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清平乐

更新时间:2023-01-30 22:34:02 阅读: 评论:0

2019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中书舍人


2023年1月30日发(作者:缓解痛经的10个小妙招)

清平乐_黄庭坚

清平乐黄庭坚

一.作者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北宋诗人、

词人、书法家。工诗文,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

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政治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有《山谷

集》。

二.写作背景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

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

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三.整体感知

上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到哪里去了。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下片: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但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问黄鹂鸟。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但黄鹂鸟千啼百啭婉转多变,没有人理解她说的是什么,

黄鹂鸟趁着风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

三.词赏析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

同住。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到哪里去了。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

的踪迹?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2)、“寂寞”表达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

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

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

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

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召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

住”。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4)、“唤取归来”表达什么感情?

追求美好事物,希望春天归来。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

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

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

追求。

2.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

飞过蔷薇。

但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问黄鹂

鸟。

但黄鹂鸟千啼百啭婉转多变,没有人理解她说的是什

么,黄鹂鸟趁着风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

(1)、为什么“问取黄鹂”?

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

的讯息。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2)、“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

蔷薇在夏天(季节)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确乎回

不来了。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

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

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四.词总结

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

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

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

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理清思路

思春(归何处)

由现实到幻觉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清平乐寻惜

春春

问春(知踪迹)

由幻觉到现实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

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

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

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与追求。

鉴赏伤春类诗词

一、伤春类古诗词的特征

1、诗眼词眼多为“伤春”“惜春”“愁”等。如“一片

飞花减却春,风吹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早

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辛弃疾《摸

鱼儿》)、“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

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等等。

2、多选“落花”“落红”“飞花”“残花”“东风”“暮

雨”“流水”“夕阳”“燕子”等为意象。如“边城暮雨雁飞

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张籍《凉州词》)、“杨柳阴阴细

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春城无处

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落花人独

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泪眼问花花不

语,落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等等。这些

意象常构成百花凋零、春光不在、伤感凄凉的意境。

3、作者多为婉约风格的词人或人生有失意际遇的

诗人。李清照是这类词最典型的创作者,她早期以《如

梦令》为代表,伤春之时还表现出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

后期因夫死孤寂,所作词伤感失意、悲苦凄婉情调更浓,

以《点绛唇》《浣溪沙》等为代表。晏殊、晏几道父子继

承五代婉约词风,其创作的《浣溪沙》《蝶恋花》多是伤

春感时之作。辛弃疾、杜甫也有此类诗词作品,不过多

与国事、身世相关,辛弃疾的《摸鱼儿》、杜甫的《伤春

五首》均是代表。

4、词牌以《浣溪沙》《蝶恋花》为代表,诗题以《春

兴》《伤春》居多。

二、伤春真意

1、伤春多为恋春惜时,或慨叹光阴易逝、人生苦

短。

春天是美好的,可爱的,但又是短暂的。人生的春

天又何尝不是这样,它清纯、绚丽,富有朝气,但又很

容易失去,正所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所以,当春残花落的时候,人很容易产生伤感之情,而

人生有失意际遇的诗人感受更为真切,由此留下了许许

多多千古传颂的伤春、惜春、留春、叹春诗句。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

在风雨的摧残下凋谢了,词人怜惜地说“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满怀的惜春、恋春之情溢于言表。晏

殊、晏几道父子创作了许多伤春惜花的词作。晏几道《鹧

胡天》“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

西风动,争耐朱颜不耐秋”以少女爱莲惜花表达青春易

落英,黯然神伤。明月犹在,佳人难寻,诗人在寂寞中

苦苦思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

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在古典诗词中,梅花,柳枝,

青草经常与离思相结合,“梅残”说明离愁之深,“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句承李后主“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境,极为形象地写

出离愁之缠绵无穷。“春山”已在“尽处”,而“行人更在

春山外”,极写“行人”之遥不可及,从而突现出离愁之

切、之浓、之无可奈何。欧阳修的《蝶恋花》、李清照的

《武陵春》、《点绛唇》、赵鼎的《蝶恋花》等都写了由春

产生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三、伤春手法

1、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伤春类诗词要么以百花

凋零、春光消逝的破败景象衬托惜春伤感之情,如“树

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王建《宫词》)、“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要么以乐景

写哀情,如杜甫伤春诗中“春光日自浓”“花开满故枝”

极写春意正浓,但“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牢落官

军远,萧条万事危”的国势让诗人无心去欣赏,更反衬

出一种忧虑与愤懑。杨万里“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

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伤春》)

则是以乐景写愁情病苦。

2、对比。王驾《雨晴》中“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

全无叶底花”以雨前雨后情景的对比,写花落春逝,暗

寓惜春伤春的情怀。

3、比喻。秦观《浣溪沙》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

边丝雨细如愁”将“飞花”比作梦境,将“细雨”比作愁绪,

以抽象事物喻具体景象,形象生动地传递出落花飘飞、

细雨如丝的景象中诗人因春逝而生淡淡哀愁的诗情画

意。

4、设问。晏殊《浣溪沙》中“夕阳西下几时回”一

句以设问引出后面因春逝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而“无可

奈何”,油生惋惜和惆怅。

总之,由“春”引发的悲情、伤感成了诗人歌咏的主

题之一,它关涉到人生感悟、思恋情怀、事业际遇等各

方面,只要把握了伤春类诗词的特点,抓住典型意象,

从思想与手法等方面入手,就不难进行较为准确、深入、

透彻的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22:3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4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张爱玲
标签:清平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