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
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
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
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实做了),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
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
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
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
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
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
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
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
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
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
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
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打下基础。
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
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
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
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
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
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
“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
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
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
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
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
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
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
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
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
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
张、尖锐。
3、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
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
低。
4、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
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
先决条件。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时,对那
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
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
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
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
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
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
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
的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我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
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
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无
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
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
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
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我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困难
的学生就决定替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我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时,看到他们那惊讶
而又感激的神情,我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乐,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
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
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
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
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
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
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
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我校开展的“双主一
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
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
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
高。
现代师生关系新论
朱莉常华锋
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关
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界一
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该包括下列四种关系。
一、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有着人所具备的一切尊严和品格。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
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人的基本要
求。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能只把学生视为未来
的驯服的工具、恭敬顺从的奴仆或“后备的机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
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属于比较典型的主仆型关
系,唯师独尊,唯师独从,而学生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当前,不尊重学生人格
的现象相当普遍,在经济、文化、教育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体罚'包括
罚站、罚跑、罚干(、打骂、讽刺和挖苦。对学习上、生理上有缺陷,或服饰贫酸的学
生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其实质也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
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现代师生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教师是师生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而自然在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
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做好下列工作: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二,要建立、
健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关于学生观,要明确下列观点:1.学
生渴望独立与自主;2.学生主动发展的心愿是强烈的;3.承认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大小
之分,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正常学业;4.学生具备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能力;
5.学生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其特长各有所别;6.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
的容器,更不是消极的听众。第三,处理好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的辩证关系。严格
要求是尊重的表现,尊重又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马卡连科所说,教师的“基本原则
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第四,教风民主、平易近人。教
师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接近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
的问题,敢于和老师辩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尽可能同学生商量
解决,甚至可以表决的方式解决,切忌指责、埋怨或强行命令。
二、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教与学“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教学效率。
教、学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
是师生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其实,教育本身就!"#!$%%&年第#期当代教育科学是一种
信任。这种信任,既包括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学生信任教师是有条件的,其一,教师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所谓奉献精神
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所谓敬业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两种精神,
教师才有可能成为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其
二,教师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学生敞开着。如果教师的心灵对学生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学生就不可能主动靠近教师,更不可能与教师交朋友。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块开诚布
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对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学生信任了教师,
才会接近教师,才会和教师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教师交成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
明,成为朋友的师生之间,彼此都充满了信心。这种双向的期待和影响大大缩短了教与
学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增强了教师教好学的信心,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自信,自觉地完
成作业。早在$%%%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既然师生成为朋友了,那
么师生间就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教师要主动关心照顾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心理
发展与学习进步,还要关心学生的身体与生活;不仅要关心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更要
注意关心爱护那些学业上、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学生。爱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
在师生关系中,爱既是师生朋友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又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不要吝
啬自己对学生的爱,因为来自老师的爱是其他任何方面的爱所不能替代的。同时,老师
也不要随意拒绝或冷漠来自学生的爱。
三、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从观念上讲,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教育为封建专制特权政
治服务,因而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是驯服的工具和恭顺的奴仆。在资本主义时期劳动力属
于机器的一部分,学生则被视为“后备的机器”。无论是驯服的工具,还是“后备的机
器”,学生作为待用的工具的性质并没得到改变。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未来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在教育中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在
教育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教育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的人”,他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被视为教师服务
