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
完毕,但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三十条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
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
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
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
员。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
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
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
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
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
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
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第一百三十三条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
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三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
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
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
代为送达。
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
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
为准。
第一百三十六条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
中予以确认。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调查材料要由调查人、被调查
人、记录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九十八条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证据保全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
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
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
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条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
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
人。延长的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
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
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
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
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
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
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第一百零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
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认可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视为质
证过的证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公开
质证。
第一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
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
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
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
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
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零七条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
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
均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条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
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
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
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
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
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当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
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书,待
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
列情形:
(一)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
(二)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
(四)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
(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无
法获得书证原件的。
前款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他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审查判断书证复
制品等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书证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
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因提交书证所产生的费
用,由申请人负担。对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申请人
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第一百一十三条持有书证的当事人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
书证或者实施其他致使书证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一十一条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四条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
范围内制作的文书所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必要
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制作文书的机关或者组织对文书的真实性予以说明。
第一百一十五条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及制作
证明材料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单位出具的证明材
料,可以向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制作证明
材料的人员出庭作证。
单位及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拒绝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或者制作证明材料的人员
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该证明材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
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
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第一百一十
七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符合本解释第九
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未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不得出庭作证,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
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用和补贴标
准计算;误工损失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通知申请人预缴证人出庭作证费用
第一百一十九条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
证的法律后果,并责令其签署保证书,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除外。
证人签署保证书适用本解释关于当事人签署保证书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
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鉴定的
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
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符合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在询问当
事人的意见后,指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人。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
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
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
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第一百二十三条人
民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
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
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质。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
对物证或者现场进行勘验。勘验时应当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严。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人参与勘验。必要时,可以要求鉴定人在勘验中进行
鉴定。
五、期间和送达
第一百二十五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时起
算的期间从次时起算;以日、月、年计算的期间从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
欠缺通知原告补正的,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
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二十七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条以及本解释第
三百七十四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四百零一条、第四百二十二条、第四百二十三
条规定的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一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
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八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
算。
第一百二十九条对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
完毕,但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三十条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
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
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和所在单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达
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工作人
员。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
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
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
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
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第一百三十二条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
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
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第一百三十三条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
