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

更新时间:2023-01-31 00:51:19 阅读: 评论:0

关于孩子偷钱的教育片-梳头英语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禽流感什么症状)

【导语】演讲是⼀种社会活动,是⽤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

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党史故事演讲稿【五篇】,欢迎阅读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

助!

【篇⼀】党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家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故事和⾰命诗歌,从那⾥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沧桑,感受了中国

共产党成长壮⼤的曲折历程,也明⽩了中国⼈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

下了感⼈肺腑的故事。从红⾊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感悟了数风流⼈物还看今朝

的活⼒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江的⼤⽓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年抗战的艰难困苦,⽩⾊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

征北战的荡⽓回肠,⼀篇篇感⼈的故事,⼀⾸⾸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民不屈不挠

的历史画卷。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

发展,⼈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中国⼈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标迈进。⾼⼭仰⾸,⼤海扬波,⼤

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激历史的选取……1921年7⽉,浙江嘉兴南湖的⼀艘红船上传出巨⼈的呐

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志⼠⼼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旗帜,点

燃了神州⼤地上的星星⾰命之⽕。从此,炎黄⼦孙们的梦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

导下,⽆数⾰命先烈抛头颅洒热⾎,⽤鲜⾎和⽣命换来了中国⾰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带领

我们⾛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代中华⼉⼥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

实践的巨笔描绘出⼀幅幅崭新的画卷,⼀个充满⽣机活⼒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100年的光辉历程,⾛出了⼀条亘古不变

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嵘岁⽉,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稚嫩的

双⼿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然是我们在社

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我的⼈⽣⽬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远⼤梦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

精神,掌握实践潜⼒,勤奋学习,⽴志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

多谢⼤家!

【篇⼆】党史故事演讲稿

⼤家好!

“我是实事求是派。”这是邓⼩平对⾃⼰的评价。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于直⾔,既是邓⼩平极其鲜明的政治品格,

也是他独特的领导风格。

⼆⼗世纪五⼗年代末以后,邓⼩平对国家经济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经常提出⾃⼰的意见。1961年春,邓⼩平根据关于

中央⼤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深⼊北京顺义农村视察。针对当时“平调风”、“共产风”给农村经济带来混乱,公共⾷堂弊端百

出、难以为继的情况,他果断指出:吃⾷堂是社会主义,不吃⾷堂也是社会主义,要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堂的去留。

1962年,为应对严重⾃然灾害,各地农村⾃发地产⽣了各种各样的⽣产形式:有的地⽅以⽣产队为核算单位,有的地⽅

实⾏包产到户。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党内有不同意见,群众也盼望着中央给予明确的答复。在这种情况下,邓⼩平为尽快地恢

复和发展农业⽣产,开展⼤量的调查研究。1962年7⽉,邓⼩平在两次不同的会议上,针对发展农业⽣产关系的问题,指出:

调整农业⽣产关系,⽬的是发展农村⽣产⼒,不能在⽣产形式上简单划⼀。群众愿意采⽤哪种形式,就采⽤哪种形式……为形

象地表达这⼀观点,邓⼩平引⽤了“不管黄猫⿊猫,只要捉住⽼⿏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话,以此来表达他对包产到户的肯定。正

因为邓⼩平的态度如此鲜明,“猫论”如此⽣动形象,这两次讲话后,“猫论”不胫⽽⾛。后来“猫论”受到批判,但历史实践证明,

源⾃实事求是的“猫论”显⽰了巨⼤的⽣命⼒。

邓⼩平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条,相信⽑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正是因为相信和坚持实事求是,他⼯作求实务实,

为⼈诚实朴实,注重实⼲,不搞虚的。同时他还⼤⼒倡导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恢复和确⽴

了我们党正确的思想路线。

邓⼩平第三次复出时,已经73岁,但其思想活跃和解放的程度,连许多年轻⼈都⾃叹弗如。邓⼩平曾风趣地说:“国外有

些⼈过去把我看作是改⾰派,把别⼈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派,不错;如果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是保守

派。所以,⽐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实事求是,⼀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既坚

持强国之路,⼜坚持⽴国之本,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就能不断取得令世⼈瞩⽬的新成就。

谢谢⼤家!

【篇三】党史故事演讲稿

⼤家好!

周恩来⼀向以儒雅着称,但他对⼯作却⾮常严格。不少上世纪五六⼗年代的⽼部长们曾说过:这辈⼦有“两怕”:怕主席的

威严,怕总理的认真。

确实,周恩来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和事会予以严厉批评,尤其是对那些与国计民⽣息息相关的部长们,要求更⾼,有时甚

