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更新时间:2023-01-31 01:35:05 阅读: 评论:0

千库网抠图兼职-tina怎么读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手工贺卡怎么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有达财者

C.有私淑艾者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解析]A项,“是知也"中的“知"同“智”。B项,“财”

同“材”.C项,“淑”同“叔”,“艾"同“刈”。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默而识

之识:认识

B.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诲:教诲

C.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隅:角落,边侧

D.闻斯行诸

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解析]识:记住。

[答案]A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

A.①约我以

礼②二三子以

我为

隐乎

B.①不知为

不知②人之患在好为

人师

C.①君子之所以

..

教者五②此五者,君子

之所以

..

教也

D.①滕更之

在门也②人之

患在好为

人师

[解析]A项,①介词,用;②动词,认为,以为.B项,①判

断动词,就是;②动词,做。C项,①②用来……的方法(方式).D项,

①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的.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挟故

而问B.博

我以文

C.欲罢

不能D.吾不试,故艺

[解析]A项,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故交;B项,博: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使……丰富;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下来。

D项“艺"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艺:学习技艺。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

[答案]D

5.下列各项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B.廉颇者,赵之

良将也

C.皆所不答也D.何有于我哉

[解析]A项,为定语后置句;B、C两项均为判断句;D项,

为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是“于我有何哉”。

[答案]D

6.名句填空.

(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

(3)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

(4)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学而不厌(3)不悱不

发(4)钻之弥坚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完成7~9题。

子曰:“若

圣与仁,则吾岂敢?抑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

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

不启,不悱

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若

圣与仁若:____________

(2)抑

为之不厌抑:____________

(3)不愤

不启愤:____________

(4)不悱

不发悱:____________

[答案](1)若:如果说,至于,连词。(2)抑:不过,表示转

折的连词。(3)愤:心求通而未得。(4)悱:口欲言而未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孔子的“诲人不倦”是否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前者说的是教学方法,后者说的是教学态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5

9.请简要评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赞同.这是一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

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促使学生自主寻找规律,活用知识。

(示例二)不赞同。教学者要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施教,要

诲人不倦。(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

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知的时候,不去

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

一边或一角却不能推知其他三条边或三个角,便不再教他了."

[语言表达层]

1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6

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

难觅踪影.①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

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

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

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

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

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________________;如果被证伪,则会被

抛弃.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题的每个空白处均需

要考虑上下文,尤其需要关注代词与连词,它们是决定如何衔接的

关键所在。①的后文是“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此”即

是①的内容,那可以推知①是在提问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②的后

文是渡渡鸟灭绝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之后的内容是“种子不需要动

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那么可以推知前文的“因此"的结论是不

正确的,因而②是说“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

发芽";③的前文是“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过”表

示转折,是对假设的一种不认同,可以推知③的内容是对“外来物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7

种"的质疑。

[答案]①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②大栌榄树的种

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此外来物种是什么以及是如

何入侵的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杨家埠年画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

字)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

实际需要,表现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神像类、金童子、山水花鸟、

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

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

裱等几道复杂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

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

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

装裱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8

[解析]解答本题,审题是关键。考生要紧抓题目要求“概括杨

家埠年画的主要特点”,而很多考生按惯性思维把本题误认为是对

材料的总体概括,造成答非所问。语段是从题材、主题、工序等方面

来介绍杨家埠年画的,考生针对这些信息压缩提炼即可。

[答案]题材丰富,主题是喜庆吉祥,工序复杂,精细.

12.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

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

“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

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首先要

准确理解所给材料中“高处”“低处”的深层含义。树的“高处"

是难以攀爬的,指代“艰险的地方”“困难的时候"等。“低处”就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9

是“容易的地方”“得意的时刻"等。据此,结合语境“第一次"指

没经验时,而“第二次”指有经验时,补写出答话。

[答案](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

在易处出错。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1:3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5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