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三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
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
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
代为送达。
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
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
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
为准。
第一百三十六条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
中予以确认。
第三百二十六条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
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
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三百二十七条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一
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
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三百二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
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
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
判。
第三百二十九条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
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
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
判。
第三百三十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
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裁判,驳回起诉。
第三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受
理案件违反专属管辖规定的,应当裁定撤销原裁判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三百三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
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人民
;查明第一审
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
院审理。
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
十九条规定可以不开庭审理:
(一)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的;
(二)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
(四)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发回重审的。
第三百三十四条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虽有瑕疵,但裁判结果正
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裁定中纠正瑕疵后,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
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予以维持。
第三百三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基本事实,是
指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民事权利义务等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
实质性影响的事实。
第三百三十六条在第二审程序中,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的,人
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共同诉讼人;合并的,将合并
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当事人。
第三百三十七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
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
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
第三百三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
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
许撤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裁判。
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三百
三十九条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
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
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百四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可以自行宣判,也可以委托原审人民
法院或者当事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行宣判。
第三百四十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
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三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实施的诉讼行为,在第二审程序中对
该当事人仍具有拘束力。
当事人推翻其在第一审程序中实施的诉讼行为时,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
由。理由不成立的,不予支持。
十七、特别程序
第三百四十三条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
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财产,并指定案件审理期间的财产管理人。公告期满后,人
民法院判决宣告失踪的,应当同时依照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指定失踪
人的财产代管人。
第三百四十四条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经人民法院指定后,代管人申请变更代
管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申请理由成立的,裁定撤
销申请人的代管人身份,同时另行指定财产代管人;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申请。
失踪人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代管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以原指定的代
管人为被告起诉,并按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第三百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
宣告失踪人死亡,自失踪之日起满四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宣告失踪的判决即
是该公民失踪的证明,审理中仍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进行公告。
第三百四十六条符合法律规定的多个利害关系人提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申
请的,列为共同申请人。
第三百四十七条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应当记载下列内容:
(一)被申请人应当在规定期间内向受理法院申报其具体地址及其联系方式。
否
则,被申请人将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二)凡知悉被申请人生存现状的人,应当在公告期间内将其所知道情况向
受理法院报告。
第三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作出判决前,申请
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案件,但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利害关系人加
入程序要求继续审理的除外。
第三百四十九条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
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
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
第三百五十条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公告期间有人对财产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
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告知申请人另行起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三百五十一条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经审理,认为指定并无不当的,裁定驳回异议;指定不当
的,判决撤销指定,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判决书应当送达异议人、原指定单位及
判决指定的监护人。
第三百五十二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
被申请人没有近亲属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其他亲属为代理人。被申请人没有亲属
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经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同意,且愿意担任代理人的关系密切的朋友为代理人。
没有前款规定的代理人的,由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代理人。
代理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两人。
第三百五十三条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
提出申请。
第三百五十四条两个以上调解组织参与调解的,各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
法院均有管辖权。
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其中一个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双方
当事人共同向两个以上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的,由最先立案的人
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五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
形式。当事人口头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捺印或者盖
章。
第三百五十六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调解协
议、调解组织主持调解的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材料,并提
供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当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限期补交。
第三百五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
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
(二)不属于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三)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
除的;
(四)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
(五)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发现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应当裁定驳回当事人的申
请。
第三百五十八条人民法院审查相关情况时,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共同到场对
案件进行核实。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或者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备或者
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当事人限期补充陈述或者补充证明材料。必要时,人民法院可
以向调解组织核实有关情况
第三百五十九条确认调解协议的裁定作出前,当事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可
以裁定准许。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在限期内补充陈述、补充证明材料或者拒不接受询问的,
人民法院可以按撤回申请处理。
第三百六十条经审查,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申
请:
(一)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
(三)违背公序良俗的;
(四)违反自愿原则的;
(五)内容不明确的;
(六)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
第三百六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担保物权人,包括抵押权
人、质权人、留置权人;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包括抵押人、出质人、
财产被留置的债务人或者所有权人等。
