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
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
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
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
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
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
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
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
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
战指挥的标帜。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
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
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
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
己的感情。
译文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
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
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
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
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
我同饮共醉吧!
现代翻译: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
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
层层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手里
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
醉吧!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
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
慨。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矾,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词中
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
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纵横古
今,意境宽阔,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
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空间。然后联想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失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意的际遇,感慨万端。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虽然露了一种低
沉、消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
实的责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
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
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
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
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
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
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
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
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
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
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
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
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
旧的。“垒[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
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
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
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
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
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
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
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
○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
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
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
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
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
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
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qiá
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
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
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
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
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
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早生华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
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
(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间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爵
[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
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
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
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赏析二:
本篇是苏词中具有豪雄气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
目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
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
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
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
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
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即
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
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
色的英雄人物。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人道貌岸然是”意谓“据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
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
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
已。“周郎”,即周瑜。以下“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
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
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
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
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歇拍二句,总结
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
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
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
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谨……真是“一
时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
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
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
“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幼女,嫁给了周瑜。作者在
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
行刻划,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
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
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
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
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
发展胜利形势,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
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
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
《三国志·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葛巾毛扇,指麾三军”,
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写的诸葛亮。但是,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
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移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
这样理解不会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
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
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
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
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员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
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
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
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
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
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
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
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
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
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
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就艺术表现的
角度而言,这种故作超旷的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更能引起读
者的思考。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
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
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
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
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
认为此词关西大汉手持琵琶、铁绰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偏见,其
中不无微词,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
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23:0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43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