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原文
篇一:《孔子语录》教师版
《孔子语录》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
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就是
品德高尚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
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
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为政》)译:孔子说: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
(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
正的智慧。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
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
“(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因此称他‘文’。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
而》)
译: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
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孔子说,“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所体会的程度,教师不要
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
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
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重点字词】
说:通“悦”,愉快。
愠:恼恨。
罔:迷惑。
殆:疲惫。
女:你。
知:智慧。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认为是可耻的。
识:记。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感觉厌倦。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启:开导。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发:启发。
隅:角。
复:反复举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
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
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
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
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
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
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
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
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
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
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
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
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
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
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
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
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
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
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
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
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
一条重要界限。
《十翼》:又称《易传》,孔子率先在理论上突破了这种对自然山水
的宗教式态度,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
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
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篇二:《孔子语录》阅读题与答案
孔子语录(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
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
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
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诲女知之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
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
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1分)答: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
由。(2分)
答:【答案】7.(1)为:是。(2)是:这。(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覆:翻倒。
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
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0.态度学思
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2)有心要。()因为孔子虽
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答:“没有必要”,
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
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2007年湖北省武汉
市中考语文试题)(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
(15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
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
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
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
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
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
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
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
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
论善学》)10.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⑴不亦说乎?⑵李生说之
曰⑶学而不厌⑷王生益愠1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
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C.择
善而从之D.是以谓之‘文’也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C.盖/学贵善思D.请铭之坐/右13.用现
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⑵夫善学者不
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1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
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答案】10.(1)同
“悦”,愉快,高兴(2)劝说(3)满足(4)恼恨,怨恨11.B12.C13.(1)只学
习(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
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
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14.要点:
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示例:有位哲人说过,“方法比知识
更重要”。的确,好问善思、取长补短等,都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
这些方法,才是学有成就的关键。(2007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论语》十则曾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
重而道远。”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于贡问君子。子曰:“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
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点)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
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
___________(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后
从之而:____________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14.本文是
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答案】
11.(2分)(1)信:诚实。(2)图:料想。(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无实义。(4)而:然后,表顺接。12.(4分)(1)读书人不可以没
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2)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
检查自己。13.(3分)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14.(3分)开放性试题,
言之成理即可。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
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2022年云南曲靖中考语文试题)
篇三:孔子语录MicrooftWord文档(4)
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
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
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
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
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诲女知之乎?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
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
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1分)答: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
由。(2分)答: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
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
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
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
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
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10.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⑴不亦说乎?⑵李生说之曰⑶学
而不厌⑷王生益愠
1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C.择善而从之D.是以谓之文也
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C.盖/学贵善思D.请铭之坐/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
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
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19:3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3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