第三百六十二条实现票据、仓单、提单等有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案件,可以由
权利凭证持有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无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由出质登记地人民
法院管辖。
第三百六十三条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属于海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管辖的,由
专门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六十四条同一债权的担保物有多个且所在地不同,申请人分别向有管
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百六十五条依照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
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的顺序有约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违
反该约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受
理。
第三百六十六条同一财产上设立多个担保物权,登记在先的担保物权尚未实
现的,不影响后顺位的担保物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第三百六十七条申请实现担保物权,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申
请书应当记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具体的请
求和事实、理由;
(二)证明担保物权存在的材料,包括主合同、担保合同、抵押登记证明或者
他项权利证书,权利质权的权利凭证或者质权出质登记证明等;
(三)证明实现担保物权条件成就的材料;
(四)担保财产现状的说明;
(五)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
副本、异议权利告知书等文书。
被申请人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同
时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三百六十九条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查。担保财产标
的额超过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第三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审查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可以询问申请人、被申请
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可以依职权调查相关事实。
第三百二十六条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
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
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三百二十七条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一
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
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三百二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
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
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
判。
第三百二十九条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
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
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
判。
第三百三十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
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裁判,驳回起诉。
第三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受
理案件违反专属管辖规定的,应当裁定撤销原裁判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三百三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
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人民
;查明第一审
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
院审理。
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
十九条规定可以不开庭审理:
(一)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的;
(二)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
(四)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发回重审的。
第三百三十四条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虽有瑕疵,但裁判结果正
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裁定中纠正瑕疵后,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
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予以维持。
第三百三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基本事实,是
指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民事权利义务等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
实质性影响的事实。
第三百三十六条在第二审程序中,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的,人
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共同诉讼人;合并的,将合并
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当事人。
第三百三十七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
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
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
第三百三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
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
许撤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裁判。
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三百
三十九条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
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
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百四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可以自行宣判,也可以委托原审人民
法院或者当事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行宣判。
第三百四十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
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三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实施的诉讼行为,在第二审程序中对
该当事人仍具有拘束力。
当事人推翻其在第一审程序中实施的诉讼行为时,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
由。理由不成立的,不予支持。
十七、特别程序
第三百四十三条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
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财产,并指定案件审理期间的财产管理人。公告期满后,人
民法院判决宣告失踪的,应当同时依照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指定失踪
人的财产代管人。
第三百四十四条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经人民法院指定后,代管人申请变更代
管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申请理由成立的,裁定撤
销申请人的代管人身份,同时另行指定财产代管人;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申请。
失踪人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代管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以原指定的代
管人为被告起诉,并按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第三百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
宣告失踪人死亡,自失踪之日起满四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宣告失踪的判决即
是该公民失踪的证明,审理中仍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进行公告。
第三百四十六条符合法律规定的多个利害关系人提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申
请的,列为共同申请人。
第三百四十七条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应当记载下列内容:
(一)被申请人应当在规定期间内向受理法院申报其具体地址及其联系方式。
否
则,被申请人将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二)凡知悉被申请人生存现状的人,应当在公告期间内将其所知道情况向
受理法院报告。
第三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作出判决前,申请
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案件,但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利害关系人加
入程序要求继续审理的除外。
第三百四十九条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
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
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
第三百五十条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公告期间有人对财产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
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告知申请人另行起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三百五十一条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经审理,认为指定并无不当的,裁定驳回异议;指定不当
的,判决撤销指定,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判决书应当送达异议人、原指定单位及
判决指定的监护人。
第三百五十二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
被申请人没有近亲属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其他亲属为代理人。被申请人没有亲属
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经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同意,且愿意担任代理人的关系密切的朋友为代理人。
没有前款规定的代理人的,由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代理人。
代理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两人。
第三百五十三条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
提出申请。
第三百五十四条两个以上调解组织参与调解的,各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
法院均有管辖权。
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其中一个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双方
当事人共同向两个以上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的,由最先立案的人
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五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
形式。当事人口头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捺印或者盖
章。
第三百五十六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调解协
议、调解组织主持调解的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材料,并提
供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当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限期补交。
第三百五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
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
(二)不属于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三)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
除的;