⾄会让⼈下不了台:“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

⼀次,周恩来主持国务院会议,各部委逐个汇报⼯作。其中,⼀位部长照着稿⼦⼀字⼀句地念着现成的材料,甚⾄不时还

念错了。开始,周恩来虽然不满,但还是克制着,只是严肃地提醒说:看清了再念!但接下来,情况依然如故。“不对!”周恩

来再也⽆法控制⼼中的⽕⽓,且迅速说出了相应的准确数字予以纠正。

后来,周恩来对这位部长说:这些⽂件送国务院时都是盖过章的,说明已经你们审阅过,为什么还要念错?“这项⼯作是

副部长主持,是办公室主任签的字。”那位部长忙解释道。

“那么,这⾥的问题到底是制度不健全还是责任⼼不强?”“有制度问题!”周恩来先严厉批评,再放缓声⾳:有些⽂件质量

很差,可也盖了章送到我这⾥。我批了退回去重写。现在我宣布⼀项明确规定:凡是向党中央国务院送⽂件,不能只以盖章为

准,要有部负责⼈、各委办直属局负责⼈签字才能送。这样,以后我在⽂件上发现问题,部长签字我找你部长,副部长签字我

找你副部长。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就必须作检讨。

赵炜是周恩来、邓颖超⾝边⼯作时间最长的秘书,他对周务实⼯作的精神感受甚深。

1958年,全国掀起⼤炼钢铁运动,周恩来需要随时掌握全国炼钢的进度。在他的办公室,竖着⼀块⼤⿊板,上⾯画了表

格,有全国炼钢的各种数据。那时在财经组⼯作的赵炜每天要在周恩来起床前将更新的数据写在⿊板上。⼀天,赵炜刚填好数

字,周恩来迎⾯⾛了进来,指出上⾯有个数据不对。赵炜就迅速回到办公室重新核对,结果发现数据没错。周恩来知道后⽴即

说:哦,那是你对了,我记错了。

周恩来就是这样,近乎苛刻地对待每⼀个数据,“⼤概”“可能”“也许”这类词是坚决不能说的。

谢谢⼤家!

【篇四】党史故事演讲稿

⼤家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没有亲⾝经历过抗⽇战争,却从许许多多长辈们的陈述中慢慢的在体会了这句话,直到

长⼤后,读了中国近代史,看到了众多历史书籍中的真实画⾯,才知道什么叫历史,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到底是怎样的⼀个伟⼤

的组织。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好处所在。

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100华诞!重温我们党从成⽴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民建⽴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

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细读中

国共产党党史,我深感当今稳定⽽繁荣的社会局⾯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

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透过最近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作为⼀名教师,我觉得了解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是⾃⾝

素质的⼀种积累,更是时代的所迫。下⽅就谈谈我的⼀点学习感受和改变。

我的感受就是愧疚。此刻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然⽽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党与军队的建⽴、成

长、发展、壮⼤直到⽽今的辉煌,从来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能真正明⽩如今看似平淡甚⾄有些⽆聊的⽇常⽣活,

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才得以实现的。回想起我以前抱怨学习⽣活的情景,感觉⼗分愧疚。那些为了我们⾃由与快乐的

先烈们,如果我们再不好好⼯作,该如何应对他们。

真正的加⼊中国共产党后,发⾃内⼼的感觉到⾃⼰肩上的职责和使命。我知道,作为⼀名学⽣党员,更就应不断深⼊的学

习党史,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此刻和注定恢宏的未来。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强烈历史意识的民族,历来有治史传统。历朝历

代,国家修国史,地⽅有志乘,聚族之村则常修谱志。我们党是⼀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党。早在1942年,⽑泽东

在《如何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告诫全党:“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所⾛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

好。”坚持不懈地学习⽑泽东思想、邓⼩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等党新时期的创新理论,以这些基本理论作为⾏动的指南,发奋

改造⾃⼰的主观世界,真正明⽩我们党全⼼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谢谢⼤家!

【篇五】党史故事演讲稿

⼤家好!

中国共产党除了⼯⼈阶级和最⼴⼤⼈民群众的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觉维护群众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和传

统,也是⼀项重要纪律。

早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泽东带领部队向井冈⼭进发。在上⼭之前,正值当地红薯收获季节。由于有的战⼠纪律性不

强,肚⼦饿了就顺⼿偷吃⽼乡的红薯。⽑泽东认为偷吃⼀个红薯事⼩,可损害群众利益事⼤。于是,他⽴即召集队伍,郑重宣

布了三⼤纪律:其中第⼆条就是“不拿⽼百姓⼀个红薯”。1928年4⽉,⽑泽东在总结井冈⼭⾰命⽃争经验时,⼜将“不拿⽼百姓

⼀个红薯”这项纪律,修改为“不拿⼯⼈农民⼀点东西”。这是我们党⾃觉维护群众利益的早期规定和⽣动体现。

在⾰命战争年代,党只有真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能打破敌⼈围追堵截,才能取得⾰命胜利。正如⽑泽东所说:“真正

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实意地拥护⾰命的群众。”他因此号召⼤家:“我们对于⼴⼤群众的切⾝利益问题,

群众的⽣活问题,就⼀点也不能疏忽,⼀点也不能看轻。”

1945年6⽉,中共七⼤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都必须⽤⼼倾听⼈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并帮

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争。”这是第⼀次将⾃觉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正式写⼊党章。

新中国成⽴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铭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觉维护群众利益作为⼀项严明的纪律,坚持不懈地反对

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提倡党员⼲部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作作风和⼯作⽅法,真正做到⾃觉维护群众利益。

在改⾰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民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本质上说也是⾃觉维护群众利益的体现。1979年3⽉,

邓⼩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民的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后来,他在1992年南⽅

谈话中提出,判断社会主义各项⼯作正确与否的标准之⼀就是“是否有利于提⾼⼈民的⽣活⽔平”。

谢谢⼤家!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0:5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48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