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环境问题

更新时间:2023-01-31 00:36:13 阅读: 评论:0

温州初中升学率排名-神话故事的特点


2023年1月31日发(作者:客家文化)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

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

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

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

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

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

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

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

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

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

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

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

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

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

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

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

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

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

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

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

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

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

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

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

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

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

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

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

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

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

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

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

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4、环保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在管理体制上,根据规定我

国地方环保由各级政府负责,基层环保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都在地方政

府手中,而环保总局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这样常

常使基层环保部门在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利益冲突时,处于尴

尬、被动的局面。在环保队伍建设上,基层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

达地区,基层环保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但在行政村还未设立专门的环

保机构,配备环保专管员,使得基层环保直接监管污染企业显得力不

从心。

5、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经济发展中时

有出现。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规划可以把各部门、各行

业、各区域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和决定。

实践证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与减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

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但现实中环境规划未得到与经济、城建规划

同等地位。城镇经济发展中暴露出工业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也不利于实施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环境监管的难

度和成本。

6、环保投融资体系未建立。环境投入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

础,没有一定量的投入,环境规划和环境目标就无法实现。20世纪

80年代前,中国对污染控制基本上没有投入,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投

资也非常有限。从80年代起中国环境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尽管

如此,由于前期投入较少,中国污染治理投资存在大量的历史欠帐,

中国积累的环境问题难以通过当期环保投资解决。在投资主体方面,

长期以政府作为环境投资主体的局面,已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此

外,许多资料显示,由于环境决策的不科学、环境规划的不合理、环

境管理的不到位,我国现有环保资金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1972年,在斯德歌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开启了世界各国

共同保护环境的征程。在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要

实施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采取各种措施,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不同产业的污染强度不同,带来环境后

果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规模下,第二产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第

三产业最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

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

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

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大力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互补生态链。大量事

实证明,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能源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污,将

会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

2、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

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

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

境信息的发布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

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江阴市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企业环境行为

信息公开化制度;张家港市的乡镇政府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通

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

督。此外,要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

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3、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

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

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要认真

学习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制度、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环保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

染源,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

4、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从目前来看,环保系统以地方政府领导

为主双重领导体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环保队伍

自身建设,重点加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

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全新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要细化环保职

能,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

和管理网络,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办公室,

配备环保专职人员。

5、推进农村“三集中”。针对乡镇面源污染问题,可通过开展

农村“三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居住向集镇(社区)集中,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此,要加大环

保资金的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为

群众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按照

“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三集中”为工作目标,完

善配套基础设施,美化城镇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尤其是环境

规划,要从本质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农村新面貌。

6、建立环保投融资体系。环保投资的增长对促进环境治理、改

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按照传统的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模式,

很难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需要,应该转变思路,在政府、企业、公

众之间重新划分环境保护事权,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具体可

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要为多个投资主体的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要放开市场,敞开城门。向外资、内资、团体、个人全方位开放,

让公益事业大家来办。三是要鼓励竞争。让多种经济成分,多个市场

主体进入市场,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

导,市场筹资为手段,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

本文发布于:2023-01-31 00:3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4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life is a struggle
下一篇:苦乐年华
标签:环境问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