(四)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
(五)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发现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应当裁定驳回当事人的申
请。
第三百五十八条人民法院审查相关情况时,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共同到场对
案件进行核实。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或者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备或者
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当事人限期补充陈述或者补充证明材料。必要时,人民法院可
以向调解组织核实有关情况
第三百五十九条确认调解协议的裁定作出前,当事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可
以裁定准许。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在限期内补充陈述、补充证明材料或者拒不接受询问的,
人民法院可以按撤回申请处理。
第三百六十条经审查,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申
请:
(一)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
(三)违背公序良俗的;
(四)违反自愿原则的;
(五)内容不明确的;
(六)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
第三百六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担保物权人,包括抵押权
人、质权人、留置权人;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包括抵押人、出质人、
财产被留置的债务人或者所有权人等。
第三百六十二条实现票据、仓单、提单等有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案件,可以由
权利凭证持有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无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由出质登记地人民
法院管辖。
第三百六十三条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属于海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管辖的,由
专门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六十四条同一债权的担保物有多个且所在地不同,申请人分别向有管
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百六十五条依照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
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的顺序有约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违
反该约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受
理。
第三百六十六条同一财产上设立多个担保物权,登记在先的担保物权尚未实
现的,不影响后顺位的担保物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第三百六十七条申请实现担保物权,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申
请书应当记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具体的请
求和事实、理由;
(二)证明担保物权存在的材料,包括主合同、担保合同、抵押登记证明或者
他项权利证书,权利质权的权利凭证或者质权出质登记证明等;
(三)证明实现担保物权条件成就的材料;
(四)担保财产现状的说明;
(五)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
副本、异议权利告知书等文书。
被申请人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同
时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三百六十九条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查。担保财产标
的额超过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第三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审查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可以询问申请人、被申请
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可以依职权调查相关事实。
第三百二十六条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
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
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三百二十七条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一
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
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三百二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
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
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
判。
第三百二十九条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
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
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
判。
第三百三十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
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裁判,驳回起诉。
第三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受
理案件违反专属管辖规定的,应当裁定撤销原裁判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三百三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
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人民
;查明第一审
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
院审理。
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
十九条规定可以不开庭审理:
(一)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的;
(二)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
(四)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发回重审的。
第三百三十四条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虽有瑕疵,但裁判结果正
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裁定中纠正瑕疵后,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
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予以维持。
第三百三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基本事实,是
指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民事权利义务等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
实质性影响的事实。
第三百三十六条在第二审程序中,作为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的,人
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共同诉讼人;合并的,将合并
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列为当事人。
第三百三十七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
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
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
第三百三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
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准
许撤诉的,应当一并裁定撤销一审裁判。
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三百
三十九条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
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
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百四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可以自行宣判,也可以委托原审人民
法院或者当事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行宣判。
第三百四十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
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三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实施的诉讼行为,在第二审程序中对
该当事人仍具有拘束力。
当事人推翻其在第一审程序中实施的诉讼行为时,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
由。理由不成立的,不予支持。
十七、特别程序
第三百四十三条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
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财产,并指定案件审理期间的财产管理人。公告期满后,人
民法院判决宣告失踪的,应当同时依照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指定失踪
人的财产代管人。
第三百四十四条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经人民法院指定后,代管人申请变更代
管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申请理由成立的,裁定撤
销申请人的代管人身份,同时另行指定财产代管人;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申请。
失踪人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代管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以原指定的代
管人为被告起诉,并按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第三百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
宣告失踪人死亡,自失踪之日起满四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宣告失踪的判决即
是该公民失踪的证明,审理中仍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进行公告。
第三百四十六条符合法律规定的多个利害关系人提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申
请的,列为共同申请人。
第三百四十七条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应当记载下列内容:
(一)被申请人应当在规定期间内向受理法院申报其具体地址及其联系方式。
否
则,被申请人将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二)凡知悉被申请人生存现状的人,应当在公告期间内将其所知道情况向
受理法院报告。
第三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作出判决前,申请
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案件,但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利害关系人加
入程序要求继续审理的除外。
第三百四十九条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
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
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
第三百五十条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公告期间有人对财产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
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告知申请人另行起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三百五十一条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经审理,认为指定并无不当的,裁定驳回异议;指定不当
的,判决撤销指定,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判决书应当送达异议人、原指定单位及
判决指定的监护人。
第三百五十二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
被申请人没有近亲属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其他亲属为代理人。被申请人没有亲属
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经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同意,且愿意担任代理人的关系密切的朋友为代理人。
没有前款规定的代理人的,由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代理人。
代理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两人。