的对象。正如《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说“离开了学生主体
性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作为被服务者的学生要尊重作为服务
者的教师,同时教师要扶持和爱护学生,二者相辅相成。从职能上讲,教师劳动的价值
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内容内化的程度上。也就是说,
从一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学
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标准。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为此,“教”
必须针对“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地为学
生服务,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是事业,事
业的意义在于献身”'徐匡迪(是对这一问题的精辟阐述。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也
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又一项基本要求。
四、师生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内涵。但现代教学中的“教”
已不再单指“传道、授业与解惑”了,它包含下列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学高为师。
教师“闻道在先,术有专攻”,掌握着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自然成为学生
学习的指导者和知识的源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是教师在学生
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权威地位和示范作用的第一因素。第二,身正为范。在学校生活
中,教师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许多高尚的品质,如强烈的爱国主义
和集体主义观念、待人热情、正直、诚实、准时守约、乐于助人、勤奋以及公开承认和
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指导学生个性健康发
展。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教师“教”的
重要内容。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自信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以
能力为媒介后天逐步习得的。一般地,能力强的学生,自信心就强,能力差的,则往往
缺乏自信。能力是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
教学并取得成功,是培养和强化学生自信的有效办法。只有自信,才有自尊,才有自强。
另外,强烈的上进心和顽强的意志又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勇气。只有参与,才能
发展能力,才有成功,才会进一步增强自信。第四,强化学生人格建构意识,促进人格
结构不断完善。人格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具体的个人在一定
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
人,由于其人格要素的心理倾向、品质以及要素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人格。运用
心理学方法对学生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的塑造
与改造,使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心理活动和谐、均衡的心理系统,是每
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上四种关系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现代师生基本关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
系的基础,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内容与核心,服务与被服务既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又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实质,而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
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的诸因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经常、最重要的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
貌。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
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1.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
关系
建立和谐师生伦理关系,必须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加强师德修养。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道德伦理关系,对协调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尊师爱生是师生之间道德伦理关系最准确最生动的概括。师生之间的交往有着广阔的
道德领域,渗透着丰富的道德内容,但最终要集中反映在教室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这个
根本方面来。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义务的集中体现就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
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义务的集中体现就是尊师,
学生只有尊师才能重业,学生尊师可以激起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是衡量师生道德
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经历不同,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等方面
存在一定的差异,师生之间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实属正常。在调节师生之间的
矛盾冲突中,教师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
要求,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
道德的核心,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广泛的,
要爱一切学生,不能偏爱,不能以一个人的好恶和学生的品德、学习、相貌的优劣分亲疏。
教师不仅对学生要有爱的感情,而且还要善于表达对学生的爱,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自
己的心灵献给学生,使自己和学生的精神生活协调一致,达到理想的境地。教师对学生要有
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要求严格,公正无私,平等相处,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一个班级相对来说会有
少数差生,教师是否爱差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的重要尺度。做差生的工作
需要教师献出更多的爱,需要教师有特别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对差生首先要有责任感,
由此激发他们上进的信心。要善于发现差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克
服消极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差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作到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
尊重是爱的别称。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他比普通人更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如果
教师只要求学生而不尊重学生,那么他的一切要求最终都将落空。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
生的人格。学生不分年龄大小,都有做人的资格,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自主的资格。教
师要把学生当作于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
情感,要允许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善于倾听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
的事情不能样样都“越俎代庖”,侵犯学生的自主权。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要坚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给以真诚的帮助,不能严酷无情,辱及人格。尊重学生,还要虚
心向学生学习,发扬民主作风。总之,在建立向上的师生道德伦理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
断加强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同时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尊师重业的思想教育,
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2.加强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系,建立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新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式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
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关爱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和个人魅力。
在教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尊重信任教师,服从教师的指导,希望得
到教师的热情关注、鼓励和表扬。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形式的教
育教学活动全面了解学生,深入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使自己对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
理性,从本质方面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要给学生以积极肯定的评价,以强化学生积极向
上的信心。切记根据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主观武断的下结论,更不能对学生持有偏见或成
见,这样会阻碍自己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还将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或破裂。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教师经常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即来个“心理
换位”,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教师在认识自己教育对象的同时,学生也在认识自己的老
师,并对其做出他们自己的评价。通过认识比较,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尊重和喜欢的教师是那
些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好,善于启发诱导,对学生实事求是,客观
公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耐心、温和、平易近人的教师。学生不喜欢的是那些责骂学生,
讨厌学生,对学生缺乏同情心。上课不认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下课不理睬学生,主观傲
慢,对学生偏爱、不公正的老师。
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双方的情感因素对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积
极的情感可以形成教师良好的心境,激起对工作的高度热情,领略到事业的乐趣和幸福,鼓
励自己克服困难,使工作具有创造性。教师的积极情感能进一步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情感,例
如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能转化为学生对周围同
学的爱,对集体的爱,并深化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对协调师
生教与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活动在师生积极情感的调节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决不意味着对学生无原则迁就,甚至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低俗迎合。
只有教师的努力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尊重老师,克服逆反心理的
不良影响等。
总之,新时代呼唤新型和谐师生关系,面对新时代的中学生,教师要有极大的爱心,
极大的耐心,觉察学生心理与行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方能胜任此项艰巨的育人工程。如果
教师们都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坚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心去感召,用榜样
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原则,就一定会建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
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有一批高素质人才。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0:5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4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