第三百五十三条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
提出申请。
第三百五十四条两个以上调解组织参与调解的,各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
法院均有管辖权。
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其中一个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双方
当事人共同向两个以上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的,由最先立案的人
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五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
形式。当事人口头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捺印或者盖
章。
第三百五十六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调解协
议、调解组织主持调解的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材料,并提
供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当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限期补交。
第三百五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
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
(二)不属于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三)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
除的;
(四)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
(五)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发现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应当裁定驳回当事人的申
请。
第三百五十八条人民法院审查相关情况时,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共同到场对
案件进行核实。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或者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备或者
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当事人限期补充陈述或者补充证明材料。必要时,人民法院可
以向调解组织核实有关情况
第三百五十九条确认调解协议的裁定作出前,当事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可
以裁定准许。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在限期内补充陈述、补充证明材料或者拒不接受询问的,
人民法院可以按撤回申请处理。
第三百六十条经审查,调解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申
请:
(一)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
(三)违背公序良俗的;
(四)违反自愿原则的;
(五)内容不明确的;
(六)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
第三百六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担保物权人,包括抵押权
人、质权人、留置权人;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包括抵押人、出质人、
财产被留置的债务人或者所有权人等。
第三百六十二条实现票据、仓单、提单等有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案件,可以由
权利凭证持有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无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由出质登记地人民
法院管辖。
第三百六十三条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属于海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管辖的,由
专门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百六十四条同一债权的担保物有多个且所在地不同,申请人分别向有管
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百六十五条依照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
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的顺序有约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违
反该约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受
理。
第三百六十六条同一财产上设立多个担保物权,登记在先的担保物权尚未实
现的,不影响后顺位的担保物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第三百六十七条申请实现担保物权,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申
请书应当记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具体的请
求和事实、理由;
(二)证明担保物权存在的材料,包括主合同、担保合同、抵押登记证明或者
他项权利证书,权利质权的权利凭证或者质权出质登记证明等;
(三)证明实现担保物权条件成就的材料;
(四)担保财产现状的说明;
(五)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
副本、异议权利告知书等文书。
被申请人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的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同
时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三百六十九条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查。担保财产标
的额超过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第三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审查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可以询问申请人、被申请
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可以依职权调查相关事实。
第四百五十四条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判决
宣告票据无效的,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第四百五十五条公示催告申请人撤回申请,应在公示催告前提出;公示催告期
间申请撤回的,人民法院可以径行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第四百五十六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通知支付人停止支
付,应当符合有关财产保全的规定。支付人收到停止支付通知后拒不止付的,除可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外,在判决
后,支付人仍应承担付款义务。
第四百五十七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终结公示催告程
序后,公示催告申请人或者申报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票据权利纠纷提起的,
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非票据权利纠纷提起的,由被告住
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百五十八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制作的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的裁定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四百五十九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向人民
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按票据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四百六十条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正当理由,包括:
(一)因发生意外事件或者不可抗力致使利害关系人无法知道公告事实的;
(二)利害关系人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无法知道公告事实,或者虽然知道公
告事实,但无法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申报权利的;
(三)不属于法定申请公示催告情形的;
(四)未予公告或者未按法定方式公告的
(五)其他导致利害关系人在判决作出前未能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的客观事由
第四百六十一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请求人
民法院撤销除权判决的,应当将申请人列为被告。
利害关系人仅诉请确认其为合法持票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写明,
确认利害关系人为票据权利人的判决作出后,除权判决即被撤销。
二十一、执行程序
第四百六十二条发生法律效力的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
令,由作出裁定、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或者与其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执行。
认定财产无主的判决,由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将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或者集体所
有。
第四百六十三条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权利义务主体明确;
(二)给付内容明确。法律文书确定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明确继续履行的具
体内容。
第四百六十四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
出异议的,应当在该执行标的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
第四百六十五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的异议,经审查,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
理:
(一)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益的,裁定驳回其异议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益的,裁定中止执行。
驳回案外人执行异议裁定送达案外人之日起十五日内,人民法院不得对执行标
的进行处分。
第四百六十六条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请求中止执行或者撤回
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
第四百六十七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
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
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
第四百六十八条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
九条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间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断,其期间
自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重新计算。
第四百六十九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决定暂缓执行
的,如果担保是有期限的,暂缓执行的期限应当与担保期限一致,但最长不得超过
一年。被执行人或者担保人对担保的财产在暂缓执行期间有转移、隐藏、变卖、毁
损等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恢复强制执行。
第四百七十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供执行担保
的,可以由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也可以由他人提供保证。担保人应当
具有代为履行或者代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
他人提供执行保证的,应当向执行法院出具保证书,并将保证书副本送交申请
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的,应当参照物权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办理相应手续。
第四百七十一条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限届满后仍不履行义
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担保财产,或者裁定执行担保人的财产,但执行担保
人的财产以担保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为限。
第四百七十二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
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合并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为被执行人;被注销的,如果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
定该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
第四百七十三条其他组织在执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
院可以裁定执行对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者公民个人的财产。
第四百七十四条在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变更的,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被执行人。
第四百七十五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
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
第四百七十六条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执行完毕后,该法
律文书被有关机关或者组织依法撤销的,经当事人申请,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
十三条规定。
第四百七十七条仲裁机构裁决的事项,部分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
二款、第三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对该部分不予执行。
应当不予执行部分与其他部分不可分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
第四百七十八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人民
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该裁定提出执行异议或者复议的,人民法
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可以就该民事纠纷重新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
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百七十九条在执行中,被执行人通过仲裁程序将人民法院查封、扣押、
冻结的财产确权或者分割给案外人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执行程序的进行。
案外人不服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提出异议。
第四百八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
二款规定的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
(一)公证债权文书属于不得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
(二)被执行人一方未亲自或者未委托代理人到场公证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
公证程序的;
(三)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或者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四)公证债权文书未载明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同意接
受强制执行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公证债权文书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公证
债权文书被裁定不予执行后,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就债权争议提起
诉讼。
第四百八十一条当事人请求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公证债权文书的,应当在
执行终结前向执行法院提出。
第四百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十日内发
出执行通知
执行通知中除应责令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外,还应通知其承担民
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的迟延履行利息或者迟延履行金。
第四百八十三条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
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
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请
求执行回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百八十四条对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
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
场。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被拘传人进行调查询问,调查询问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
时;情况复杂,依法可能采取拘留措施的,调查询问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人民法院在本辖区以外采取拘传措施时,可以将被拘传人拘传到当地人民法
院,当地人民法院应予协助。
第四百八十五条人民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与财产信息,掌握相
关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
第四百八十六条对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非经查封、扣押、冻结不得处
分。对银行存款等各类可以直接扣划的财产,人民法院的扣划裁定同时具有冻结的
法律效力。
第四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
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
三年。
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
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
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
第四百八十八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
要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由人民法院自行组织拍卖,也可以交由具备相应资质
的拍卖机构拍卖。
交拍卖机构拍卖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拍卖活动进行监督。
第四百八十九条拍卖评估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勘验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
被执行人、协助义务人予以配合。被执行人、协助义务人不予配合的,人民法院可
以强制进行。
第四百九十条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可以交有关单位
变卖,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变卖。
对变卖的财产,人民法院或者其工作人员不得买受。
第四百九十一条经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同意,且不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
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不经拍卖、变卖,直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作价
交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对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
第四百九十二条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拍卖或者变卖的,经申请执行人同意,
且不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项财产作价后
交付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或者交付申请执行人管理;申请执行人拒绝接收或者管
理的,退回被执行人。
第四百九十三条拍卖成交或者依法定程序裁定以物抵债的,标的物所有权自
拍卖成交裁定或者抵债裁定送达买受人或者接受抵债物的债权人时转移
第四百九十四条执行标的物为特定物的,应当执行原物。原物确已毁损或者
灭失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折价赔偿。
双方当事人对折价赔偿不能协商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终结执行程序。申请执
行人可以另行起诉。
第四百九十五条他人持有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人民法院依照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后,拒不转交
的,可以强制执行,并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处
理。
他人持有期间财物或者票证毁损、灭失的,参照本解释第四百九十四条规定处
理。
他人主张合法持有财物或者票证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
提出执行异议。
第四百九十六条在执行中,被执行人隐匿财产、会计账簿等资料的,人民法
院除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对其处理外,还应责令被
执行人交出隐匿的财产、会计账簿等资料。被执行人拒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可以采
取搜查措施。
第四百九十七条搜查人员应当按规定着装并出示搜查令和工作证件。
第四百九十八条人民法院搜查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搜查现场;搜查对象是公
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以及基层组织派员到场;搜查对象是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
响搜查。
搜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执行人员进行。
第四百九十九条搜查中发现应当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财产,依照民事
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款和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五百条搜查应当制作搜查笔录,由搜查人员、被搜查人及其他在场人签
名、捺印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捺印或者盖章的,应当记入搜查笔录。
第五百零一条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对他人的到期债权,可以作出冻结债权
的裁定,并通知该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
该他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申请执行人请求对异议部分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
不予支持。利害关系人对到期债权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
二十七条规定处理。
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到期债权,该他人予以否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
五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房产证、土地证、林权证、专利证书、商
标证书、车船执照等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
一条规定办理。
第五百零三条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该义务可由他
人完成的,人民法院可以选定代履行人;法律、行政法规对履行该行为义务有资格
限制的,应当从有资格的人中选定。必要时,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代履行人。
申请执行人可以在符合条件的人中推荐代履行人,也可以申请自己代为履行,
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五百零四条代履行费用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并由被
执行人在指定期限内预先支付。被执行人未预付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该费用强制执
行。
代履行结束后,被执行人可以查阅、复制费用清单以及主要凭证。
第五百零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且该项行为只能由被执
行人完成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处
理。
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履行期间内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
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再次处理。
第五百零六条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者迟延履行金自
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五百零七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
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已经
造成损失的,双倍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到的损失;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
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第五百零八条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
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
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
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
第五百零九条申请参与分配,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参与分
配和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事实、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
参与分配申请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
第五百一十条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
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
比例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
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第五百一十一条多个债权人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制作
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各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
议的,应当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第五百一十二条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提出书面异议的,执行法院
应当通知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
未提出异议的债权人、被执行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反对意见
的,执行法院依异议人的意见对分配方案审查修正后进行分配;提出反对意见的,
应当通知异议人。异议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
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
按照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
诉讼期间进行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提存与争议债权数额相应的款项。第五百
一十三条在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符合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情形的,执行法院经申请执行人之一或者被执行人同意,应当裁定中止对该被执行
人的执行,将执行案件相关材料移送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第五百一十四条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执行案件相关材料之日起
三十日内,将是否受理破产案件的裁定告知执行法院。不予受理的,应当将相关案
件材料退回执行法院。
第五百一十五条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
当解除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保全措施。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执行人破
产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对该被执行人的执行。
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恢复执行
第五百一十六条当事人不同意移送破产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
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就执行变价所得财产,在扣除执行费用及清偿优先受偿的债权
后,对于普通债权,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先后顺序清
偿。
第五百一十七条债权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继续
执行的,不受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第五百一十八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
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
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第五百一十九条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
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
序。
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
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第五百二十条因撤销申请而终结执行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
条规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再次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五百二十一条在执行终结六个月内,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对已执行的标的
有妨害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排除妨害,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
一条规定进行处罚。因妨害行为给执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造成损失的,受害人可以
另行起诉。
二十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五百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案件:
(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
(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
(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
(四)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的;
(五)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其他情形。
第五百二十三条外国人参加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护照等用以证明自己
身份的证件。
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参加诉讼,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身份证明文件,应当经所在国
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代表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参加诉讼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其有权作为代表人
参加诉讼的证明,该证明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
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
续。
本条所称的“所在国”,是指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设立登记地国,也可以是
办理了营业登记手续的第三国。
第五百二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以及本解释第五百二十三条规
定,需要办理公证、认证手续,而外国当事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建立外
交关系的,可以经该国公证机关公证,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
该国使领馆认证,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认证
第五百二十五条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人民法院法官的见证
下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第五百二十六条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代表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机构公证的,
人民法院应予认可。
第五百二十七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材料是外文的,应当同时向人
民法院提交中文翻译件。
当事人对中文翻译件有异议的,应当共同委托翻译机构提供翻译文本;当事人
对翻译机构的选择不能达成一致的,由人民法院确定。
第五百二十八条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外籍当事人,可以委托本国人为诉讼代理
人,也可以委托本国律师以非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受
本国公民的委托,可以以个人名义担任诉讼代理人,但在诉讼中不享有外交或者领
事特权和豁免。
第五百二十九条涉外民事诉讼中,外国驻华使领馆授权其本馆官员,在作为当
事人的本国国民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情况下,可以以外交代表身份为其本
国国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聘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代理民
事诉讼。
第五百三十条涉外民事诉讼中,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应当制发调解书。当事
人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以依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送达当事人。
第五百三十一条涉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
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侵权行为
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外国法院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和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
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不得协议选择外国法院管辖,但协议选择仲裁的除外。
第五百三十二条涉外民事案件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
原告的起诉,告知其向更方便的外国法院提起诉讼:
(一)被告提出案件应由更方便外国法院管辖的请求,或者提出管辖异议;
(二)当事人之间不存在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管辖的协议;
(三)案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专属管辖;
(四)案件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
(五)案件争议的主要事实不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且案件不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重大困
难;
(六)外国法院对案件享有管辖权,且审理该案件更加方便。
第五百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一方当
事人向外国法院起诉,而另一方当事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
予受理。判决后,外国法院申请或者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对本
案作出的判决、裁定的,不予准许;但双方共同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
的除外。
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已经被人民法院承认,当事人就同一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
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五百三十四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经用公告方
式送达诉讼文书,公告期满不应诉,人民法院缺席判决后,仍应当将裁判文书依照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八项规定公告送达。自公告送达裁判文书满三个月之
日起,经过三十日的上诉期当事人没有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百三十五条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组织的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域内的,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自然人或者外国企业、组织的代表人、主要负
责人送达。
外国企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包括该企业、组织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员等。
第五百三十六条受送达人所在国允许邮寄送达的,人民法院可以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时应当附有送达回证。受送达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但在邮件回执上
签收的,视为送达,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如果未收到送达的证明文件,且根据各种情况不足以
认定已经送达的,视为不能用邮寄方式送达。
第五百三十七条人民法院一审时采取公告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的,二
审时可径行采取公告方式向其送达诉讼文书,但人民法院能够采取公告方式之外的
其他方式送达的除外。
第五百三十八条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期,对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对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的期
限。当事人的上诉期均已届满没有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即发生法
律效力。
第五百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当事人申请再审进行审查的期间,
不受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限制。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1:5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5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